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期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痛风急性期处理怎么做?
痛风这种疾病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如果有痛风的情况会非常的疼痛,这种病主要是由于身体内尿酸比较多,所以引起的,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有痛风的时候,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进行治疗,用一些药物治疗是很有效的,能够控制住尿酸,但是具体要怎么应对急性发作呢!
痛风急性发作多集中在夜间,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表现为剧痛、肿胀、皮肤暗红,由于主要是由于尿酸升高所致,所以在此时期,有些患者急于使用降尿酸的药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所以在痛风的急性期不宜给予降尿酸的药物处理。
痛风急性期处理的正确方式应该是:首先,急性痛风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以减轻疼痛。
其次,由于肿胀部位发热剧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肤上,有助于减轻痛风症状,缓
解疼痛。
最后,应用秋水仙素和消炎痛或布洛芬等消炎止痛类的药物进行止痛。
痛风急性期处理得当可以迅速的缓解痛风的症状,稳定病情,专家指出:痛风的发病根源为尿酸高,所以痛风急性病情稳定之后患者还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纠正尿酸的排泄异常现象。
痛风的患者,平时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要少吃一些含有嘌呤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肝脏,鸡鸭鹅,兔肉,都尽量不要吃,香肠,猪肉,也不要吃,鱼虾,菠菜,里面也有很多的嘌呤,要少吃,平时一定要多喝一些白开水,能够降低尿酸浓度。
患痛风性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痛风病,那么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呢?其实痛风性关节炎不过就是痛风病的其中一种。
因此患了痛风性关节炎的朋友们应当时刻关注自己关节的保暖工作,不要着凉,否则会加重病情。
并且要经常地对关节处进行按摩。
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呢?为大家整合了一些资料。
治疗:1.急性期的治疗应祛除诱因并控制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常用药物包括:(1)非甾类抗炎药急性期首选的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或双氯芬酸钾,或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
症状控制后停药。
应用期间注意监测血肌酐水平。
(2)秋水仙碱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开始时小量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停药。
用药期间监测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如果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期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临床常选用德宝松肌注。
2.缓解期的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尿酸水平,预防再次急性发作。
(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根据尿酸水平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
(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
应强调的是,降尿酸药物可能诱发急性关节炎,因此在急性期不宜使用,而且此类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3.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减肥、控制血脂、减少非必要的利尿剂应用、控制饮食等。
同时对共患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予以积极治疗。
降尿酸药物的应用时机目前尚无定论。
由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约5%~15%发展为痛风,如有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因素,应在血尿酸持续高于480umol/L时开始规律降尿酸治疗。
如无心血管病等高危因素,则可在血尿酸高于540umol/L时开始持续降尿酸治疗。
因此要想自己治疗好痛风性关节炎,也要多吃一些含碱类的食品,降低发作痛风病的几率。
当然为了预防痛风病,每天多喝水是必须要遵守的,毕竟人体占据极大比例的就是水了,多补充水分是有好处的。
急性脚痛风怎么办有哪些治疗方法脚痛风是痛风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那么,急性脚痛风是怎么回事呢?不了解的话,那不妨和一起来了解下急性脚痛风的治疗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1、多关节发生畸形,出现功能障碍患者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日益严重,痛风石增多,体积增大,易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由于关节永久性畸形,影响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地身心痛苦。
2、并发多种严重疾病长期性痛风,会并发多种其他疾病,如:肾机能障碍、肾结石、高血压、高血脂病、糖尿病、肥胖症、缺血性心脏病。
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摧残。
急性脚痛风的治疗方法一急性期就是,当病人突然出现红肿热痛时候的阶段,病人需要给予很急的处理:主要的原则是消炎、消肿、止痛。
这个阶段的患者有很多错误的概念,认为因为血尿酸增高,就用降尿酸的药物,其实这个是不合适的。
这个时候使用排泄尿酸的药物只能加重急性炎症。
原则是:脚痛风1.急性期是要让病人关节制动、千万不要揉搓、热敷之类。
继发性痛风就是由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白血病、肿瘤等,或者由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化疗药等,或者由肥胖症饥饿疗法等引起高尿酸血症所致。
2.多喝水,尽量排除尿酸是应该的,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吃容易升高血尿酸的饮食,比如说:动物内脏、啤酒、白酒、海鲜。
3.注意到这些以后,再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我们常用的比如芬必得、双氯酚酸钠、这些我们称为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对关节的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其他的比如说二甲基砜、虾青素类消炎药也可以使用。
注意,如果有肾功能不全就要避免使用芬必得、双氯酚酸钠等止痛消炎药了。
4.另外,患者尿的PH值是低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一些偏碱的药物,比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钾之类,有利于尿酸外排。
5.还可以用一些外用止痛药,主要是控制他的急性炎症,当急性炎症过去后,再逐渐从小量到大量抑制尿酸的药物。
急性脚痛风的治疗方法二1:处方: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临床痛风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及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等痛风药物治疗注意事项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典型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h左右达到高峰。
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让人难以忍受。
急性痛风发作时如何快速止痛?痛风又该如何治疗?今天一文给你讲清楚。
急性痛风症状表现为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发作时,50%以上发生于第一跖趾关节,亦可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也可受累。
随着病程进展,反复发作的患者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少数可影响到骶髂关节、肩关节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部位,且发作的症状和体征渐趋不典型。
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心悸等。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是迅速、安全地缓解疼痛和关节失能,即止痛。
药物治疗和附带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为痛风急性发作的紧急处理提供条件。
痛风药物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尽量在发作24 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
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但不推荐非甾体抗炎药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因其有共同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国外也有应用白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
秋水仙碱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mg,1 h后追加0.5mg,12h 后按照0.5mg,1~3次/d。
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h内开始用药,超过36h疗效明显下降。
当eGFR30~60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为0.5mg/d;eGFR15~30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为0.5mg/qod;eGFR<15ml/min或透析患者禁用。
痛风常用的治疗方法1、痛风的治疗目标在痛风治疗的总体原则和总体目的的前提下,力求能够实现下列5项目标:①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减轻痛苦,减少损害,缩短疗程。
②防止关节炎复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从而防止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与关节损害,保证关节功能正常。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使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争取病情逆转。
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④防止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形成,以保持良好的肾功能。
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总之,痛风的治疗目标是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急性关节炎症、预防关节和组织损伤以及避免并发症等措施,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进展的目的。
2、痛风的治疗原则目前痛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无论是原发性痛风还是继发性痛风,大多数缺乏病因治疗。
虽然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但仍有一些治疗总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血尿酸水平:尿酸是痛风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痛风的首要原则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降低血尿酸水平。
这可以有效地控制痛风的发作和疾病的进展。
(2)缓解急性关节炎症:急性关节炎症是痛风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在发作期间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同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冰敷患处等方法来减轻疼痛。
(3)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痛风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并且需要采取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避免过度运动、控制体重、戒酒、限制高嘌呤食物等。
(4)个体化治疗:痛风的治疗需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例如,对于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酸水平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不同的时期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急性期以缓解关节疼痛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多以清热利湿,祛浊化瘀,通络止痛为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痛风特效药有哪些
导语:通风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让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承受了很多的疼痛,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或者下雨的时候,通风的症状是会更
通风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让患者备受疾病的折磨,承受了很多的疼痛,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或者下雨的时候,通风的症状是会更加的严重的,一定要尽早的治疗,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那么痛风特效药有哪些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痛风急性期的特效药是秋水仙碱,但只能吃3到5天,因为副作用很大,伤肾,所以不能长期吃。
痛风急性期过后可以吃中药。
也可以使用西药,排尿酸处方药:主要包括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等。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
因为副作用太大,而且有时突然降低尿酸的反而会加重你的疼痛,因为尿酸的突然降低,使关节内微小痛风石的表面溶解,释放成不溶性的针状结晶,增加关节损害,一般不建议使用!
一般最有效的方式是,喝大量的水,最好是饮用大量苏打水,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本无降尿酸作用但可碱化尿液,增加尿酸在血中的溶解度,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而形成结晶。
同时配合消炎止痛药,减轻痛苦和炎症。
对于痛风特效药的介绍,上述已经做了分析,通风的治疗是需要坚持的,可以使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更要注意做好相关的饮食调理和护理保健工作,可以多喝一些开水,这样也是比较缓解通风的症状的。
痛风已经发作吃什么药缓解痛风已经发作,这时候需要及时缓解症状,同时积极治疗。
下面就针对痛风已经发作时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最常规的治疗痛风症状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用量和使用时间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2. 种类选择性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OX-2是炎症反应的主要酶,COX-2抑制剂则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同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
常用的COX-2抑制剂有美洛昔康、来曲唑、塞来昔布等。
3. 糖皮质激素当NSAIDs和COX-2抑制剂无法缓解症状时,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以及口腔、局部和关节内注射方式,以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目的。
二、治疗痛风的原因1. 降尿酸治疗痛风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降尿酸治疗是治疗痛风的核心。
降尿酸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尿酸排泄剂、尿酸合成抑制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控制体重、限制肉类和酒类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
2. 预防病情复发痛风患者的治疗并非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需要预防复发。
因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尿酸水平的长期监测,健康饮食、注意饮食习惯,以及注意体重管理。
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不要自行停药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停药。
因为痛风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2. 控制药物剂量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定期进行尿酸水平测试,以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影响肝肾功能。
3. 关注饮食痛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饮食,尤其是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多摄入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4. 停止饮酒饮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痛风患者必须停止饮酒。
急性痛风发作很快,如疾风闪电般突然而来,午夜或凌晨足趾痛如刀割样而惊醒,逐渐疼痛加剧无法忍受,即使被单轻轻的一碰刺痛就会往心里钻,晨起下地步行艰难,发作的足趾有红,肿,热、痛等表现。
痛风急性发作,消炎镇痛是很重要,发作期间主要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冰敷:患部疼痛时,可以使用碎冰冰敷。
冰块有麻痹及缓解疼痛的作用。
将碎冰袋置于患部关节上10分钟,建议中间垫层纱布或毛巾。
2、使用能消炎的止痛药:疼痛的原因在于关节周围严重发炎。
因此,如果使用止痛药,应选择能消炎的产品,请向医师咨询购买。
3、抬高患部:在急性发作期间,应抬高患肢,保障休息,可以做一个保护框架,使床单及毛毯不致压到疼痛的部位。
4、避免压迫患肢:避免床单或毛毯的压迫引起关节的疼痛,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可将脚放在硬纸盒里,或塑料洗衣用的篮子。
以上比较实用的处理痛风急性发作的方式,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痛风反复发作立马止痛消炎,炎症消失了,应降尿酸,因为尿酸高是痛风发作的祸首。
兰葛牌清风茶,国家食药总局批准增强免疫力的植物代用茶,内含黄芪、三七、绞股蓝、葛根、茯苓、蛹虫草等药食同源成分,面市多年,很多人当日常茶饮,免疫力明显提升,深受嘌呤代谢有问题的人群好评!
本产品不能代替药物!。
一、降尿酸西药分类/作用机制/使用原则: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
可通过24小时尿尿酸检测,来明确尿酸生成过多还是排泄过少。
如果测出来尿中24小时尿酸明显增高,说明是尿酸合成过多,就应该选用抑制生成的药物;如果尿中24小时尿尿酸水平低于600mg/d,那就是排泄减少,可以选择使用促排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用法用量:需从小剂量起始。
成人初始剂量50~100 mg/d,每2~5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100 mg,最大剂量600 mg/d。
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 1.5 mg /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病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肾脏病5期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
剥脱性皮炎属严重超敏反应与HLA-B*5801 阳性密切相关。
非布司他用法用量:初始剂量20~40 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 mg/d。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G1~3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CKD4—5期)患者慎用。
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l),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 25~50 mg/d,2-5 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 mg/d 或 100 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 20~60 ml/(min·1.73 m^2)患者推荐 50 mg /d。
eGFR<20ml/(min·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严重细胞溶解性肝损”的风险。
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2000 ml以上,同时口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日)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 6.2~6.9,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从而避免尿酸盐在肾间质及尿道中形成结晶。
痛风发作太可怕了!别慌,几种治疗手段可帮忙,要牢记痛风,又称痛风病,属于机体代谢类风湿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病的确诊比例也在相应攀升。
医学上认为,痛风病的发生与机体尿酸的升高存在直接联系,人民的饮食偏好从以前的粗食粗纤维食物转变到当下的高嘌呤高蛋白饮食,是导致痛风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项重大原因,并且该疾病呈年轻化快速发展。
当患者痛风病发作时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关节酸痛,特别是痛风而夜间惊醒,清醒后疼痛加剧呈刀割样,更严重的是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痛风关节活动能力的丧失,以第一跖趾关节突发酸痛为多见,然后是疲劳与发热。
以下为大家简要科普痛风的相关小知识。
一、痛风病的概念痛风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而产生的疾病,突出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且患者在发病之时往往伴有急性关节炎、尿酸盐沉淀以及关节类疾病等。
尿酸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因素影响而成,内在原因通常是因为患者家族存在痛风遗传史或患者本身患有肾结石、脂肪肝等疾病,外在原因是因为患者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
二、痛风病的发病状态①患者的身体发病会出现发红,肿胀和发烧的迹象。
这些反应在患者的关节等部位最为明显,当患者因痛风出现此类症状时,家属必须协同患者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痛风治疗的初始阶段被推迟,那么下一阶段针对痛风治疗难度将会增加。
②患者往往在夜间出现疼痛发作的情况。
痛风患者通常在夜间发作,通常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
其他主要表现在患者的指关节处、手臂关节以及踝关节,其部位出现强烈疼痛,并伴随水肿和发红。
若用显微镜检测,即可在患者的疼痛发生部位见到尿酸盐沉淀。
③关节酸胀、痛感强烈且伴随麻木等。
早期的痛风患者也会出现关节肿胀等情况发生,症状较轻的患者每年也会发生1至2次关节异常等情况,而且总是出现关节酸麻,胀痛难受,浑身无力等现象。
经医院的检查,其都会有统一的检查结果,那就是出现高尿酸血症,这也是无症状期痛风的典型症状。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方法我们都知道大家可能会出现痛风的情况,期间有个叫做痛风急性期阶段,这是发病最严重的阶段,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那么如何才能在痛风急性期得到更好的治疗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
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
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
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非甾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
非选择性非甾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
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
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
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
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
3.间歇期和慢性期(1)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痛风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发作间隔时间,诱因,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的表现,监测血和尿的尿酸水平。
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疼痛缓解后72小时方可恢复活动。
4、若手、腕或肘关节受侵犯以夹板固定,也可在受累关节给予25%硫酸镁湿敷,急性期受累关节不宜冷敷或热疗。
5、应用排尿酸药物时,指导多饮水和口服碳酸氢钠等碱性药。
6、急性期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缓解期可给予平衡膳食,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鼓励多饮水,液体摄入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
7、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8、指导患者适度的运动,交替完成、轻重不同工作,若有发热、皮疹、解黑便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最实用痛风的快速止痛的方法痛风急性期的典型症状•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到达高峰。
•关节部位疼痛,出现红肿透亮、热、痛和功能障碍。
•首次发作一般是单一关节,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
•一般一周左右自行缓解,红肿消退后受累关节处皮肤脱屑。
•尿酸值高于正常值,部分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
•双能CT或X线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或)痛风性骨侵蚀。
如果有以上特征即可判定为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常见发病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包括足背、膝关节等其他关节也可能出现相应的表现。
发病的关节最终会出现红、肿、剧烈疼痛等症状。
痛风急性期的居家处理方法痛友们一旦出现某个关节的红、肿、热、痛这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情况时,要给予综合处理。
在家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处理,首先要注意休息、多喝水,疼痛严重时尽可能卧床、尽量的抬高患肢以便于加速局部血液回流。
局部可以给予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治疗,切记冰块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关节局部也可以给外用消炎止痛的药膏或止痛冷敷凝胶,比如双氯芬酸钠的乳剂、名裔铭方的疼痛舒缓液等,先进行涂抹。
切忌局部用热水泡或进行按摩。
痛风急性期的抗炎镇痛治疗建议痛风在急性发作期的应积极就医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年龄和并发症的情况,选择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且越早用药效果越好,有利于快速缓解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在症状缓解后可以逐渐减量。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推荐意见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足量、短疗程)。
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的患者,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消化道出血风险或需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建议优先考虑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的患者,建议首选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疼痛等级(VAS)评分≥7分,或≥2个大关节受累,或多关节炎,或一种药物疗效差的患者,建议两种抗炎镇痛药物联合治疗,如小剂量秋水仙碱与非甾体抗炎药或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全身糖皮质激素联用。
痛风急性期首选药物秋水仙碱,再忙也要抽空坐这四个检查提起来秋水仙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它是痛风急性期的首选治疗药物。
通过抑制各种炎性因子,如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白介素-6,产生抗炎作用,缓解红肿热痛的症状,进而终止痛风急性期。
然而,是药三分毒,秋水仙碱也不例外。
虽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该药物也有治疗窗窄,不良反应大的风险,属实是一位让人“爱恨交加”的“主儿”。
那么,为了尽可能减少该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做这四大检查,来将副作用遏制在“摇篮”里。
一、维生素B12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秋水仙碱服用过程中,会造成可逆的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导致维生素B12的含量降低,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副作用。
二、血象
秋水仙碱本身会产生骨髓抑制的作用,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严重的会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最好定期监测血象,以免引起骨髓抑制。
三、肝功
依据该药物药代动力学结果,秋水仙碱主要在肝脏中代谢。
而如果患者肝功能受损,则会导致秋水仙碱经由肝脏的清除率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而,服用秋水仙碱之前尽量监测肝功。
四、肾功
秋水仙碱药动学数据表明,该药物主要经由尿液排出体外。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该药物时,会导致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肾脏的清除率降低。
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最好监测肾功能水平。
一、背景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发剧烈疼痛。
为有效应对痛风急性发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痛风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组成。
2. 确定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指挥。
三、应急处理流程1. 痛风急性发作应急处理:(1)接诊医生应立即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痛风病史,并进行初步评估。
(2)对患者进行疼痛部位检查,确定疼痛程度。
(3)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进行止痛治疗。
(4)如疼痛症状严重,可考虑使用秋水仙碱片进行镇痛。
(5)告知患者多饮水,以利于尿酸排泄。
(6)向患者解释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如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等低嘌呤食物。
(7)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建议患者就诊风湿免疫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2. 长期痛风管理:(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痛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
(3)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监测血尿酸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4)鼓励患者参加痛风俱乐部,与其他痛风患者交流经验,提高生活质量。
四、应急物资储备1. 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
2. 秋水仙碱片。
3. 碳酸氢钠片。
4. 痛风患者专用饮食指导资料。
五、应急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痛风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痛风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对患者进行痛风知识普及,提高患者对痛风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总结本痛风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我院对痛风急性发作的应急处理能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各部门应认真落实本预案,确保痛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痛风急性期处理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
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性。
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甚至导致死亡。
痛风急性发作多集中在夜间,以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表现为剧痛、肿胀、皮肤暗红,由于主要是由于尿酸升高所致,所以在此时期,有些患者急于使用降尿酸的药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
当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骤然增加、肾脏排尿酸量增多,血尿酸下降,此时再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所以在痛风的急性期不宜给予降尿酸的药物处理。
痛风急性期处理的正确方式应该是:
首先,急性痛风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以减轻疼痛。
其次,由于肿胀部位发热剧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肤上,有助于减轻痛风症状,缓解疼痛。
最后,应用秋水仙素和消炎痛或布洛芬等消炎止痛类的药物进行止痛。
痛风急性期处理得当可以迅速的缓解痛风的症状,稳定病情,专家指出:痛风的发病根源为尿酸高,所以痛风急性病情稳定之后患者还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纠正尿酸的排泄异常现象。
痛风病人除了要积极的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①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
②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
④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
(2)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