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总体规划(2006-2020)200932618119880
- 格式:pdf
- 大小:312.27 KB
- 文档页数:2
天津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2.21•【字号】津南政办发〔2022〕22号•【施行日期】2022.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22〕22号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22年12月21日津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津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高效实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进一步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津南区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统筹抓好稳产能、调结构、促改革、增收入、保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现代都市农业开创新局面1.农业生产能力持续稳定。
按照“精一”战略要求,着力打造“接二连三”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一减三增”结构调整全面完成,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
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1.93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16亿元,林业产值2.86亿元,畜牧业产值0.53亿元,渔业产值4.2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4亿元。
启动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小站稻实现平均亩产550公斤,每亩增收3000元。
葛沽镇的内需不足以支撑其整体开发,吸纳外向型需求需将葛沽置于更大的同核新城范围内分析其功能定位滨海新区战略性划分——滨海北区+滨海南区滨海北区同核新城滨海南区同核新城葛沽地处津南区、滨海北区、滨海南区未来三大“同核新城”的核心位置,有望成为泛葛沽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协助津南区积极融入滨海新区经济圈沽滨海南区“泛葛沽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经济圈”是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的区域,以其为依据确定泛葛沽的范围,具有开发指导意义。
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津南区区域(咸水沽镇、双桥河镇、小站镇、北闸口镇、八里台镇),东丽区区域(无暇街、军粮城),塘沽区(新城镇、胡家园部分),大港区(官港)半小时经济圈葛沽打造以葛沽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成为滨海新区的重要延伸带; 积极吸引周边产业的商务服务向葛沽转移,将葛沽建设成泛葛沽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中心”。
打造以葛沽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成为滨海新区的重要延伸带;积极吸引周边产业的商务服务向葛沽转移,将葛沽建设成泛葛沽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中心”。
半小时经济圈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换最密集的区域。
半小时经济圈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换最密集的区域。
本项目的定位流程前期市场研究关键性结论前期市场研究关键性结论葛沽镇在“滨海南区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葛沽镇在“滨海南区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滨海北区调研信息滨海北区调研信息滨海南区调研信息滨海南区调研信息葛沽镇在“滨海北区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葛沽镇在“滨海北区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津南区调研信息津南区调研信息葛沽镇在“津南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葛沽镇在“津南同核新城”中的竞争分析和角色扮演葛沽镇战略开发总体定位及其所需功能分析葛沽镇战略开发总体定位及其所需功能分析滨海南区的两个产业板块为葛沽发展提供经济动力,一个生态屏障保护葛沽有优于产业区的生态环境。
2009-05-01 20:58:00来源: 北方网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5月1日,由天津市国土房管局举办的《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 6-2020年)》公示展览圆满闭幕。
5天来,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代表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展牌介绍、现场讲解以及宣传彩页等方式,全面了解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及其特点。
据了解,此次公示展览向社会各界征求上来的意见中,主要涉及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重点保障滨海新区发展用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城市的无序蔓延;加强七里海等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加大土地规划宣传和实施力度等方面内容。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区位条件优越。
近年来,天津市面临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规划》期限为2 006-2020年,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在修编内容上,突出了“两城优化调整,滨海重点发展,西部协同发展,南北适度拓展,北端生态保育”的空间发展战略。
“两城”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用以引导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进行存量土地挖潜,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滨海”指津滨走廊带及整个滨海新区,保障各级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保障能力;“西部”指中心城区西部,沿京津走廊的狭长区域及其扩展区域,保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发挥京津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重点保障新城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北端”指蓟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积极支持新城建设,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需求,严格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工业用地,积极恢复自然景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该负责人介绍,依据天津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天津市自然状况、经济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等因素,按照区内相似性最大、区外差异性最大及保持行政区划相对完整性的分区原则,将本市划分为六个土地利用综合区。
关于津南区总体规划的公示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津南区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年)》,我局和市规划院共同编制完成了《津南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该规划在纲要的基础上对我区城镇布局、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等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对我区的社会事业、住宅发展、绿化景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重点对津南新城的空间结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产业布局和交通等进行了细化深化,目前已得到市规划局批准。
此次编制的《津南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是《津南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11个新城规划”之一;是我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地区。
随着天津的发展重心从中心城区逐步向外转移,津南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津南新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津南区整体发展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在2008年10月10日--11月10日期间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一、津南区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1年,远期2012年--2 020年,远景至2050年。
规划范围:本规划设计范围是津南行政辖区。
发展定位:津南区是津滨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区域,建设成为津滨主轴南翼新兴产业基地;海河中游南岸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心城市南部生态宜居宜游城市。
城市职能:连接“津、滨”、依托海河,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区;对接滨海新区产业,建设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及现代冶金和精密制造为辅的产业聚集区;建设体现生态湿地和近代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城市发展战略:立足于天津中心城市这一都市区的发展结构,以天津中心城市内部各区域功能协调为前提,以自身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实现快速区域化、全面城市化为目标。
根据津南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需要,以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方式面对历史机遇,提出“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发展战略和“9341”四大奋斗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13•【字号】津南政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津南政发〔2022〕11号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9月13日津南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津南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落实国家和天津市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
按照“三绿色—生态”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创新发展聚集区、会展经济功能区,积极争创“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探索符合津南区特点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提高津南区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明确津南区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实施措施,提出城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是指导津南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本次规划期限至2025年。
一、开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基本概况津南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地理坐标北纬38°50'02"~39°04'32",东经117°14'32"~117°33'00"。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10•【字号】津南政办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津南政办发〔2022〕17号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附件: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2022年10月10日目录第一章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顺应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第二章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第三章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第四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五章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高品质提升绿色生态示范区第六章强化风险防控,筑牢环境安全底线第七章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第八章保障措施津南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津南开启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南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根据《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和《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顺应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一、“十三五”工作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环境实现总体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南打下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1•【字号】津南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街镇,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4月1日(此件主动公开)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是津南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南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抢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中共津南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对于加快实践“三绿色一生态”战略目标,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创新发展聚集区,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干导向和结果导向,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定量化、项目化、清单化,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津南区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顺应未来变化形势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绿色环境、构建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人文、营造海晏河清政治生态的工作思路,全力落实在“津城”与“滨城”中间地带实施规划管控、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积极推进与海河教育园区一体化发展,快速推动国家会展中心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上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前言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天津市津南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落实《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各项控制指标,津南区人民政府于2010年组织编制完成《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是在全区行政辖区范围内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指导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规划。
规划主要明确2006-2020年间土地利用的基本战略,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和调控指标,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城乡用地布局优化,提出土地利用的区域划分和分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方向。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统筹城乡,推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规划任务落实天津市规划调控任务,强化津南区土地用途管制,引导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1)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严格管控措施;(2)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措施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3)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引导形成新的生态用地格局;(4)引导乡镇级土地利用,确定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保障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4)《天津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7)《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0)《天津市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13)《天津市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4)《天津市津南区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国土资源分局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国土资源分局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区国土资源分局拟定的《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6年4月25日津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方案区国土资源分局为扎实做好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好土地资源,结合津南区实际,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根据天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美丽天津”的总体要求,合理确定优质耕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格局和国土开发格局,推进津南区“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衔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地布局;完成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划定,为“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计民生、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地资源保障。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兼顾。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格保护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合理安排生态退耕,保障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用地。
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
(二)坚持合理配置、集约节约。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规划剩余空间情况,统筹安排全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比例结构,注重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用好用足现有新增规模。
三、工作任务(一)扎实开展基础工作。
津南区2007-2020年卫生事业项目发展规划(审定稿)2008-01为贯彻中共津南区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使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依据(一)津南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年)。
(二)津南区委九次党代会确定的“9341”发展目标。
(三)国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天津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五)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
二、津南区卫生事业的现状(一)全区区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17所,2所市属医院(海河医院、安定医院康复科),1所部队医院(武警指挥学院医院)。
集体和社会办医机构220所。
其中村卫生所165所,社会办医机构55所。
(二)全区卫生系统共有人员2845人。
其中区属单位1285人,市属、集体和民营医疗机构有医务人员1560人。
(三)全区医疗单位共有病床1253张,平均2.78张/千人。
其中区属单位593张,平均1.32张/千人。
海河医院、安定医院康复科和民营医疗机构共有床位660张。
局直单位的现状占地建筑床位职工专业人员与现面积(亩) 面积M2数人员行标准比较咸水沽医院35.5 22318 350 506 469 -89小站医院22.5 8000 100 122 104 -38 中医医院 4 2444 30 73 69 +25 妇幼保健院 5.4 4083 24 77 74 - 8防病站20 3750 0 59 52 -12卫生监督所7.5 1500 0 35 26 -30结核病防治所7.5 1800 0 17 15 -7卫校0 0 0 18 17农合办0 0 0 4 3卫生院的现状占地建筑床位职工专业人员与现面积(亩) 面积M2数人员行标准比较(按户籍人口计) 双港镇卫生院 4.5 2340 30 35 35 -23辛庄镇卫生院 1 565 0 20 18 -18咸水沽镇卫生院 4 1200 20 108 94 -19双桥河镇卫生院10 2200 0 25 24 -11葛沽镇卫生院10 4000 39 66 57 -12北闸口镇卫生院 3 550 0 32 30 -12八里台镇卫生院 6 2600 0 32 29 -29小站镇卫生院 3.4 927 0 55 47 -19市管医院和民营、集体医疗机构占地建筑床位职工专业中级以面积(亩)面积M2数人员上人数海河医院203 32000 500(260)851 575 284 安定医院康复科30 5600 350 177 143 ---正大骨科医院 5 1917 30 22 16 7新华医院 1.3 1800 20 14 12 7华海医院 1.5 800 20(0)16 13 6华世陀门诊部0.3 200 0 8 3 3博仁皮肤门诊部 3 1380 0 10 6 4桥西门诊部 1 2600 0 16 12 6乡医397个体医49区属卫生系统人员年龄结构30及以下31~35 36~40 41~45 46~50 51以上局直单位189 199 199 81 105 138卫生院115 104 33 26 50 45区属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和学历情况高级中级初级硕士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局直单位72 313 444 2 248 363 298卫生院7 81 246 0 78 167 130(四)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