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8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量1.1 测量的准确度要求要求测量出最小原始横截面积〔So〕。
以实测的横截面尺寸计算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除非相关产品标准或协议另有规定,不采用标称截面积。
测量准确度要求:薄板和薄带用矩形试样:横截面积准确度W±2%不经机加工试样:横截面积准确度W±1%机加工圆形和矩形试样:每个横截面积尺寸准确度W±0.5%机加工弧形试样和环形度样〔圆管段试样〕:横截面积准确W±1%1.2 量具或尺寸测量仪器的选择试样横截面积测定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量具的分辨力是主要因素之一。
建议按照标准中表3的要求选择量具或尺寸测量仪器的测量分辨力,以使面积测定准确度有保证。
按照国家计量标准JJG1001-1991的定义,分辨力[resolution〕定义为:“指示装置对紧密相邻量值有效分辨的能力。
注:一般认为模拟式指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标尺分度值的一半,数字式指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末位数的一个字码”例如,卡尺的游标分度值为0.02mm ,则其分辨力为0.01mm。
1.3 测量部位和方法〔1〕对于圆形横截面积的试样,在其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直径,取其平均直径计算面积,取三处测量得的最小值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2〕对于矩形和弧形横截面试样,在其标距的两端及中间三处横截面上测量厚度〔或壁厚〕和宽度,取三处测得的最小横截面积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3〕对于环形横截面试样〔圆管段试样〕,在其一端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外直径和四处的壁厚,以平均外径和平均壁厚计算的横截面积为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
1.4 称重方法测定原始横截面积具有名义上恒定横截面的试样,可以用称重方法测定其横截面积。
但这种方法测定的是平均横截面积,因此建议在报告中注明为称重方法测定。
试样长度测量准确度:W±0.5%试样质量测定准确试:W±0.5%试样的材料密度:至少取3位有效数字1.5 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因为原始横截面积数值是中间数据,不是试验结果数据,所以,如果必须计算出原始横截面积的值时,其值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8-2002eqv 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发布GB/T228-2002目次前言ⅢISO前言Ⅳ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原理14 定义15 符号和说明56 试样67 原始横截面积(So)的测定78 原始标距(Lo)标记79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710 试验要求81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812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的测定913 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914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1015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的测定1016 规定总延伸强度(Rt)的测定1117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的验证方法1118 抗拉强度(Rm)的测定1119 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1220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1421 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1422 试验结果处理1523 试验报告15附录A(标准的附录)厚度0.1mm~<3 mm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16附录B(标准的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型17附录C(标准的附表录)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作的试样类型20附录D(标准的附录)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21附录E(提示的附录)断后伸长率规定值低于5%的测定方法24附录F(提示的附录)移位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24附录G(提示的附录)人工方法测定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最大力总伸长率25附录H(提示的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26附录I(提示的附录)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
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 .1本标准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但不包括金属构件和零件)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横截面尺寸≮0.1mm)。
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需双方协议.本标准规定了试验原理、定义、符合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1。
2 可测量的量:伸长率:断后伸长率(A),断裂总伸长率(At),最大力总伸长率(Agt),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屈服点延伸率(Ae)等的测定.强度: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规定总延伸强度(Rt),抗拉强度(Rm)的测定.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1。
3 原理试验系用静拉力对试样拉伸,测量力各相应的伸长,一般拉至断裂,测定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
1.4室温的温度范围标准中规定室温的温度范围为10~35℃,超出这一范围不属于室温.对于材料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性能对温度敏感而采用更严格的温度范围试验时,应采用23±5℃的控制温度。
上述10~35℃的温度指容许的试样温度范围。
1。
5定义原始标距(L0):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引伸计标距(Le):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度。
断面收缩率(Z),最大力(Fm)伸长: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0)增量{断后伸长率(A),断裂总伸长率(At),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
延伸: 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Le)的增量{残余延伸率,非比例延伸率,总延伸率,屈服点延伸率(Ae) ,最大力延伸率(Agt)等}.应力: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之商{抗拉强度(Rm)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 ,下屈服强度(ReL)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 ,规定总延伸强度(Rt),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最大力(Fm):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低碳钢和铸铁相关值,并且绘制出拉伸曲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进一步理解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设备(1)试件:按《国标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的规定准备20#钢的圆形长比例拉伸试件,如下图(2)万能试验机:采用夹板式夹头,如下图(左)。
夹头有螺纹,形状图右所示。
试件被夹持部分相应也有螺纹。
试验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器绘制低碳钢的拉伸图。
(3)游标卡尺。
三、实验材料退火低碳钢在拉伸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不均匀屈服塑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4个阶段。
1、弹性变形(1)弹性变形及其实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实质是金属原子间结合力抵抗外力的宏观表现。
(2)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
“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
所以,“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是包含关系。
拉伸时εσ∙=E ,剪切时λτ∙=G(3) 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A F p p=δP F 与0A 分别为比例极限对应的实验力与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0A F e e =δe F 与0A 分别为弹性极限对应的实验力与试样的原始截面积。
(4)弹性比功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可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其与弹性极限和最大弹性应变的关系如下:a——弹性比功;ζ——弹性极限;ε——最大弹性应变。
可见金属材料的弹性极限取决于其弹性模量和弹性极限。
由于弹性模量是组织不敏感性能,因此,对于一般金属材料,只有提高弹性极限的方法才能提高弹性比功。
金属拉伸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拉伸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准备:从待测试的金属材料中切割得到试样,通常为矩形
截面,长度约为50mm,宽度约为10mm。
需要确保试样表面光
洁,无明显缺陷。
2.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入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确保试样的截面
与夹具平行,并紧固夹具。
使用楔型夹头、平推夹具等各种形式的夹持装置夹持试样。
夹紧试样时,应保证试样的轴线与试验机夹头的中心线一致,以尽量减小弯曲。
3.设定试验参数:根据试样的材料特性和试验要求,设定试验机
的参数,如拉力速度、试验温度等。
对于较厚和延性较好的箔材试样,可以使用锯齿状夹面。
平滑夹面应用于厚度小于
0.08mm的箔材试样。
推荐试样夹紧时,每0.025mm试样厚度
大约施加0.7MPa夹持力。
4.开始试验:启动试验机,开始施加拉力。
试验机会记录试样的
拉伸力和伸长量,并绘制成力-伸长曲线。
当使用引伸计测量
伸长时,对于上、下屈服强度及规定延伸强度,应使用不劣于1级准确度的引伸计;当测量试样有较大延伸率性能时,可使用不劣于2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在室温下的拉伸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拉伸性能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的方法和步骤,以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该试验的操作流程。
1. 试验设备准备。
首先,进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需要准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包括拉伸试验机、夹具、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拉伸试验机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所要测试的材料的拉伸试验要求。
2. 样品准备。
在进行室温拉伸试验之前,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准备。
通常情况下,试验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圆柱形、矩形等。
样品的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的缺陷和损伤,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试验操作流程。
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时,首先将试验样品夹持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然后通过测力传感器施加拉伸载荷,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试验样品的变形情况。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并及时观察试验样品的断裂形态。
4. 试验数据处理。
完成试验后,需要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载荷-位移曲线可以得到试验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同时,也可以对试验样品的断裂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材料的断裂特征和断裂机制。
5. 结果分析与应用。
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断裂形态的观察,了解材料的断裂特征,为材料加工和使用提供参考。
总结。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试验设备的准备、样品的准备、试验操作流程、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与应用的介绍,使读者了解和掌握该试验的操作流程,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有所了解,能够正确操作拉伸试验机进行试验,并能够准确分析试验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但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协议。
2 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士5℃。
3 设备要求万能材料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进行检验,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
4 一般要求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要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
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锭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
但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环形,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试样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Lo=k So关系者称为比例试样。
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的值为5.65。
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 mm。
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 为5.65 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o)与其原始横截面积(S。
)无关。
5 原始横截面积(S。
)的测定应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也可以查相应技术规范),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6 原始标距(Lo)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土1%。
如平行长度(Lo)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
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7 试验步骤7.1检查原材尺寸,在截取的相当长度原材上标明标距5.65So (相隔5mm的连续冲击点,计Lo)。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
但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协议。
2 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士5℃。
3 设备要求万能材料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进行检验,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
4 一般要求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要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
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锭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
但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环形,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试样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Lo=k关系者称为比例试样。
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的值为5.65。
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 mm。
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为5.65 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采用非比例试样。
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o)与其原始横截面积(S。
)无关。
5 原始横截面积(S。
)的测定应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也可以查相应技术规范),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6 原始标距(Lo)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土1%。
如平行长度(Lo)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
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8-2002eqv ISO 6892:199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发布GB/T228-2002目次前言ⅢISO前言Ⅳ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原理14 定义15 符号和说明56 试样67 原始横截面积(So)的测定78 原始标距(Lo)标记79 试验设备的准确度710 试验要求811 断后伸长率(A)和断裂总伸长率(At)的测定812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的测定913 屈服点延伸率(Ae)的测定914 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的测定1015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的测定1016 规定总延伸强度(Rt)的测定1117 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的验证方法1118 抗拉强度(Rm)的测定1119 断面收缩率(Z)的测定1220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1421 性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1422 试验结果处理1523 试验报告15附录A(标准的附录)厚度0.1mm~<3 mm薄板和薄带使用的试样类型16附录B(标准的附录)厚度等于或大于3mm板材和扁材以及直径或厚度等于或大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用的试样型17附录C(标准的附表录)直径或厚度小于4mm线材、棒材和型材使作的试样类型20附录D(标准的附录)管材使用的试样类型21附录E(提示的附录)断后伸长率规定值低于5%的测定方法24附录F(提示的附录)移位方法测定断后伸长率24附录G(提示的附录)人工方法测定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最大力总伸长率25附录H(提示的附录)逐步逼近方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26附录I(提示的附录)卸力方法测定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室温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是将金属试样置于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通过加载荷重使其在室温下发生拉伸变形。
试样在试验过程中所受的荷载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
在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样的制备试样的制备对试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试样应该根据标准进行切割和加工,并保证试样表面光滑,无裂纹和凹陷。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该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夹具的选择夹具的选择也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应根据试样的尺寸和形状选择相应的夹具,以确保试样在试验中不会发生滑动或旋转。
3. 试验条件的控制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也很大。
应根据标准要求控制试验条件,如试验速度、荷载等。
试验速度应该适中,过快会导致试样过早断裂,过慢会导致试验时间过长,荷载应该逐渐增加,以避免试样在过早阶段就发生塑性变形。
4. 数据处理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用于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机械性能指标。
正确处理试验数据可以准确评估材料的机械性能。
室温拉伸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测试方法,对于确保金属材料的使用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进行试验时,应注意试样的制备、夹具的选择、试验条件的控制和数据处理等细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