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
2、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按感染性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护理: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肿痛。
5、病情观察:密切注意体温变化,高热时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密切观察有无持续高热、剧烈头疼、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等脑膜炎的表现;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的表现。
6、药物护理:腮腺局部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患处,并保持药物湿润。
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肿痛。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解热等护理。
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至少 3 天。
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如在疾病恢复过程
中出现并发症等临床表现,应立即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儿,避免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流行,接触者应检疫 3 周。
四、注意事项
1、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接种,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儿科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以腮腺肿胀和疼痛为特点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其他腺体也常受累。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预防接种史、有无接触史,是否发热,出诊的时间、皮疹的特点与分布等。
2、了解血常规、血和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结果,了解病原学检测结果。
3、评估患儿及家长对高热护理、肿大的腮腺的护理及如何减轻疼痛等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何护理需求。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原体侵入所致炎症反应和毒性反应有关。
2、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病原体所致皮疹有关。
3、舒适改变与疾病所致的各种反应有关。
4、潜在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心肌炎、休克等。
5、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患者排出病原体导致易感者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致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2、观察体温:高热卧床休息,并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3、减轻腮腺肿痛: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多饮水。
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酸、辣、硬等食物。
肿胀局部可用中药湿敷或冷敷,以减轻疼痛。
4、病情观察:注意并发症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的护理。
5、预防感染传播:患儿应隔离致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
保护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鸡蛋过敏儿忌用。
健康教育:
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在家合理治疗,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告知发热时护理方法,指导饮食、用药及保持口腔卫生等护理方法,告知并发症的表现,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就诊。
指导家长正确的减轻疼痛和止痛方法,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常规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
3、饮食:保证营养及液体的摄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进食酸、辣、硬的食物,以免加剧腮腺疼痛。
4、心理护理:多与病人交谈,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主要是体温和脉搏的监测。
(2)腮腺肿痛的表现及程度。
(3)口腔粘膜的评估:是否清洁卫生,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
(4)其它腺体器官受损的表现,特别是当体温恢复过程中又复升高时更应注意。
(5)及时了解血常规、血及尿淀粉酶等化验检查结果。
6、对症护理
(1)高热: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局部疼痛:选用中药制剂如青黛调醋外敷以减轻受累组织的胀痛。
(3)嘱病人勤刷牙、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4)并发症的护理
①有睾丸炎者用棉花垫或丁字带将肿胀的睾丸托起,注意避免束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②并发脑膜炎有头痛及呕吐者,可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改变。
流行性腮腺炎
1、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离。
2、急性期及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
3、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酸性食物及其他刺激性较强食物。
4、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液漱口。
5、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患者神志、意识改变,及时发现头痛进展程度,及时脱水,防止因合并脑炎而造成死亡。
(2)观察有无睾丸疼痛、阴囊水肿,合并睾丸炎及妇女下腹痛、背痛,合并卵巢炎现象。
(3)如患者主诉上腹痛,有压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常伴有胰腺炎发生,应给予禁食,急查血尿淀粉酶。
(4)注意患者有无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常伴有心肌炎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通知医生。
6、对肿大的腮腺及睾丸应及时给于外敷,对肿大的睾丸可用棉花垫好,再用丁
字带托起。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一、护理(一)原则:一旦发现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
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
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
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
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
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一般说腮腺炎得过一次,人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抗体,不可能再得二次或几次以上。
1、减轻疼痛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盐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
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
不可给予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
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
亦可用如意金黄散调茶水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降温保证休息,防止过劳。
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
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醇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
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3、病情观察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l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观察要点】
观察体温变化、腮腺有无肿大及其范围,有无疼痛、有无浓液的流出,有无呕吐、脑膜刺激征,睾丸有无肿大痛触,上腹部疼痛等。
【护理措施】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呼吸道隔离隔离病人,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
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必须消毒处理,饮食用具可煮沸消毒,衣物、被褥可曝晒。
病室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20分钟,病室用苍术熏蒸消毒。
3、饮食注意给营养丰富的清淡流质或软食,避免进食油腻及酸辣有刺激性食物。
4、对症护理: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体温38.5℃以上,可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病人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裤、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5、腮腺肿痛,局部冷敷或遵医嘱给中药外敷,每日三次。
6、并发症护理
(1)脑膜脑炎:按脑炎常规护理。
(2)睾丸炎:卧床休息,用丁字带或三角巾将肿胀睾丸托起,局部可冷敷,2—3次/日,每次30分钟,以减轻疼痛。
(3)胰腺炎:禁食24—48小时,行静脉补液供给水份及热量,急性症状消失后可给易消化的低脂、低蛋白饮食,上腹疼痛可行局部
冷敷。
【健康教育】
向家属介绍有关该病的一些常识,减轻疼痛的护理方法,注意消毒隔离。
无并发症的患儿在家中隔离时,外出戴口罩,以减少传播,病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腮腺一侧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
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
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
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常规
【概念】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
【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是单股核糖核酸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200nm。
【临床表现】
1、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⑴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⑵发病1-2天后:颧骨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腮腺一侧
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
肿大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
腮腺下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疼痛明显。
唾液腺管的阻塞使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3、脑膜炎:头痛、嗜睡、脑膜刺激症
4、睾丸炎:常见于腮腺肿大开始消退时病人又出现发热,睾丸明显肿胀和
疼痛,单侧、持续3-5天,10天内好转。
5、卵巢炎:5%成年妇女,出现下腹疼痛。
6、胰腺炎: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小于10%。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有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尿淀粉酶测定:90%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中度增高。
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
4、抗体、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进流食,避免进食酸性饮料。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5-7天。
3、对症:镇痛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5-10毫克地塞米松5-7天。
【护理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料。
3、疼痛严重者,帮助其进行腮肿局部冷敷。
4、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
5、实行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
少于10天。
【护理问题】1疼痛:头疼与病毒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腮腺炎症有关。
3有传播感染的危险:抵抗力低下有关。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腮腺炎的症状:发热、腮腺非化脓性炎症性肿大、疼痛、流行特点。
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腮肿
发生前7天至肿大后9天均有传染性。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冬、
春季多见。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儿童常并发脑膜炎,成人常并发睾
丸炎及卵巢炎等。
发现病人,立即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期自发病开始到腮腺肿大完
全消退为止,一般不少于10天。
2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富有营养,如稀饭、面汤、面
条等。
避免酸辣甜及硬而干燥的食物。
防止腺体肿胀加剧。
3要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指导和协助病人经常用生理盐水或复
方硼酸水漱口,多饮水,以利于降温。
4流行期间不串门,外出戴口罩。
5对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污染物应进行消毒处理。
6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住院治疗。
7如病人出现睾丸炎并发症时,应用丁字带将睾丸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