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教学案例与设计图文稿
- 格式:docx
- 大小:18.73 KB
- 文档页数:6
“声的利用”教学案例及设计教学案例:主题:声的利用年级:高中科目:物理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掌握声的传播和利用的基本原理;3.学会利用声波进行通信和测距等实际应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PPT和电子白板;2.实验材料:声源、音叉、共鸣管、容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问提问题,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注意和思考。
2.观察实验(15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中声波的传播过程,并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PPT呈现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如频率、振幅、波长等,并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4.问题引导(10分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的利用场景和方法。
例如:“如何利用声波进行通信?”、“如何利用声波进行测距?”等。
第二课时:1.实验操作(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利用共鸣管产生共鸣效应、利用音叉产生声波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声的利用和传播过程。
2.经典案例分享(2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声的利用的经典案例,如声纳测距、超声波图像等。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声的利用。
3.小组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声的利用场景或方法,自己进行探究和实践,并撰写小组报告。
4.总结和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和经验,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小组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不仅了解了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还学会了声的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物理初二上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八年级物理组)课题 2.3 声的应用课时及授课时间课时年月日教学目的(学习目的)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运用。
2.经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运用,体会迷信、技术与社会的联络。
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运用。
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讨论法、启示式.教学过程一、温习引课1.声按频率不同可分为哪几种?2.回声的概念:〔目的:为接上去声与信息的引入做预备。
〕二、新课停止〔一〕声与信息1.声响〔视频链接〕思索:这些情形中,〝声〞起到了什么作用?〔1〕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能够的大雨。
〔2〕医生经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任务状况。
〔3〕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响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2.思索:〔1〕除了人类会应用声响传递信息,植物们也会应用声响的信息来求生或捕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多媒体播放蝙蝠寻食视频备注(补充)〔2〕人类也向植物学习了这些技巧,但是你能看出人类是怎样做到的吗?声呐、倒车雷达、超声导盲仪、B超、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超神波测速仪等例题:有一艘漂在海面的渔船向水下的鱼群收回一个声信号,0.05秒后听到了这个声信号的回音,鱼群大约在海底多深?要计算出这个深度,还需求什么条件?3.次声波与信息〔1〕植物交流〔2〕地震、台风、核爆炸、火山、海啸随同次声波。
总结:声与信息1.超声波:〔1〕回声定位:蝙蝠寻食、声呐等;声呐:测量距离 s=vt/2〔2〕倒车雷达超声导盲仪〔3〕B超〔4〕超声波探伤2.次声波:〔1〕植物交流;〔2〕地震、台风、核爆炸、火山、海啸随同次声波。
〔二〕声与能量1.多媒体播放视频实验结论:声能传递能量。
2.图片展现: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碎石机等总结:声与能量〔1〕超声波清洗;〔2〕超声波碎石;〔3〕超声波雾化。
三.迷信世界先生阅读总结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物理《声的利用》教案范文第一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 声音的产生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如敲击、摩擦等。
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通过示例演示声音的产生,如敲击鼓面产生声音。
1.2 声音的传播解释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如空气、水、固体等。
介绍声波的特性,如振幅、频率和波长。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如两个人互相敲击物体,观察声音的传递。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2.1 音调解释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频率的声音,如拨动琴弦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
2.2 音色解释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乐器产生的声音,区分它们的音色特点。
第三章:声音与人类生活3.1 声音的应用介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通讯、音乐播放等。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信息传递和娱乐方面的作用。
3.2 声音的控制解释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如在噪声环境中对听力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噪声控制的方法,如隔音材料的使用、噪声限制法规等。
第四章:声音与科技4.1 声波的利用介绍声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声纳、超声波检测等。
引导学生了解声波在医学、海洋探测等领域的应用。
4.2 声音的数字化解释声音数字化过程,即将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音频文件的制作和播放原理。
第五章:声音的实验与探究5.1 声音的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引导学生使用科学仪器进行声音实验,如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度。
5.2 声音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现象的探究,如研究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第六章:音乐与声音的审美6.1 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这些元素在音乐中的运用。
6.2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解释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形成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