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出口增加值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3
中国外贸增速变化的行业差异性—基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视角作者:戴翔徐柳来源:《国际商务研究》 2017年第6期摘要: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增速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大幅下滑,但从行业层面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通过特征事实的考察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层面出口增速变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差异性有关。
因此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步入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新阶段后,中国需要依托技术进步等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夯实进一步融入乃至扎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应抓住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尽快构建起中国自身的全球价值链。
这不仅是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增速变化;行业差异性;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稳增长一、问题提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努力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然而,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却深陷“低迷泥沼”,突出表现为2012~2016年连续5年未达到既定增长目标,并跌破过去长达约20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出现了同比下降至7%和-0.9%。
这种变化引起了理论和实务部门的极大担忧,因为在外贸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共识下,中国外贸增速下降乃至出现负增长,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将随之下降。
凶此,如何厘清贸易增长的决定因素,科学揭示当前中国外贸增速变化的原因,明晰外贸增速变化在整体、行业和区域等层面的差异性,据此探寻促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是当前理论和实务部门面临的极具战略性的课题。
本文力图从行业差异性角度对中国外贸增速变化做出初步探讨,进而在行业层面为中国外贸“稳增长”探寻可能的对策举措。
已有研究文献已经发现,包括行业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贸易往往具有不同特点,因而在增长模式、路径和速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 Levchenko et al,2009;Engel and Wang,2011)。
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摘要:服务业的全球碎片化日益明显,生产过程中服务的投入已成为全球价值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运用OECD-WTO增值贸易数据库评估中国服务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服务在制造品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电子与光学设备,全球碎片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2、服务的国际碎片化与制造业相比是不显著的。
3、在中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国外服务增值中,欧盟已经超越东亚和北美,向中国出口的服务增值比例越来越大。
4、批发和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和建筑服务业的直接增值出口的大幅上升表明这些服务业可贸易性提高,在国际碎片化生产中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服务业增值贸易全球价值链The Status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sAbstract: The global fragmentation of servic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and services input in the product proc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s. This paper uses the OECD-WTO Tiva to estimate the position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value chain.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Services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product process of manufactured goods, especially in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equipment, and which fragmentation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2. The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services is less pronounced as compared to goods. 3. In the foreign value added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the EU exports the most services value-added to China.4. The faster growth of direct value added trade in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 hotels and restaurants and construction suggests the improved tradability of these services and their augmented importance in internationally fragmented production.Key Words: Services, Trade in Value-added trade, Global Value Chains一、问题的提出服务贸易是在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升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外贸发展与全球价值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之一,其外贸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外贸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变革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分析中国外贸发展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并探讨其对中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的外贸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外贸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简单加工贸易到如今的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中国的外贸结构逐步升级。
中国逐渐从低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转变为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制造和贸易大国。
二、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外贸全球价值链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跨越国家边界,分工和合作形成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中国作为全球化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参与了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 供应链集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供应链集成的角色。
中国的制造业和贸易企业为全球跨国公司提供商品和服务,参与到全球值链中。
中国的产品出口保持了高度竞争力,并且在市场供应链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产业链跃迁中国外贸发展的一个核心特征是产业链的跃迁。
随着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企业从原来的加工制造环节逐渐向创新设计、研发和品牌建设等环节迈进。
中国企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中承担更高附加值的任务,提升了产业链的水平和价值。
3. 贸易伙伴多样化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贸易,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也与发达国家保持了稳定的经贸往来。
这样的多样化贸易伙伴关系使中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中具备更大的弹性和韧性。
四、中国外贸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促进了国内产业升级中国外贸发展的不断升级对国内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外贸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质量改进和品牌建设,提高了中国商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提升了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中期报告
本报告旨在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梳理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各个产业环节所参与的附加值过程。
全球价值链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国际贸易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模式。
二、全球价值链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大国,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该报告将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研究全球价值链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三、中国贸易附加值结构分析
该报告将通过对中国贸易附加值结构的分析,揭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在与其他国家间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四、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本报告将对中国贸易附加值地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贸易附加值的提升。
五、总结与展望
该报告将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并对中国未来贸易附加值地位的发展进行展望。
国际贸易©实际有效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视角宫方茗(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论文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构建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与多国服务贸易出口模型,以此探讨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联系加强是否削弱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有正向影响,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提高能够弱化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并且当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上升时汇率对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影响也会被削弱。
因此,汇率作为调整贸易出口的政策手段需要被审慎利用,各国应遵循不同要素禀赋的特点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各分工环节之中。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服务贸易出口;前向参与;后向参与中图分类号:F830.73+F74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21)17-0145-02The effect of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le on、erv ice trade export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Gong Fangming(School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Shandong,266100)Abstr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global value chains(GVC),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lobal value chain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and a multi-country service trade export model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s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weakens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s on service trade export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global value chai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ervice trade exports.The increase in forward particip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can weaken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on service trade exports.When the backward particip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 increases,the promotion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on the export of service trade will also be weakened.Therefore,the exchange rate as a policy tool to adjust trade exports needs to be used cautiously.Countries should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actor endowm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Key words:global value chain;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ervice trade export;forward participation;backward participation一、弓言世界经济往来过程中,汇率长久以来被视作各国经贸往来细则制定与国际约定俗成的纽带。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国产业升级中国正在经历产业升级的过程,这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例如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品牌意识的提升等等。
这些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为应对全球价值链调整所做出的努力。
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分配给不同国家的一种生产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的出现是由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货物、服务和技术的流动,实现其商业目标。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中国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中国在以前是全球价值链的供应链中的一环,主要扮演着低成本制造和初级加工的角色。
然而现在,中国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并让中国成为全球价值链中的研发、营销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
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保持竞争力。
这种转型是由中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的自身努力共同推动的。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的需求逐步增强。
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开发经济”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中国需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从“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和“品牌制造”转变。
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服务业也在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消费升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中国的服务业继续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发展,这有助于中国产业升级。
但是,中国的产业升级并非一帆风顺。
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破除过去的陈旧思维和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和技术。
同时,政府和企业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迈进。
Export s Value Decomposition,Value-Added Export and Trade Imbalance of Chin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GVC
作者: 韩中[1]
作者机构: [1]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页码: 66-8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4期
主题词: 全球价值链;增加值出口;贸易失衡;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摘要:研究目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总出口的价值来源、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
规模。
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社会经济账户(SEA),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和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国外增加值率较高,国外增加值主要来源于东亚、欧盟和北美地区,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外增加值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中国增加值出口主要来源于制造业。
从增加值出口实现方式来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加值出口分别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要方式,而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行业、服务业则主要通过参与国内价值链生产分工来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传统贸易数据严重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规模;相比于传统贸易失衡,中国与欧美、东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和逆差均大幅降低。
研究创新:依据增加
值“来源地”和“吸收地”原则测算了中国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规模。
研究价值:克服了传统贸易数据由于“重复核算”所呈现的贸易假象,厘清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