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后致不全流产5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2.97 KB
- 文档页数:1
内蒙古中医药*新疆农九师166团医院(834612)2011年11月18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360例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胃肠道反应213例,占59.17%,流产不全46例,占12.8%,药物流产失败10例,占2.8%,月经恢复推迟31例,占8.6%,变态反应10例,占2.8%,导致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与孕周、年龄、合并症、孕夹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等因素有关。
结论:导致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因素复杂,同时难以完全避免,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尽量避免或选择人工流产。
关键词:药物流产;终止妊娠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2-0056-02360例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原因浅议赵自荣*药物终止妊娠是针对一些非意愿妊娠的妇女而采取的避孕节育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具有痛苦小,成功率高,恢复快,临床效果肯定的优点,主要针对小于49天以内的妊娠,但药物流产也存在阴道流血时间长,流产不全及失败的风险,药物流产前妇产科医生应向患者介绍药物流产的利与弊,本研究通过我院收治的360例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原因。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来源于我院2004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360例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其中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46例,年龄18~41岁,停经≤7周,经过尿HCG 检查阳性,B 超提示宫内妊娠孕夹平均直径≤26mm ,未见胎心搏动,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疾病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无药物禁忌症,无阴道炎症,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2服药方法:分次口服米非司酮总量150mg ,第三日晨空腹来医院,服米索前列醇0.6mg ,服药后留院观察6~8小时,所有患者均在医院服药。
1.3效果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服用米索前列醇6~8小时内肉眼绒毛,胚胎组织完整排出,未经清宫而自行转精着或经B 超复查宫内未见胚胎,子宫恢复良好,阴道流血停止。
药物流产不全35例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停经49天内的早孕健康妇女进行药物流产,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两年的200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效果。
其中药物流产不全35例,约占1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0~39岁。
初孕4例,有人流史4例,分娩史9例,分娩加人流史18例,药物流产前停经天数38~42天10例,43~49天25例,均用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
1.2用药方法及用药后妊娠物排出时间35例均用米非司酮50mg自晚间开始,隔12小时服一次,连续三次,服药前后需空腹2小时,第三天早晨服米索前列醇0.6mg,妊娠物多数在服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内排出,最短1小时,最长36小时。
1.3出血情况7例在妊娠物排出后出血量为月经量的数倍,夹有血块,伴有轻微头晕、心悸症状,化验血红蛋白正常范围。
10例妊娠物排出时出血与月经量相近,之后出血减少,分别在流产后的3-5天出血量突然增多而就诊。
18例出血淋漓不断,腹痛,最长25天,B超示宫内有组织残留。
1.4治疗结果35例均行清宫术,术后经宫缩剂及抗生素治疗,1周后复查,出血停止,尿HCG全部转阴,刮出物病理检查:25例有绒毛组织,10例为坏死性变形蜕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
2讨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妊娠以其痛苦小,不必做手术被越来越多的早孕妇女所接受。
文献报道早孕妇女选择药物流产者占60%以上,但药物流产仍存在失败,流产不全,阴道出血时间长,甚至发生大出血等问题。
分析本组35例药流不全的原因:A子宫过度屈曲:35例孕妇中17例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影响妊娠物的排出,B起示强回声光团在宫腔下部或宫颈内口处。
B人流史:35例中有人流史22例,其中1年内行人流者8例,多次人流对子宫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以及无菌观念不强或人流后过早的性生活,增加了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机会或人流后短时间内再次妊娠均可造成蜕膜组织及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导致妊娠物粘连。
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临床分析
杨升;陈泳珊;李春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09(003)022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0例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800例患者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80例(10%)药物流产失败或不全,药物流产成功率720例(90%).孕周>7周、年龄≥35岁、孕囊直径≥2.0 cm、子宫后倾后屈、多次孕产均是影响患者流产不全及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因素较复杂,同时难以完全避免,提示临床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尽量克服,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页数】2页(P99-100)
【作者】杨升;陈泳珊;李春华
【作者单位】528402,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产科;528402,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产科;528402,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李钦英
2.360例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原因浅议 [J], 赵自荣
3.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防治探讨 [J], 陶明娟
4.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28例临床分析 [J], 王玉珍
5.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影响因素 [J], 郑菊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宫治疗药物流产不全50例分析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
作为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它较人工流产更具简便、安全、痛苦小、无创伤等优点。
但药物流产也确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将会使病人健康受到影响,临床上不容忽视。
现将我站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清宫治疗的药物流产不全5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均为我站妇产科门诊收治的病人,其中由个体诊所及药店购药者36例,占72%;经市级医院确诊后服药者14例,占28%年,年龄23-39岁。
1.2 流产不全的诊断标准宫腔残留物中有绒毛组织,或绒毛残影。
1.3 与药物流产不全发生的有关因素通过50例药物流产不全病人的观察,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停经天数≤50d者11例(22%),>50d者39例(78%),经x检验,P <0.05。
初孕5例(10%),经孕45例(90%),经x检验P < 0.05。
有宫内手术史者42例(84%),无宫内手术史者8例(16%),经x检验P < 0.05。
子宫位置正常14例(28%),子宫位置异常(子宫过度前曲及过度后曲位)36例(76%),经x检验P<0.05。
停经天数少,初孕者不全流产发生率低,反之则高。
有宫内手术史者,子宫位置异常者不全流产发生率高。
1.4 孕囊排除至清宫时间最短者2h,有3例,因出血量多于200ml,清宫时见胎囊嵌顿于宫口;10-20d清宫者26例;21-30d清宫者18例;30-60d清宫者6例。
50例药物流产不全清宫中均见有多少不一的残留组织物。
50例药物流产不全病人经清宫治疗均一次治愈,出血停止。
1.5 病人就诊症状主要是阴道流血,其次是伴有头晕、乏力腹痛等。
依出血情况分3种:(1) 一次出血量过多。
(2)孕囊排除后48h内血量多,后减少,就诊前阴道出血再次增多。
(3)孕囊排除1周内出血停止,间隔数天后再次出血,量时多时少。
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我院1449例经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的相关因素。
结果:孕周>7周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周≤7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孕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初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径>2cm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囊直径7周者278例中不全流产及失败者79例(28.41%),经统计分析P<0.01。
孕次与药物流产的关系:初次孕者782例中,不全流产及失败45例(5.75%),多次孕者667例中不全流产及失败者78例(11.69%),经统计学检验P<0.01。
孕囊与药物流产的关系:孕囊直径≥2cm 461例中不全流产及失败者180例(17.35%);孕囊直径7周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明显高于孕周<7周者,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孕囊越长,孕囊越大,体内孕酮就越高,蜕膜越多,米非司酮不能有效的对抗。
常导致药物流产失败。
孕次与成功率:孕产次数越多,药物流产及失败率越高。
人工流产可引起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术后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使再次妊娠后蜕膜发育不良致胎盘粘连,流产次数越多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就越多,导致胎盘粘连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妊娠行药物流产时蜕膜不易彻底排出致不全流产[3]。
孕囊大小与成功率:孕囊越大血β-HCC水平越高,卵巢分泌维持妊娠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也越高,对孕期较长者,同一剂量的米非司酮不能有效抵消高浓度孕酮的作用造成药流失败。
孕囊直径越大,脱膜越多,在孕囊排出后常存不等量的脱膜残[4]。
子宫位置与成功率:后倾后屈位置子宫的药物流产失败率大于前倾水平位置子宫。
其原因是因为前倾水平位置子宫,由于重力的关系,脱膜及孕囊容易排出子宫,而后倾后屈位置子宫就不易排出。
而且后倾后屈位置子宫的宫腔与子宫之间产生一定的角度,造成产轴不正,缺乏节律性收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