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醇酰胺的合成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6.78 KB
- 文档页数:4
烷基醇酰胺类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烷基基团和醇酰胺基团。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根据其分子结构中烷基和醇酰胺基团的位置和数量来命名的。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的烷基基团可以是直链烷基、支链烷基或环烷基,醇酰胺基团可以是醇酰胺、二醇酰胺等。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的命名通常以烷基的碳数为主干,醇酰胺基团的位置和数量则用前缀表示。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由于烷基基团的存在,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润湿性,可用作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
此外,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因此在药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醇酰胺化反应、醛酮氨化反应和酰胺化反应等。
醇酰胺化反应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醇和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
醛酮氨化反应是通过醛酮和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氨化反应,生成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
酰胺化反应是通过酸酐和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生成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在药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活性,可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和焦虑症。
另外,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此外,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活性,可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肿瘤。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可用于防治农作物的害虫。
另外,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草甘膦和除草活性,可用于防治杂草。
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在染料和涂料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抗褪色性能,可用于染料的合成。
另外,一些烷基醇酰胺类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涂料的合成。
烷醇酰胺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易杰;李书卿;陈慧;单志华【摘要】将脂肪酸甲酯与不同摩尔分数的醇胺制备成烷醇酰胺衍生物,测定贮存稳定性及其水乳液的稳定性,同时考察其加脂性能.结果表明,以合适摩尔比的醇胺混合物制成的烷醇酰胺衍生物流动性能良好,易乳化,储存稳定;乳液对10%栲胶溶液、10%硫酸铬钾溶液、0.1 mol/L盐酸溶液、0.1 mol/L氢氧化铵溶液稳定;加脂后的坯革撕裂强度为9.622 N/mm、抗张强度为3.645 N/mm2、断裂伸长率为89.801%;加脂后的坯革柔软、丰满,有弹性,耐热老化性能优良.【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0(032)019【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脂肪酸甲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烷醇酰胺衍生物【作者】易杰;李书卿;陈慧;单志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29.4烷醇酰胺衍生物分子链中含有酰胺基、羧基、磺酸基等活性基团,可与皮胶原纤维上活性基团形成多种化学结合,能使加脂后的坯革保持长期的柔软度、丰满性及弹性,并使坯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耐干洗等特殊性能,是生产绒面革及软革的理想加脂剂[1,2]。
但该类产品普遍存在着状态黏稠、分散乳化速度较慢及贮存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生产及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之处[3,4]。
一般结合型加脂剂常温下为膏状体,流动性差,冬季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水中完全乳化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主要因为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键、酯键、羧基、羟基等极性和强亲水性基团,使得分子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包括氢键在内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较强的吸水作用,从而使得其状态黏稠,流动性差[5,6]。
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新工艺优化引言烷醇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润滑油、护肤品和塑料等。
目前,合成烷醇酰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脂肪酸甲酯的加氢反应得到。
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存在反应速度慢、产率低、催化剂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因此,优化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分析脂肪酸甲酯制备烷醇酰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速度慢:传统加氢反应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反应时间较长,影响产率和工艺效率。
2. 产率低:传统工艺条件下,产率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
3. 催化剂使用寿命短:传统工艺中常用的催化剂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工艺复杂度。
工艺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工艺优化方案: 1. 使用新型催化剂:选择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催化剂,通过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率。
2. 优化反应条件: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等参数,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以优化反应速度和产率。
3. 引入辅助剂:引入适当的辅助剂,可以增强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提高烷醇酰胺的产率。
4. 提高反应器设计:设计合理的反应器结构,提高反应器的传质和传热性能,优化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效率。
5. 进一步回收利用催化剂: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催化剂的浪费。
实施步骤1.确定新型催化剂: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测试,筛选出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
2.优化反应条件:在实验室中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等方法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参数。
3.引入辅助剂:在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辅助剂,通过实验验证辅助剂对反应速度和产率的影响。
4.优化反应器设计:结合实验结果,设计合理的反应器结构,提高反应过程的效率和产率。
5.催化剂再生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新型催化剂的再生技术,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和催化剂的浪费。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豆油烷醇酰胺的制备刘戎(白城师范学院化学系,白城137000)摘要:主要介绍了大豆油烷醇酰胺的三步合成法及它的一些应用。
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投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条件,从而确定本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提高产物的产率。
关键词:大豆油;烷醇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大豆油烷醇酰胺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上属于烷醇酰胺类物质,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
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也是一种有机合成的原料。
【1-4】本文是以大豆油、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来制备大豆油烷醇酰胺。
在以往的实验课上我们曾做过大豆油烷醇酰胺制备的实验,但是产率并不高。
而且所用的实验原料又不环保,有很多胺类的副产物生成,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现在我们倡导的是“绿色化学”、“绿色合成”。
因此,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从中大豆油烷醇酰胺的较佳制备条件。
大豆油烷醇酰胺的合成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毛油脂(粗油脂)的碱炼;第二步是碱炼后的大豆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第三步是大豆油甲酯的胺解。
【8-9】1、碱炼毛油或长时间存放的油脂含有游离的脂肪酸,加工前须除去。
碱炼不仅可以除去游离的脂肪酸(变成皂不溶于油),同时能吸附一些油脂中的色素及杂质。
根据经验一般选用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
【5-7】为了减少油脂的皂化损失,工业上常采用碳酸钠溶液进行碱炼。
【7】使用氢氧化钾溶液进行碱炼时,更易使油脂皂化,但也易使油脂脱色。
【10-13】在250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0g大豆油,计算量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30毫升,摇动15min ,皂脚结粒沉淀,停止摇动。
加入50~70g热水促进沉淀,静置2h,分出皂脚后,将油脂加热至80℃—90℃,每次用约10mL热水(40℃-50℃)洗涤,直至皂脚洗净为止,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得到的产物是碱炼后的大豆油,产量为:30g。
表面活性剂实验之三烷醇酰胺的合成—、实验目的学习烷醇酰胺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工业制法。
二、产品特性与用途由脂肪酸二乙醇胺、一乙醇胺或类似结构的氨基醇缩合而生成的酰胺俗称烷醇酰胺。
实际上通常使用的是以椰子油酸、十二酸、十四酸、硬脂酸或油酸与二乙醇胺为原料制得的酰胺(N,N-二羟乙基脂肪酰胺)。
这是一类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商品名为净洗剂6501或6502。
烷醇酰胺的亲水基是羟基,相对于庞大的疏水基团,两个羟基的亲水性是很小的,因此由等摩尔的脂肪酸与二乙醇胺制成的烷醇酰胺(1 :1型)的水溶性很差。
在实用中烷醇酰胺通常由脂肪酸与过量一倍的二乙醇胺制成(1:2型),所得产物是等摩尔酰胺与二乙醇胺的缔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由于二乙醇胺的存在,1:2型烷醇酰的水溶液的pH值约为9。
若往此溶液中加酸使pH值降至8以下,就会出现混浊。
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去油、净洗、润湿、渗透、增稠、起泡和稳定泡沫的性能,对金属也有一定的防锈作用。
常用作纺织品、皮肤、毛发和金属等方面清洗剂的配方成分。
三、实验原理在工业上,烷醇酰胺的制法通常有二种:①将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水解所得混合脂舫酸制成甲酯(或乙酯)再与二乙醇胺反应,这种方法由于植物油价廉和反应副产物少而较常使用;②脂肪酸直接与二乙醇胺缩合。
本实验采用后一种方法制备N,N-二羟乙基月桂酰胺,反应式如下:OC OHn-C11H23+HN CH2CH2OHCH2CH2OH2OC Nn-C11H23CH2CH2OHCH2CH2HN2CH2OH2CH2OH四、原料脂肪酸本实验选用月桂酸为原料,含量在98%以上。
二乙醇胺化学纯试剂,浅黄色。
五、实验操作①如图示搭好反应装置,用橡胶管使接引管的出气口与水流喷射泵连接起来⑴。
向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g(0.2mol)月桂酸和42g(0.4 mol)二乙醇胺。
抽真空开动搅拌器和水流喷射泵,加热并控制油浴温度在130℃左右反应2h ⑵,直至没有水蒸出为止。
1引言烷醇酰胺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它既有表面活性剂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有增稠、增泡、稳泡、润湿等多种功能,去污力强,抗静电,制备所需原料易得,价廉。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surfactant)指少量加入就能显著降低溶剂表(界)面张力,并具有一定结构、亲水亲油特性和特殊吸附性质的物质[1]。
1.1.1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归纳起来,所有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下述两个共同特征:a)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亲结构”任何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都是由二种不同性质的基团所组成:一种是非极性的亲油(疏水)基团,另一种是极性的亲水(疏油)基团。
这两种基团处于分子的两端而形成不对称的分子结构,这样,它既有亲油性又同时具有亲水性,形成一种所谓“双亲结构”的分子。
b)亲油基团与亲水基团强度的相互平衡表面活性剂必须具有一定亲油亲水性且聚集在油-水界面上定向排列,从而改变界面性质。
亲油基的强弱除受基团种类,结构影响外,还受烃链长短影响;而亲水基的强弱则主要决定于其种类和数量。
通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来表达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能。
一般只有亲油,亲水强度相当的肥皂,高碳醇的聚氧乙烯酷和烷基硫酸盐才是表面活性剂[2]。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基本上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表现在亲油基上的差异不是很明显[3]。
由于亲油基团是一定链长烷基,种类不多,差别较小,简单可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两种,亲水基则种类繁多,差别较大。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以亲水基团的结构性质为依据,以它在溶剂中能否电离出离子或电离出何种离子而把它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四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水中不发生电离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团多为羟基及氧乙烯基,由于这类亲水基团的亲水性较弱,故要得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在一个亲油基中引入多个这样的亲水基。
烷醇酰胺的应用1、化妆品烷醇酰胺由于具有发泡性好,毒性低、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小等特点而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
烷醇酰胺除了具有良好的泡沫性和去污力外,还能使毛发柔软、易梳理,且有防止皮肤干裂的良好效果,因此,大多数香波、浴液及护肤品中都含有烷醇酰胺类化合物。
例如,月桂基/肉豆蔻基二乙醇酰胺用于浴液和香波中,对皮肤和头发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调理性,香波中加入十一烯酸单乙醇酰胺磺基琥珀酸酯二钠盐,还具有杀菌和去头屑作用。
2、洗涤剂工业和民用洗涤剂中,通常含有烷醇酰胺成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增稠稳泡和提高去污能力。
由于烷醇酰胺有优良的钙皂分散能力,加入到肥皂中,可使析出的钙皂细密地分布于悬浮液中而不沉淀。
其中烷基二乙醇酰胺的性能比单乙醇酰胺的要好。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或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具有悬浮污垢的能力,并起稳定泡沫的作用,掺合到表性剂中有良好的增效性,一般添加量5 %左右,去污能力可提高8 %。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型洗涤剂与烷基苯磺酸盐型洗涤剂相比,前者对纤维的吸附性强,用于羊毛洗涤剂中,3、塑料烷醇酰胺EO加成物,尤其是1∶l型产品,是塑料工业上较好的添加型抗静电剂,还可改善聚烯烃的润滑和防粘性能。
用于PE、PP、PVC等塑料制品中,添加量为2 %~5 %时,可使表面电阻降低3~4 个数量级。
PVC塑料用的抗静电剂是以单乙醇酰胺和二乙醇酰胺的EO加成物抗静。
4、金属清洗及加工烷醇酰胺由于脱脂力强、防锈性能好、能悬浮污垢阻止其沉积,故用于金属清洗液中,可有效地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迹、锈迹、固体污垢等。
金属加工用润滑油(如切削油)中加入适量的烷醇酰胺,既具润滑作用和防锈功能,且能增进阴离子和非离子乳液的稳定性。
5、纺织助剂通常,在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纺丝油剂中加入烷醇酰胺,使纤维有良好的集束性和一定的柔软性。
油剂中加少量的油酸二乙醇酰胺后,纤维的集束性即明显提高。
烷醇酰胺还可赋予油剂一般的润滑和抗静电性能,以及优良的防锈效果。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烷醇酰胺的合成方法。
2. 探究烷醇酰胺的性质。
3. 了解烷醇酰胺的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烷醇酰胺是一类具有良好表面活性、低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酰胺键,具有以下特点:1. 强耐水解性能;2. 毒性低;3. 生物降解性好;4. 不刺激皮肤。
本实验采用醇解法合成烷醇酰胺,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醇的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来研究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磁力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滴定管、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等。
2. 试剂:正己醇、正辛醇、硬脂酸、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乙醇、碘化钾、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合成烷醇酰胺(1)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正己醇和硬脂酸,搅拌溶解。
(2)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9。
(3)加热至70-80℃,持续搅拌2小时。
(4)冷却至室温,用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
(5)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使其沉淀。
(6)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烷醇酰胺产品。
2. 性能测试(1)表面张力测定:采用滴体积法测定烷醇酰胺溶液的表面张力。
(2)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采用旋转滴体积法测定烷醇酰胺溶液的CMC。
(3)去污力测定:采用标准油污布法测定烷醇酰胺的去污力。
(4)生物降解性测定:采用BOD测定法测定烷醇酰胺的生物降解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烷醇酰胺浓度的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达到一定浓度后基本保持不变。
这表明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2. 临界胶束浓度(CM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醇类的烷醇酰胺CMC存在差异。
正己醇烷醇酰胺的CMC较低,表明其表面活性较强。
3. 去污力实验结果表明,烷醇酰胺的去污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即浓度越高,去污力越强。
4. 生物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烷醇酰胺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其BOD值在实验条件下均大于60%,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用废棕榈油制备增稠剂烷醇酰胺1.实验目的1.1 了解烷醇酰胺的物化性质以及两种主要合成方法。
1.2 了解掌握棕榈油酸甲酯的制备以及高级脂肪酸甲酯酰胺化的原理及方法。
1.3 应用烷醇酰胺及其它组分做洗发香波和护发素的配方并理解各成分的作用。
2.文献综述在一些食品厂,棕榈油经常用来煎炸食品。
在煎炸食品时,如果棕榈油反复使用次数太多,则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因此,这些食品厂家往往积累大量的废棕榈油,并成为他们的处理负担。
本实验将以废棕榈油为原料制备烷醇酰胺。
该产品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去污、增稠、稳泡、保护皮肤、抗静电等功能,是各类洗涤用品配方中的重要成分。
洗发香波(shampoo)是洗发用化妆洗涤用品,是一种一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加香产品。
要求在洗发过程中不但去油垢、去头皮,不损伤头发、不刺激头皮、脱脂性弱派,而且头发光亮、美观、柔软、易梳理,有的对头发还有营养作用。
护发素(hair-protecting agent)又称护发剂润丝膏、膏状漂洗剂或头发调理剂,是一种发用化妆品,外观呈乳膏状。
护发素主要组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吸附于毛发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使头发柔软,并赋予自然光泽,还能抑制静电产生,减少脱发和脆断作用,易于梳理。
膏体应细腻,不分离,稀释液刺激皮肤和眼睛。
3.实验原理烷醇酰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高级脂肪酸与醇胺(如乙醇胺或二乙醇胺)直接脱水反应而得:RCOOH + NH2CH2CH2OH RCO NHCH2CH2OH + H2O 此方法往往反应不完全,产品纯度不高,高级脂肪酸价格贵,因为它的工业制备就是以相应的油脂作为原料,经过与甲醇酯交换,再催化加氢而制得,所以用该方法制备的烷醇酰胺成本要高一些。
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油脂(如椰子油或棕榈油)为原料,经过与甲醇酯交换,再与醇胺(如乙醇胺或二乙醇胺)反应而制得。
此方法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因此工业上都采用此方法。
脂肪酸烷醇酰胺的二步合成方法与应用张长宝 牛瑞霞 赵秀丽 王 煜(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大庆163318)摘 要 烷醇酰胺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介绍了以脂肪羧酸为原料、二步法合成烷醇酰胺的方法。
讨论了合成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催化剂品种等。
详细介绍了烷醇酰胺的用途,即可用于纺织助剂、化妆品配方主要成分、油田驱油剂用表面活性剂、石蜡乳化稳定剂、颜料分散剂、阀门、轴承和拉钢丝润滑剂等领域。
关键词 烷醇酰胺 脂肪酸 表面活性剂 合成收稿日期:2006203225。
作者简介:张长宝,现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烷醇酰胺通式为RC ON (C n H 2n OH )2,n =2~3,其中RC ON (CH 2CH 2OH )2是1∶1型的膏状体,RC ON (CH 2CH 2OH )2・NH (CH 2CH 2OH )2是1∶2型的粘稠体。
1937年W olf K ritchevsky 曾在专利中报道以脂肪酸或脂肪酸衍生物与过量醇胺反应,可制取脂肪酸烷基醇酰胺〔1〕。
这种烷基醇酰胺称为低活性酰胺或K ritchevsky ,因美国尼纳尔工厂首先生产这种活性剂,又称尼纳尔(Ninol )表面活性剂,国内商品名为6501和6502,产品具有55%~65%的活性。
1949年Edwin Meade 在专利中提出,以甲酯与定量醇胺作用合成烷基醇酰胺,产品具有90%以上活性,被称为高活性酰胺或超级酰胺,其纯度很高。
烷基醇酰胺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是现代合成洗涤剂中重要的活性物单体,广泛应用于洗涤剂、泡沫稳定剂、增稠剂、柔软剂、防锈剂、抗静电剂等〔2〕。
在三次采油中应用效果很好,能达到10-3mN/m 的超低界面张力,但在油田领域应用较少,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1 合成机理及方法111 合成机理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热缩合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3〕,即酰胺反应和酯化反应的竞争。
第32卷第4期2009年4月日用化学品科学DETERGE NT &COS METI CSVol .32No .4Ap r 12009收稿日期:2009-02-17作者简介:白 亮(1982-),男,陕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烷醇酰胺的合成研究进展白亮,杨秀全(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摘要:介绍了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应用在配方产品中的特性。
概述了烷醇酰胺的制备以及在化妆品、洗涤剂、塑料、金属清洗加工和纺织助剂中的应用。
同时,着重介绍了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Q4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09)04-0015-05 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它是由烷基胺和脂肪酸酯为原料制得的具有阴离子性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醇酰胺分子中具有的酰胺极性基和非极性链使酰胺有较好的增稠效果[1]。
它具有使水溶液变稠的特性,浓度低于10%水溶液黏度可增至几百Pa ・s 。
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一般需要在40%~50%左右才可得到黏稠的溶液。
烷基醇酰胺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好,也常作增泡剂和稳泡剂。
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加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稀水溶液中,等直径的球状胶束就会变成不等直径的棒状或环状胶束,最终会使不等径混合胶束由于热运动而彼此作用,从而阻止了自由转动,会在水相内建立起动态网络,从而使肉眼能观察到的黏度增大[2]。
分子中同时具有酰基和糖基,同时具有增稠和增黏的作用,应用在配方中可以调整产品的流变形态。
适当的流变形态能给产品带来美感,便于使用和生产。
现有表面活性剂中只有葡糖酰胺的分子中同时具有酰基和糖基,因此具有优异的增稠和增黏性能。
目前还没有关于N -甲基单乙醇酰胺糖苷化物的文献报道。
1 烷醇酰胺的制备111 概述烷醇酰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