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按国别(地区)分对外经济合作(2019年)
- 格式:xls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6
rcep相关知识培训-回复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是一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大洋洲地区的15个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框架。
它的目标是促进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和竞争优势。
这个协定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标志着参与国家将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和互利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RCEP的参与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这些国家总人口约占全球的30,总GDP约占全球的29,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潜力。
RCEP的谈判历时8年多,涉及到的议题包括贸易、投资、服务、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协议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的自由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投资保护和争端解决机制等。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RCEP将促进参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通,提升各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准入机会。
RCEP的签署对参与国家和全球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RCEP 将为参与国家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投资机会。
通过减少和移除贸易壁垒,RCEP将改善参与国家之间的贸易环境,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低成本。
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RCEP的签署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RCEP将加强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和合作。
通过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机制,RCEP将促进参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合作。
这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增强参与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外,RCEP的签署还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的建立将为全球贸易秩序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RCEP的签署也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即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RCEP的签署表明了参与国家坚定维护开放、自由、包容的贸易体制的决心。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2021年】1. (2021·全国乙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
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
这表明A. 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 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D.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2. (2021·广东卷)如表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A.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 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 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 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3. (2021·湖南卷)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
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A. 修改宪法无法阻挡B. 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C. 大国主义思潮抬头D. 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4.(2021年1月浙江选考)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强烈。
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 倡导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 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C. 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 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5. (2021·山东卷)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
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6. (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
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欧盟•【条约领域】政治,外交,贸易•【公布日期】2019.04.09•【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正文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2019年4月9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序言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4月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发表以下声明。
2.中国和欧盟重申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活力,愿为实现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承诺支持多边主义,尊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双方承诺维护《联合国宪章》、国际法以及联合国三大支柱,即和平与安全、发展和人权。
欧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双边关系3.双方领导人重申在相互尊重、互信、平等和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致力于深化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中国和欧盟承诺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现有的双边对话框架内。
中欧欢迎不久前举行的新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2020年后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和欧盟将在下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之前制定一份新的合作议程。
4.中国和欧盟致力于在开放、非歧视、公平竞争、透明和互利基础上打造双方经贸关系。
双方承诺2019年将在谈判中,特别是投资自由化承诺方面,取得结束谈判所必需的决定性进展,以便在2020年达成高水平的中欧投资协定。
协定的高水平将体现在实质性改善市场准入、消除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歧视性要求和做法、建立平衡的投资保护框架以及纳入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条款。
双方同意建立高层沟通机制负责持续督导谈判,并于今年年底前向领导人汇报进展。
5.中国和欧盟承诺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确保平等、互利合作。
双方重申愿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贸易及投资,愿相互给予更加广泛、更为便利、非歧视的市场准入。
南开大学22春“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政策》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影响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A.内部化优势B.所有权优势C.资源优势D.区位优势参考答案:ABD2.依照关税的征收方法,主要包括()。
A.从量税B.从价税C.选择税D.混合税参考答案:ABCD3.资源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A.进口替代型组合B.出口导向型组合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参考答案:D4.自由贸易这一思想首先是由()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来的。
A.英国B.美国C.德国D.中国5.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
A.初级产品出口B.进口替代C.出口导向D.出口替代参考答案:B6.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为()。
A.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非关税政策B.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C.消除了成员国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D.消除了贸易偏转效应参考答案:BD7.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
A.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B.进口税、进口附加税C.最惠国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D.财政关税、保护关税参考答案:D8.非关税壁垒包括()。
A.配额B.补贴C.保障措施D.自愿出口限制参考答案:ABCD依照关税的课征种类,主要包括()。
A.进口税B.出口税C.附加关税D.过境关税参考答案:ABCD10.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要素密集度逆转B.人力资本C.自然资源禀赋差异D.劳动生产率差异参考答案:ABCD11.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形式是()。
A.产业间贸易B.产业内贸易C.传统贸易D.易货贸易参考答案:B12.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参考答案:DA.要素密集度逆转B.人力资本C.自然资源禀赋差异D.劳动生产率差异参考答案:ABCD1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打通中亚对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性研究摘要: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时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提出中国希望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时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提出双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
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的第十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启打通中亚进程第一步的重要一年。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高端产业布局,探讨打通中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形成中西部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非一线城市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的积极意义和具体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亚;一带一路;产业升级;中吉乌铁路一、我国中高端产业分布情况我国中高端产业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初期,且高度集聚于北上广深以及少数几个二线城市,广大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的好工作寥寥,因此年轻人集中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内陆的优秀就业岗位较少。
就算是成都、武汉、郑州这种在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地方,工作岗位也大多为是销售或客服,因此造成北上广深人口的高度集中。
产业的高度集聚带来人口的高度集聚,珠三角平原,人口数量已超过8,000万,相当于一个四川的人口,但四川土地面积为49万平方千米,而珠三角平原只有5.5万平方千米。
此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圈凭借其快速的经济发展,独特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政治等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人口“虹吸效应”,吸引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2]。
以深圳为例,按照官方统计,深圳常住人口2022年是1766.2万,深圳总面积才1997.47平方千米,还有40%的森林覆盖率,真正能用于开发的土地极少。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训练热点14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历经8年谈判,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成员方包括东盟6国和中、日、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起航。
RCEP旨在通过消减关税(产品零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区域统一大市场。
印度于2019年退出谈判,暂未加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积极加入RCEP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产品市场份额B.降低产品生产成本C.提高产品销售价格D.促进产品生产扩散2.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规模狭小B.劳动力数量短缺C.新冠疫情严重D.制造业竞争力弱贸易差额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正值代表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为贸易顺差;负值代表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为贸易逆差。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五国以及东盟十国。
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往来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2019年我国()C.对东盟各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D.与文莱之间几乎无贸易往来4.自贸区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拓宽市场,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B.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C.优化各国进口结构,增加消费成本D.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5.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紧密经贸合作有利于()A.减少环境污染B.维护地区繁荣稳定C.改善生态环境D.各国获得充足资金第37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于2020年11月12日至15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15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组织下正式签署。
本丈提出,2020年11月15 H 签署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政府采购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意向和程序,突出证明f 各缔约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理念的一致性和将相互开放真正引向深入的决 心.实现了一大步历史性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深层含义和示人作用。
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看政府采购的历史跨越文/刘 慧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日升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公共采购学研究生2020年11月15日签署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 一经面世就引起世界瞩目。
对于这个汇聚了世界最多人口、最大 经济贸易规模的自由贸易区,世界各国重要媒体纷纷报道,许多国家政府 部门领导人和专家学者予以强烈关注并发表看法,对该区域发展的潜力和 未来能够引领世界经济贸易突破当前的狭隘保护和单边主义逆流的动力等 方面给予高度的期待。
正如RCEP 的题目一样,这是一 个十分“全面”的开放合作协定,不 仅决定大幅度削减关税,而且在消除非关税壁垒方面提出实质性步骤,包括创造和完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和完善竞争政策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政府采购方面, 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意向和程序,突出证明了各缔约国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理念的一致性和将相互开放真正引向深 入的决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深层含义和示人作用。
一、RCEP 形成的历程RCEP 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提出的。
但是近几年,贸易摩擦升级、民粹主义与 单边主义在世界普遍抬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和世界贸易组织(WTO )谈判受阻等问题对经济贸易最活跃的亚洲地区带来不利影响。
如要走出困境,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必须加强区域经济 一体化,建立自贸区,相互开放市场。
从发起到达成的9年中,RCEP70中国政府采购I 2020年第12期度过了四个重要阶段:(一)产生共同意向2011年2月26B,第十八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达成了一个东盟与其经济伙伴国共同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一致意见,并在会议中形成协定草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第4-7课;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1.张之洞在将他所创办的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为学堂时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
说明了他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观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B.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推进社会变革C.将西方先进思想与传统文化结合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改革科举制度2.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有关材料中的“自救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3.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
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4.下列历史事件中,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试卷第1页,总6页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5.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
洋务派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下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D.大生纱厂6.1895年……这是国家蒙羞的时刻,因为日本打败了中国,并且正在马关对和谈颐指气使材料中“国家蒙羞的时刻”指的是()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8.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9.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一一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
2019年外销员考试《国际经济合作》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设在我国境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均属于中国法人,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合营期内,既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其注册资本。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其他国内企业共同举办的企业不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4、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区别在于债券的发行地与发行人所在国是否相同。
5、世界银行贷款具有高度的援助性,贷款对象是人均GDP在410美元以下的国家。
6、政府贷款是一国政府以其信贷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
二、选择题1、( )是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
A、国际直接投资B、国际投资C、国际间接投资D、国际兼并2、麦克杜格尔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试图用( )来阐述国际投资对国际经济整体、投资国、东道国三方的影响。
A、数学模型B、利差C、汇率变化D、生产要素的变异3、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来自( )。
A、科斯定理B、产品寿命周期理论C、相对优势论D、垄断优势论4、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收购策划、咨询顾问、资金管理等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叫做( )。
A、证券公司B、实业银行C、投资银行D、有限制牌照银行5、政府贷款是期限长、利率低、优惠性贷款,贷款期限可长达( )。
A、10年B、20年C、15年D、30年6、( )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用以证明投资者对公司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凭证。
A、债券B、股票C、贷款凭证D、混合贷款凭证7、在美国发行和销售的存托凭证通常用( )表示。
A、GDRsB、UDRsC、DARsD、ADRs8、BOT项目融资,通常有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销售提供( )为项目融资的基础。
A、特许协议B、股本金C、设备支持D、保险金9、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未能预计的汇率变动,而对国际投资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称为( )。
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二框联合国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年9月24日至9月30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一般性辩论。
本届联大的主题为“激励多边努力消除贫困,促进优质教育、气候行动和包容性”,各国领导人或高级代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威胁与挑战商讨应对之策。
其中,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该届联大会议关注的焦点。
这说明联合国( )A.欲避免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B.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C.承载着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D.遵循避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原则【答案】C【解析】从第74届联大的主题可以看出,联合国承载着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应选C。
A、B、D的观点正确,但不是这一主题体现的。
2.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国参加第三轮国别人权审议报告。
120多个国家充分肯定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中国特色人权理念和实践,同时严正驳斥少数国家对中国的无理指责。
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进步,尊重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坚决反对、绝不接受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反映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 )A.主权平等原则B.不干涉内政原则C.不使用武力原则D.履行宪章规定义务原则【答案】B【解析】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少数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反映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应选B。
A、C、D的原则都不是材料表达的。
3.2019年11月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开始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个过程将用时一年。
国务卿蓬佩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美国向联合国提交了正式通知。
美国媒体表示,这一举动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随着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国家的美国将不会负起国际责任。
美国政府的行为( )①说明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②表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责任重大③背信弃义,没有履行规定的义务④严重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美国政府退出已经签订的巴黎气候协定,是背信弃义,没有履行规定的义务,这就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④符合题意。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合作的加深,中国外贸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外贸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外贸的现状、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外贸政策制定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中国商务部的官方网站以及国内外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
三、中国外贸现状分析1. 外贸规模近年来,我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9.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
2. 结构分析(1)贸易方式:我国外贸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为辅。
2022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5万亿元,占比为54.5%;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8万亿元,占比为29.8%;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万亿元,占比为5.5%。
(2)贸易国别(地区):我国外贸市场分布广泛,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等。
2022年,我国与欧盟、美国、东盟的贸易额分别达到5.6万亿元、5.3万亿元、4.6万亿元。
(3)产品结构:我国外贸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022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5万亿元,占比为21.5%;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4万亿元,占比为6.1%;家具出口额为0.9万亿元,占比为2.3%。
3. 外贸依存度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2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34.5%,较2021年略有下降。
四、中国外贸发展趋势分析1. 贸易方式多样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贸贸易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将共同发展,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2. 贸易伙伴多元化我国外贸市场将进一步拓展,贸易伙伴将更加多元化。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将不断加强。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19年1-8月,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53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折合782.4亿美元,同比下降2.6%)。
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9个国家和地区的465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49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折合722.3亿美元,同比下降2.5%)。
2019年1-8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2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折合910.4亿美元,同比下降4.2%),新签合同额8827.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8%(折合1293.1亿美元,同比下降6.7%)。
2019年1-8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2.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14.7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17.8万人。
8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9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0.5万人。
2019年1-8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9.7亿美元,同比下降6.4%,占同期总额的12.4%,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泰国、阿联酋、越南、老挝、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国家。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884份,新签合同额777.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60.1%,同比增长27.5%;完成营业额499.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8%,同比下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