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传统体育教学优点服务现代课改新路

摘要:新课改正全面展开,《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广大体育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有的教师却否定所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是片面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快捷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传承。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教学教法身体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新理念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更多发挥潜能、探索创造的空间。“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的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尝试,给体育课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体育教师一概的放弃传统教学模式片面的追求课的组织形式新颖,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高,背离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深刻反思。

(一)过于宽松的环境造成学生遵纪意识淡薄

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倡导给学生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但是体育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没有做到宽而有度,造成体育课上对学生疏于管理,学生不能很好地遵守课堂常规,以至于缺乏纪律约束,导致组织纪律性涣散,遵章守纪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轻松的体育课造成学生体能急剧下降

一部分体育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缺乏足够的理解,一味地追求课的组织形式新颖,忽视了体育教学育体、育心的教学目标,形成了重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轻体育课教学效果的倾向,虽然学生上课觉得很轻松,但最终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从而背离了体育教学的方向、目标。

(三)体育课中“传统教法”与“新理念”该怎样有机结合

体育课程改革带给体育课堂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体育教育教学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教法”是否过时了?没有生命力了?在课程改革中有没有必要保留一些传统的组织形式

与教学方法?体育课改中将“传统教法”与“新理念”的巧妙结合是我们广大课改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解决存在问题

(一)传统四段教学符合客观规律

体育课的四段教学,即一节体育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四段教学可以沿用至今,是因为它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学生生理负荷的变化特点。然而当今的一些体育课为了迎合情境设计、课的组织形式等需要,打破了老的四段教学模式,有一些体育课开始上课就直接进入主教材,这种做法违背了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有的体育课甚至将常规性的整队报数、师生问好等环节也一并略去。在此不谈情境教学具有历数不尽的优势。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如果将它忽视了而过分追求课的组织形式,那么不管体育课上得多么精彩也自有不足之处,违背学生正常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规律不但是不科学的,从总体上看也总给人一种不是一节完整体育课的感觉。

(二)队列练习助于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队列练习对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优美体态的形成、集体技能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意志品质的磨练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作用。作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精神面貌乃至班风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会把队列练习作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常抓不懈,把它作为一项常规教学每课必练。队列练习的成功与否对一节课往往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体育课,把队列练习看成了传统教学的标志,认为必须去掉这个练习模式。体育教学中队列练习真的是可有可无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三)实时采用传授模式,保证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式学习等等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选择教学模式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在一些较难的技术动作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单纯以

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为目的,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是快捷的也是收效很好的教学方法。即一节新授课、一个新的技术动作,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给学生以最直观、最直接的传授,运用多种实用的教学方法、保护与帮助方法、针对易犯错误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等形式进行教学。虽然它存在众所周知的弊端,诸如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培养学生的动脑创新能力等等。但是对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而言它仍是有效、捷径的方法。在新课改教学中有的教师尽量不做示范、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究总结,最后由教师归纳出方法。实践证明这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比以上的教学方式效果好的多。

(四)强化技能技巧,保证全面掌握

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本无过错,然而有一些体育教学思想却有走偏的迹象,认为体育教学应一切围绕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练就怎么练,掌握到何种程度无关紧要。而且还冠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理论基础。造成了一节体育课看似很热闹,学生玩得也有兴致,然而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何种技能技巧却无从谈起。我认为这是对“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错误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完全不必重新回到过去技术教学的老路上,那是走回头路,它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但是如果体育课不考虑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也并不可取,那是片面地走极端,否则会造成一个学年的体育课下来,不光教师不知自己教了什么,学生自己也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技能,家长们自然会对我们的体育课产生异议:上了这么多年的体育课下来我们孩子连个“三步上篮”都不会,你们体育老师都干了些什么?最终导致“终身体育”的育人目标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并定时考核,让学生上体育课有所收获。

(五)加强运动负荷,增强身体素质

人均练习密度及学生心率曲线变化,是评价体育课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室外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活动,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