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古村落空间形态
- 格式:pdf
- 大小:441.37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最值得一探的神秘古村落在哪里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神秘古村落。
它们宛如一颗颗被岁月遗忘的明珠,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那么,云南最值得一探的神秘古村落究竟在哪里呢?在云南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名叫诺邓的古村落。
诺邓,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它却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走进诺邓,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古老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座座古朴的民居。
这些民居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建筑风格融合了白族、汉族等多种民族的特色,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出精湛的工艺。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古老的盐井。
诺邓因盐而兴,曾经是滇西北地区的经济重镇。
如今,虽然盐业已经不再是主要产业,但盐井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在盐井旁,还能看到传统的制盐工艺,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村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淳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热情好客,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很慢,让人可以静下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除了诺邓,还有一个叫翁丁的古村落也同样神秘而迷人。
翁丁,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整个村落被群山环绕,绿树成荫。
一进入翁丁,就能看到那独特的茅草屋,这是翁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这些茅草屋错落分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村落布局。
在翁丁,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原始宗教氛围。
村里的祭祀活动、图腾崇拜等,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而且,这里的人们依然传承着古老的手工艺,如纺织、木雕等,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与外界的喧嚣相比,翁丁就像是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
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与浮躁,只有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再来说说啄木郎村。
啄木郎村深藏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也正因如此,它保留了最原始的风貌。
啄木郎村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土木结构的青瓦白墙为主,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大多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神话传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村里的妇女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头戴精美的头饰,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Nuo Deng Villag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作者: 蒋雪峰[1,2];杨大禹[1]
作者机构: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版物刊名: 建筑与文化
页码: 206-209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
主题词: 文化;文化生态学;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摘要: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诺邓村是云南省内一个典型的山地聚落,诺邓村是一
个因盐业而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白族古村。
文章以诺邓村为研究对象,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诺邓村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空间内涵。
研究发现:诺邓村落在形成初期体现的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形态;汉唐时期因盐业的发展,聚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聚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异"而突破了原有的空间形态;至明清时期,由于汉族移民的侵入,聚落社会环境因素在聚落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有效地整合了聚落各文化因子,形成了诺邓村独具特色的聚落空间形态。
The Space Analysis of Mountainous Bai Nationality Nuodeng Village in Yunnan
作者: 王莉莉;尚涛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2-107页
主题词: 云南;诺邓村;聚落;空间发展
摘要:云龙县白族诺邓村寨于2002年1月24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又被列入云南省分类打造“旅游名镇”计划的22个开发建设型“旅游民镇”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以云南山地白族聚落——诺邓村为例,以村落中的“建筑”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建筑的基本单元、建筑的类型以及建筑的空间构成等问题,逐步扩展研究由建筑组团而形成的街坊
组团,从而可以为解析村寨巷道系统、结点空间以及整个聚落空间提供研究基础。
诺邓文化景观特色分析与保护作者:洪艳雯等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1期摘要:诺邓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聚落形态,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通过街巷、建筑、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讨论了诺邓文化景观的特色,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诺邓文化景观保护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诺邓;文化景观;特色;保护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17-020 引言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睡,地理位置独特、多民族聚居,有着丰富的自然山水、多元的民族文化。
白族是云南省历史最悠久、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传统村落有平坝型和山地型两种,云龙县诺邓村是典型的山地型村落,因社会经济的影响、地形地貌的限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1 文化景观概述文化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下演进而来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分为三类:一是由人类设计创造的景观(designed landscape),包括出于审美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通常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和建筑群相关联;二是有机进化的景观(organically evolved landscape),它源于一种最初始的社会、经济、行政或宗教需求,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适应发展成当前的形式。
一类是它的进化过程在过去已经完结,但其特征还可以从物质形态中看出的残留景观(landscape-fossil),另一类是在当代仍具有社会作用,并与传统生活方式密切联系,仍在进行中的持续性景观(landscape-continuous);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associative cultural landscape),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本文所研究的诺邓文化景观,就是属于有机进化的景观,是诺邓村民尊重自然、顺应地形创造出的文化的结晶。
第26卷第4期2019年8月水土保持研究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Vol.26,No.4Aug.,2019 收稿日期:2018-12-14 修回日期:2018-12-25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XMZ089) 第一作者:包蓉(1981—),女,云南宣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村镇景观、少数民族景观。
E-mail:21772016@qq.com 通信作者:谢荣幸(1984—),女(苗族),湖南怀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景观生态、村镇景观。
E-mail:57137262@qq.com大理市诺邓传统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包蓉,刘璐颖,谢荣幸(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昆明650224)摘 要:针对西南少数民族乡村景观发展停滞或衰退的问题,对大理市传统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大理市传统古村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选取大理市诺邓白族传统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并综合运用GIS的分析方法,对大理诺邓白族古村落景观及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诺邓白族古村落院落主要分布在15°以下的缓坡及距盐井200m的范围内,诺邓白族古村落景观演进以自然发展为主,外部力量参与协同作用。
诺邓白族古村落的景观演进主要包括聚集、成形、发展、衰退和重振五个阶段。
结合诺邓白族古村落保护、发展、更新的问题,提出了诺邓白族古村落景观形态和内涵的具体构建策略,以期对诺邓白族古村落及其他传统古村落景观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诺邓;传统古村落;景观;演进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19)04-0375-04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Ancient Village of Nuodeng in Dali CityBAO Rong,LIU Luying,XIE Rongxing(Design School,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650224,China)Abstract:Aiming at dealing with the stagnation or decline of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westminority region,we studied the landscape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s in Dali City.We selected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s of the Bai minority of Nuodeng in Dali City as the research samples,and used the fieldinvestig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 of GIS to analyze the landscape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the Bai minority of Nuodeng in Dali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cientvillages of the Bai minority of Nuodeng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gentle slope less than 15°and within 200me-ters from the salt well;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the Bai minority of Nuodeng wasmainly based on na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synergistic process of external forces;the landscape evolutionof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the Bai minority of Nuodeng mainly included the process of gathering,forming,de-velopment,recession and revitalization.With respect to the problems of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the Bai minority ancient villages in Nuodeng,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landscape andconnotation of the Bai minority ancient villages in Nuodeng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i minoirty ancient villages in Nuodeng and other 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s.Keywords:Nuodeng;traditional ancient village;landscape;evolution 在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西南少数民族乡村景观也面临或停滞或衰退、文化断裂和地域性丧失等许多问题[1-3]。
一、诺邓村村落布局的成因及空间形态诺邓村位于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西北处,是滇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白族古村落之一,有着“千年白族村”的美誉。
据唐代典籍《蛮书》记载,“剑川有细诺邓井”,其中“井”即为“盐井”,可见诺邓制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诺邓”这一名称也由唐代一直沿用至今。
1.诺邓村村落布局的历史形成历史上,诺邓村先民主要由从西北地区南迁的氐羌人和当地人构成,以散居的方式分布于诺水两侧的山上,靠狩猎和农耕为生。
山下盐井被发现之后,村民陆续从分散的住所搬迁至盐井周围,并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盐业生产,或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制盐工坊等。
这一从“散点式”居住到以盐井为中心的“向心型”聚落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形成了今天诺邓村的雏形。
2.诺邓村村落空间形态诺邓村四面环山,一条诺水河横亘其间,将村子分为地势陡峭的河西村和地势相对平坦的河东村。
河西村住户集中,房屋按照山体自然走势建造,因此每座房屋的水平和垂直高度不尽相同,形成了建筑高低落差为200米左右、严整有序的村落空间。
相对于河西村房屋建造受山地地形限制而言,河东村在整体布局上则显得更加自由,因此,村中的公共建筑如戏台、盐局、龙王庙、万寿宫(前身为元时期所建外省客商会馆)等均建于此。
二、诺邓村村落建筑形式及特点在建筑形式上,白族传统建筑深受中原汉族民居建筑的影响,其中民居建筑作为诺邓村建筑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形式呈现上非常丰富。
除了云南地区传统的“一颗印”住宅之外,建筑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台梯式住宅等均普遍存在。
由于村中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各种形式的住宅院落之间布局紧凑,常常是前后人家楼院重叠、台梯相连。
因此,每家每户在大门的朝向上也不尽相同,有些朝南或朝着主干道方向,有些随着地形走向自由设置门的位置。
除了大门之外,往往还在院侧设置小门,方便出入。
诺邓村处于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汇处。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4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80大理云龙诺邓古村的聚落格局高 洁(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摘要:传统聚落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是人类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物质表现。
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传统聚落选址的技术和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关理论对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大理白族诺邓村为例,通过对传统聚落选址的相关理论研究,揭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探索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为现代人居环境的营造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选址;传统聚落;诺邓村;聚落格局[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7.21Settlement Pattern of Yunlong Nuodeng Ancient Village in DaliGao Jie(Shanghai Xiandai Architectural Design &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041,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re formed by long-term mutual adaptation and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y are the material manifestation of human complying with nature and learning from nature. The ancient people concluded through practice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theory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ite selection are scientific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relevant theories play a positive guiding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Taking Nuodeng Village of Bai Nationality in Dal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ite selec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human habitation,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Key words: site selecti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Nuodeng village; settlement layout我国的传统建筑活动,从建筑的选址、布局、规划、设计等方面无不遵循一定的规律。
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09 届)题目:千年白族村诺邓民居建筑教学院系艺术学院专业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姓名x x x指导教师x x评阅人x x2011 年10 月15日千年白族村诺邓民居建筑西南林业大学xxxxxxxx1.中文摘要: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千年白族村诺邓,千年白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果郎乡诺邓村,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近1300年村名一直没有改变,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邑。
建筑特点,美观、大方、实用,与中原建筑交流混融,又不失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建筑中发展最成熟,最具典型的建筑艺术杰作。
它顺应自然,又融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既注重地域文化及民族习俗,又注意学习和对外交流;既与自然条件作抗争,又与环境和谐相处,既布局整体统一,又变化多样,审美与实用交织,是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风格。
建筑风格多为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一正两耳等。
2.外文摘要:We first introduce the Millennium Millennium Nuo Deng Bai village, Bai Nationality Village in Yunnan province in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County fruit Lang Xiang Nuo Deng village, since the Tang Dynasty, Nanzhao period in 1300 the village name has not changed, Yunnan Province is oldest village t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beautiful, generous and practical, and the Central Plains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mixture, without los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architec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most mature, the most typical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 It is natural,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 for the arts and the pursuit of yearning; not only focus on regional culture and ethnic custom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learning and foreign exchange; both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truggle, and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harmony, both overall and unified layout, diversity,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interweaves, is the Dali Bai nationality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more four in five courtyard, courtyard, three square, two ears is a screen wall.3.关键词:民居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一正两耳结构目录1.前言1.1. 千年白族村诺邓民居简介1.1.1. 千年白族村诺邓民居空间关系和特点1.1.1.1 千年白族村诺邓民居图片前言诺邓村过去一般称为“诺邓井”或“诺井”,“井”就是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