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塑料分类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57.04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1.16•【文号】发改环资〔2020〕80号•【施行日期】2020.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
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强化源头治理,抓住塑料制品生产使用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类提出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各地区、各领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路径,积极稳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
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
多元参与,社会共治。
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加强政策引导,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
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引导和规范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发布了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
废塑料的产生量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庞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而废塑料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压力,还能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
征求意见稿首先对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的布局与建设条件提出了要求。
企业的选址应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同时要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在建设方面,企业应具备与处理规模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配套设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在工艺和装备方面,规范条件强调了采用先进、环保、高效的技术和设备。
例如,要求企业采用能够提高废塑料分选精度和纯度的设备,以保证回收塑料的质量。
同时,鼓励企业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污染。
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也是征求意见稿关注的重点。
企业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废塑料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应制定严格的标准,鼓励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
环境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企业必须配备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确保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于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同时,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守信企业给予支持,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
这一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于整个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标准,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组2020年11月目录1. 目的和意义 (1)2. 项目基本情况 (2)2.1项目来源 (2)2.2标准提出和归口单位 (2)2.3标准起草单位和人员 (2)3、工作进程 (2)4. 编制依据 (3)5.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4)5.1 国外相关标准 (4)5.2 国内相关标准 (6)6. 编制原则 (9)7. 内容结构设计 (9)8. 行业概况 (12)8.1 行业划分 (12)8.2行业概述 (12)9. 河北省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行业发展概况 (16)9.1企业分布 (16)9.2 规模分布 (17)9.3 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 (18)10. 条文说明 (19)10.1选址 (19)10.2布局 (20)10.3回收技术要求 (20)10.4再生利用要求 (22)10.5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26)10.6 废塑料再生利用制品要求 (28)10.7环境应急措施 (28)1.目的和意义塑料制品是构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元凶。
实验数据表明,塑料中常用的聚乙烯(PE)在自然中的分解时间在200至300年,这个过程中,污染严重,同时,分解后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系造成的污染,现代研究及科技手段尚无法系统解决。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通知世贸组织2017年底前紧急禁止4类共24中固体废物入境,这其中就包括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
在此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废弃物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材料来源。
仅去年一年,欧洲、日本和美国向中国出口了730万吨塑料废料,这些塑料废料价值37亿美元,占全球废塑料总额的56%。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明确提出“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废塑料回收如何分类1.根据塑料的类型进行分类: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类型,主要用于制造水管、卷帘、地板等。
PVC可以通过塑料回收工厂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类型,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袋、瓶子、容器等。
聚乙烯可以通过熔融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类型,主要用于制造汽车部件、瓶盖、食品包装等。
聚丙烯可以通过熔融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类型,主要用于制造泡沫塑料、保鲜膜等。
聚苯乙烯可以通过溶解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类型,主要用于制造饮料瓶、纤维等。
PET可以通过熔融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2.根据塑料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熔点:不同类型的塑料熔点不同,可以根据塑料的熔点进行分类。
高熔点塑料(如PET、PP)可以通过熔融回收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密度:不同类型的塑料密度不同,可以根据塑料的密度进行分类。
轻质塑料(如PE)可以通过浮选分离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可损毁性:不同类型的塑料对机械性能的损害程度不同,可以根据塑料的可损毁性进行分类。
可损毁性塑料(如PS、PE)可以通过物理粉碎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3.根据塑料的颜色进行分类:透明塑料:主要包括PET和PVC等。
透明塑料可以通过颜色分离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彩色塑料:主要包括PS和PP等。
彩色塑料可以通过颜色分离和退色的方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废塑料的分类对于回收和处理的效率和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分类方法可以提高废塑料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对于废塑料回收来说,分类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分类方法,才能实现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第四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应遵循“分类回收、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采取市场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第二章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第五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包括市场主体、回收网络、处理设施、监管机构等,形成相互配套、协同发展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第六条市场主体是指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市场主体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自律,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七条回收网络是指覆盖全国、涉及各类废旧物资回收的收购站、回收站、回收中心等。
回收网络应当完善收购制度,加强协作,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回收效率。
第八条处理设施是指对各类废旧物资进行处理、分拣、加工、再利用的设施。
处理设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安全运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第九条监管机构是指负责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的相关部门,包括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
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市场主体和回收网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第三章废旧物资分类回收第十条废旧物资分类回收是指将废旧物资按照不同的材质、性质进行分拣,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应当实行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
第十二条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应当注重市场需求,适度提高回收补贴和价格,引导市民积极参与。
第十三条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应当建立健全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
第四章废旧物资减量化处理第十四条废旧物资减量化处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废旧物资的产生量。
废塑料的种类都有哪些废塑料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聚烯烃类、聚丙烯类、聚氯乙烯类、聚碳酸酯类、聚酯类、聚醚类、聚苯乙烯类、聚苯氨酯类、聚氨基甲酸酯类、聚酰胺类、芳纶类、氯丁橡胶类等。
1.聚烯烃类:聚乙烯(PE)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合成树脂,根据密度的不同,聚乙烯又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聚丙烯(PP)是另一种常用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2.聚氯乙烯类: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
3.聚碳酸酯类: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耐冲击、耐高温性能的热塑性塑料。
4.聚酯类: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树脂,用于制作瓶塑料瓶。
5.聚醚类:聚硫醚(PSU)是一种具有优异耐高温、耐化学性能的热塑性塑料。
6.聚苯乙烯类:聚苯乙烯(PS)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树脂,用于制作各种容器和包装材料。
7.聚苯氨酯类:聚苯氨酯(PU)是一种热固性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
8.聚氨基甲酸酯类:聚氨基甲酸酯(POM)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的热塑性塑料。
9.聚酰胺类:聚酰胺(PA)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热塑性树脂,常用于制作纤维和工程塑料。
10.芳纶类:芳纶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塑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11.氯丁橡胶类:氯丁橡胶(CR)是一种耐油、耐溶剂、耐酸碱、耐高温的弹性体。
除了以上的分类,废塑料还可以按照再生利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焚烧利用的塑料、填埋利用的塑料等。
考虑到篇幅限制,以上只是对常见的废塑料进行了简要介绍,实际上,废塑料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些。
每种类型的废塑料都有其特殊的再利用途径和处理方法,因此在废塑料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处理。
2023年废旧物资处理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处理2023年产生的废旧物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废旧物资处理工作。
第三条:废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电子产品等各类废弃物。
第四条:废旧物资处理工作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优先考虑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
第二章废旧物资收集与分类第五条:设立专门的废旧物资收集点,便利公众投放废旧物资,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其正确分类投放。
第六条:建立废旧物资分类体系,包括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电子类等,设立相应的储存设施。
第七条:废旧物资应按照分类体系的要求进行分装、分拣和标识。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拣设备,提高分类效率。
第八条:各区域、企事业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废旧物资进行收集、分类和储存,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三章废旧物资运输与处理第九条:废旧物资应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中的二次污染。
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电动车等无污染车辆,提高环保意识。
第十条:废旧物资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盗、防漏、防火等相关工作,确保废旧物资的安全运输。
第十一条:各区域应建立废旧物资处理设施,包括废旧物资回收站、废旧物资处理厂等,提供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第十二条:废旧物资的处理方法包括再生利用、焚烧和填埋等。
优先考虑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焚烧和填埋的使用。
第十三条:对废旧物资进行再生利用时,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再生利用的效率和品质。
第十四条:废旧物资焚烧和填埋处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保证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第四章监管与执法第十五条: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废旧物资处理工作的监管。
对不符合处理要求的废旧物资处理单位,应依法进行查处并进行相应处罚。
第十六条:建立废旧物资处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废旧物资的全程监管。
第十七条:加强对废旧物资处理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塑料可回收物标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塑料回收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环保行动。
然而,由于塑料种类繁多,回收难度大,因此制定塑料可回收物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按照塑料种类进行分类,介绍塑料可回收物标准。
一、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瓶等。
根据可回收物标准,聚乙烯可回收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清洁干燥:回收的聚乙烯应当清洁干燥,不含任何杂质。
2.无色透明:回收的聚乙烯应当无色透明,不含任何色素。
3.无异味:回收的聚乙烯应当无异味,不含任何添加剂。
二、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用于制作塑料杯、塑料桶等。
根据可回收物标准,聚丙烯可回收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清洁干燥:回收的聚丙烯应当清洁干燥,不含任何杂质。
2.无色透明:回收的聚丙烯应当无色透明,不含任何色素。
3.无异味:回收的聚丙烯应当无异味,不含任何添加剂。
三、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用于制作保鲜盒、泡沫塑料等。
根据可回收物标准,聚苯乙烯可回收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清洁干燥:回收的聚苯乙烯应当清洁干燥,不含任何杂质。
2.无色透明:回收的聚苯乙烯应当无色透明,不含任何色素。
3.无异味:回收的聚苯乙烯应当无异味,不含任何添加剂。
四、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用于制作瓶装饮料、瓶装化妆品等。
根据可回收物标准,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可回收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清洁干燥:回收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应当清洁干燥,不含任何杂质。
2.无色透明:回收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应当无色透明,不含任何色素。
3.无异味:回收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应当无异味,不含任何添加剂。
五、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主要用于制作光盘、眼镜等。
根据可回收物标准,聚碳酸酯可回收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清洁干燥:回收的聚碳酸酯应当清洁干燥,不含任何杂质。
2.无色透明:回收的聚碳酸酯应当无色透明,不含任何色素。
垃圾分类的可回收物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垃圾分类成为了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议题。
而在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分类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介绍其定义、分类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和意义。
一、可回收物的定义可回收物是指具有再次加工利用价值的垃圾物品。
这类物品在正确分类后,能够通过相应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再利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可回收物在制造业中被重新运用,为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可回收物的分类可回收物按照具体材料属性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纸类:包括纸张、纸板、书籍、信件等纸制品。
这些纸类废品通过再造纸工艺,可制成新的纸张,降低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2. 塑料类:包括瓶盖、塑料瓶、塑料袋等。
塑料是一种易于加工和可塑性强的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石油等原料的消耗,降低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的积累。
3. 金属类:包括铁、铜、铝等金属废品。
金属是一种稀缺资源,通过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采矿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能节约能源和降低碳排放。
4. 玻璃类:包括玻璃瓶、玻璃杯等玻璃制品。
玻璃制品具有优良的可再生特性,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5. 纺织品类:包括废弃衣物、废弃鞋帽等。
纺织品通过回收处理,可以进行纤维再生,制成新的纺织品,降低对棉花等原料的消耗。
三、可回收物的处理方法可回收物在回收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再利用。
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1. 收集:需要建立完善的可回收物收集体系,包括垃圾分类储物箱、回收点等。
通过收集可回收物,将其与其他垃圾分开,方便后续的再加工处理。
2. 分拣:在可回收物收集后,需要进行分拣,将不同类型的可回收物进行分类,以便进行专门的再利用处理。
3. 加工再造:经过分拣后的可回收物,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再造。
纸类可进行再造纸加工,塑料可进行熔炼、造粒等处理,金属可进行冶炼、压缩等处理,玻璃和纺织品类可进行破碎、纤维提取等处理,使其成为新的可用产品。
2024年废旧物资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废旧物资的管理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国所有废旧物资的管理和利用工作。
第三条废旧物资是指因年限、质量、种类和用途等原因而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或需要重新利用的物品。
废旧物资包括但不限于:旧家具、电器、纸张、塑料制品、废纸等。
第四条废旧物资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废旧物资的最大化资源化利用,减少废旧物资的环境污染。
第五条废旧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废旧物资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废旧物资生产、销售、利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当履行废旧物资管理的责任,配合废旧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第七条废旧物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环境友好”的原则,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第八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废旧物资管理工作,促进资源利用的社会化。
第二章废旧物资管理第九条废旧物资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废旧物资的数据库,记录废旧物资的数量、种类、来源等信息,定期公布。
第十条废旧物资管理部门对废旧物资的收集、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废旧物资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十一条废旧物资生产、销售、利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废旧物资的分拣、包装、运输等工作,确保废旧物资的安全和环保。
第十二条废旧物资管理部门应当与废旧物资处理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交流废旧物资的动态管理情况。
第十三条废旧物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废旧物资处理企业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予以处罚。
第三章废旧物资利用第十四条废旧物资的利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保证废旧物资的安全和环保。
第十五条废旧物资的利用应当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鼓励采取先进的废旧物资利用技术和设备。
第十六条废旧物资的利用应当符合国家的工业政策,促进废旧物资的产业化发展。
第十七条废旧物资的利用应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兼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关 注ocus FRevision description of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Renewable Resources Green Sorting Center"《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修订说明文/《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标准起草组Focus关 注11规范”,比照SB/T 10720-2012增加了“绿色”这一关键词,目的是强化分拣中心的环保管理和绿色定位,注重引导分拣中心内部各环节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
2. 引言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引言部分,明确了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的目的和意义,是完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服务内容、承接城乡垃圾分类、促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引导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分拣中心环保要求和城市综合环境服务能力的需要。
3. 范围为了促进垃圾减量,提高低价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水平,修订后的标准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废旧纺织品、废弃大件家具、废木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专业分拣中心的设立、建设和经营管理,同时将废化轻原料改为废橡胶,废造纸原料改为废纸。
该修订囊括了现阶段能够进入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加工环节的再生资源品类。
在分拣中心功能上,本标准还将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和报废机动车船这两类再生资源的拆解进行了排除。
4. 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国家最新的环保要求和分拣中心功能转变需要,修订后的标准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 2517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等标准性文件,适时删除了《生活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标准要求总则(GB 12801)》和《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GB/T 20861)》。
废塑料回收如何分类废塑料的回收和分类是塑料废物处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分类可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根据塑料的种类、特性以及再利用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废塑料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塑料分类及处理方法。
1.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种,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
废旧的聚乙烯塑料常见于塑料袋、塑料瓶等包装材料。
对于废旧的聚乙烯塑料,可通过塑料破碎机将其破碎成颗粒状物料,然后进行清洗处理。
清洗后的聚乙烯颗粒可直接出售给塑料制品生产厂家,用于再生塑料制品的生产。
2.聚丙烯(PP):聚丙烯是另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种,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箱、塑料盒等。
废弃的聚丙烯塑料可通过塑料破碎机先进行破碎处理,然后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聚丙烯颗粒可用于再生塑料制品的生产。
对于较纯净的聚丙烯废料,还可以通过熔融压力挤出机进行熔融加工,生产再生塑料颗粒。
3.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种,广泛用于建筑、电线电缆等领域。
废弃的聚氯乙烯塑料通常通过塑料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然后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聚氯乙烯颗粒可用于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如地板、桌椅等。
4.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种,通常用于保温杯、家电外壳等产品的制造。
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可通过塑料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然后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聚苯乙烯颗粒可用于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如衣架、文件袋等。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品种,主要用于制造瓶装饮料、化妆品瓶等。
废弃的PET塑料瓶可通过塑料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然后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PET颗粒可进行再生塑料瓶的生产。
6.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高性能塑料,常见于光学、电子等领域。
PC废料通常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分选、破碎、洗涤等,才能进行再生利用。
7.其他塑料: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塑料品种,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塑料,如聚乙烯醇(PVA)、聚乙烯二醇(PEG)、聚乙烯醉(PVB)等。
塑料垃圾分类标准引言塑料垃圾的污染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处理塑料垃圾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分类标准,以便于市民正确地分离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塑料垃圾。
本文档将介绍一套简单而实用的塑料垃圾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1. 可回收塑料可回收塑料是指可以再利用的塑料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加工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具体的标准如下:- PET塑料:瓶子、饮料瓶、食品包装盒等- HDPE塑料:瓶子、洗发水瓶、清洁剂瓶等- PVC塑料:水管、塑料门窗框等- LDPE塑料:塑料袋、包装膜等- PP塑料:化妆品瓶、塑料碗盘等2. 不可回收塑料不可回收塑料是指无法再加工利用的塑料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PS塑料:泡沫塑料、餐盒等- PVC塑料:塑料地板、电线套等- 特殊塑料:影像胶片、手提袋等- 复合材料:塑铝复合袋、塑料包装纸等3. 厌氧堆肥塑料厌氧堆肥塑料是指能够在堆肥条件下进行降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适合使用堆肥处理的有机废弃物。
厌氧堆肥塑料可以包括以下类型:- PLA塑料: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 酚醛塑料:一种热塑性生物基塑料4. 其他垃圾除了可回收塑料、不可回收塑料和厌氧堆肥塑料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塑料垃圾需要进行单独处理:- 硬塑料:塑料木、塑料花盆等- 柔软塑料:塑料袋、塑料包装膜等- 纺织塑料:塑料纺织品、塑料绳索等- 其他混合塑料:含有多种类型塑料的制品结论以上是一套简单而实用的塑料垃圾分类标准。
通过正确分类塑料垃圾,我们可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希望各位市民能够按照这套标准进行分类投放塑料垃圾,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参考文献:。
一般塑料废物名录(2023)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一般塑料废物的名录,以帮助了解塑料废物的分类和管理。
塑料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污染,因此正确地处理和管理塑料废物非常重要。
本名录将列出一些常见的塑料废物,以便广大民众和相关专业人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塑料废物问题。
名录内容1. 聚乙烯 (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塑料袋和等领域。
它可以分为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根据塑料废物管理的需要,将适当地分类和处理聚乙烯废物非常重要。
2. 聚丙烯 (PP)聚丙烯是另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常用于食品包装、注塑制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正确处理和管理聚丙烯废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聚氯乙烯 (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电线和电缆等领域。
由于聚氯乙烯废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正确处理和回收聚氯乙烯废物是至关重要的。
4. 聚苯乙烯 (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常见于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和电子产品的包装中。
合理地处理和管理聚苯乙烯废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聚乙烯醇 (PET)聚乙烯醇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常用于饮料瓶、纤维和纺织品等领域。
由于聚乙烯醇可以回收利用,适当地回收和再利用聚乙烯醇废物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
6. 其他塑料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见塑料材料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塑料废物,如聚碳酸酯 (PC)、尼龙 (PA)、亚克力 (PMMA) 等。
这些塑料废物在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适当地分类和处理这些塑料废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一环。
结论正确处理和管理塑料废物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名录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塑料废物,希望能够增加对塑料废物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促进塑料废物的合理分类和管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减少塑料废物的产生,积极参与塑料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共同为创造一个更清洁的环境而努力。
废旧塑料分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要分清各种废塑料,恐怕还得去购买些关于高分子材料类书籍!我们在这里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帮助. 塑料的具体分类很多,就高分子材料而言,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囊括的,但就塑料而言,可从以下几种分类法: 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定义:高分子树脂通过加热塑化或引入助剂塑化,经冷却固化定型后不能再次通过热塑成型的物质,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191树脂钢化塑料等.即热固性塑料不能再次回收造粒. 热塑性塑料的定义:高分子树脂通过加热塑化,通过冷却定型后,可以再次根据需要二次加热塑化成型,周而复始.塑料回收造粒指的就是这类塑料. 进一步分类热塑性塑料又可分为常规热塑性通过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通用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等,工程塑料有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 B S)高抗冲击性聚苯乙烯(A S)或(H I P S). 简易的塑料鉴别,可用如下几种方法:直观鉴别法是指用人的感观去体验塑料的一些直观特征.用眼看外观: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未染色时)如何放到水里,漂浮下沉用鼻闻:有无气味什么气味用手摸:光滑还是粗糙感觉冷还是热用手指甲划一下,有无痕迹用手拉伸一下,是硬还是软有无韧性和弹性将塑料摔一摔,耳听其音声,响亮清脆或是低沉易碎或是坚韧通过这些感官检查,可鉴别是哪种塑料.
(P E)聚乙烯LDPE的原材料为白色蜡状物,透明;HDPE为白色粉末状或白色半透明颗粒状树脂.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具有蜡样光滑感,划后有痕迹,膜软可拉伸.LDPE柔软,有延伸性,可弯曲,但容易折断;M D P E、H D P E较坚硬,刚性及韧性较好,音低沉(P P) 聚丙烯原材料白色蜡状、半透明,在水中漂浮,无臭无味,手感光滑,划后无痕迹,可弯曲,不易折断,拉伸强度与刚性较好,音响亮(P S)聚苯乙烯标准型玻璃般透明;耐冲击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手感光滑,性脆,易折断用指甲弹打有金属声,俗称“响胶”
A B S 乳白色或米黄色,非晶态,不透明,无光泽,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质材坚韧、质硬,刚性好.不易折断,音清脆(P V C) 聚氯乙烯制品视增塑与填料情况而异,有的不透明.在水中下沉,随品种而异硬制品加热到50℃时就软,且可弯曲;软制品会下垂,有的还有弹性,硬制品如门窗,下水道管等, P A- 6 P A-6 6
聚酰胺(尼龙)原材料乳白色,如胶质.加热到250℃以上时成水饴状.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表面硬有热感,轻轻锤打时不会折断,音低沉P M M 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玻璃般透明,外观美.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加热到120℃时可自由弯曲,可手工加工,坚硬,不易碎用手指弹打有钝重声P T E E 白色蜡状,透明度较低,光滑,不燃,不吸水,耐候性极佳.在水中下沉,无臭无味,有润滑感,音低沉P U 有泡沫、弹性体、涂料、合成革及粘合剂等五种形态,形态各异,在水中有的下沉,有的漂浮.无臭无味,随形态不同而异,音低沉(P C)聚碳酸脂原材料为白色结晶粉末,浅黄色至琥珀色,透明固体,制品接近无色.为高级绝缘材料,无臭无味,有金属感,较硬,弯曲时的抵抗力大,耐冲击,韧性强,音较响燃烧鉴别法可剪取一小块塑料试样,用镊子夹住,放在点燃的酒精灯或打火机上燃烧,仔细观察其燃烧的难易程度,离开火源后是继续燃烧还是立即熄灭,火焰的颜色,冒烟情况,燃烧中和燃烧后塑料有什么状态变化,燃烧时有什么气味等.根据塑料燃烧特点,确定其种类.
热塑性塑料燃烧时发软、熔融,以至焦化;热固性塑料燃烧时变脆、发焦,但不软化.含氯、磷、氟和硅元素的塑料不易燃烧并具有自熄性,含硫和硝基的塑料极易燃烧,有的塑料燃烧时冒黑烟,有的塑料燃烧时会分解并产生特殊气味……这些燃烧时的现象,都可以作为鉴别塑料、区分品种的依据. 塑料名称燃烧难易离火后情况火焰特征塑料状态变化气味P E能燃继续燃烧明亮,底部蓝色,上端黄色熔融滴落后继续燃烧,无烟熔融滴落蜡烛吹熄气味P P上端黄,下端蓝,少量黑烟发软,起泡石油气味辛辣味PS易燃明亮,橙黄色,浓黑烟,起炱熔化,起泡,稍发焦芳香气味(苯乙烯单体气味)A B S黄色焰,明亮,黑烟软化,熔融,烧焦,无滴落带橡胶味P A(聚酰胺)缓慢燃烧缓慢熄灭黄橙色,边缘蓝色熔融,滴落,起泡似烧羊毛、指甲的特殊气味P C黄色,明亮,起炱软化,熔融,起泡,焦化花果臭味P V C难燃离火即熄黄橙色,边缘绿色,冒白烟,并喷浅绿色和黄色火焰软化,能拉丝有刺激性氯化氢味U F自熄黄色,顶端浅蓝色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氨味
M F浅黄色,边缘发白膨胀,开裂,变白色,焦化甲醛气味, 浅腥味P F发光,黄色火花裂纹,变深色苯酚与甲醛味P F(木粉)缓慢燃烧黄色,黑烟膨胀,开裂木材和苯酚味薄膜鉴别法在塑料品种中,薄膜占了很大的比例.对各种塑料薄膜,可用以下简易鉴别法区分. 其中PE有塑料大棚料、工业包装薄膜、饮料瓶、洗洁精瓶类等;有编织袋、打包带、捆扎绳、部分等、PVC有塑料门窗型材、管材等;有可乐、雪碧等茶饮料瓶;俗称。
尼龙又
称
PE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
LDPE/LLDPE常用
于膜类,像工业膜、农业膜、方便袋等。
HDPE可以用于包装,注塑、中空等。
PP常见制品: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无纺布等。
用于拉丝、注塑、吹桶较多
PET常见制品:常为瓶类制品如可乐、矿泉水瓶等,主要用于化纤、注塑等。
ABS常见制品:文具、杯子、玩具、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
PA常见制品:电器外壳、工业叶轮、传送带、绳索、渔网等。
PVC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医疗用品等。
用于摩托车配件,注塑产品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