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老年性肺炎70例临床观察及诊治体会【摘要】对我院2000—01~2010—12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
结果表明,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漏诊率、死亡率高,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对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纳差、意识障碍及咳嗽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20-01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性肺炎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大,老年性肺炎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然而由于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常常很不典型,缺乏肺炎的肺部表现,病情复杂多变,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对我院2000—01~2010—12老年性肺炎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一般资料70例均符合老年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女20例,男5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岁。
60~70岁67例,71~85岁3例,病程平均12.1d。
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最多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共38例,其它为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9例,高脂血症4例,肝硬化及肾炎各2例。
医院内感染肺炎1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合并其它疾病4例。
合并两种以上疾病8例,重症肺炎6例。
2 临床表现老年性肺炎的发病较隐蔽,有些病例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病例无呼吸系统症状,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常表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意识障碍、活动能力降低、嗜睡,萎靡、严重者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或仅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的恶化,缺乏肺炎的肺部体征。
咳嗽、咯痰16例(其中黄痰4例),发热12例,咯血2例,胸痛7例,恶心、呕吐、腹泻9例,意识改变7例,呼衰7例,水肿1例,乏力、纳差、消瘦19例,无呼吸道病症18例。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624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24例老年性肺炎患者显效268例,有效296例,无效36例,死亡24例,总有效率为90.38%。
治疗过程中出现肾功能不全40例,心功能不全36例,上消化道出血26例,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或好转。
结论:老年性肺炎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特征复杂多变,病情重,病死率高,因此需要医生对老年性肺炎引起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老年性肺炎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106-02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疾病之一[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多器官功能减退和免疫力下降,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占老年患者死亡原因的重要比例。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肺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老年性肺炎是指由多种致病菌入侵老年人肺实质导致的肺部的炎性变化,严重影响了老年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2],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老年肺炎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24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治经验,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取2004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24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2例,女性202例,年龄61-79岁,平均(70.1±4.8)岁,病程4天~2个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并进行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检查和病因调查,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疗效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等级。
治疗2个月后,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肺无干啰音和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肺无干啰音和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病灶部分吸收为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肺部阴影未吸收。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的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经验性治疗。
结果老年组120例经两以上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50例,无效25例。
对照组184例经两周以上治疗后,显效133例;有效45例;无效6例。
讨论老年人肺炎对抗生素的疗效不佳及药物副作用增加,用药后应密切观察,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特点治疗探讨近年来,老年性肺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增加,尽管有许多强效、广谱的抗生素可以应用,但肺炎仍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感染,给社会、家庭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本文对我院及乐至县人民医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肺炎病人304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60岁以上老年组肺炎病人120例,占39.5%,与同期50岁以下的对照组184例进行对比,以总结老年肺炎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关键。
1 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老年组120例,年龄为60-85岁,以60-70岁最多(占87.6%);对照组中184例,年龄为18-50岁,以40-50岁最多(占59.7%);304例肺炎中有218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疾病,占71.7%,单纯性肺炎仅为86例。
老年组120组中继发性肺炎97例,占80.8%;对照组184例中继发性肺炎121例,占65.8%。
老年组继发性肺炎明显高于对照组。
1.2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老年组畏寒发热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且程度较轻,但老年组气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而且程度较重。
咳嗽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
1.3并发症老年组120例中91例有并发症。
占75.8%;对照组184例中67例有关发症,占36.4%,老年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1.4治疗方法经验性治疗,多采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派拉西林、氨基糖苷类、及二、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氯洁霉素(克林霉素)等。
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观察及诊疗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点观察及诊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5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的中青年肺炎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分析患者的病灶部位、白细胞总数、白蛋白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气促、乏力意识改变、双肺病变以及误诊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则发热和咳嗽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的临床症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评估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机体各项指标对比具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老年患者的肺炎发病特点比较突出,因此要注意提高老年患者对肺炎疾病的认知度,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应用效果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肺实质疾病,老年患者的机体各项指标明显衰退也是导致肺炎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涨,由于老年患者症状的特异性较差,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肺炎的发生对老年患者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虽然医疗技术的提高老年肺炎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护理效果都没给你先拿提高,不过疾病的致死率依然无法得到控制,本文通过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诊疗和护理对策[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5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的中青年肺炎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中有男性33例和女性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54±7.3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2例和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58±5.81)岁。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肺炎治疗,根据诊疗经验采用抗生素,通过痰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素,为患者开展吸氧、平喘以及化痰等对症治疗。
论述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策略摘要:老年人身体整体素质机能开始下降、自身免疫功能开始减弱,在日常的生活中极易被各种疾病侵扰。
当前,肺炎是老年患者感染的重要疾病种类之一,鉴于老年人还存在年龄大、器官衰竭程度严重等特点,一旦患病就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不良的影响。
因此,面对老年肺炎患者近几年数量不断增加的现实状况,为了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本文将针对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肺炎;临床特点;护理;饮食;并发症引言:患者体内肺间质、末气道等发生感染引起炎症的现象就被称之为肺炎疾病,该病属于呼吸道常见疾病之一。
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免疫机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在外界细菌的入侵影响下就很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现象。
老年肺炎患者一般发病突然、恶化速度快、并发症较多,因此这就直接威胁了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帮助患者脱离险境、早日康复,本文将针对老年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展开论述。
(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3:2,患者年龄在65~85周岁之间,患者经诊断后被确诊为肺炎疾病,同时有65例患者分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二)老年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1.没有典型肺炎症状体征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部分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轻微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但偶尔呼吸道症状表现明显,像是四肢乏力、反应过缓、呕吐腹泻、意识障碍等。
2.没有明显的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现象经临床治疗观察,有一半左右的患者身体温度在正常或稍超出基础体温值的范围之内,患者发热后温度在37~38℃之间,且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变化数量不显著,但有很多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变多。
3.病程较长、容易反复鉴于老年患者身体及外力等因素,患者的肺炎吸收速度很慢、病程很长。
所以很多老年肺炎患者的吸收时间都超过了两个星期,部分时间更加悠久,若患者为首感肺炎,则偶尔有复发现象。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方法:对本院2009年6月-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70例病例中,痊愈37例(52.9%),好转29例(41.4%),无效4例(5.7%),治疗总有效率为94.3%。
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93-02老年肺炎的发病机制为:患者在临床诊治中表现出理化、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是现代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1]。
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的身体机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抵抗力与免疫能力也相对较低,所以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是密不可分的。
笔者2009年6月-12月护理老年肺炎患者70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资料1.1 一般资料1对本院2009年6月-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肺炎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63-81岁,平均(69.4±3.4)岁,伴有基础疾病39例(55.71%),其中冠心病21例(30.0%),慢性支气管炎17例(24.2%),高血压病14例(20.0%),急性血管疾病13例(18.6%),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12.9%),支气管哮喘4例(5.7%),恶性肿瘤2例(2.9%)。
本组病例均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给予患者清肺、解毒、化痰、通腑的中药处方,1剂/d,水煎,10d后评定疗效。
1.2 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血白细胞、胸片完全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白细胞、胸片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浅谈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是老年人的危重疾病,死亡率很高,由于老年身体素质的变异,肺炎表现不典型,常给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现根据其护理特点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1 老年人的某些生理特点1.1 老年后肺泡管、肺泡腔弹性蛋白减少,导致肺回缩力减低,因肋软骨及肋骨的钙化,脊椎骨脱钙常造成胸廓畸形,使肺的顺应性下降。
1.2 老年人鼻腔及呼吸道粘膜分泌IgA减少,而IgA能防止病毒在粘膜上积聚,IgA缺少炎症可加剧。
1.3 老年后合并疾病较多,如慢支、慢阻肺、肺结核、肺肿瘤、贫血、糖尿病等也能促进肺炎的发生。
1.4 老年人会厌反射与咳嗽反射减弱,使寄生在咽喉部的细菌繁殖增加,进入下呼吸道的机会多而导致肺炎。
1.5 老年人从空气中吸入的病原菌,大气污染物机会增加,呼吸道粘膜损害重,纤毛运动减弱,淋巴组织萎缩,消除功能降低,防御功能减弱。
2 老年性肺炎的护理老年性肺炎多在慢支、肺气肿的基础上合并,发病时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常被忽略,而且病程缓慢,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点,故需特别注意。
2.1 监护2.1.1 呼吸衰竭当PaCO2≥70mmHg,经加湿化吸痰,解除通气障碍后,PaCO2仍上开可考虑用人工呼吸器。
呼吸变浅、变弱、通气量减少,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骤停、痰液堵塞、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气管插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每4-6小时超声雾化20分钟,1-2小时气道注入等渗盐水1-3ml,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痰液湿化,及时拍背便于吸引,是防止堵管的重要措施。
2.1.2 心力衰竭老年者大都存在冠状供血不足,肺炎情况下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需要心电图观察,必要时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2.1.3 喘憋老年性肺炎常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合并,气管易痉挛造成喘憋、气急、烦燥等症状,注意监护,防止窒息,及时给予10%水化氯醛每千克体重30-40mg,温水保留灌肠。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结果:临床表现:发热18例,咳嗽、咳痰、咳血、胸痛38例,不思饮食、意识障碍39例,合并高血压16例,心脏病12例,肺心病16例,脑血管意外12例,肾功能不全7例。
本组60例患者,治愈1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有效率90%。
结论:老年性肺炎具有特有的临床特征,因老年人年龄的增加与免疫功能下降,往往伴有各类并发症,因此针对老年性肺炎患者应给予快速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才能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肺炎;临床特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意识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的健康,老年性肺炎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逐年上升,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我国每年死于肺炎的老年人约占15%[1],因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或错误认识,或者不够重视,易误诊误治或者治疗不及时,使得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的探讨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检查,均符合老年性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5±6.7)岁。
发病季节:春季34例(56.67 %),夏季8例(13.33%),秋冬季发病18例(30.00%)。
发病原因:受凉、感冒52例(86.67%),社区获得性感染55例(91.67%),院内获得性感染4例(6.67%)。
1.2临床表现发热18例,咳嗽、咳痰、咳血、胸痛38例,不思饮食、意识障碍39例,合并高血压16例,心脏病12例,肺心病16例,脑血管意外12例,肾功能不全7例。
探究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肺炎往往在春季、冬季发病,起病较为隐匿,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程较长,且具有一定的病死率。
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应及早诊断,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前言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炎严重程度可增加,病死率较高,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漏误诊,影响疾病的及时诊治。
为了进一步认识老年肺炎疾病,降低老年肺炎的病死率,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2013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 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 例老年肺炎患者(年龄均在60 岁以上)为研究对象,102 例患者中,男70 例,女32 例;年龄最小66 岁,最大94 岁,平均(70.2±2.1)岁;合并症:白血病1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 例,肝硬化4 例,尿毒症5 例,肿瘤20 例,糖尿病30 例,脑血管疾病40 例,各种心血管疾病45 例,慢性呼吸道疾病50 例。
发病季节:11 例夏季发病,25 例秋季发病,66 例冬春发病。
发病诱因:5 例由于劳累所诱发,34 例因受凉诱发,55 例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其余8 例由于其他原因所致。
1.2临床表现102 例患者中,65 例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呼吸系统症状,其中23 例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18 例患者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24 例患者表现出嗜睡、精神萎靡、意识障碍、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37 例患者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其中18 例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5 例表现为胸痛症状,12 例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2 例患者伴有咯血症状。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社区收治5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病死率高。
57例中治愈21例,好转32例,死亡4例。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合理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1-02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
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老年肺炎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
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肺炎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肺炎患者常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程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其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老年肺
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
为了增加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社区内科收治老年肺炎患者57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62-80岁,平均(67.31±5.23)岁,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
冬春发病38例,秋季发病13例,夏季发病6例。
上呼吸道感染23例,劳累8例,淋雨受凉17例,不明原因9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大多起病不典型,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以黄脓痰和白黏痰为主,少数咯血或痰血;大多发热伴胸痛;严重者呼吸急促,心悸,有意识障碍、活动能力下降、嗜睡或躁动等。
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者。
肺部体征以干湿罗音为主,偶尔合并哮鸣音。
无明显心律失常等。
1.3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摄片示:主要为支气管肺炎形态改变: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一侧或两侧中或下肺有斑点状、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不清,部分病例可见胸腔积液,病变部位以两肺下叶多见,少见其他肺叶。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范围,常常中性偏高。
痰培养,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另外还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阳性菌。
1.4 治疗
本组老年肺炎确诊后即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主要措施是控制感染。
则为早期、足量、联合、交替、长程,并及时根据痰细菌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多采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用。
我科室病人给予头孢曲松钠2.0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和加替沙星200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疑吸入性肺炎再给予奥硝唑200ml等抗厌氧菌抗生素滴注,qd。
待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按药敏更换敏感抗生素。
同时给予物理排痰、氧疗。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电解质紊乱,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控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2 结果
本组老年肺炎患者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治愈21例,治愈率36.8%,病情控制好转32例,好转率56.1%,死亡4例,死亡率7.3%,其中1例因患有冠心病引起心律失常,1例因年龄较大,伴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肺炎主要是指
老年人因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肺部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肺泡、肺泡囊、肺泡管及呼吸细支气管呈扩张性变化,肺弹性、呼吸肌力降低,对咳嗽的反应能力减弱,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基础。
同时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导致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的防
御及免疫功能降低,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储备减弱或罹患多种慢性严重疾病、营养不良等,导致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2]。
因此肺炎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居老年人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老年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首位[3]。
老年肺炎的特点,由于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
多无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等典型症状,代之以意识状态下降、嗜睡、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尿失禁、淡漠、虚弱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非特异症状,这是老年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4]。
另外缺乏典型体征:极少出现典型肺炎的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表体征。
可出现脉速、呼吸快、呼吸音减弱、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但易于与并存的慢性支气管炎、心衰等相混淆。
起病的隐袭可直接导致诊断的困难和治疗的延误,而这种延误常常是灾难性的。
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不能解释的功能状态降低,尤其是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或原有基础疾病不明原因出现恶化时,都需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再者老年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而重,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
竭、低蛋白血症、心律失常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造成多脏器功能衰弱,死亡率高。
老年肺炎治疗原则是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持、对症、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
由于老年人在感染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要考虑患者、致病菌和药物三方面因素。
首先应确定患者发生感染的地点和时间;其次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等情况;再次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殊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后考虑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要求所选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较低的细菌耐药性、最佳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特征、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选用恰当的药物、合适的剂量、正确给药途径和疗程。
积极处理基础病及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等加强营养。
随着今后老年人群逐渐增多,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威胁健康,增加病死率的病因之一。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提高对老年肺炎的认识,综合分析,到提高诊治水平。
采取积极合理的诊疗措施,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明,刘美蓉,谭效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预防及预后[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7(17):252-253.
[2] 齐东华,摇杨大奎.浅谈老年肺炎的发病特点与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130-133.
[3] 谢景超,老年肺部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原因的论述[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8(2):73-76.
[4] 吕静美,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6):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