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煤化工生产中煤质分析的作用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新能源的利用比例在不断提升,但长期以来,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仍然在我国各个领域中被普遍的被运用,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加大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对此,应该对煤炭的各种特质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因此,应该通过科学方法,对煤质进行分析,做好煤样的系统试验,确保煤质分析的可靠性,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生产;煤质分析;作用当下,煤炭能源仍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能源之一。
与此同时,各种新能源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传统煤炭企业带来了的挑战,相关企业唯有运用科学的煤质化验分析方法,提高化验分析的准确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煤质分析概述煤质分析是指,为了对煤的质量和燃烧特性进行分析了解,从而运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对煤样进行的化验和测试的工作。
在进行煤质分析时,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工艺进行,能够为相关的设备和工艺过程的设计和运行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煤质分析分为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两种。
现阶段,我国的煤质分析按照国标标准,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煤质分析的准确性,可能会导致存在误差的存在,从而影响煤化工工艺、产品质量,对此,加强对煤质分析的探讨,不断提升煤质分析的准确度,为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煤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煤质分析的价值意义2.1工业分析在针对煤质加以工作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站在水分分析、灰分分析以及挥发分产效率这几个层面加以综合分析,通常而言,可以针对这写问题加以直接测量判定,然后通过加减法的手段对固定碳加以核算,在对煤质的十分与灰分进行测定之后,就可以对其中的有机质与可燃物含量加以判定。
2.2元素分析一般情况下,硫和铁是煤炭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研究不难看出,北方的煤炭含硫量较小,因此其炭化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而分布在南方的妹纸硫含量相对高一些,炭化所需要的时间比较较长。
浅谈煤的工业分析与化验中煤的灰分测定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而煤的质量和成分对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在煤的工业分析与化验中,煤的灰分测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将对煤的工业分析与化验中灰分测定进行浅谈。
一、煤的工业分析与化验意义1.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对煤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以及燃烧特性进行分析,为煤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煤的质量分析、结构分析和燃烧分析。
煤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煤的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以及灰熔点等指标的测定。
煤的结构分析主要包括煤的有机组分、矿物组分、孔隙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等特性的研究。
煤的燃烧分析主要包括煤的燃烧特性、燃烧过程中的热学参数以及燃烧排放物的特性。
2.煤的化验意义煤的化验是对煤中主要元素和有害元素进行分析,为煤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
煤的化验主要包括对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有机硫、无机硫、热值以及燃烧产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测定。
煤的化验可以衡量煤的燃烧特性、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率。
煤的工业分析与化验的意义在于评价煤的质量和特性,指导煤的选择和利用,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环保。
二、煤的灰分测定煤的灰分是指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是煤中硅酸盐、铝酸盐、氧化物等元素的总称。
煤的灰分直接关系到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对煤的灰分进行测定,可以评价煤的洁净度、燃烧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率。
煤的灰分测定采用GB/T212-2000《煤灰分的测定》标准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1.试样制备将煤样破碎至3mm以下,通过3mm筛子,取适量煤样进行试验。
2.测定步骤将称定的试样(粗煤)置入瓷坩埚(约15克),放入炉中,点火加热至红色之后,保持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灼后残余物的重量。
灼后残余物的重量与煤的质量之比即为灰分含量。
3.实验评价通过实验得到的灰分含量,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洁净度、燃烧特性以及资源利用率。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煤的选择和利用进行指导。
浅析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周帅煤炭深加工与利用2009331002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炭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标准。
根据工业分析测定的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的计算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关键词煤炭工业分析重要性1煤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工业分析,就是对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及固定碳的计算。
1。
1水分煤中水分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成规律性变化,见表1。
这样可以根据煤中水分与煤的变质程度的关系,由煤的水分含量大致推断:(1)煤的变质程度。
(2)煤质分析中,煤的水分作为不同基础煤质分析结果换算的基础数据。
(3)煤中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运都有很大影响:a)锅炉燃烧中,水分高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性。
炼焦中,水分高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
b)煤炭贸易中,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计量指标。
1。
2灰分(1)煤的灰分越高,有效碳的产率就越低,煤灰含量已作为商业上定级论价依据。
(2)在炼焦工业中,以煤的灰分量预计焦炭中的灰分,决定焦炭质量级别。
(3)煤燃烧和气化中,根据煤灰含量及灰熔点、粘度、导电性和化学组成等特性来预测燃烧和气化中可能出现的腐蚀、沾污、结渣问题,并据此进行炉型选择及煤灰渣利用研究。
(4)灰分与含碳量、发热量、粘结度、活性及可磨性有程度不同的依赖关系,通过灰分来研究上述各种特性。
(5)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的衍生物,可用它来算煤中矿物质含量。
(6)在煤炭采样和制样研究中,由于煤中灰分测定简单,灰分在煤中分布不均衡,一般都用灰分测定结果来评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7)煤的灰分作为洗选工艺研究中的效率指标。
鉴于上述,煤中灰分测定结果是煤质特性和利用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指标.1.3挥发分煤的挥发分产率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降低,见表2。
(1)煤的挥发分产率可以估计煤的种类,我国及国际煤炭分类方案中,以挥发分为第一分类指标。
煤炭工业中的煤质数据分析与煤矿安全评估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
然而,煤炭的质量对于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煤质数据分析和煤矿安全评估成为煤炭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煤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煤矿安全评估。
一、煤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煤质数据分析是煤炭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煤矿企业了解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煤质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 煤炭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煤炭的热值和灰分含量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
热值高的煤炭可以提高发电效率,而灰分含量高的煤炭会增加环境污染。
通过煤质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测定煤炭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为煤炭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
2. 煤炭的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煤炭的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是评价煤炭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挥发分高的煤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固定碳含量高的煤炭燃烧时热值较高。
通过煤质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为煤炭的选择和燃烧过程中的控制提供依据。
3. 煤炭的硫含量和灰熔点:煤炭的硫含量和灰熔点是评价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炉膛结渣倾向的重要指标。
硫含量高的煤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而灰熔点低的煤炭容易引起炉膛结渣。
通过煤质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硫含量和灰熔点,为煤炭的选择和燃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二、煤矿安全评估的方法煤矿安全评估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煤矿地质条件评估:煤矿地质条件评估是煤矿安全评估的基础。
通过对煤矿地质条件的评估,可以了解煤层的厚度、倾角、断层等情况,为煤矿的开采和支护提供依据。
2. 煤矿通风系统评估:煤矿通风系统评估是煤矿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的评估,可以了解煤矿的通风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问题,为煤矿的通风改造和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煤的工业分析范文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的工业分析进行探讨。
一、煤的工业应用1.电力行业:煤炭是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之一、煤炭被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许多国家,煤燃烧发电仍然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2.钢铁行业:煤炭是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冶炼过程中,煤炭与矿石一起放入高炉中,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矿石还原为熔化的铁。
3.化工行业:煤炭可以提取出许多有机化学品,例如甲醇、丙烯酸和苯等。
这些有机化学品是制造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4.建筑材料行业:煤炭可以被转化为煤焦油和煤炭鄂砂。
煤焦油是生产沥青、染料和防水剂的重要原料。
煤炭鄂砂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制备。
二、煤的生产与供应1.煤矿开采:煤炭是通过地下或露天矿井开采得到的。
地下开采是通过井下探矿和掘进来获取煤炭,而露天开采是通过开挖土地来获取煤炭。
目前,世界上开采煤炭的主要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
2.煤炭贸易: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煤炭贸易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进行。
主要的煤炭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而主要的进口国有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3.环保问题:煤炭的工业利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煤矿的开采也会带来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三、煤炭资源与技术创新1.煤炭资源分布:全球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
煤炭资源的分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技术创新: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煤炭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例如,低排放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和超临界锅炉技术等,都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和降低污染。
四、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2.清洁煤技术发展:为了应对环保压力,煤炭工业正在不断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
煤质化验指标的重要性与化验准确性的提升摘要:当前阶段,在煤质化验期间,主要是采取物理和化学等方式来测试煤炭的样品,获取最佳的技术指标,以此更好地应用煤炭。
在该项阶段中,要想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与之相符的误差分析以及控制技术,从而将化验指标的有效性呈现出来。
关键词:煤质化验;重要性;提升策略1 煤质分析的目的和测定内容进行煤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煤的性质、组成和结构情况。
只有掌握了具体情况,数据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
所以在进行煤质分析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煤样进行测试和分析。
在进行煤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的测试内容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有具体的规定,这些都是进行煤质化验的常见项目。
具体的化验内容包括煤所含的水分、挥发成分、燃烧热值、固定碳的计算等。
在国家的相关标准中,对于测定具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测试条件或者测试技术不同造成了测试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如果误差值比较大将会对煤炭的正确评估造成影响,不仅会错误判断煤的煤炭质量,也会对煤炭的生产和销售带来阻碍因素。
2 煤质化验不同指标的重要性2.1发热量指标它的指标类型属于商业价值这一方面,主要是指使用煤炭时产生的热效率还有耗煤量。
煤质化验指标中,发热量是相对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发热量可以划分煤质的各个等级和燃煤的品种,只有发热量到达规定的标准,燃烧的稳定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假设最终化验的煤质发热量没有到达规定的标准,那煤质在燃烧过程中就会出现炉膛温度很低的情况,这正是因为它的指标不够,所以稳定性差,进而会导致锅炉工作过程中火焰突然熄灭,接着设备的安全隐患就会不断增加,能源的安全性能也会不断下降。
2.2灰分指标具备的的重要性灰是矿物的化学结构与矿物类型的灰相结合形成的燃烧后残馀物,一方面通过勘探、降低热值,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煤的化学成分而不反映煤的反应,从而对煤燃烧产生不利影响灰烬的增加不利于加剧燃煤的影响,导致煤炭燃烧率下降、劳动力增加、设备严重损坏和环境污染恶劣。
煤的工业分析过程及意义浙江鸿盛化工有限公司2浙江省绍兴市312369摘要:对于煤的工业分析而言,它可以确定出煤的整体组成部分,这种工业分析是在规定的条件下,从大体上讲,基本上可以分成四种组分,分别是固定碳、挥发分、水分和灰分。
在对煤进行工业分析时,需要一定条件,在这四种组成部分中固定碳是煤在特殊条件下所转化出来的产物,这些都不是煤中特有的部分,很多测试结果会受到条件的影响。
为了得到更加精确、完善的测试结果,我国制定出了较为详细的标准。
在这四项指标当中,灰分代表无机物,而其他三项则可以代表有机物。
关键词:煤的工业分析过程;意义;工业分析可以确定煤的组成,在限定的实验条件下,可将煤的工业组成分析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组分的测定数据对于研究煤炭的性质和合理用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煤的工业分析工业分析对于研究煤的实用石油这重要意义的。
工业分析中可指的水分是包括外在水分和内在十分, 一般叫“全水分”或“应用煤水分”。
外在水分存在于煤的表面, 主要是采煤, 运输, 保管过程中, 附着于煤粒表面的外来水分, 雨水等。
内在水分又叫湿存水分, 是附吸于煤粒内部的水分, 内在水分的含量和煤粒的组结构有关,煤的结构越紧密,可含的内在水分越大, 结构越松, 可含的内在水分越多。
灰分, 就是煤燃烧以后, 可剩下不能燃烧的残渣( 无机矿物质) 就是灰分灰分有内在灰分和外在两种。
内在灰分是由变成煤的植物可固有的矿物杂质,以及煤层形成特混入的泥沙等细粒杂质可组成。
外在灰分有的是在煤的生成时期从外面混进来的岩石,有的是开采时落下来的杂质, 以及在运输和储运过程中混进的泥沙等。
挥发分,是构成煤的可燃部分,也可叫煤的可然体,挥发分是一种容易挥发的物资。
它的主要成分有氢、硫化氢、一氧化碳; 二氧化钾、乙烯和其它一些碳氢化合物组成,当煤收到强烈热作用时;煤质内部就起分解而产生成挥发分, 挥发分的多少上煤的碳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论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摘要: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
煤不仅是一种燃料,而且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煤及其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发展,也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规范煤炭工业分析和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煤炭;工业分析;质量控制前言煤质工业分析检验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
根据煤质工业分析检验结果,可以了解煤中有机质的含量及发热量,判断煤的种类、加工利用效果及工业用途,实现煤炭更合理地综合利用。
1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GB/T212-20081.1水分测定的原理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与空气流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1.2实验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等。
1.3测定步骤1.3.1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1.3.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干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干燥一小时(烟煤)。
1.3.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放置约5mi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1.3.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每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又有所增加为止。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1.4结果计算空气干燥煤样水分按下式计算Mad=m水分×100%∕m试样2灰分的测定煤经过完全燃烧后会留下残渣,这便是灰分,且灰分会在煤用作动力燃料时有所增加,此时会导致煤中可燃物质的含量减少。
由于矿物质在燃烧灰化时必然会吸收热量,而在大量排渣时又会带走热量,所以煤的发热量也因此而降低,使得锅炉的操作受到一定影响。
分析步骤:准备瓷灰皿预先进行灼烧直到质量保持稳定,从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中称取(1±0.1)g,将其置于灰皿中并均匀摊平,确保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低于0.15g;将灰皿放入马弗炉中,控制炉内温度低于100℃,关闭炉门只保留约15mm左右的缝隙。
浅析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
周帅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2009331002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炭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标准。
根据工业分析测定的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的计算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及其工业用途。
关键词煤炭工业分析重要性
1 煤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
工业分析,就是对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及固定碳的计算。
1.1 水分
煤中水分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成规律性变化,见表1。
煤种泥炭褐煤长焰
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
煤
老无
烟煤
内在水分% 5~25 5~25 3~12 4~5 0.3~3 0.5~1.
5
0.5~2 0.5~2.
5
0.7~3 2~9.5
这样可以根据煤中水分与煤的变质程度的关系,由煤的水分含量大致推断:
(1) 煤的变质程度。
(2) 煤质分析中,煤的水分作为不同基础煤质分析结果换算的基础数据。
(3) 煤中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运都有很大影响:
a)锅炉燃烧中,水分高会影响燃烧稳定性和热传导性。
炼焦中,水分高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
b)煤炭贸易中,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计量指标。
1.2 灰分
(1) 煤的灰分越高,有效碳的产率就越低,煤灰含量已作为商业上定级论价依据。
(2) 在炼焦工业中,以煤的灰分量预计焦炭中的灰分,决定焦炭质量级别。
(3) 煤燃烧和气化中,根据煤灰含量及灰熔点、粘度、导电性和化学组成等特性来预测燃烧和气化中可能出现的腐蚀、沾污、结渣问题,并据此进行炉型选择及煤灰渣利用研究。
(4) 灰分与含碳量、发热量、粘结度、活性及可磨性有程度不同的依赖关系,通过灰分来研究上述各种特性。
(5) 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的衍生物, 可用它来算煤中矿物质含量。
(6) 在煤炭采样和制样研究中,由于煤中灰分测定简单,灰分在煤中分布不均衡,一般都用灰分测定结果来评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7) 煤的灰分作为洗选工艺研究中的效率指标。
鉴于上述,煤中灰分测定结果是煤质特性和利用研究中起重要
作用的指标。
1.3 挥发分
煤的挥发分产率随煤的变质程度加深而降低,见表2。
煤种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挥发分% 70 40~60 10~50 <10
(1) 煤的挥发分产率可以估计煤的种类,我国及国际煤炭分类方案中,以挥发分为第一分类指标。
(2) 根据挥发分产率和测定挥发分后的焦块特性可初步决定煤的加工利用途径:
a)、高挥发分的煤,干馏时化学副产品产率高,可用作低温干馏原料,还可作为气化原料。
b)、挥发分适中的烟煤,粘结性较好,用于炼焦。
c)、在配煤炼焦中,要用挥发分来确定配煤比,使混煤的挥发分控制到25%~31%这一适宜范围。
d)、在燃煤中,可依挥发分来选择特定煤源所需燃烧设备或适于特定设
备的煤源。
(3)根据挥发分,可估算炼焦时焦碳、煤气、焦油和粗笨等产品的产率。
(4)在气化和液化工艺条件的选择上,挥发分也有一定的参考
作用。
(5)挥发分还作为环境保护制定烟雾法的一个依据。
(6)利用挥发分与发热量、碳和氢含量相关关系,可以计算煤的发热量和碳氢含量。
1.4 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加深,见表3。
煤种褐煤烟煤无烟煤
固定碳% ≤60 50~90 >90
固定碳是煤炭分类、燃烧和焦化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1)在煤的燃烧中,利用固定碳来计算燃烧设备的效率。
(2)在炼焦工业中,根据固定碳来预计焦炭的产率。
2 准确测定,真实反映煤自身特性
2.1煤中水分
煤中水分,即在环境温度和湿度下,煤与大气接近湿度平衡时失去的水分及留下的水分。
从制样到测试前,保证煤中水分不要损失或增加。
应注意的问题是:
(1)密封良好的全水分试样送到实验室后要立即测定。
(2)全水分测定要采用两步法,先将煤破碎成小于13mm粒度测其外水,再破碎到<3mm粒度在105℃~110℃下干燥测出内在水分,并将这空气干燥基内在水分换算成收到基水分后,与外水相加求得全水分。
(3)烘烤法测定煤中水分时,必须用带鼓风的烘箱。
鼓风的目的是保持干燥箱内空气流动,使箱内温度均匀,也能促使煤中水分尽快蒸发缩短试验周期。
试验证明,鼓风条件下干燥1小时测得的水分值均高于不鼓风条件下测得的结果。
在随后的0.5h检查性干燥中,在鼓风条件下只需进行一次,试样的质量即达到恒重;而不鼓风时,需进行多次,才能达到恒重。
2.2 煤的灰分
煤的灰分是煤中原生、次生及外来矿物质随着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
为测得可靠的灰分产率,必须使黄铁矿(FeS)氧化完全,方解石(Ca[CO])分解完全,以及三氧化硫(SO)和氧化钙(CaO)间的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保证措施是:
(1)按GB21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规定的缓慢灰化程序:煤样放人冷马弗炉,在0.5h内由室温逐渐加热到500℃,使煤样逐渐灰化,防止爆燃,在500℃停留0.5h,使有机硫和硫化铁充分氧化并排除,然后再将炉温升到815℃±10℃并保持1h,使碳酸钙分解完全。
(2)灰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使SO、SO一经生成就及时排出,为此马弗炉必装烟囱,炉门上设风眼,或炉门开启留缝,保证炉内空气自然流通。
(3) 煤样在灰皿中要均匀铺平,以避免因局部过厚燃烧不完全,还可防止底部煤样中硫化物生成的SO被上部碳酸盐分解生成的CaO固定。
(4) 在>800℃温度下灼烧1h以上,以保证碳酸盐分解完全及CO 完全驱出。
2.3 煤的挥发分
煤样在规定的条件下,900℃±10℃高温隔绝空气加热一定时间,从煤中分解出来挥发物质减去煤中水分后,占试验数量的百分数即为挥发分。
测试结果取决于试验条件。
因此要获得可靠的挥发分结果,必须提高操作水平。
(1)测定温度严格控制在900℃±10℃。
为此,必须做到:a)、定期对热电偶及毫伏计进行校正,校正和使用热电偶时,其冷端应放入冰水或将零点调到室温,或采用冷端补偿器。
b)、定期测量马弗炉的恒温区,装煤样的坩埚必须放在马弗炉的恒温区内。
(2) 当装有煤样的坩埚放人马弗炉后,保证炉温在3min内恢复到900℃土10℃。
为此,必须做到:a)、经常验证马弗炉温度恢复速度或以手动控制、保证符合要求。
b)、每次试验应放同样数目的坩埚,保证坩埚及其支架热容量基本一致。
(3)总加热时间含温度恢复时间要严格控制为7min。
(4)使用的坩埚符合GB211规定,其盖子必须严密。
(5)坩埚架必须耐热、不脱皮。
(6)从马弗炉取出坩埚后,严格掌握在空气中的冷却时间,以
防焦渣吸水。
3 结语
煤炭资源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通过煤的工业分析,根
据各项测定结果可初步判断煤的性质、种类和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
果及其工业用途,这样就可以合理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把煤的工
业分析测定结果作到真实、准确的反映煤自身的特性,为煤炭的合
理有效的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祖培, 殷琨, 蒋荣庆, 等. 岩土钻掘工程新技术[M]. 北京: 地
质出版社, 2003.
[2]陆青云. 钻井工程施工新技术及标准规范手册[M]. 北京: 中
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5.
[3]杨金和. 煤炭化验手册[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8.
[4]国家煤炭工业局. MT/T849 2000煤的挥发分产率分级[ S].
北京: 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
[5]胡娟, 张四安, 张富成. 煤分析基水分和挥发分的连续测定
[6]原静雅, 李建军, 许海玲. 谈谈煤挥发分测定中的几个问题
[7]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 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9] GB/ T 212 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S]
[10] 朱银惠煤化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1] 尚英莲.浅析煤质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0).
[12] 王志飞.浅谈控制煤质分析检测数据精确度的重要性[J].煤质技术,2009(S1).
[13] 王林红.煤质分析中的环境因素控制[J].煤质技术,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