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驱动器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6
《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无刷直流电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满足高性能和高精度的需求,伺服驱动器作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设计思路、方法及实现过程。
二、dsPIC30F4011概述dsPIC30F4011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
其内置的PWM(脉宽调制)功能,使得该控制器在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设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dsPIC30F4011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能力,可以满足伺服驱动器对电机控制的高精度要求。
三、系统设计(一)总体设计思路本设计以dsPIC30F4011为核心控制器,通过PWM信号控制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和转向,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两部分。
(二)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信号采集电路等。
其中,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电机驱动电路采用H桥驱动方式,实现对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机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为控制算法提供依据。
(三)软件程序设计软件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PWM控制程序、AD(模数转换)采样程序等。
主程序负责整个系统的初始化和控制;PWM控制程序根据输入的指令和采集的电机参数,计算并输出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AD采样程序则实时采集电机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为PWM控制程序提供依据。
四、系统实现(一)硬件电路制作与调试根据硬件电路设计,制作出相应的电路板。
经过元件的焊接、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二)软件编程与调试使用MPLAB X IDE和XC8编译器进行编程,完成主程序、PWM控制程序和AD采样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通过仿真和实际测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PWM控制系统的设计。
1.引言: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电机,它具有速度和位置控制的能力。
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直流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方法,通过在一定周期内改变PWM信号的脉冲宽度,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2.系统结构:(1)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机驱动需要的直流电源。
(2)运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并生成PWM信号。
(3)PWM发生器:用于生成PWM信号的方波信号。
(4)驱动器:用于将PWM信号转换成电机驱动信号。
(5)电机:用于产生机械运动。
3.PWM信号生成:PWM信号的生成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选择具有PWM输出功能的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常用的有AVR、PIC等系列。
(2)设定PWM周期:根据电机的需求,设定合适的PWM周期,通常周期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3)设定PWM占空比:根据转速和转向的需求,设定合适的PWM占空比,通常占空比在0%到100%之间。
(4)编程生成PWM信号:利用单片机的PWM输出功能,编程生成设定好的PWM信号。
4.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模块负责将PWM信号转换成电机驱动信号。
通常采用H桥驱动器来实现,H桥驱动器可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1)选择合适的H桥驱动器:根据电机的电流和电压需求,选择合适的H桥驱动器。
(2)连接H桥驱动器:将控制信号连接到H桥驱动器的控制端口,将电机的电源和地线连接到驱动器的电源和地线端口。
(3)编程控制H桥驱动器:利用单片机的IO口,编程产生控制信号,控制H桥驱动器的输出。
5.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模块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速度和位置指令,并将其转换成合适的PWM信号。
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功能直流电机驱动器摘要本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实现的单闭环直流电机的调速系统,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自动调速。
由于MSP430系列的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力强、运算速度快、集成度高、外部设备丰富、超低功耗等优点, 本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实现的单闭环直流电机的调速系统,该系统利用MSP430单片机的Timer-A模式产生PWM波,通过改变PWM波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并着重介绍了PWM的调速原理。
其中采用光耦隔离的方法实现单片机与外部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PWM波经过功率驱动芯片放大后控制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压进行平滑调速并由霍尔元件检测出直流电机转速构成的速度反馈,设置四个独立性键盘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加速和减速,最后通过LED动态显示出直流电机的转速。
采用MSP430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取代了以往的模拟控制,使控制精度高,而且方便系统的升级和改进,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
关键词:MSP430 PWM调速直流电机目录摘要 (2)目录 (3)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4)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4)1.1.1设计目的 (4)1.1.2设计的意义 (5)1.2 主要内容及方法手段 (5)1.2.1主要内容 (5)1.2.2方法手段 (5)2具体电路设计 (6)2.1 系统设计原理 (6)2.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7)2.2.1电源 (7)2.2.2复位电路 (8)2.2.3晶体 (9)2.3 PWM波调速 (10)2.3.1直流电机PWM的调速原理 (10)2.3.2 Timer-A实现PWM (10)2.4 电机驱动电路 (11)2.4.1电气隔离电路 (11)2.4.2驱动电路 (12)2.5 LED显示 (14)2.6 测速电路 (15)3总结 (17)3.1 总结 (17)参考文献 (18)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1.1 设计目的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电动机作为电能转换的传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学、国防等工业部门中,随着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自动调速。
成绩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PWM控制系统院系名称: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 指导教师: 石庆生评语:摘要单片机是应控制领域应用的要求而出现的,随着单片机的迅速发展,起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尽管目前已经发展众多种类的单片机,但是应用较广、也是最成熟的还是最早有Intel开发的MCS-51系列单片机(51系列单片机)。
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直流电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调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早用于自动跟踪天文望远镜,自动记录仪表等的驱动,后来用于晶体管器件水平的提高及电路技术的发展,PWM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脉宽调速控制器,脉宽调速模块也应运而生,许多单片机也都有了PWM输出功能。
而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之一,却没有PWM 输出功能,本课设采用配合软件的方法实现了MCS—51单片机的PWM输出调速功能,这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时非常实用的。
目录1、前言 (1)1.1单片机的发展史 (1)1.2本设计任务 (1)2、总体设计方案 (2)3、硬件电路设计 (2)3.1硬件组成 (2)3.2主要器件功能介绍 (3)3.2.1直流伺服电机简介 (3)3.2.2 PWM简介及调速原理 (4)3.2.3 传感器选择 (5)3.3电路组成 (6)3.3.1 晶振电路 (6)3.3.2 复位电路 (6)3.3.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7)3.3.4 调制电路 (7)4、系统软件设计 (8)4.1系统简介及原理 (8)4.2系统设计原理 (8)4.3程序流程图 (10)5、建模 (11)5.1控制框图 (11)5.2参数计算 (12)5.3PWM变换器环节的数学模型 (14)5.4仿真结果图 (14)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附件1:汇编设计 (18)附件2: (20)1、前言1.1 单片机的发展史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面很广,发展很快。
《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作为执行器的重要一环,在各类精密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效率,采用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如dsPIC30F4011)成为一种必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设计,并从系统设计、硬件实现和软件编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整体架构。
本设计采用以dsPIC30F4011为主控芯片的硬件架构,结合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原理和特点,实现高效、精确的电机控制。
在硬件架构上,dsPIC30F4011微控制器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处理电机控制算法、输出PWM信号等任务。
同时,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等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伺服驱动器系统。
三、硬件实现1.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本设计采用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不同模块的电压需求。
2. 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是实现无刷直流电机运动的关键部分。
本设计采用三相全桥驱动电路,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运动。
同时,为提高电机的性能和保护电机的安全,该模块还包括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检测电路。
3. 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机的位置、速度和负载等信息,为控制算法提供数据支持。
本设计采用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和力矩传感器等设备,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
四、软件编程在软件编程方面,本设计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以充分利用dsPIC30F4011微控制器的强大处理能力。
软件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和控制算法程序等部分。
初始化程序负责配置dsPIC30F4011的时钟、IO口、PWM等参数,为主程序和控制算法程序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主程序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处理系统状态信息等任务,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刷直流电机因其高效、可靠、长寿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为满足高性能的应用需求,一个有效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本设计采用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具有高效能、低成本及优秀的性能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dsPIC30F4011微控制器的运用,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
二、无刷直流电机基本原理无刷直流电机(BLDC)是一种采用电子换向技术代替传统机械换向的直流电机。
它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噪音小、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通过采用三个方向的磁场进行电枢,实现对电机转向的自动调节,大大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dsPIC30F4011微控制器介绍dsPIC30F4011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控制器,它集成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
它具有高精度PWM控制模块,能够产生多路、多频的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机转向和速度的精确控制。
此外,它还具有丰富的通信接口和可编程功能,方便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控制系统。
四、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本设计采用基于dsPIC30F4011的伺服驱动器作为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电源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
(一)电源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负责将输入的电压转化为适合驱动电机的电压和电流。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运行,我们采用了高效的DC-DC 转换器,将输入的电压稳定地转换为适合电机的电压和电流。
(二)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接收外部指令并产生相应的PWM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本设计采用dsPIC30F4011微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功能模块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设计直流无刷驱动电路是当今颇受关注的领域,它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设计,通过该设计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直流无刷电机驱动。
一、引言直流无刷电机作为一种高效、低噪音的电机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然而,为了实现对直流无刷电机的精确控制,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驱动电路。
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设计是一种成熟且广泛应用的驱动方案。
二、STC8H单片机的特点STC8H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它采用先进的CMOS工艺,具有快速的处理速度和强大的功能扩展性。
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中,STC8H单片机可以实现对电机相序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机旋转方向和速度的调节。
三、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原理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主要由功率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功率驱动电路负责将外界电源提供的电能转换为电机的机械能,而控制电路则负责控制电机的相序和转速。
四、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主要包括功率MOS管、滤波电容、电机驱动芯片等。
其中,功率MOS管负责将电源电能转换为电机的机械能,滤波电容用于平滑电路中的电流波动,电机驱动芯片则实现了对驱动电路的精确控制。
2. 软件设计在STC8H单片机上,通过编写嵌入式C程序实现对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
程序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电机相序控制、调速控制、保护措施等。
通过对这些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精确控制和保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进行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结果显示,在调速和相序控制方面,该驱动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并且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
六、结论基于STC8H单片机的直流无刷驱动电路设计具有高效、可靠、稳定的特点。
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单片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更加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主角。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
从单片机的发展历程看,未来单片机技术将向多功能、高性能、高速度、低电压、低功耗、外围电路内装化及片内储存器容量增加的方向发展。
直流伺服驱动器凭借其优异的驱动性能,在工业、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传统的伺服驱动器使用运放为核心的模拟电路构成,其有结构复杂、参数调整不易和系统性能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模拟数字接口技术和功率半导体技术的长足发展,现代的直流伺服驱动器普遍采用由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伺服驱动器不但可以方便实现以前用模拟电路无法实现的控制算法,并且有着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系统性能对环境参数不敏感等优点。
在自动化的学习中,将单片机的应用引入实验教学必将对微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注入强大活力。
我们研制的直流伺服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即以单片机作为核心部件,它可完成对直流伺服电机转速、方向、行程的闭环控制。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转速控制实验装置,论述了其硬件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思想。
关键字:单片机直流伺服电机转速脉冲目录引言 (1)1 系统设计介绍 (2)1.1系统原理概述 (2)1.2系统设计概述 (3)1.2.1正反转控制设计 (3)1.2.2加速控制设计 (3)1.2.3减速控制设计 (3)2 系统硬件设计 (4)2.1硬件组成 (4)2.2主要器件功能介绍 (5)2.2.1直流伺服电机简介 (5)2.2.2 PWM简介及调速原理 (5)2.2.3 单片机简介 (7)2.2.4 AT89C51简介 (7)2.2.5 使用二极管简介 (10)2.3 电路组成 (11)2.3.1 晶振电路 (11)2.3.2 复位电路 (12)2.3.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2)2.3.4 调制电路 (13)3 系统软件设计 (13)3.1伟福仿真器简介 (13)3.1.1 主界面介绍 (13)3.1.2仿真头介绍 (14)3.2.2 仿真器介绍 (15)3.2 Proteus介绍 (15)3.2.1 Proteus简介 (15)3.2.3 具有4大功能模块 (18)3.2.4 Proteus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9)3.2.5 电路功能仿真 (20)3.3 程序流程图 (21)3.4 汇编设计 (22)3.5 仿真结果图 (24)设计总结 (25)参考文献 (26)引言脉冲宽度调制(PWM),是英文“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简称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DC Servo System B ased on SoC Technology C 8051F 022CHENG Shu 2yi ,SHI Guang 2lin(Institute o f Mechatronic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to construct DC serv o system by utilizing the programmed hardware m od 2ules of C8051F022.Replacing current reactive circuit ,speed reactive circuit and position reactive circuit by virtual feedback ,the system maximizes its function in controlling brushless DC driver system with minimal hardware.Mean 2while ,the paper anatomizes the hardware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controlling principles ,and lists the advantages of C8051F022system in controlling DC serv o system.K ey w ords : S OC ;C8051F022;DC serv o driver ;virtual feedback基于SOC 单片机C8051F022的直流电机伺服系统①程抒一,施光林(上海交通大学机电控制研究所,上海 200030)摘要:使用C8051F022内部硬件模块,采用软件设置各自工作特性的方式搭建传统直流伺服系统,使虚拟闭环代替传统的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以最小的硬件结构最大化实现无刷直流电机闭环控制。
《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无刷直流电机(BLDCM)因其高效、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在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控制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一款高性能的伺服驱动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dsPIC30F4011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设计,从硬件设计、软件控制算法以及系统测试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二、硬件设计2.1 核心控制器本设计选用dsPIC30F4011作为核心控制器。
dsPIC30F4011是一款高性能的数字信号控制器,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接口资源,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
2.2 功率驱动电路功率驱动电路是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的关键部分。
本设计采用H桥电路作为功率驱动电路,通过控制H桥的通断,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同时,为了保护电机和驱动器,还设计了过流、过压、欠压等保护电路。
2.3 传感器接口为了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本设计还包含了传感器接口电路。
通过采集电机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
三、软件控制算法3.1 算法选择与优化为了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精确调速和快速响应,本设计采用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
通过优化SVPWM算法,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噪音。
3.2 电机控制策略本设计采用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通过捕获电机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来判断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同时,结合PID控制算法,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四、系统测试与分析4.1 测试环境与条件在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后,我们对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进行了系统测试。
测试环境为室内恒温环境,测试条件包括不同负载、不同速度等。
4.2 测试结果与分析经过测试,本设计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驱动器在各种工况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在启动阶段,电机能够平稳启动,无抖动现象;在调速过程中,电机能够快速响应,实现精确调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电机表现出较低的噪音和较高的运行效率。
1 引言
直流伺服驱动器凭借其优异的驱动性能,在工业、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典型的直流伺服驱动器的结构如图1-1所示。
整个系统是由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构成的多环控制系统。
传统的伺服驱动器使用运放为核心的模拟电路构成,其有结构复杂、参数调整不易和系统性能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随着微处理器技术、模拟数字接口技术和功率半导体技术的长足发展,现代的直流伺服驱动器普遍采用由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伺服驱动器不但可以方便实现以前用模拟电路无法实现的控制算法,并且有着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系统性能对环境参数不敏感等优点。
同时,数字控制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网络连接技术,实现多机并行运行。
1-1
2 芯片特性简介
SPMC752313A是μ’nSP™系列产品的一个新成员,是凌阳科技新推出的专用于电机驱动的16位微控制器。
其拥有性能出色定时器和PWM信号发生器。
可以方便的实现各种电机伺服驱动方案。
SPMC75F2313A在4.5V~5.5V工作电压范围内的工作速度范围为0~24MHz,拥有2K字SRAM和32K字闪存ROM;最多33个可编程的多功能I/O端口;4个通用16位定时器/计数器(其中有一个电机驱动专用PWM波形发生器,一个位置侦测接口定时器),且每个定时器均有PWM发生的事件捕获功能;2个专用于定时可编程周期定时器;可编程看门狗;低电压复位/监测功能;8通道10位模-数转换。
在这些硬件外设的支持下SPMC75F2313A在电机控制领域有相当优秀的表现。
SPMC75F2313A的特性如下:
点击看原图
3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
本伺服驱动器主要由凌阳SPMC75F2313A、由IRF540组成的功率全桥和各种接口模块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 3-1所示。
驱动器使用带电流环的位置伺服结构,其中位置伺服环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接入系统。
驱动器使用20KHz的双极性PWM,以保证系统良好的动态性能。
&nbs
p; 3-1
系统工作流程:
SPMC75F2313A接受来自各种控制接口的控制信息,并转换成相应的电机控制信息。
SPMC75F2313A内部的电机驱动模块依据控制信息和电机本身反馈的状态信息产生PWM驱动信号,经MOSFET功率放大后驱动电机运行。
同时,内建的保护电路随时监示系统状态,一旦系统异常,保护电路会立即动作,保护整个系统不会异常情况而损坏,同时提醒用户检查。
4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驱动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4-1。
电路由主控MCU核心(SPMC75F2313A)、功率驱动电路(IRF540组成的功率桥)、MOSFET驱动保护电路、霍尔电流传感电路、增量编码器接口电路和DC/DC电源变换电路几部分构成。
其中SPMC75F2313A主要实现电机驱动所需PWM信号的产生、系统控制、人机接口等控制功能。
4-1
驱动电机所需的四路PWM信号由SPMC75F2313A内部的MCP定时器产生,信号由芯片的IOC端口输出,经栅极驱动电路后驱动功率MOSFET(IRF540)。
PWM信号经IRF540功率合成后输出驱动直流伺服电机。
霍尔电流传感器提供实时的电机工作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SPMC75F2313A内部的ADC模块AD转换后供给电机驱动模块使用。
增量编码器接口使用SPMC75F2313A内部的PDC定时器实现,为SPMC75F2313A内部固化的电机驱动模块提供位置和速度信息,从而完成系统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系统保护电路由SPMC75F2313A内部MCP定时器的硬件保护逻辑和外部保护电路两部分组成。
保护电路会时刻监测系统工作状态,一旦系统异常(过压、欠压、过流、过载等情况),保护电路会立时拉低MCP定时器的错误保护输入端(IOC9),SPMC75F2313A内部的驱动硬件会立即禁止所有PWM输出(变为高阻态),关断所有功率器件,确保系统不会因这些异常情况而损坏。
同时申请中断,请求CPU对相应的事件进行处理。
由于其它模块属于通常的一些模块,此处不再详述。
5 系统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软件分为三部分:
1. 伺服电机的核心驱动模块,这部分主要是产生电机驱动所用的PWM信号和相应的控制环路;
2. 系统控制程序;
3. 人机接口界面程序;
电机的核心驱动模块的结构如图 5-1所示,模块使用经典的三
环位置伺服结构。
整个驱动模块分为位置调节器、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位置计算、速度计算和电流反馈几部分构成。
每个环节均使用改进的增量PID调节器(结构根据各个环路的特点而有不同),电流环的反馈速度为0.05ms,速度环的反馈速度为1ms,位置环的反馈速度10ms。
5-1
各控制环的核心服务子程序的流程如图 5-2所示。
这几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性能也决定了整个驱动器的性能。
因此,这几部分使用纯汇编编写,相应的PID算法也根据不同控制环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性能优化。
以最大限度保证这几部分程序的性能和实时性。
图 5-2 PWM周期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图
系统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协调的心脏。
整个系统都在其协调下有条不紊的工作。
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系统设置和当前系统的状态给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人机接口界面程序,这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接口,以方便用户对驱动器的可靠控制。
包括驱动器的起停、各种运行参数的设置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
6 结语
通常,在开发伺服驱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编写实时性、程序可读性强的代码,这时就需要采用混合编程。
而凌阳的m’nSP™ IDE具有良好的编程环境,它可以很轻松、容易地进行混合编程(在C程序中调用汇编程序,在汇编程序中调用C程序)。
该系统用了SPMC75F2313A三个定时器和约30个IO口资源,其实SPMC75F2313A的资源相当丰富。
因其有专业的电机驱动硬件支持,电机驱动系统开发变得相对简单。
因此,基于SPMC75F2313A的电机伺服驱动器系统在工业、医疗、国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雷思孝、李伯成、雷向莉等,单片机原理及实用技术—凌阳16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SUNPLUS,SPMC75x编程指南V1.6
北京:SUN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