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开发保护3
- 格式:doc
- 大小:463.02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
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
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
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淞、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
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
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
③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
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
④改良土壤。
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二、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及带来的生态危害
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
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毁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方法技巧】
歌诀法记忆雨林破坏原因
焚耕开垦过度,开辟大型农牧;采矿、水利、公路,商业性的伐木;全都因为人口激增和贫苦。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1.森林的生态作用及减少的趋势、影响。
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3.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热带雨林遭破坏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1.森林的重要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环保功效: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2.森林资源现状及影响(1)现状: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影响: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分布(1)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2)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破坏(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要。
(3)主要活动: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3.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点睛】现存的原始森林有两片: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主要因为这些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或者难以通行、开发较晚,从而得以大面积保存。
【点睛】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因果关系:热带雨林破坏→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
【点睛】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主线架构】【热点难点全析】读图回答(1)、(2)题。
(1)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 ①③④【解析】此题考查森林的环境效应以及破坏森林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1)题,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第(2)题,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做出判断。
答案:(1)B (2)D【例题】热带雨林既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最强大的表现是()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和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答案:D【高考零距离】1.(2011·北京文综T40(2)·8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2)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高中地理知识精讲: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和保护因为喜欢,所以专注博易地理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 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考试的重点1. 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
(2) 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将迅速被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
【特别提醒】(1)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间的协调程度。
(2)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条件。
在热带雨林地区,虽然土壤贫瘠、但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导致生物循环旺盛,使雨林成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
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 雨林被毁的原因2. 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3. 巴西政府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 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题目精炼: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图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A为原始森林情况下土壤肥力状况,依据材料二回答热带雨林中的土壤为什么一般比较贫瘠?参考答案:雨林储存的养分最多;枯枝落叶分解释放出的养分被地表径流带走,释放到土壤中的养分少;土壤因淋溶作用而流失养分;土壤养分供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和补充的养分少。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开发保护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
据此回答1—3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参考答案】1.B 2.D 3.A知识必备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开发保护一、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很容易遭到破坏。
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四、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五、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学霸推荐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
专题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归纳总结】1.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光合作用的简单化学反应式:6CO 2+6H 2O ――→光能叶绿素C 6H 12O 6+6O 2↑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旧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若雨林遭到破坏后,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元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2.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森林在自然界中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中,形成云雨。
热带雨林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亚马孙流域降水量的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
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足见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影响的重要。
可把雨林的这种作用简单的用如下图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蒸腾蒸发产生的水汽不仅是雨林地区成云致雨的水汽源地,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地区,甚至全球大气的水汽含量,可谓是“云雨的故乡”。
若雨林被毁势必造成全球降水的变化。
3.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1)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2)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使得雨林不断消减。
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许多将来对人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在还没有被人类充分研究之前就已灭绝,有些物种甚至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了。
这对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现代自然保护的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这种尊重是一种道义承诺。
自然界并不是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而存在。
所有物种都有天赋的生存权利。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地球的生命长河中,人类只是一个后来者,其他许多生物没有人类可以照样生存,而人类离开其他生物则无法维持生命。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开发保护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刚果(金)位于赤道附近,人口超过7100万,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有“非洲木材之国”之称。
持续的战乱造成数百万流民涌入雨林里从事原始的迁移农业和木炭生产,导致大面积的森林破坏。
据此回答1—2题。
1.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第二肺”,主要是因为热带雨林可以A.涵养水源B.固碳放氧
C.降解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
2.刚果(金)雨林被大量砍伐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贫困和战乱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
C.过度的迁移农业D.政府的开发计划
【答案】1.B 2.A
2.刚果雨林大部分是被当地居民砍伐征用破坏的,源于当地人口的增长快、区域经济落后,
较为贫困,并有战乱。
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迁移农业不是主因,政府的开发计划中也没有对雨林的破坏或过度砍伐,据此选A。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开发保护
一、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很容易遭到破坏。
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地球之肺”
(2)“绿色水库”
(3)“基因宝库”
三、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
四、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下图为满目疮痍的苏门答腊岛天堂雨林局部景观图。
据此回答1—2题。
1.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有
①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
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
③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在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区应采取何种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A.减少载畜量
B.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D.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1.A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