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杰小学课时教案7.1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以及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
他们对课间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课间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实践,培养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提升遵守纪律,关爱他人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PPT课件3.教学视频或图片4.课间活动用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或教学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通过PPT课件或教学视频,呈现正确的课间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的课间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课间活动的好处,同时培养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间活动心得,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正确的课间活动习惯。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课间活动中关爱他人,提升学生的关爱他人意识。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课间活动方式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1分钟)教师进行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分别为: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3分钟,家庭作业2分钟,板书1分钟。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用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b. 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生字词(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b.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c.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 朗读课文(5分钟)a.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b.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 理解课文(15分钟)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b. 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c.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表达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b. 学生举手发言,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c.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c.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3. 教师应注重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山振新国际学校学生课堂教师教案使用日期:编制人:审核人:使用人:第四单元·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教案班级____姓名____日期____【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
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益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小品、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礼貌的重要性。
3、知识与能力: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
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
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教学重点】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貌。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个案展示法【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加1”:课前预习一、导入(2分钟)二、思:自主探究(10分钟)一)原文填空,基础知识梳理1.礼貌是_尊重_ 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2.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好着_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3.不礼貌的危害:如果对人_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4.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_态度和_行为等方面。
语言文明_、态度亲和_、_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的素养。
5.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_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_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6、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
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
二)根据该课时解答以下问题。
1.礼貌的含义及包含的良好品质是什么?答:含义: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包含的良好品质: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j q 》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j q 》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字母表中的j和q的学习,掌握j和q的正确书写方法,学会拼读音节,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j和q。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字母j和q的正确书写方法,并能够独立书写。
2. 培养学生拼读音节的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和运用j和q。
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j和q的书写方法,以及音节的拼读。
教学重点:掌握j和q的正确书写,学会拼读音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含有j和q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j 和q,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生活中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字母j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字母j的结构,讲解书写步骤。
(2)讲解字母q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字母q的结构,讲解书写步骤。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字母j和q,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音节拼读(10分钟)(1)教师示范拼读音节,让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拼读音节,教师指导。
5. 游戏互动(5分钟)设计一个字母接龙游戏,让学生用j和q进行接龙,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字母j的书写步骤。
2. 黑板右侧:字母q的书写步骤。
3. 黑板中央:音节拼读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字母j和q各10遍,拼读音节。
2. 答案:见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含有j和q的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3.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及时反馈4. 游戏互动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解析:j和q的书写方法之所以成为难点,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翻花绳: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专注力与观察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多人合作能力。
(2)掰手腕:掰手腕游戏活动能够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同时培养同学们勇于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3)照镜子游戏:游戏方法︰学生前后(或左右)两人一组,相对而立(或坐)。
一人在下肢不动的前提下,做单(双)手上举、前平举、侧平举、抓耳、摸鼻、指嘴等动作,另一同学象照镜子一样随之而做,如出错即为失败,两人互换角色,继续进行。
能够锻炼学生的判断和快速反应能力。
(4)棋类活动:棋类的共同特点是可以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计算能力,让孩子爱上动脑筋,爱上思考问题,也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5)击鼓传花游戏:击鼓传花游戏规则是几个人或数十人围坐成一个圈,然后一个人手里拿着花或者其它小物件,另一个人蒙着眼睛或背着大家击鼓(不一定必须是鼓,只要是一些能发出声的物品即可),鼓响时传花,鼓声停止时,花传到谁的手中,谁就要表演个节目,什么节目都可以,如:唱歌、跳舞等。
击鼓传花是中国的民间游戏,也被称传彩球,流行于中国各地。
(6)石头剪刀布;顶锅盖3.播放视频素材:顶锅盖4.图片+文本学习:室内游戏活动(1)折纸(2)玩魔方5.文本学习:室内活动注意什么?下课别乱挤,有序出课堂。
教室空间小,不追逐不打闹。
窗户栏杆有危险,大家远离勿攀爬。
锋利文具要当心,用后放好保安全。
学习文本了解活动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活动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活动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活动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活动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活动观看视频阅读文本思考文本诵读文本指名诵读态类课间游戏。
一年级学生正是精细动作发展的上升期,不同的课间游戏对身体部位发展的作用不同。
学生在室内翻绳、掰手腕、照镜子游戏、棋类活动、击鼓传花游戏、石头剪刀布的场景等课间手指游戏,适合在室内进行,它不仅能促进同伴间的情谊,还能益智,锻炼手部肌肉。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 课时:_____ 课型:_____一、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分别是“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5个板块各有特点,侧重点也不同。
注意板块内容,联系生活,注重实践运用。
第一课时着重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5个生字,引导学生积累关于亲属称谓的知识;通过“我的发现”明白有些字的意思和偏旁有关,并学会利用偏旁认识新字。
二、教学目标1.完成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的内容训练。
2.了解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哥、姐”等5个生字,了解日字旁、女字旁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并学会迁移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1.谈话导入:介绍家人教师:你们家里一共有几口人?分别都是谁?学生: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读:展示教材第100页10个亲属称谓教师:读这些词语要注意叔(翘舌音)、爷(整体认读音节);这十个称谓都属于叠音词,因此要把第二个字读成轻声。
3.关系分析(1)兄弟和姐妹教师: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展示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的图片,得出结论:年龄差异、各组性别相同。
(2)伯伯和叔叔展示关系图,得出结论: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3)爷爷和奶奶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升华:我们要孝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抚养照顾我们的人,长大以后,要好好报答他们。
4.选一选:5.记一记:播放有关认识亲属称谓的视频,拓展: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姨)。
6.填一填:①哥哥②姐妹③弟弟④奶奶⑤爷爷爸爸的爸爸叫(⑤),爸爸的妈妈叫(④)。
爸爸的(①)叫伯伯,爸爸的(③)叫叔叔,爸爸的(②)叫姑姑。
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1.观察汉字:发现规律。
7 z c s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重难点: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共2课时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5.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6.指名拼读词语。
7.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学生尝试读儿歌
四、朗读儿歌,拼读音节1.过渡:大家都在为小i过生日,我们也为小i的生
日会献上一首儿歌怎么样?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
拼或问老师和同桌。
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学生单位练习朗读
儿歌,并尝试加上动
作。
全班同学带动作朗
读儿歌,结束本课。
五、课后
作业
见作业设计
教学设计尾页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Z c s zi ci si。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并灵活运用在课堂学习中。
2.能交流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两个写句子。
3.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积累运用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板块一展示交流,总结收获1.谈话导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交流一下做笔记的话题。
2.方法交流。
(1)引导学生讨论:你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2)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出示教材上介绍的做笔记方法。
①记录下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②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找资料的,就要认真记录下来。
③还可以把自己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想法记录下来。
(3)学生齐读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4)师:除了这些方法,你还用了哪些?预设:生1:我会在老师让我们默读课文时,碰到喜欢的语句、不懂的语句等,就在旁边做些批注。
生2:我会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看到板书我就知道文章的内容了。
3.佳作展示。
(1)请平时课堂笔记记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
(2)展示部分同学的优秀课堂笔记范式,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好的课堂笔记的长处在哪儿?还可以如何改进?4.小结: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做课堂笔记,老师感到非常开心。
我也希望大家做完笔记后,常拿出来看看,温故而知新。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积累语言1.课件出示教材上与戏曲相关的词语。
亮相行当压轴行头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科班出身2.解词意。
(1)全班朗读词语,教师指名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
(2)课件呈现所有词语的意思。
亮相:①指戏曲演员的一种表演形式。
②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
③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压轴(zhòu):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
祖杰小学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7、骑牛比赛第课时总第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读一读再读本课的生字词。
3、检查自学效果。
(1)黑板出示生字词。
(2)请生读,友情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及时正音。
翘舌音: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两、兴
边音:烈
只: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及时反馈,小黑板出示检测生字词。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6、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5、指导停顿,领读、练读,指名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再读课文
(1)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片,巩固字音。
(特、兴、观、几、两)
2、学会一个新的部首(八字底)
3、引导用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书空写。
4、反馈检查。
5、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6、指导书写。
“特”、“观”、:要写得左窄右宽。
“特”找一找相同部首的字,帮助记忆。
“兴”的上部与“觉”写法相同。
7、抓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写好生字。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抄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