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卷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周口店的北京人同步测试题(无答案)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周口店的北京人同步测试题(无答案)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周口店的北京人同步测试题(无答案)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周口店的北京人一、选择题1。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B。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原始居民3。
下列关于原始先民在我国境内繁衍生息的时间正确的是()A。
170万年前B。
150万年前C。
70万年前D。
20万年前4。
今年的十一长假,小明和他的历史兴趣小组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他们去的省分应该是( )A。
贵州省B。
陕西省C。
云南省D。
浙江省5。
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A。
女娲捏出来的B。
亚当和夏娃制造的C。
由古猿进化而来的D。
上帝造人6.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A.山顶洞人B。
元谋人C.北京人7。
离开云南后,康康来到了北京,在北京的早期人类陈列馆内,康康看到了早期人类复原头像(如图),但粗心的康康忘记了这是哪一个早期人类的头像,你来帮他找出来吧!()A.北京人B。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书同文,车同轨B. 修建长城C. 设立郡县制D. 统一度量衡答案:B3. 以下哪位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他率领军队击败了匈奴,解除了汉朝北方的威胁?A. 蒙恬B. 卫青C. 霍去病D. 韩信答案:C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重要贸易通道,它的开辟与以下哪位皇帝有关?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炀帝D. 唐太宗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逐一击败了六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一政策促进了汉朝的繁荣,也使得汉朝的文化影响力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
三、论述题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异同。
答案: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秦始皇的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设立郡县制等。
汉武帝则继续推行郡县制,并增设州牧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两位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异同如下:相同点:1. 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 都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3. 都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外部地区的联系。
不同点:1. 秦始皇主要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而汉武帝则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文化手段巩固统一。
2.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对内部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汉武帝则在秦始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并注重发挥地方官员的作用。
最新精选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习题精选第二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以下对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重要人物和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嫘祖──养蚕缫丝B、半坡人──种植水稻C、大禹──治理黄河D、尧舜──推行禅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其中一期有这样几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大一统的秦汉帝国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D、用骨针缝衣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历史纪录片记录了生活于下图房屋中原始聚落居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住着干栏式房屋B、生活在黄河流域C、种植粮食作物水稻D、使用磨制石器生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
”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国某地新发现一处文化遗址。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D. 修建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 卫青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十常侍之乱B. 黄巾起义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 黄巾起义5. 三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首先被灭亡?A. 魏国B. 蜀国C. 吴国D. 晋国答案:B. 蜀国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推恩令3. 三国时期,首先被灭亡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国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为巩固统一,他实行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政策,还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
答案: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一项政策,由卫青提出。
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这一政策既巩固了中央集权,又避免了诸侯王权势过大的问题。
四、论述题1. 请论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答案: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繁。
这个时期的开始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之后曹操、刘备、孙权等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战争不断,政治斗争激烈,同时也是汉族势力逐渐衰退,民族融合的时期。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考试卷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市2、参考右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下列是我国原始社会出现的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种植水稻②使用天然火③建造半地穴式房屋④人工取火⑤禅让制A.⑤④③②① B.②④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①⑤②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5、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类人猿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这说明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10、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山顶洞人B.大汶口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12、根据考古发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水稻C.粟D.玉米13、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装水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使用铁制的农具劳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元谋人D. 蓝田人。
2.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A. 约170万年B. 约70 20万年C. 约3万年D. 约1万年。
3.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 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B. 已经会种植水稻。
C. 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D. 能够制造彩陶。
4.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表现有()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②会人工取火③用骨针缝制衣服④能够制造彩陶。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高楼大厦D. 窑洞。
6. 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
7.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尧。
8. 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依次是()A. 尧、舜、禹B. 舜、尧、禹C. 禹、尧、舜D. 尧、禹、舜。
9.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办法是()A. 世袭制B. 禅让制C. 选举制D. 战争夺取。
10.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11. 夏朝建立于()A. 约公元前2070年B. 约公元前1600年。
C. 约公元前1046年D. 公元前770年。
12. 商朝的建立者是()A. 桀B. 汤C. 纣D. 盘庚。
13. 西周的都城是()A. 亳B. 殷C. 镐京D. 洛邑。
14.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A. 毫无人身自由B. 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C. 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D. 奴隶主可以杀死奴隶祭祀祖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第一单元历史测试卷与答案解析: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A. 秦朝- B. 汉朝- C. 商朝- D. 夏朝答案:D解析: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者为禹。
2. 以下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 A. 埃及- B. 希腊- C. 罗马- D. 日本答案:A解析: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
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答案:B解析: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蔡伦发明。
4.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 A. 《资治通鉴》-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水浒传》答案:A解析:《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由司马光编纂。
二、简答题1. 请简述商朝的历史地位。
答案: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历史记载时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阶段。
商朝的兴起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所发展,还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2.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作用。
答案: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对战争形势和军事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提升了战争的杀伤力和威力,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三、判断题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不是最后一个。
2.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毕昇发明。
四、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最早用于指示________。
答案:方向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________。
答案:夏朝3. 具有"子曰"开头的经典书籍是《________》。
答案:《论语》4. 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资治通鉴》由________编纂。
第一单元历史测试卷与答案解析: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电脑C. 汽车D. 电话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C3.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五四运动C. 五卅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A4. 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中,下列哪个国家在黄河流域?A. 美索不达米亚B. 埃及C. 印度D. 中国答案:D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农耕工具?A. 手机B. 拖拉机C. 犁D. 汽车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的入侵?答案:匈奴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什么人才?答案:官员3. 中国现代的国庆节是在哪一天?答案:10月1日4. 中国古代的货币是什么?答案:铜钱5.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哪些国家的贸易通道?答案:中亚、欧洲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分为君主、贵族、士人和平民四个等级,各个等级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
贵族和士人有特权,而平民则相对较低下。
这个制度维持了数千年,直到现代社会的改革。
2. 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的军事、导航、文化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 解释中国现代的改革开放政策。
答案:中国现代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指中国在1978年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引入市场经济和开放对外贸易,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4. 丝绸之路对中亚和欧洲的交流有何重要意义?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对两者之间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语言?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A、韩国?B、宋国?C、赵国?D、魏国12、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A、伊尹?B、姜尚?C、管仲?D、商鞅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A、楚?B、魏?C、齐?D、燕1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1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18、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1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20、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二、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2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请根据以下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唐朝- B. 明朝- C. 夏朝- D. 清朝答案:(C)2.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的侵略?- A. 蒙古族- B. 俄罗斯族- C. 英国族- D. 匈奴族答案:(D)3. 以下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秦朝?- A. 刘备- B. 朱元璋- C. 刘邦- D. 秦始皇答案:(D)4.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太平天国"的起义是哪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A. 明朝- B. 清朝- C. 民国- D. 汉朝答案:(B)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的伟大思想家和哲学家?- A. 孔子- B. 李白- C. 孙中山- D. 鲁迅答案:(A)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发明?-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地动仪- D. 印刷术答案:(C)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最大的朝代?-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答案:(A)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A. 七七事变- B. 辛亥革命- C. 马关条约- D. 五四运动答案:(B)9. 以下哪个朝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A. 唐朝- B. 辽朝- C. 秦朝- D. 宋朝答案:(D)10.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 A. 唐太宗- B. 秦始皇- C. 乾隆皇帝- D. 康熙皇帝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答案范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它从隋唐时期开始,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被用作选拔士人来担任官职。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典学问、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知识。
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士人阶层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市2、参考右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下列是我国原始社会出现的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种植水稻②使用天然火③建造半地穴式房屋④人工取火⑤禅让制
A.⑤④③②① B.②④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①⑤②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5、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类人猿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这样的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10、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是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2、根据考古发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粟D.玉米
13、电视剧里有讲述半坡居民生活的四个镜头,你认为其中的哪个镜头是错误的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装水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使用铁制的农具劳动。
14、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
彩陶(带有花纹)原始人住的房子
A.山顶洞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5、“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采集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6、导致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
1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8、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人文初祖黄帝
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1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二、材料分析题
1、(本题10分。
历史知识需要从历史文献材料中寻找。
仔细阅读,其实很简单)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本题10分,小图片中隐藏着大知识,仔细观察,你会完成的。
) 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纺轮以及半坡陶器上的彩绘动物
图案。
图
三
图四
(1)请根据图一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
(2)请根据图二回答:这些动物的出现说明了半坡原始居民什么样的生活情况?(2分)
(3)图三、图四的神话人物分别是谁?(2分)他们两个的部落后来成为什么族的前身?(2分)
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