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海洋地球化学

第六章海洋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涂光炽)。 2.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 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量) 第二: 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质) 第三: 研究元素的迁移(动) 第四: 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 第五: 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 第二章自然体系中元素的共生结合规律 1.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的定义: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2.亲氧元素、亲硫元素与亲铁元素的特点 (1)亲氧元素:能与氧以离子键形式结合的金属(半金属)元素称为亲氧元素。 特点:惰性气体结构;电负性小;离子键为主;生成热>FeO;主要集中在岩石圈。(2)亲硫元素:能与硫结合形成高度共价键的金属(半金属)元素称为亲硫元素特点:铜型离子;电负性较大;共价键为主;生成热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下面是整理的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华锋;海洋科学考察可视化航次设计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9 [2].刘峰;基于网络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与算法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李树华;面向海洋数值模拟的数值可视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4].李庚泽;海洋环境参数与港口信息可视化查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2 [5].李文亭;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可视化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 [6].耿丽丽;海洋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及网络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 [7].孟娟;海洋数据平台数据可视化查询与展示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8].王良武;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9].周杲;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一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组件的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 [10].金海丰;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1].秦勃;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宋转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 [13].赵丹;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14].王加亮;基于云计算的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平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5].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勘查地球化学习题集答案

地球化学找矿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地球化学找矿具有对象的微观化,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擅于寻找隐伏矿体和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 2.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物质主要是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和生物。 3.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化学指标(或物质组成)。 4.应用地球化学解决地球表层系统物质与人类生存关系。 5.应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采样调查评价研究与实验研究。 6.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7.克拉克值在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单位通常是ppm(或 10-6)。 8.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影响地壳各部分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富集而形成矿床。 9.戈尔德施密特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将元素分为亲铁元素、亲硫(亲铜)元素、亲氧(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 10.元素迁移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物理化学迁移、机械迁移和生物-生物化学迁移。 11.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成晕元素主要呈液相迁移,迁移方式主要有渗透迁移和扩散迁移两种。 12.影响元素沉淀的原因主要有PH变化、Eh变化、胶体吸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 13.地壳中天然矿物按阴离子分类,常见有含氧化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和自然元素。 14.地球化学异常包括异常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 15.地球化学省实质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一级地球化学异常。 16.地壳元素的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又称为克拉克值。 17.地壳中元素的非矿物赋存形式包括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类质同象结构混入物、胶体或离子吸附和与有机质结合。 18.风化作用的类型包括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

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

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勘查地球化学最初起源于_____(5分) (A) 美国 (B) 德国、 (C) 中国 (D) 前苏联 参考答案:D 2.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元素在天然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其主要目的是_____(5分) (A) 发现地球化异常 (B) 找到矿产资源 (C) 元素的分布规律 (D) 治理污染 参考答案:B 3. 影响元素在矿物中分配形式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 (A)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 (B) 元素的含量、 (C) 同位素组成 (D) 其它元素 参考答案:B 4. 贵金属的含量单位常用_____(5分) (A) % (B) ‰ (C) g/t (D) 10-6 参考答案:C 5. 从元素的戈尔特施密特分类来看,Au属于_____(5分) (A) 亲硫元素 (B) 亲铁元素 (C) 亲生物元素 (D) 亲气元素 参考答案:B 二、多选题 1. 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有_____(5分) (A) 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 (B) 元素的含量、 (C) 降雨 (D) 生物作用 参考答案:A,C,D 2. 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 (A) 植物根系 (B) 气候、 (C) 地形 (D) 温度 参考答案:B,C,D

(A) Si (B) Al、 (C) Zn (D) Cu 参考答案:C,D 4.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参考答案:A,B,D 5.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参考答案:A,B,D 三、判断题 1. 降水是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5分)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2. 松散堆积物就是残坡积物_____(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3. 高异常区下面就能找到矿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4. 土壤测量是化探中适用性最好的方法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5. Mg在岩石中通常是微量元素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6. 稀土元素是亲硫元素_____(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7. LILE是亲石元素(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基于GoogleEarth的海洋物理场数据可视化研究_段慧娟

第28卷第6期2008年11月 海 洋 测 绘 H Y D R O G R A P H I CS U R V E Y I N G A N DC H A R T I N G V o l .28,N o .6 N o v .,2008 收稿日期:2008-04-21;修回日期:2008-09-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40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125013)。作者简介:段慧娟(198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测绘、卫星导航等研究。 基于G o o g l e E a r t h 的海洋物理场数据可视化研究 段慧娟,边少锋 (海军工程大学导航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033) 摘要:G o o g l e E a r t h 是一款强大的三维地图软件。首先介绍了G o o g l eE a r t h 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原理,随后在G o o g l e E a r t h 的环境下,引入了海底地形图,并对海底地形和重力异常值进行了标注,为实现海洋物理场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可视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最后论述了G o o g l e E a r t h 在海洋测绘和海洋水文学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G o o g l e E a r t h ;图形载入;数据标注;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044(2008)06-0036-04 1 引 言 自2005年6月G o o g l e 推出G E (G o o g l e E a r t h )系 列软件产品以来,G E 已成为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地图软件之一。G E 一共有四个版本,普通版、插件版、加强版和企业版,其中只有普通版是免费的。它高清晰度的卫星照片以及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比一般的电子地图更胜一筹。G E 上的全球地貌影像的有效分辨率至少为100m ,通常为30m (例如中国大陆),而针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会提供分辨率为1m 和0.6m 左右的高精度影像。对于一些重点核心城市,G E 还能提供精确的导航线路,给行车带来极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G E 提供基于J a v a S c r i p t 的A P I ,免费提供给程序员进行二次开发[1] 。 然而,G E 对于海底地形却没有那么细致的影像描述。在海洋视图区域,很大一部分都只有浩瀚的蓝色海洋,从中获取不了任何相关的海底地形及导航信息。这对于海洋学研究无疑是一个遗憾。近几年来,以G E 为平台的技术开发日益完善,比如基于G E 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平台 [2] 、以G E 为基础的水 利工程的应用[3] 等,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G E 在 海域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海底地形数据库及重力垂直梯度值导入G E 系统,实现了在G E 环境下的海洋物理场数据的可视化,提出了进一步发展G E 在海洋测绘中应用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 基本工作原理与系统设计2.1 基本工作原理 在G E 环境下,可以导入影像图和G o o g l e S k e t c h U p 3D 模型。比如利用气象卫星图更新某个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制作仿真三维模型标注特殊 的地形特征;嵌入城市交通图以完善出行查询功能等。图像可来源于本机或者网络,叠加到G E 的地形图或影像图的格式必须为:J P G 、B M P 、G I F 、T I F F 、T G A 、P N G 。P N G 和G I F 格式的图片支持某些不需要的区域(如图片的边界)透明。来自于网络的图片需要输入图片的U R L 来链接。叠加的影像图必须经过简单的圆柱投影转换至W G S 84坐标系,使之具有一个北方向,之后即可载入地图。 同时,在G E 环境下还可对地球上任一点进行标注。G E 中可以展示经纬度格网,并且随着图形的放大,格网的分辨力也会变得越来越细。标注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文字、数据、图片以及动画等。比如在对E i f f e l T o w e r 的标注中就包括名称和文字说明。标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标注;一种是采用地标文件。而地标文件则有K M L 和K M Z 两种格式[4] 。从G E 直接下载的地标文件通常是K M Z 格式的,经解压即可获得K M L 格式。K M L 文件可在网上传输和共享,方便各部门查阅和管理[2] 。 此外,G E 中还可以载入直线及多边形,这对海洋测绘和导航有重要意义。利用惯导系统提供的经纬度信息将潜艇的航点、航迹在G E 上标注出来,将这些数据处理、保存,就能获得水下导航的定位信息库。一旦整个海洋的海底信息都被标记完成,海底也就不再神秘莫测了。由于G E 逼真的三维效果,这种方式还将使导航变得更加可视化和人性化[5] 。 鉴于G E 的各种功能及特点,利用它实现海洋物理场数据的可视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厦门大学842海洋管理学概论2010年考研初试专业课真题答案解析

厦门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科目代码:842 科目名称:海洋管理概论 招生专业:海洋事务 考生须知: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 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海洋执法管理 【考查重点】: 这是第十章海洋执法管理的考点,本章涉及考点内容不多,历年考试比重不大,但是希望考生引以为重。 【答案解析】: 海洋执法管理是由负有国家海洋管理职能的机关,按照法律程序,依据已有的法律、法规,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特定的调整和管理对象实施的一系列行政管理行为。 2.海洋行政行为许可 【考查重点】: 这是第十章海洋执法管理的考点,本章涉及考点内容不多,历年考试比重不大,但是希望考生引以为重。 【答案解析】: 海洋行政执法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允许其从事某种海洋活动,采取某种有关海洋行为的许可形式,如海域使用许可、海水养殖许可、海洋倾废许可、外籍非军用船舶进入我国内水和港口的许可。 3.内海 【考查重点】: 这是第二章海洋立法的考点,因此需要考生重点掌握该章的相关其他名词的概念。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善于运用。 【答案解析】: 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它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叫内水。内海是海水基线内侧的全部海水。 4.海岸带区域 【考查重点】: 这是第六章海洋环境管理的考点,该考点是本书的核心考点,因此考生需要重点掌握。 【答案解析】: 海岸带区域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地带:内陆区——主要通过河流和非点源污染影响海洋;海岸区——包括湿地、沼泽及类似地貌;海岸水域——主要是河口、泻湖和一些浅水区;近 《厦门大学海洋管理概论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40/77

海洋数据库建设规范方案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材料八 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规 (讨论稿) 中科院海洋科学研究所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政策与规研究组 2004年5月

目录 1.前言 (2) 2.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2) 2.1 海洋科学数据库总体框架构建 (2) 2.2 具体的数据库的建库规 (2) 2.2.1 术语定义 (2) 2.2.2 具体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3) 2.2.3 具体数据库建设目标 (3) 2.2.4 数据库文档 (3) 海洋数据库建设规实例: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温盐声密数据库建设规 (4) 1.前言 (4) 2.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温盐声密数据库建设规 (5) 2.1适应围 (5) 2.2引用标准 (5) 2.3技术术语定义/解释 (5) 2.4 编码、属性表命名规则 (7) 2.5 元数据标准 (8) 2.6 文档格式 (8) 2.7 数据库建设流程 (8) 2.8 数据质量控制 (10) 2.9 数据库汇交(集成)(汇交至的方法和途径等) (13)

1.前言 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研究工作中所涉及、积累的数据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如物理海洋方面水文数据是记录着某一经纬度、某一时间、某一航次、某一深度的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信息;海洋地质方面基础地质数据记录着某一区域海底深度及海底地貌等信息;而海洋生物方面又可能是某一物种或某一标本的属性等,因此各方面的数据库建设也各不相同,建设规也就各不相同。 根据这种情况作为海洋科学数据库的建库单位,一方面我们对整体的数据库建设有建设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库要通过建库的工作确定各自的规和标准,这个规、标准是代表海洋所水平的,基本也就是代表科学院水平的,而且要求进行必要的鉴定工作成为国家水平的。 2.海洋科学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2.1 海洋科学数据库总体框架构建 海洋科学数据库可以粗略地分成海洋水文子库、海洋地质子库和海洋生物子库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了自成系统的多个具体的数据库。确定海洋科学数据库的整体框架,(从总结中摘录),使海洋科学数据库建和服务设成为日常性的工作。 2.2 具体的数据库的建库规 2.2.1 术语定义 源数据集:具体数据库建库的数据来源,不拘于数据格式的、不断增长的数据集合。 标准数据集:产生于源数据集,经过数据格式的统一,经过数据排重和质量控制后产生的数据集合,最直接的入库数据。 排重:在数据集中排除重复数据的过程。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1999年第1期 矿产与地质第13卷1999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69期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林 春)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4篇,环境与农业地球化学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反映了自五届会议(1993年)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积累的工作经验,反映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科学技术水平。 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成果 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牟绪赞副总工程师报告了地矿部自“六五”以来,完成区域化探扫面575万km2,发现各类元素异常4.3万处,异常检查发现工业矿床580处。有色物化探管理中心李幸凡教授介绍了有色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在30个重点成矿区带上完成1 5万水系地球化学普查65万km2,7千km2土壤加密和5千km2详查地球化学,发现大型、特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100余处。武警黄金部队地质处郭瑞栋高级工程师回顾了武警黄金部队地球化学找金工作,1992年以来,重视区域化探和矿区异常评价工作,共完成区带化探20万km2,获得5千个金或金为主的异常,发现30个矿产地,找到大中小型矿床16个。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经验 (1)区带普查与重点评价结合,优选异常与地物化、遥感综合查证结合的工作方法。 (2)有色系统以“有色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技术规定”指导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物探成果,划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区,选定找矿靶区进行验证的工作方法。 (3)统计我国63个典型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总结了金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成矿成晕规律,建立金矿原生晕理想分带序列,建立金矿成矿成晕的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模式和用于“反分带”的盲矿预测准则的工作经验。 (4)研究地壳物质垂直迁移规律,即地壳内存在纳米级物质的垂向迁移,形成与深部矿化相对应的地气异常,应用于发现和查明深部或隐伏矿化地段、查明隐伏含矿构造等。 3 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施俊法副研究员从区域性矿产勘查、隐伏区的化探新方法、环境地球化学三个方面论述90年代以来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 (1)在区域农业规划、地方病防治、区域环境背景评价等应用进行十分缓慢。 (2)取样代表性、重现性、时间序列等问题仍是地球化学填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环境技术和环境调查:衰变、分解或中和、富集或分散、隔离作用等。 (4)转变以往研究评价单个地化异常特征的方法,应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来揭示矿床周围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探矿的地质因素。 (5)研制和开发具有较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活动态金属离子法 (I M M)、酶浸析法、地电化学法(CH I M)、地气法、元素分子形式法(M FE)和离子晕法等。 5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地球化学热力学和地球化学动力学 1.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2.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3.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4.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6.简述化学反应制动原理的宏观解释7.简述热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8.简述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异同。9.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第五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8 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第六章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2. 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3. 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5. 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地球化学勘查教学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课程教学大纲学习层次:专升本 一、课程说明 勘查地球化学(Exploration Geochemistry)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也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由通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通论介绍原生环境及元素的原生分布、次生环境及元素的次生分布、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地球化学资料处理,是地球化学的通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其核心是应用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各论分别讲授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人类需求的矿产资源和生存环境等的地球化学勘查、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农业地球化学及国土规划等内容,以及勘查地球化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本门课程适用于地质、地球化学、矿产资源及环境、农业及国土等有关本、专科专业。(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多目标)而开展不同景观、不同介质、不同精度和规模的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工作成果资料的整理、成图、异常的解释评价,以及调查总结报告的编写。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将能适应在矿产勘查、环境调查评价、国土规划、生态农业等领域进行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工作。 (三)教学时数及学分:64学时,4学分。 (四)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基本理论部分占30%,各论中主要化探方法部分占40%,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工作设计与数据处理)占30%。 (五)使用教材 《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阮天健朱有光地球化学找矿,地质出版社,1984 [2] 韩吟文马振东主编,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2003 [3] 勘查地球化学手册(二、三册)G.J.戈维特,1986,1988,冶金工业出版社 [4] 环境地球化学,A.A别乌斯,1982,科学出版社 [5] 热液矿床岩石测量(原生量法)找矿,1997,地质出版社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远程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主要化探方法、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工作设计与数据处理)等主要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并结合典型的、成功找矿工作实例进行生动讲授。在串讲内容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并可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程教学的中后期,组织教师答疑。学习中心在此时安排1-2次的面授辅导,在面授辅导时以实际找矿案例讲解、参观化探实验室、设计并实施野外化探工作等环节,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勘查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材绪论、第一章至第三章) 以下是各章节教学的重点内容与要求: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海洋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湛江霞宝工业城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研究 海洋大气卫星遥感数据管理与共享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海洋波浪的动态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系统规范化设计

船舶溢油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与维护 长江口附近海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三角洲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海洋地质灾害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妊娠妇女进食海洋鱼类情况对其机体Hg暴露的影响 海洋类高校定位问题研究 海洋工程地质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研究 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面局研究:理论、现实、对策 海洋船舶类复杂产品供应链协作机制研究 基于ArcEngine的海洋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株海洋细菌的多相分类研究 An Ecocritical Study of John Steinbeck's the Grapes of Wrath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热应激蛋白及相关蛋白的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 海洋平台舱室通风系统进气滤清器性能研究 基于ArcGIS Engine的南海海洋动力环境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面向海洋机器人的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 实时海洋浮游生物目标智能识别系统设计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基于ARM内核μC/OS-Ⅱ操作系统的15ppm舱底水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角蛤蜊多糖材料学特性及其药物微载体研究 OPC技术在海洋环境观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王公司核心员工激励体系改进研究 海洋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对微藻生长影响初探 具有实时通信功能的新型海洋观测浮标的结构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 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可靠度的生活质量指标优化决策 温州创业文化和硅谷创业文化的社会交际模式的比较研究

海洋环境管理答案

《海洋环境管理》答案(得分92分) 考生:宋德才本考试时长60 分钟,共30 道题,满分100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优先污染物特点的选项是()【2分】A.容易降解B.有生物积累性C.致畸形D.有毒性本题答案: A 第2题对于海洋环境管理,不是按照环境管理空间范围划分的选项是()【2分】A.海岸带环境管理B.河口环境管理C.海港环境管理D.大洋环境管理本题答案:C 第3题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两级五类构成,下列不属于五类的是()【2分】A.环境基准B.污染警报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保护基础标准本题答案:A 第4题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哪些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分】A.制定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实施方案B.建设项目所在海域和区域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现状 C.建设项目周围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D.制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本题答案:A 第5题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下列选项不属于其作用的是()【2分】A.保护海洋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B.海洋生物单一性的基地 C.保留海洋自然条件的天然“本底”和“原始”风貌D.科学研究的天然现场本题答案: B 第6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选项是()【2分】A.水污染B.大气污染C.城市垃圾污染D.土地沙漠化本题答案:D 第7题关于有机化合物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其来源主要有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其危害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2分】A.易被海洋生物富集B.毒害海洋生物,抑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和繁殖 C.通过食物链,毒害人类D.为海水表层浮游藻类提供营养物质本题答案:D 第8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海上倾倒区的选划程序的是()【2分】A.提出倾废申请B.初步审查和组织倾倒区选划 C.组织倾废区环境监测D.审批本题答案:C 第9题在沿岸区堆放、弃置和处理固体废物的管理措施方面,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分】A.禁止在岸滩区擅自堆放、弃置或处理固体废弃物B.临时堆放和处理固弃物的,应履行审批手续,只有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才可临时堆放和处理 C.即使批准的,使用单位或个人,也要按要求建造防护堤主防渗漏、防扬尘等设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废弃物入海的发生D.被批准的废弃物堆放场和处理场,使用单位可以堆放、处理未经批准的其他种类废弃物本题答案:D 第10题海洋环境监测的分类,按其实施周期长短和目的性质可分为多种类型,下列选项不属于该种划分的是哪一项?()【2分】A.例行监测B.临时性监测C.应急监测D.测定海洋环境中物理量及其状态的物理监测本题答案:D 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基本术语 一、地球化学勘查(geochemical exploration) 对自然界各种物质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习称化探 1、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geochemical prospecting 系统测量天然物质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他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发现地球化学异常,从而进行找矿的工作。 2、地球化学填图(geochemical mapping) 系统采集天然物质,进行多元素分析,并将元素含量(或其他地球化学参数)的空间分布,以某种标准方法编绘成基础图件,提供各个领域应用的工作。 3、环境地球化学调查(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investigation) 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二、勘查地球化学(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勘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1、矿产勘查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in mineral exploration) 研究找矿的地球化学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2、区域勘查地球化学(regional geochemistry in exploration) 系统研究大面积内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湖积物、天然水等)中化学元素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矿产、地质、环境、农牧业、医学等之间关系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三、地球化学勘查原理 1、地球化学场(geochemical field) 由地质-地球化学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球化学指标的特征变化空间。 2、地球化学景观(geochemical landscape) 据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和自然景观条件所划分的区域带。 3、地球化学障(geochemical barrier) 元素迁移过程中由于介质的物理环境骤然改变,促使元素(从溶液或气态)大量析出的场所或环境。根据造成元素析出聚集的主要因素或作用,分别为沉积障、吸附障、还原障、氧化障、生物障、酸性障、碱性障等。 4、地球化学指标(geochemical indicator) 反映研究对象的各种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的统称。 5、地球化学背景(geochemical background) 在特定的范围内,相同介质中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 6、背景值(background value) 反映地球化学背景的量值。 7、异常下限(threshold) 同义词异常阈 根据背景值按一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异常起始值。是分辨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的一个量值界限。

海洋科学学习资料 (2)

2018级海洋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具备海洋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海洋战略以及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对海洋科学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目标 1】;学习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理海洋、海洋遥感、海洋天然产物、海洋生物及海洋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海洋科学的专业实践和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2】;能够胜任海洋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目标 3】和应用研究【目标 4】;了解海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海洋技术基础【目标 5】;自学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目标 6】。 毕业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海洋科学尤其是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从事海洋调查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评价海洋科学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法律、文化领域影响的能力。 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 ,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了解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动态;了解海洋技术、海洋遥感、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生态学等专业的原理和知识;了解海洋环境监测、评估、保护和修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了解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的能力;了解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素养,能够在海洋科学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履行责任。 专业主干课程 物理海洋学 海水分析化学 海洋化学分析 海洋化学及实验 海洋环境化学 海洋科学概论 海洋生态学及实验 海洋生态学及实验 海洋生物学与实验 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及实验 海洋微生物学及实验 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 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实验与观测 细胞生物学及实验方法 有机地球化学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50+6+8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海洋科学类 交叉学习: 辅修:完成带*的课程(三个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完成其中之一)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69.0+6学分 (1)思政类 14+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

《地球化学》练习题

《地球化学》练习题 绪论 1.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2.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 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 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 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 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 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 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 11.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 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

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 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 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 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 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 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 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化数据管理办法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化数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信息化数据的统一规划与管控,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管理与保障体系,保证信息化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准确、权威、及时、安全的数据与信息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信息化数据是指学校各类信息系统所覆盖的相关数据,包括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数据、系统数据、教学资源、档案资料及用户服务支持系统中的相关数据。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信息化数据管理是指学校各项业务过程中与数据处理相关联的工作,包括与数据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制定完善以及与数据采集、录入、运维、存储、应用等活动相关的其他事项。 第四条信息化数据管理原则: (一)统一标准原则。信息化数据的格式及管理应符合国家、教育部、学校等制定的相关标准和制度。 (二)全程管控原则。建立数据从产生、处理到维护、应用的全面管控体系,重点加强数据质量、安全和使用等方面的管理。

(三)安全共享原则。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 数据与信息的共享、应用以及衍生服务,为学校发展提供决 策支持。 第五条信息化数据管理目标: (一)保障数据完整准确:按照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实 行数据质量核查机制,保障数据在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完整 性和准确性。 (二)保证数据安全可靠:按照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建 立数据的分级管理与备份、容灾和恢复机制;明确数据的所 有权和管理权限,保证数据更改的可追溯;根据国家和学校 的要求,做好数据保密工作。 (三)提升数据服务质量:按照数据服务管理规范,全 面提高数据质量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数据在学校 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 第六条根据学校业务划分,信息化数据分类及数据所 涉及部门如下: (一)人力资源域: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人员招聘、 入职离校、职称评审、职务任免、考核管理、培训管理、薪 资管理、党团工作、出国证件管理、出国出访以及离退休等 相关数据。主要涉及部门包括各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统 战部)、人事处、外事处(港澳台办公室)、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

海洋管理概论复习总结

海洋管理概论复习总结测绘工程学院吴建平 2014-12-22

第一章 1)海洋管理: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2)海洋管理的主要内容:海洋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经济管理、科技管理以及其它产业化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权益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等。 3)海洋管理的基本原则: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原则。 4)海洋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 5)1958年9月4日,我国政府发表了关于领海的声明,声明指出“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6)1960年,我国提出了“国社并举,海淡并举,养捕并举”的渔业 政策。 第二章 7)国际海洋法:国际上形成的有关海洋的各种法规的总称,即国家 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为调整相互关系在不同海域就沿海国国家安全、海洋航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科研与技术等制定的各种法律的总称。 8)《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通过标志着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的

确立。1982年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大会通过,1994年11月16日生效。 9)登临权:登临权指的是一国军舰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有合理根 据认为其有海盗、贩奴、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等嫌疑的,享有登临该船的权利,并可检查该船悬挂的旗臶及船舶文件,甚至进行搜查。这是船旗国专属管辖的例外。 10)紧追权:在国际法中,紧追权是指沿海国当局如有充分理由认为 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对该外国船舶进行紧追的权利。 1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将当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 一”:一峡(海峡)、一架(大陆架)、一岛(岛屿制度);“二国”:群岛国、内陆国;“三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区域”;“四海”:内海、领海、闭海或半闭海。 12)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与领水之上的空中空间和领陆、 领水之间的底土四部分组成。 13)内海:指领海基线内侧的全部海水。法律地位:其与国家领土具 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国家对其行使完全的、排他的主权。 14)内水:内水是一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水域,内海则是这部 分海域中的直接与领海相邻的海水部分。 15)历史性海湾:是指海岸同属一国,湾口宽度虽然超过24海里,但 在历史上一向被承认是沿海国内海的海湾。比如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前苏联的大彼得湾。 16)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领接的一带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