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
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
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 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 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 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 生命代价。
金
色 的 鱼
钩
背景资料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 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 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 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学习表达方式 课文是怎样表现老班长 的形象的?
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每次 有何不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 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 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 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搪瓷碗
熬过
严峻
勉强
保姆
瞻仰
念叨
掣起 抽噎
奄奄一息 颧骨 搀扶
粗糙
铁锈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 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 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 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勾钓鱼,自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