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第5课甲午战争岳麓版.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甲午战争【学习目标】1.知道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难点】1.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马关条约》的危害。
2.难点:《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海战与陆战1.年,日本为蓄意挑起中日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2.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战役中,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李鸿章为避战保船,北洋舰队退守山东威海卫港,日本得到黄海,日军相继攻陷大连、旅顺,占领辽东半岛。
4.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等以死报国,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5.1895年,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6.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增辟、、、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
三、瓜分危机7. 《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贪欲,俄、法、德以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提出建立“”、的要求。
列强群起效尤,中国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美国提出“”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程度。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3.读课本27页《时局图》回答:《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
第一单元列强侵华与晚清时期的救亡图存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呢绒、布匹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而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织品却畅销西方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由此,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其他条约: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两国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知识巧记】《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借调停之名,谋取自身利益。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5课甲午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中日甲午战争暴发的背景;把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阻碍;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通过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明白得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进程与方式: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明白得《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对课后材料解析题的回答,培育学生阅读、明白得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度析中日甲午战争中军队失败的缘故,使学生熟悉: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掉队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要紧缘故,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中日甲午战争的阻碍。
学习难点:《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重的关系。
【学生预习指导】阅读讲义,完成以下题目(在讲义勾画,补充即可。
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全然缘故:日本为__兼并朝鲜__、__入侵中国__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通过:1894年甲午战争暴发——__黄海海战__(北洋海军英勇还击,重创日军)——日军攻下大连、旅顺,占据辽东半岛——攻占__威海卫__(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要紧战役:①__黄海海战__:此战后,日本舰队操纵了黄海制海权;②__威海卫战役__: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中国战败,签定__《马关条约》__,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贪欲。
内容:①中国割辽东半岛、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__、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补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许诺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阻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失败缘故和启发:失败缘故:(1)对可能发生的入侵战争缺乏预见,预备不足。
(2)一味依托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的预备上。
(3)信奉“武器决定论”。
(4)舍弃和丧失制海权。
启发:掉队就要挨打。
第5课甲午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
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难点】
1.重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马关条约》的危害。
2.难点:《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海战与陆战
1.年,日本为蓄意挑起中日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2.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战役中,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李鸿章为避战保船,北洋舰队退守山东威海卫港,日本得到黄海,日军相继攻陷大连、旅顺,占领辽东半岛。
4.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等以死报国,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5.1895年,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6.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增辟、、、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
三、瓜分危机
7. 《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的贪欲,俄、法、德以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提出建立“”、
的要求。
列强群起效尤,中国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美国提出“”政策,主
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程度。
【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3.读课本27页《时局图》回答:《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
图中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
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
【当堂达标】
1.图1人物是下列哪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
2.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出行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
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中日甲午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郑成功收复台湾
6.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2.黄海大战邓世昌
3. 制海权
4. 丁汝昌、刘步蟾
5. 中日《马关条约》
6.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两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设立工厂
7. “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半殖民地化
【合作探究】
1.(1)黄海大战,发生在1894年
(2)邓世昌,北洋舰队
(3)我们应该说他是一个爱国的人,我应该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2.从内容上看,一是割地更多,割去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二是赔款数空前,达2亿两白银;三是开埠更深入内地,深入四川(重庆)、江苏(苏州)和浙江(杭州)等内地口岸;四是允许日本从在通商日岸办厂,其它列强也可依最惠国待遇权享有。
从影响上看,政治上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的新的侵略政策。
经济上,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财政。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教材27页。
【当堂达标】
1-5. C C C C B
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2)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其它答案若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