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对日语学习中单词记忆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影响浅析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论文联盟.Ll.,它和日语有一定的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区别,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我们的母语汉语对日语的学习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展阐述。
一、母语对日语学习的正面影响1、语音方面在五十音图的入门课中,假名的书写和汉语拼音的书写虽然截然不同,但是发音却是特别相似,因此在学习假名发音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借鉴汉语拼音的发音。
像假名ぁ和拼音a非常相似,假名か和ka相似,假名さ和sa非常相似,以此类推,几乎所有的假名我们都有相对应的拼音发音,只不过在发音的时候没有汉语发音圆润,最值得注意的是う段特别是ふ发音有点特别,假如非要找最相近的拼音就应该是fu而不是hu,还有就是拗音的发音,外表上似乎很拗口,但其实也是拼音的组合,キャ就相当于kya。
另外日语单词的音读和我们汉语发音也非常相似,比方说気,读音为キ子读音为し,在学习发音的时候,就可以给日语学习者提供便利,让学习者有律可寻,解决学习者发音问题,促进学习者更好、更快的进入日语学习状态。
2、语法方面虽然日语和汉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共通点和相似处。
?日汉比拟语法?一书对日汉语法进展了比拟全面的描绘,首先说明,日语和汉语有很多一样的语法术语,比方一些对此类的划分,像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概念都是一样或是相近的。
再比方说古汉语中的判断句的表述方法为者也,而日语的判断句那么是はです,两者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这样的表达习惯有助于日语学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相关句型,促进学习者日语才能的进步。
3、单词方面日语单词有片假名、平假名以及日文汉字三局部组成,其中日文汉字同我们中文汉字几乎本是同根生,只不过是日文汉字使用的是繁写体,而我们中文目前使用的是简体而已,因此在日语单词上,有很多单词我们都可用中文汉字去理解其意思。
比方说天気電洋服鉛筆等单词,我们完全可以观其表意,利用中文去理解学习并记忆,加强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母语与英语对大学生日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3600字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经贸、文化等往来频繁,使得掌握该国语言成为生存首要条件。
我国作为地缘大国,尤其是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交流不断深化,使得第二语言专业成为时下的热门专业。
然而多年的母语学习和语言习惯下,使得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母语发音、词义、结构等多方面的惯性思维的影响,积极的规则迁移影响,被称之为正迁移影响,反之则成为负迁移影响。
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句法及文化差异上,分析了母语、英语与日语上的不同,并指出主要的负迁移因素,避免学习者走入学习误区,以期找到学习日语的更加有效的方法。
毕业负迁移影响;母语;英语;日语导语语言迁移是指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并使用该语言时,容易借助母语的发音、词义及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进行表达。
我国与日本历史渊源颇深,自古以来日本语言文化都收到汉语的影响,使得许多日文词汇的发音、词义和句子结构规则与汉语存在一致性,这类情况下,能使日语的学习更加顺畅,则被称之为正迁移。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容易受到母语惯用思维的影响,一旦目标语言与母语的规则迥异时,则会让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走向误区,造成学习者对目标语言产生消极的影响。
英语的学习在我国义务制教育已有几十年历史,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了英语句法、语法等概念,并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学习外语的方法。
而日语的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零起点,对日语的学习则受到来自母语、英语双重迁移的影响。
因此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句法三大层面并结合文化背景来进行剖析母语与英语对当前大学生日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一、语音上对学习日语的负迁移影响汉语的语音主要分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来区分音节的变化。
而日语语音主要是用平假名来表示音拍,这也是为什么日语又被称之为音拍语的原因。
由于日语单词每个都有音调,而音调是音拍的位置,表示几个拍节。
因此在学习日语的发音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
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和教学对应策略随着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对于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存在,许多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
本文将探讨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以及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对应策略。
一、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特点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指的是由于母语对学习者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一些错误。
具体表现为:直译母语习语、句型和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不足,导致理解错误;语法结构和句子顺序的混乱等。
二、教学对应策略1. 强化对比和差异化教学针对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重点介绍中日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习语和文化背景。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并避免直译的错误。
2. 强化语境教学教师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应注重语境教学。
通过提供丰富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情境中进行练习和应用。
语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意思,准确把握译文的含义,从而避免由于母语习惯引起的直译错误。
3. 多元化评估教师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估方法,综合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
除了对学生的语法和词汇掌握进行测试外,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口头翻译等方式,评估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多元化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质量。
4. 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源推荐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日语翻译的规范和技巧。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考翻译案例和观看相关视频,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5. 引导学生多练习和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交流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翻译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与其他学生、教师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反馈和指导,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技巧。
针对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教学对应策略可以从对比和差异化教学、语境教学、多元化评估、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源推荐、多练习和交流等方面入手。
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影响摘要中日同型词是两千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源于汉字的日本文字既有承袭古汉语原意之用法,又有其派生用法。
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就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影响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取其有利因素,去其不利因素,以促进日语教学。
关键词母语习惯字形古汉语派生时态无论是在日语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和学生的交流当中,经常会听到一些比如:「背が高いの人」、「かわいいの子」、「おいしいのアイスクリム」、「日本人留学生」之类的错误的说法。
前三种说法在日语中叫做形容词定语句,后一种则是名词定语句。
但是,这些表达完全是在汉语思维下的说法,因此,前三个说法则造成了「の」的错用和乱用,而后一种说法则少用了「の」。
可见,母语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很大。
当然,这种影响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本文对母语对日语习得所造成的干扰及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途径,以便高效地进行日语教学。
1、语音1.1元音。
日语中元音可以单独成为音节,而辅音不能自成音节,必须与元音一起拼合才能使用。
日语五十音图中的“あ”行五个假名都是元音。
发好元音是学好日语语音的关键。
中国人学日语时经常会将日语元音方面混同于汉语元音。
其实日语元音和汉语的元音的发音还是有所不同的。
几乎所有的汉语初学者甚至许多日语教师都认为汉语的“啊”就是日语的“ア”,因为两者不仅听着很相似,而且汉语的拼音表音与日语的罗马字表音相同,记做“a”。
日本古代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在假名(同真名相对应;而真名则指汉字)诞生之前,日本人无法运用文字来记录本国的文化。
他们只能使用汉语来进行书写,从而形成“汉文”。
日本人一度完全把汉字作为本国的文字。
后来,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日本文字——假名:平假名源于汉字的草书体,片假名取自汉字的一部分如偏旁、部首之类。
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及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现代日语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日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语,用片假名来表示的表音文字开始大量增加,但是汉字在日本文字中仍占据着重要位置。
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和教学对应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是指母语对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翻译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母语负迁移是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翻译时,由于母语语言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错误的应用到日语学习中。
这种负迁移现象通常会造成学习者在理解日语文本、表达意思等方面出现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对应策略,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讨论,为日语翻译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日语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母语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使用日语进行翻译时受到母语习惯和规则的影响,导致翻译错误或语言表达不准确。
通过研究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常常会受到母语的干扰,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对策和方法。
研究日语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习者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
了解学习者常犯的错误和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绩。
研究日语翻译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于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标语言,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
2. 正文2.1 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日语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指的是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母语的语法、词汇等习惯性特征所导致的错误或不当的翻译现象。
母语负迁移现象在日语翻译中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法结构的负迁移。
许多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进行日语翻译时会出现因为母语语法与日语语法不同而产生的语法错误。
将中文的主谓宾语的语序直译成日语,造成句子结构紊乱,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对日语词汇学习的影响王芳艳【期刊名称】《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There are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Japanese, which makes two languages have great similarities seemingly. But in fact, Chinese and Japa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grammar and word order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Two languages seem similar in form but different essentially, it caused great distress for Japanes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Chines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mother tongue migr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Japanese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how to reduce the negative migration of mother tongue and countermeasures.%日语中有大量汉字,使得汉语和日语表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但实际上,汉语和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法和语序上完全不同。
两种语言形似而质异,给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造成很大困扰。
探讨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对日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提出意见和对策。
【总页数】4页(P67-69,74)【作者】王芳艳【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5【相关文献】1.探析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J], 何璐2.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影响 [J], 马娅同3.二语习得中母语在句法结构上的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J], 崔艳4.浅析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影响 [J], 刘慧宇5.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影响 [J], 马娅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干扰因素在学习日语这门专业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母语对学习的干扰。
母语干扰是指母语习得的习惯和语言结构对学习第二语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词汇、语法和发音三个方面来浅谈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干扰的因素。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单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差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母语的词汇差异会对日语学习产生干扰。
例如,在中文中,有一些词汇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另外,中文和日语之间存在部分词义相同但用法不同的情况,这也容易造成学习者的混淆。
除了词汇,语法也是日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母语的语法结构和顺序都可能与日语不同,这就会给学习者带来干扰。
比如,在中文中,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很常见,而在日语中,句子的结构可以是主语-宾语-谓语或者其他的形式。
这种语法差异可能导致学习者在句子结构上产生混淆。
发音也是一个容易受到母语干扰的方面。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发音系统,母语的发音习惯往往会影响到学习者去发音新的语言。
例如,在中文中,音节的音量是比较平均的,而在日语中,音节的音量则有很多变化,这就容易让学习者在发音上出现困难。
另外,母语往往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语音连读和语调,这也会给学习者带来发音上的问题。
针对上述母语干扰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克服这些问题。
首先,在词汇方面,学习者可以系统地学习日语的词汇,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记忆。
同时,学习者可以关注中日词义的差异,并学会正确运用。
在语法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比较中日语法结构的异同,加深对于日语语法的理解。
发音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日语的发音技巧。
此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的方式来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多种练习的形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
总之,母语干扰是日语学习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在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母语的差异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些困扰。
浅谈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在首先分析了母语对日语汉字词汇学习的影响,并对正迁移现象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阐述。
接着探讨了母语正迁移在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实例说明。
在总结了母语正迁移现象的特点和影响,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母语在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作用,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日语汉字词汇学习、母语正迁移现象、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总结、展望、启示1. 引言1.1 介绍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语学习者中,特别是那些以汉字为主的学习者,母语正迁移现象更加明显。
在学习日语汉字词汇的过程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上。
母语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学习者对日语汉字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当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汉字词汇时,他们可能会将其与自己的母语进行关联,导致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发生。
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定义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言时,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产生的语言现象。
在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现象表现为学习者将自己母语中的词汇、词义或语法结构直接迁移到日语汉字词汇中,从而产生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的情况。
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学习者的母语水平、学习背景、学习习惯等。
在实际的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现象常常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者在词汇理解和应用上出现困难。
母语正迁移现象在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并分析其在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母语正迁移现象的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成为一个备受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分析其特点、原因和影响,以期为日语教学和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借鉴和依赖母语的知识和技能。
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而负迁移则起干扰作用。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在日语学习中普遍存在,且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编制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了500名中国日语学习者。
随后,我们随机选择了其中的100名学习者进行深入的访谈。
问卷和访谈主要围绕母语迁移现象展开,目的是了解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母语迁移现象。
其中,80%的学习者在初级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母语迁移,但随着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逐渐减弱。
从问卷和访谈结果来看,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程度较高。
60%的学习者在单词、语法和发音方面受到母语的较大影响。
20%的学习者在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母语迁移。
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我们将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
正迁移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积极利用母语的知识和技能,如借助汉语拼音掌握日语发音,利用汉字记忆日语单词等。
负迁移则表现为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干扰,如将日语的词序和语法规则混淆,发音出现偏差等。
母语迁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中日文字和文化的相似性;(2)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3)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母语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在:(1)可以利用母语知识促进日语的理解和记忆;(2)有助于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
消极的一面表现在:(1)可能导致发音和语法错误;(2)影响学习者地道地表达日语;(3)对教师和学习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母语迁移对日语学习中单词记忆的影响摘要:母语迁移对语言学习者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日语学习中,母语迁移会给学习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本文简单分析了母语迁移在日语学习中的各种情况,以求对日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母语迁移日语学习单词记忆影响
引言
语言迁移现象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情况。
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利用,就能够对外语学习起到良好的作用,反之,如果利用不好,就会成为外语学习的阻碍。
近年来,语言迁移现象已越来越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已出版和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语言迁移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也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单词记忆方面小议母语迁移的影响。
一、语言迁移的定义
“迁移”一词原为教育心理学术用语。
关于迁移的定义很多,较少引起争议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一种现象。
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外语是一致的,母语的规则迁移就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这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对外语学习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日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日语和中文有很多相似及相近的地方,这是产生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这些迁移现象分类的话,那么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迁移、词汇迁移、语法迁移、文化迁移四大类。
1.语音迁移。
日语和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例如,日语和汉语都有元音、辅音;都有开音节;都有语调之分。
日语中元音的发音和汉语很相似,不同的是日语发音的唇形变化比汉语要小。
2.词汇迁移。
由于日语文字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因此,在日语中有很多汉语词汇。
但是,这些汉语词汇中,有些和汉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而有些则是意思相近的,更有些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没有关系。
比如说:日文中的「学校」和中文的“学校”汉字的写法和意思完全一样;日语中「先生」则和中文的“先生”意思相近。
而日文中的「丈夫」则和中文汉字所表达的意思毫无关联。
3.语法迁移。
虽说汉语和日语在句式上有很大不同,但是构成句子的要素基本是一样的。
比如说,在语法述语中都有主语和述语、在词类划分中都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虽说日语中除了名词、代词、数量词之外其他词都有词形变化,但和汉语相比较,各类词的用法基本一致。
4.文化迁移。
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言语表达上注重礼节,表达委婉含蓄。
日语也一样,暧昧性常被指出是日语的一大特点。
另
外,中日两国都有内外有别的文化,这又使我们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日语。
把自己所属的群体视为家,把同一群体的成员视为一家人。
由于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文化,利用文化的正迁移,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日语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因此,在用日语进行语言交际时,往往按照母语文化交际习惯,套用母语语用规则,运用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使交际失败。
如:日本人爱用自动词被动态等非主观意志表现词语。
尽量避免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
母语文化负迁移主要表现在:自他动词混用;能动句与被动句的误用;授受关系表现敬语使用不当等。
三、母语迁移对单词记忆的影响
如果从语言形态分类,日语属于黏着语,汉字属于孤立语,两者并非亲属关系。
但实际上,就文字表面来看,日语和汉语却有很多相像的地方,这是因为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和汉字词。
日语文字中的“假名”是由中文汉字演化而来的,日语文字中有相当多的“漢字”,而这些汉字大部分是和中文的汉字相同的或者相近的。
据统计,日语中汉语词汇占据日本文字的50%,而且,汉字在日文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使用范围也很大,这就造成了中文母语者在记忆日文单词的时候会有很多有利及不利的因素出现。
比如说,在日文中,有很多汉字和中文的意思是相同或者是相近的,对于这一类的单词,中文母语的学习者可以很轻松快捷地记忆下来。
例如:「学校」、「食堂」、「電車」、「指」等。
对于这些单
词,即使没学过日语的人也能够知道它们的意思,还会书写,只是不懂它们的读音而已。
所以,中文母语者只需要记住这些汉字对应的发音就可以了。
但是,世间万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
有些时候,这些汉字及汉字单词也会给中文母语者带来阻碍。
如果认为所有的日文汉字都是和中文一个意思的话,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汽車」、「走る」、「看病」等单词,「汽車」在日文中是指“火车”而不是汽车;「走る」在日文中是“跑”而不是走;「看病」在日文中是“照顾病人”而不是中文中看病的意思。
据说有位中国人在日本看到道路上挂着「油断一秒、怪我一生」的标语,就理解为:“断油一秒钟,受责备一生”;而其实真正的意思是:“大意疏忽一秒钟,将会受到一生的伤害”。
所以,对待这类单词和词语,万万不能望文生义,必须准确把握其表达的意思才能避免错误,提高效率。
由于日本文字是由中国文字演化而来而传入日本的,除了中国的汉字之外,还有发音。
日语中的汉字的读法有两种,即「音読み」和「訓読み」,也就是说分“音读”和“训读”。
所谓的“音读”,就是指汉字在传入日本的时候连同读音一起被日本人引用。
例如:「世界」(せかい)、「食堂」(しょくどう)、「理解」(りかい)等,这些汉字单词的读音和中文很相似,记忆起来也很方便。
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是“音读”的。
除了“音读”之外,还有“训读”。
所谓“训读”,一般是用日语的文法来读汉字的方式。
“训读”的发音和中文完全不同。
例如:「車」(くるま)、「机」(つくえ)、「頭」(あたま)等,对于这些汉字,中文母语者一定要用心记忆,不能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当然,还有大部分汉字同时具有多种读音,这些读音中同时兼顾了“音读”和“训读”。
对这些汉字单词,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够只记住其中的一种读法就当做全部掌握了读音。
总之,中文为母语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受到母语迁移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现象,合理地利用正迁移的影响,适当地避免负迁移的影响,目的是达到在单词记忆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
[2]余善沐.外语学习中的迁移[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
[3]崔金.日本语通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