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心理
色彩与心理
•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不同波 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 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
• 比如,红色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 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长时间红 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 要求用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
• 1.色彩心理与年龄有关
绿与紫是中性的。
五、色的华丽质朴感
色彩丰富、鲜明而明亮的颜色呈华丽感,对比强的具华丽感。 单纯、浑浊而深暗的颜色呈质朴感,对比弱的呈质朴感。
如果有光泽色的加入,一般都能获得华丽效果。
• 作业:利用色彩的冷暖感、华丽与朴实 感、前进与后退感做配色练习。
• 作在一张四开纸上。
(二)视觉色彩引起人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 想,如红、橙、黄使人联想到火、太阳、热 血,是暖感的;青、蓝使人想到水、冰、天 空,是冷感的;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 带暖感;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紫 与绿处在不冷不暖的中性阶段上。其中橙被 认为最暖,青被认为最冷。
(三)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 1.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 感。 2.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 感。 3.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 中。
• 2.色彩心理与职业有关
• 体力劳动者喜爱鲜艳色彩,脑力劳动者喜 爱调和色彩;农牧区喜爱极鲜艳的,成补 色关系的色彩;高级知识分子则喜爱复色、 淡雅色、黑色等较成熟的色彩。
一、色彩的冷暖感
• (一)关于色彩的冷暖,我国早在南北朝 时就已经有了研究与探索,南朝梁元帝萧 绎在他的《山小松石格》中谈到“炎绯寒 碧,暖日凉星”。
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 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 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 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 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