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8.93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刚石、石墨、C60

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手里拿的是设么?

[学生]:木炭

[提问]: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木炭来做什么?

[学生]:烧烤、烤火、取暖等

[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块木炭没有燃烧?

[学生]:没有点燃、没有火……

[引导]:现在是什么环境?

[学生]:常温

[引导]:所以,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不活泼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提问]:为什么,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讲解]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应用]: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

国家领导人在签署重要文件时,用碳素笔

[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C+O2CO2(氧气充足)

[教师]: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室内烧烤,一氧化碳中毒

[学生]:一氧化碳

[学生板演]:2C+O22CO(氧气不足)

[讨论]:讨论:比较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碳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在__________时生成二氧化碳,在_______时生成一氧化碳,在_____________时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引导]:我们都知道,一氧化碳有毒,每年都会有很多因为在室内烧烤而中毒的事件发生,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同学,室内烧烤时一定要通风,确保木炭的充分燃烧。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如果继续升温,单质碳还会体现什么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

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2.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

变化。

3.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学生]:反应中看到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说明CuO变成了Cu。试管中有气

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学生板演] :书写化学方程式:2CuO+C2Cu+CO2↑

[引导]: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重点观察氧原子的变化

[学生]:氧化铜中氧被碳夺走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练习]:现代钢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铁。

即C +Fe2O3

工业上运用碳与二氧化碳来制造煤气CO。

[学生上台]CO2+C

[总结与收获]:碳原子的结构决定了碳的性质:

温下不活泼,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性质又决定了单质碳的用途。

突破自我:

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铜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

挑战自我: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学情分析

1、学情调查:

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教材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学习起来相对简单易于接受。

2、教法和学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在体验和感受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效果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猜想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我有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让学生得出,一般情形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结论。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知道,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知道碳具有可燃性,从他们听说过的CO中毒知道,那是因为碳不充分燃烧而产生的。让化学联系了实际生活,学生学到更感兴趣。对于碳的还原性,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作出论。总的来说本课题采取以问题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交流讨论,进而自主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自主探究”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同样渗透了“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掌握效果良好。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二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中提到过碳与氧气的反应,说明碳能与氧气反应。本课题进一步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就成为本单元重点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能掌握其内容。

在学习了氧气和水两种自然界常见的物质之后,我们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安排。通过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为后面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金属的冶炼做了很好的铺垫。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我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