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17
响应面法优化针叶樱桃黄酒的发酵工艺针叶樱桃黄酒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传统饮品,具有降血脂、抗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为了进一步提高针叶樱桃黄酒的质量,可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
选择合适的影响发酵工艺的因素,常见的因素包括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樱桃的用量和酵母的用量等。
根据经验和文献资料,选择3-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
然后,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发酵温度可以选择25℃、30℃和35℃三个水平;发酵时间可以选择5天、7天和9天三个水平;樱桃用量可以选择400g、500g和600g三个水平;酵母用量可以选择2g、3g和4g三个水平。
接下来,进行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确定最优条件。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可以减少实验的次数。
根据实验设计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每个实验条件,测定针叶樱桃黄酒的一些关键指标,如酒精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挥发性酸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针叶樱桃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然后,构建响应面模型。
使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响应面模型。
根据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针叶樱桃黄酒的指标值。
优化发酵工艺。
根据响应面模型,确定针叶樱桃黄酒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
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以使针叶樱桃黄酒的指标值达到最优,提高质量。
响应面法是一种优化工艺的有效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进行实验设计并构建响应面模型,可以得到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
通过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可以提高针叶樱桃黄酒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录1. 绪论 (3)2材料与工艺 (3)2.1材料 (3)2.2工艺 (3)3发酵工艺 (3)3.1对材料的处理 (4)3.2开窖起糟 (4)3.3 蒸馏摘酒 (6)3.4加曲入窖 (7)3.5封窖 (8)4.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9)4.1酒醅入窖条件的确定 (10)4.2发酵周期的确定 (8)4.3酒醅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9)5. 对浓香型白酒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11)6.结果与讨论 (16)参考文献: (17)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摘要:浓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的一朵奇葩。
自全国第一届评酒会后,把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因此,在酿酒界又称浓香型大曲酒为泸型酒.糯高粱是最理想的大曲酒酿酒原料,含水量应低于13%,淀粉含量应在62%以上。
实验表明,最佳的发酵周期是40-45天。
本文对浓香型大曲酒的发酵工艺做了探讨,并确定了发酵工艺酒醅入窖条件发酵周期,以及探讨了酒醅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关键词:大曲酒;酿造工艺;发酵管理1.绪论在各种类型、不同香型的大曲酒生产中,配料方法不尽相同,而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在工艺上,则采取续糟配料。
所谓续糟配料,就是在原出窖糟醅中,按每一甑投入一定数量的酿酒原料高粱与一定数量的填充辅料糠壳,拌和均匀进行蒸煮。
每轮发酵结束,均如此操作。
这样,一个窖池的发酵糟醅,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一边添入新料,同时排出部分旧料。
如此循环不断使用的糟醅,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人们又称它为“万年糟”。
2材料与工艺2.1材料用于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厂家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混合酿酒的。
高粱分糯高粱和粳高粱,因为糯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高,易于糊化,磷含量也高,所以出酒率高且酒质佳,因此糯高粱是最理想的酿酒原料。
2.2工艺3发酵工艺3.1对材料的处理对原料高粱的质量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霉烂,无异杂味,夹杂物甚少,干燥,其含水量应低于13%,淀粉含量应在62%以上。
柿子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香味成分的测定王芮东;高文庚;李楠;张波;王焙【摘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柿子酒的发酵工艺条件,确定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为:葡萄酒酵母用量0.6g/L,发酵初始糖度20.5%,发酵初始pH4.0,发酵温度20.5℃,在此条件下柿子酒的酒精度为13.1%.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出41种香气成分物质,其中醇类9种,酸类7种,脂类8种,酮类4种,醛类2种,烷烃类2种,烯烃类2种,其他类占2.071%,柿子酒的主要挥发性芳香成分是:3-氯-1.2-丙二醇、一氯戊烷、苯乙醇、柠檬酸三乙醇等.【期刊名称】《运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柿子酒;发酵工艺;香气成分【作者】王芮东;高文庚;李楠;张波;王焙【作者单位】运城学院生化实验中心;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柿子,也称为米果、猴枣,属于柿科(Ebenaeeae)柿属(Diospyros),我国柿树的栽培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1-2],我国柿树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大约有柿属植物40多种,柿子品种800余个[3]。
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等功效[4-8]。
柿子营养丰富,每100 g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25 g,糖分28 g,蛋白质1.36 g、脂肪0.2 g、磷 19 mg、铁 8 mg、钙 10 mg、维生素 C16 mg,还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并且含有大量单宁和果胶[9-12]。
我国民间以柿子为原料酿制发酵酒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多属于自酿自饮,从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
针对近年来我国柿子产量大、价格低廉、深度开发利用少、经济附加值低的现状,故优化柿子酒发酵工艺参数,是柿子酒生产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柿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3]。
微生物发酵制药-----总体工艺过程流程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
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
(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来源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
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
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
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菌种的获得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1.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发酵条件的工艺
发酵条件的工艺指的是在进行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整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湿度、转速、密度、时间等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在实际工艺中,不同的发酵工艺需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类型和目标产品特性进行调整,以下是常规的发酵条件的工艺:
温度: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30-40之间。
需要在适宜范围内控制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pH值:不同的微生物对于pH值的要求也不同。
需要调整培养基的pH值,适当调整能够促进菌落的生长和代谢。
氧气含量:大多数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代谢,但是也有些微生物需要少量氧气或者完全不需要氧气。
需要根据微生物类型和产品特性调整氧气含量。
湿度: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生长繁殖,但是过高的湿度也容易造成细菌等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需要控制培养基的湿度。
密度:过高的密度会影响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和养分的供应,过低的密度则会导致生长不良。
需要控制适宜的密度。
时间:发酵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根据微生物类型和产品特性进行调整。
以上工艺中的每一个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发酵过程的成功与否,需要科学地设置和调整。
固态发酵执行标准固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可固态培养基中进行代谢、生长和产生目标产品的工艺。
它在食品、饲料、制药、化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固态发酵的实施过程,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固态发酵的执行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固态发酵执行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固态发酵基本概念固态发酵是一种在固态培养基中进行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它与液体发酵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便捷、能耗低等优点。
固态发酵过程中,固态培养基中的水分含量通常在50%~70%之间,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筛选等方式在固态培养基上生长、代谢和产生目标产品。
二、固态发酵执行标准的要求为了确保固态发酵工艺的实施和产品的质量,固态发酵执行标准要求严格遵守以下内容:1.原料选择和准备固态发酵原料的选择和准备应该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对于食品、饲料等行业的固态发酵,原料应取自无公害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对于制药、化工等行业的固态发酵,原料应符合药典标准和安全可靠的化学物品选用标准。
2.发酵菌种的筛选和保存发酵菌种的筛选应根据工艺需求和产品要求选择。
菌种应保持活力,在发酵前应进行复苏培养和增殖。
对于长时间保存的菌种,应进行冷冻保存,确保菌株的纯净性和活力。
3.发酵设备和容器的选择固态发酵设备和容器应具备抗压、透气、防湿、耐高温等特性。
设备和容器的结构应便于操作和清洗,并符合卫生标准。
4.发酵条件的控制固态发酵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pH值、通气等条件。
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气要充分,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代谢。
5.发酵过程的监测和调控固态发酵过程中,应进行发酵物料的实时监测和发酵参数的调控,以确保发酵的稳定性。
监测指标包括菌株数量、发酵物料的水分含量、物料的pH值、发酵产物的含量及质量等。
6.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固态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应符合规范,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在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避免发酵产物的降解和污染。
发酵工艺技术路线发酵工艺技术路线是指在发酵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操作和技术手段,将原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酶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有用物质的生物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制药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一条常见的发酵工艺技术路线。
首先,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是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的第一步。
不同的发酵产品需要不同的菌种,所以选择一个适合的菌种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关键性的影响。
选择菌种需要考虑其生长速度、产酶能力、抗污染能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选用活菌为菌种,可以提高发酵过程的效果。
其次,培养发酵菌种是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的第二步。
菌种培养是将菌种放入合适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繁殖的过程。
培养基的选择对菌种的活性和产量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实验室规模的发酵过程可以使用简单的培养基,而工业规模的发酵过程可能需要复杂的培养基。
培养时间和条件也需根据不同菌种的特性来确定。
第三,发酵工艺条件的设定是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的重要一步。
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方面的调控。
菌种对发酵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合理设定发酵工艺条件有助于提高发酵产量和产品质量。
例如,有些菌种对温度敏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有些菌种对氧气供给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最后,发酵产品的提取和纯化也是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的关键步骤。
在发酵过程中,菌种产生的目标产物需要经过提取和纯化才能得到最终产品。
提取过程包括离心、过滤、萃取等操作,可以分离出目标产物。
纯化过程则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纯化方法可以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选择物理、化学等方法。
综上所述,发酵工艺技术路线包括选择合适的菌种、培养菌种、设定发酵条件以及提取和纯化发酵产品等步骤。
通过合理执行这些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酵产量和产品质量。
发酵工艺技术路线具体操作可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条件的不同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
通过对洛伐他汀生产菌红曲霉M7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28℃,发酵时间18~20d,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50%,发酵基质初始pH值自然摘要:红曲是一种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水平的草药补充剂。
为了评价红曲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治疗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栗山医院的Becker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发酵过程的观察,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洛伐他汀的积累、物料含水量及重量等性质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得出了发酵周期为12d,影响固态发酵的两个关键参数的最适值:物料厚度为4.5cm,初始含水量50%。
发现固态发酵较液体发酵有明显优势,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固态发酵洛伐他汀的产率为液体发酵的20倍以上。
选择乙醇为浸取洛伐他汀的初始溶剂,并确定了其最适浓度为70%。
云南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和悠久历史,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地区所产的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或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洛伐他汀能够特异性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因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本文从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筛选出发,获得一株生产洛伐他汀能力较高的菌株H8红曲霉。
通过HPLC-MS 法对发酵液中的洛伐他汀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为开环酸型洛伐他汀。
通过碱水解方法成功将洛伐他汀内酯型标准品水解转化为开环酸形式,开环收率可达91.6%。
建立H8红曲霉摇瓶发酵洛伐他汀动力学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菌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Leudeking-Piret方程描述了产物合成的动力学过程,Leudeking-Piret-Like方程描述了底... 展开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洛伐他汀能够特异性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因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
发酵的最适条件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产生长链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在饮食和工业生产中,发酵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过程,可以用于酿酒、食品加工、药物生产以及生物燃料制备等方面。
发酵的最适条件取决于不同的微生物和产物,但通常涉及到以下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才能生长和繁殖。
在不同的微生物和产物中,最适温度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微生物可以在25度至50度之间生长和繁殖。
比如,酵母菌在28度至30度的温度下可以产生最好的酒精发酵效果,而嗜酸乳杆菌在37度左右生长最快。
2.酸碱度(pH)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和物质吸收需要一定的酸碱度条件。
不同的微生物对pH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例如,产酸菌的最适pH值通常在4.5~5.5左右,而产碱菌最适pH值在7.0~8.0左右。
因此,在发酵生产中,控制pH的值是非常重要的,3.氧气氧气是影响微生物代谢而产生影响的一个因素。
对于部分微生物,如酵母菌、青霉菌等需要氧气参与,而对于另外一些微生物,如厌氧菌需要无氧条件下生存繁殖。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氧气含量,以适应微生物的需要。
4.营养物质发酵微生物代谢的能力也要取决于能否获得适宜的营养物质。
糖分作为微生物代谢原料中最普通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发酵基质之一。
除外,微生物还需要一些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和产物形成。
综上所述,发酵的最适条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发酵技术时,必须考虑到所需增加的产品种类、工艺条件等各方面要素,以确定最优发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