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中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的运用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283.58 KB
- 文档页数:2
DESIGNER设计师DESIGNER设计师id+c:在网络上,有媒体给您冠以“当代实验性空间设计女王”的称号,您是如何看待的?实验性与创新性可以等同吗?余霖:终于有标签了吗?我还蛮喜欢的。
就实验性和创新性来说,我认为是不同的,两者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
实验性是比较内化和需要原动力的事情,它是一种状态和过程,而创新则是一种市场可识别的结果。
id+c:在您的设计作品中,镜面元素反复出现。
经过镜面反射的空间常常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自由和无限感,甚至有时会有些许未来感和光怪陆离的体验。
您认为,镜面这一普通元素在您的空间创作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余霖:从物性概念层面来说,它意味着消失和沉默,场所边界的消失和部分空间语言的沉默;而从构造层面而言,它则意味着精工,因为要完全表现一个材料的彻底消失和对周围或客观或主观的反应,它需要极其精确及精细的构造水平、工艺和材料品质。
id+c:除了镜面,从您的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还能解读出一些具有戏剧性的意象,换句话说,您的设计充满了剧情感。
比如UR 中国旗舰店中的“城市脚手架”、UR伦敦旗舰店内象征来自全球不同文化声音的“喇叭”(这些喇叭内甚至还播放有不同的声音),以及同样是UR的上海旗舰店里巨大的月球影像。
甚至在材料的使用中,您尤其偏爱的石材和金属,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对“冲突”的体现。
请跟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您对商业空间内戏剧性体现的理解和把控。
余霖:我认为空间的戏剧性是只是叙事方法,空间的观念性才是一个好设计的底层构造。
事实上,不只商业空间,我认为除了私人住宅设计应该杜绝戏剧性,此外任何空间本质上都存在必然的“戏剧性”。
但凡是具备一定社会属性的公共空间,场所的公共性都客观地凌驾于个体受众之上,去建设和设计这个场所是设计师一种绝对的话语特权。
如何控制这种特权,将这种“特权”引渡向何处,即空间观念的建立,这是我评价一个公共空间的基础视点。
基于这个底层场所观念的建立,选择或“矛盾”或“冲突”或“对立”或“和谐”的叙事方法,仅是在不同场合提出的不同问题,它其实无法独立存在。
建筑空间叙事手法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更是一种沟通和表达的媒介。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叙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形态、材料等方面的处理,设计师可以借助建筑的语言来传达特定的主题、情感或故事。
本文将从建筑空间叙事的概念出发,探讨建筑空间叙事手法的运用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
一、建筑空间叙事的概念建筑空间叙事是指通过建筑空间本身的布局和形态来传达特定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或情感体验。
与传统建筑设计强调形式美学和功能性不同,空间叙事更注重在空间中营造一种具有深度和情感的体验,让人们在其中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建筑空间叙事可以是明确的叙事,也可以是隐喻性的叙事,通过对空间中的元素和关系的组织和处理,来触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其对空间的理解和感知。
二、建筑空间叙事手法的运用1.序列式叙事:通过设置一系列有机连接的空间序列,引导人们逐步延展故事情节,营造出一种悬念和戏剧性的空间体验。
例如,法国凡尔赛宫的宫廷序列,让人们逐步领略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严。
2.节奏感叙事:通过空间的节奏顺序和变化,创造出一种动态变化和情节展开的感觉。
例如,弧线形的走廊设计会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产生一种律动感和情绪体验。
3.对比冲突叙事:通过对空间元素的对比和冲突,产生一种张力和对立,引发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融合的设计手法,展现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4.空间象征叙事:通过空间元素的象征性意义和符号性呈现,表达出深层次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园林构造和景观元素都蕴含着寓意和象征意义。
三、建筑空间叙事手法的意义1.丰富空间体验:建筑空间叙事可以使空间不再仅仅是形式和功能的堆砌,而变得具有情感、文化和思想内涵,丰富人们的空间体验。
2.提升空间价值:通过空间叙事的打破和延展,使得建筑空间具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超越其物质层面,使人们在其中找到共鸣和启发。
伯纳德·屈米的建筑理论及作品分析伯纳德·屈米的建筑理论及作品分析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是法国著名建筑师、理论家和教育家,他以其前卫的建筑理论和创造性的设计作品而闻名于世。
屈米的建筑理论深受哲学和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外观上引人注目,更在功能和体验上为人津津乐道。
本文将对伯纳德·屈米的建筑理论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理论1. 空间与事件伯纳德·屈米在其建筑理论中提出了“空间与事件”的概念。
他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物体,更是一个能够引发和塑造各种活动和体验的场所。
他将建筑定义为“建筑是一系列动作和情感的花园,是一种容纳各种可能的机构”。
屈米通过将空间与事件相结合,使建筑成为一个能够产生各种动态和互动的场所。
2. 建筑的三个元素屈米认为,建筑的三个基本元素分别是“空间、行为和事件”。
他强调建筑的空间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适应不同的行为和事件。
行为是指人们在建筑中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行为需要被建筑所容纳和引导。
事件是指在建筑内发生的各种情节和意外,它们能够为人们提供新鲜和令人惊喜的体验。
3. 轴线与矛盾屈米在建筑设计中强调了轴线与矛盾的重要性。
他认为,轴线是建筑设计的基本组织原则,它能够提供结构和有序性。
而矛盾则是建筑设计中的创造力来源,矛盾可以使建筑变得丰富多样、充满活力。
屈米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与轴线和矛盾相关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意义。
二、作品分析1. 巴黎住宅区展览馆(1985)巴黎住宅区展览馆是伯纳德·屈米的代表作之一,它结合了他的建筑理论与艺术创造力。
展览馆位于巴黎市郊,占地面积较大,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建筑体量组成。
屈米在设计中采用了较大的开放空间和内部庭院,给人一种明亮而舒适的感觉。
建筑的外观采用了大胆的几何形态和红色面板的装饰,使其成为住宅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纽约市恐怖博物馆(1997)纽约市恐怖博物馆是屈米在美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对建筑空间与事件理念的实践体现。
建筑的叙事通过建筑讲述故事的力量建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叙事能力。
通过建筑的形式、结构和空间布局,建筑师可以讲述故事、传递情感,并且与观者产生共鸣。
建筑的叙事力量超越了纯粹的功能性,它使建筑成为一个可以被人们理解和体验的艺术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的叙事力量,并通过几个案例来展示不同类型建筑背后的故事。
一、建筑风格的叙事建筑风格是建筑师通过设计和选择材料所展现的一种叙事手法。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们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时代和价值观。
例如,古典主义建筑以其华丽的柱廊和正统的对称布局,讲述着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叙事。
高度抽象的现代主义建筑则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装饰来表达现代科技和功能主义的思想。
不同的建筑风格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它们可以使人们回想起过去的时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或者追溯到远古的起源。
建筑通过其外观、材料和纹理,以及空间的组织和功能来传达这些叙事要素,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二、建筑的功能性叙事建筑作为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其功能性也可以成为一种叙事形式。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方便和舒适,同时反映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模式。
例如,古代的宫殿建筑通过其庞大的规模和细致的装饰,向人们展示了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
现代的商业中心通过高楼大厦和繁忙的街道,传递着都市生活的活力和竞争力。
建筑的功能性还可以与环境和可持续性相关联,从而讲述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故事。
许多现代建筑强调可再生能源、节能和可持续材料的使用,以回应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这些设计选择不仅提供实用性,而且传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珍惜。
三、空间布局的叙事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序列也可以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
建筑师通过不同的空间形式、尺度和连接方式,引导人们在空间中产生情绪和体验。
例如,教堂的建筑采用高大的拱顶和长长的通道,使人们感受到庄严和肃穆的氛围。
博物馆和美术馆则通常通过良好的展陈设计和动线规划,引导观众在不同的展区之间流动,讲述艺术品和文化的故事。
叙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引言: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和功能性,又需要关注美学和环境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叙事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段,能够帮助建筑师将设计理念和故事情节有机地融合在建筑中,从而打造出独特而富有内涵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探讨叙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叙事法的定义和特点叙事法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情节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方法。
它强调将信息以一种具有连贯性和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意图。
在建筑设计中,叙事法可以通过空间布局、立面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来体现。
第二部分:叙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 故事情节的应用:建筑师可以通过创造一个独特的故事情节来设计建筑。
这个故事情节可以是建筑所处的环境背景,也可以是建筑的历史渊源。
通过将故事情节融入建筑设计中,可以让建筑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2. 空间布局的应用:叙事法也可以在建筑的空间布局中得到体现。
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空间序列和功能区域,将用户引导至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
例如,一个博物馆的布局可以按照时间线来设计,让观众沿着时间的脉络逐步了解展览的内容,感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立面设计的应用:建筑的立面设计也可以通过叙事法来表达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建筑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外立面材料、色彩和形式来传递特定的情感和意图。
例如,一个现代建筑的立面设计可以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元素,以此来体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4. 材料选择的应用:材料选择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叙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师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材料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主题。
例如,使用木材和石材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而使用金属材料则可以表达出一种现代和科技感。
第三部分:叙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叙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传达信息和表达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为建筑赋予了故事性和情感性,使其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存在。
《吉拉迪住宅中的空间叙事构建手法浅析——空间节奏、光影、色彩》篇一一、引言吉拉迪住宅,作为现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其设计巧妙地运用了空间叙事构建手法,以独特的空间节奏、光影运用以及色彩搭配,构建了一个充满故事性和深度的居住空间。
本文将对吉拉迪住宅中的空间叙事构建手法进行浅析,以探究其成功背后的设计哲学。
二、空间节奏的构建在吉拉迪住宅中,空间节奏的构建是其设计的重要一环。
设计师通过巧妙地安排空间布局,营造出富有韵律感和流动性的空间体验。
首先,在整体布局上,住宅采用了开放式设计,各个功能区域相互贯通,形成了流畅的空间流动。
其次,在细节处理上,设计师通过不同大小的房间、高低错落的空间布局以及巧妙利用的隔断,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这种空间节奏的构建使得居住者在其中能够感受到空间的起伏变化,增强了空间的叙事性。
三、光影的运 used 营造氛围光影是空间叙事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吉拉迪住宅中,光影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设计师通过合理布置灯具、利用自然光以及创造合适的反射面,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情感的光影效果。
在室内空间中,柔和的灯光与硬朗的建筑线条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在不同时间段和季节,自然光的变化也会带来不同的光影效果,使得住宅空间更加生动多变。
四、色彩的搭配与表达色彩是空间叙事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吉拉迪住宅中,色彩的运用体现了设计师对空间氛围和情感表达的独到见解。
首先,在整体色调上,住宅采用了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居氛围。
其次,在细节处理上,设计师通过巧妙地搭配不同颜色的家具、饰品以及墙面涂料,形成了富有层次感和个性的色彩效果。
此外,色彩的运用还与光影效果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叙事性。
五、总结吉拉迪住宅的空间叙事构建手法,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节奏、光影和色彩等元素,设计师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故事性和深度的居住空间。
这种空间叙事构建手法不仅提高了住宅的审美价值,还为居住者带来了舒适的居住体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建筑诠释的戏剧美_兼析柏林犹太⼈博物馆对悲剧美的表现建筑诠释的戏剧美——兼析柏林犹太⼈博物馆对悲剧美的表现张蓉 Zhang RongTheatre Beauty Expressed by Architecture中图分类号 TU-242.5⽂献标识码 B⽂章编号 1003-739X(2008)02-0054-04摘要全⽂分两个部分:第⼀部分,提出建筑表现和戏剧表现相类⽐的观点,之后⽐照戏剧表现的要素,提出建筑的戏剧性表现的要素;第⼆部分,以柏林犹太⼈博物馆为例,印证本⽂的主题,即,建筑如何象戏剧那样表现美。
关键词戏剧性的建筑悲剧美柏林犹太⼈博物馆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t provides a point of analogy between architecture expression and theatre expression, and proposes 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al dramatic expression 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atre expressio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rticle takes the Berlin Jewish Museum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view in the previous part, which is how the architectures express the beauty like theatre. Key Words Dramatic architecture, Beauty of tragedy, Berlin Jewish Museum作者邮编电⼦信箱收稿⽇期华南理⼯⼤学建筑学院博⼠研究⽣、⼀级注册建筑师510641zrcd02@/doc/573215482.html2007 12 12在视觉表现艺术中,建筑被认为与戏剧有巨⼤的差别。
浅析电视剧《老酒馆》中的空间建构与叙事电视剧《老酒馆》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推出的一部经典剧集,该剧以老北京一家酒馆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故事。
在剧中,空间建构和叙事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效果。
在《老酒馆》中,空间建构是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
酒馆作为主要的舞台背景,是故事发展的关键场所。
酒馆的建筑结构、布局和装饰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剧中通过对酒馆内外空间的展示,使观众感受到了酒馆的繁荣与衰落、人们的欢声笑语与泪水,以及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酒馆的空间也反映了人物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不同位置和场景的切换,展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与纠葛,突显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对立和冲突。
空间建构与剧情叙事相互作用,带来了叙事的表现效果。
通过对不同空间的切换和展示,剧情得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呈现出复杂而丰富的故事线。
酒馆内外的对比和衔接,既展现了酒馆外的社会生活和酒馆内的私密空间,又营造了戏剧冲突和剧情转折的氛围。
酒馆内部不同区域的划分以及人物在酒馆内部的移动,也为叙事提供了夺人心魄的场景和戏剧冲突。
观众通过对这些空间的观察和感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通过空间建构和叙事的结合,《老酒馆》在剧情紧凑和人物刻画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剧中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和场景的切换,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复杂性。
酒馆的空间也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矛盾提供了更多的表演空间。
通过对空间的利用和设置,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起伏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增强了剧集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老酒馆》中的空间建构与叙事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效果。
通过酒馆这一场景背景的展示和利用,剧集成功地呈现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使观众在观看剧集的过程中,既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变迁,又能够亲近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剧集的观赏价值。
空间叙事的技巧与方法空间叙事是一种通过描述和利用空间环境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技巧与方法。
以下是空间叙事的一些技巧和方法:1. 场景设置:选择合适的场景来展示故事情节,可以通过绘画生动的场景描述来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其中,并且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 空间布局:合理安排空间环境中的对象和人物的位置,以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描述和改变空间布局,可以制造紧张或和谐的氛围。
3. 描述细节:用详细的描述性语言来描绘空间中的细节,以提高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这些细节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外观、味道、声音和触感等,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4. 空间变化:通过描述环境的变化,如天气、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来增添情节发展和角色发展的戏剧性。
这也有助于创造节奏感和引起读者的兴趣。
5. 视角选择: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来展示故事中的不同场景,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和角色。
这可以包括主角的视角、旁观者的视角或第三人称的视角等。
6. 空间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空间环境,例如城市和乡村,室内和室外,来突出故事中的冲突和对立,进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7. 空间隐喻:利用空间环境来隐喻故事中的主题或情感状态。
例如,黑暗的房间可以隐喻恐惧和不确定性,而明亮的阳光可以代表希望和解决。
8. 触发记忆:通过描述熟悉的空间环境或特定的地点,激发读者的回忆和情感反应,从而增强故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9. 空间旅程:通过描述角色在空间中的移动和旅程,来展示他们的成长和转变。
这可以是一个物理的旅程,如旅行或迁移,也可以是一个精神的旅程,如反思和成熟。
10. 空间反射:利用空间环境来反射角色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体验。
例如,一个凌乱和不整洁的房间可以代表主角的混乱和内心的压力。
关键词:空间叙事;展示空间;叙事结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展示空间作为其中一部分重要组成,在当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精神方面的追求,同时也就对其所处的生活、娱乐、购物等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以人为本、迎合时展的展示空间,对于设计者而言是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使命。
1概述空间叙事所谓叙事,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运用合适的语言或其他媒介重新展示时间与空间交织变化过程中的事件。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叙事无时无刻不陪在人类身边,人类通过多种方式来叙述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
对于叙事的核心,就在于“事”,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其中所讲的“事”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简单的“事”,当前很多叙事学者对此有很多看法,而这些看法都是基于叙事是否有因果关系进行推导进行研究的。
从空间的角度来讲,空间作为人类生存的地基,可以说空间是人类意识和活动的定居场所,空间的存在基于人的存在才会更加真实,因此空间必须为人所使用和感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叙事活动与其所处空间及空间意识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人类在空间中叙事,然后将在某种特定空间下的事件保存下来,这就是叙事在空间中的存在的意义。
从整体上来看空间叙事,首先要做的就是欢迎参观者进行空间中感受叙事的旅程,也可以是根据一个故事情节构建一种比较可信的演绎方式,而空间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提供参观者能够自由活动的世界,这种空间,不仅仅从广义的角度上满足“叙事”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具有戏剧性的表达空间,通过该空间向参观者传达信息或观点;其次,对于叙事性空间的甄选标准应从该空间是否具备多个学科领域特征进行,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展示空间中,能够看到多种媒介同时存在其中,这些媒介是整个空间结构中的一部分组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应该是不分彼此统一存在的;最后,空间还应该具备叙事特有的沟通能力,一方面能够从信息、智慧的角度上与参观者之间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也要从感性、情感的角度上具备一定表达能力。
空间叙事与室内设计案例分析空间叙事是指通过设计手法和元素来传达一个故事或情感,使人们在进入一个空间时能够感受到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叙事可以通过布局、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式来实现。
下面将通过一个室内设计案例来分析空间叙事的运用。
这个室内设计案例是一个家庭餐厅的设计,面积大约为100平米。
设计师的目标是为顾客创造一个温暖、舒适且具有家庭氛围的用餐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采用了以下的设计手法和元素。
首先,设计师选择了柔和的色彩来营造温暖的氛围。
墙面选择了米白色,与淡黄色的窗帘相搭配,自然亲和。
地面使用了木质地板,营造了家庭的氛围。
家具也选用了深色木质,与整体的色调相协调。
其次,布局的设计也很关键。
餐厅的主要区域是用餐区和休息区。
用餐区占据了整个空间的一侧,设计师放置了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并配以一排木质椅子。
餐桌上放置了一束鲜花和一些装饰品,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休息区则设在了另一侧,放置了一张舒适的沙发和一张茶几,供顾客休息和等候。
另外,设计师还增加了一些细节来增强空间叙事。
首先,在用餐区的一面墙上,设计师安装了一个大型的镜子,并在镜子前摆放了一盆常青植物,通过镜子来扩大空间的感觉,同时增加了绿色植物的元素,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生机。
其次,设计师在休息区放置了一些家庭照片和装饰画,让顾客在休息的同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空间叙事对于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选择适合的色彩、布局和细节,设计师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餐厅。
顾客进入这个空间时,会立即感受到家的氛围,增加用餐的情趣和舒适感。
在实际的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来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和元素。
比如在咖啡店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明亮的色彩、舒适的沙发和柔和的音乐来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
而在办公室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清新的色彩、简洁的家具和绿植来创造一个专注和活力的工作氛围。
总之,空间叙事是室内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异常视角下建筑空间叙事的审美逻辑——以《疯狂的石头》为例》篇一异常视角下建筑空间叙事的审美逻辑——以电影《疯狂的石头》为例一、引言在当代艺术与文化的交织中,建筑空间不仅作为实体存在,更成为了一种叙事媒介。
电影《疯狂的石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空间构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异常视角下审视建筑空间叙事的绝佳案例。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电影中,异常视角下的建筑空间叙事如何构建审美逻辑,以及这种逻辑如何影响观众的审美体验。
二、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建筑空间背景《疯狂的石头》作为一部黑色喜剧电影,其叙事背景设置在复杂的城市建筑空间中。
影片中的建筑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
从老旧的小区到豪华的珠宝店,再到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电影通过多样化的建筑空间,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冲突与戏剧性的故事。
三、异常视角下的建筑空间叙事异常视角在这里指的是一种不同于常规的观察角度和方式。
在《疯狂的石头》中,导演运用了各种非传统的摄影技巧和角度,通过特殊视角来表现建筑空间,使建筑不仅作为故事的背景存在,更成为了叙事的重要参与者。
例如,通过低角度的镜头展现高楼大厦的压迫感,或者通过非常规的摄影角度展现城市空间的错综复杂。
这种异常视角下的建筑空间叙事,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也赋予了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
四、审美逻辑的构建在《疯狂的石头》中,建筑空间叙事的审美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与情节的互动:电影中的建筑空间不仅是情节发生的场所,更是情节发展的推动者。
通过建筑空间的转换和变化,电影情节得以展开和推进。
2. 视觉冲击力的营造:通过异常视角和特殊的摄影技巧,电影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 符号化与隐喻性:电影中的建筑空间常常具有符号化和隐喻性的特点,通过这些符号和隐喻,电影传达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
五、审美逻辑对观众的影响在《疯狂的石头》中,这种异常视角下的建筑空间叙事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空间中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的运用浅析
发表时间:2018-11-05T11:54:07.0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作者:潘华海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数量增多、建筑规模扩大,由于规划设计不科学,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
珠海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数量增多、建筑规模扩大,由于规划设计不科学,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特点。
本文以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为核心,首先指出叙事设计手法对建筑空间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戏剧性叙事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特征,最后阐述了具体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空间;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影响;运用
引言:建筑空间包括功能属性、精神属性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例如采光、通风、尺度等要素,后者例如情感、文化、审美等要素。
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指的是用户在使用建筑时,能感受到完善的发展变化,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环节。
实践证实,将戏剧性叙事手法用在建筑设计中,能提高建筑空间属性,以下结合工程案例进行探讨。
1.叙事设计手法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1.1 拓展空间视野
基于叙事设计理念研究建筑空间,能从多个维度入手,拓展了空间视野。
以往空间设计,以设计人员的情感表达为依据,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和感受。
叙事设计手法的应用,既突出设计人员的情感,又满足用户的需求[1]。
此外,从体验、感知等角度设计建筑空间,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满足创新目标。
1.2 加强交流功能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叙事是人类生存和表达的基本方式,不仅实现了情感表达,而且能传递思想、信念、价值观等。
其中,叙事以故事为基准,因此容易理解,将其和建筑空间相结合,能促使设计人员突破物质空间的限制,更加注重人类的真实感受,增强了人和建筑的互动性。
1.3 突出区域特色
通过叙事,能帮助人类寻找交际资源,在现实世界中明确发展方向。
分析可知,时间会影响建筑空间,但当前建筑空间设计却忽视了时间的作用,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
此外,设计中突出城市实际发生的事件和故事,有利于塑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空间。
2.戏剧性叙事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特征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戏剧性叙事所带来的意义重大,从应用特征上分析,主要体现在三点,分别是实现建筑、人物、事件的相互统一、对用户的情感体验加以注重、突出表达场所精神。
2.1 建筑、人物、事件相统一
建筑的基本作用,是满足用户的活动需求,空间设计时要分析不同感觉之间的影响。
其中,人物指的是用户,是建筑的使用者;事件指的是建筑内可以开展的活动。
建筑、人物、事件三者互为因果,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应该实现精神统一[2]。
具体来说,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可以采用道具,可以制造悬念,也可以逐步指引,为三者的联系创造条件。
2.2 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
戏剧性叙事手法设计的突出特征,就是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考虑到建筑类型较多,对于不同的建筑,应该具体分析使用功能,尤其将用户作为一个核心,分析用户的行为动作,获得最舒适的空间。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建筑空间设计中,要满足用户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获得满足和乐趣,充分发挥出戏剧性叙事的应用价值。
2.3 突出表达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9年,由国外建筑学家提出,指的是建筑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还具有区域特性,是对人类认同感、归属感的集中体现。
还有学者认为[3],建筑场所并不单纯指代建筑空间,也是包含着某些线索的景观,例如偶然与常态、和谐与矛盾、静谧与嘈杂等,是场所和用户彼此联系的结果。
采用戏剧性叙事手法,设计人员在建筑场所和用户之间建立联系,能获得更好的空间体验,突出表达场所精神。
3.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3.1 创造体验方式
创造体验方式才能打造精神空间,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暗示引导。
为了提高建筑空间的趣味性,通过暗示引导,能对建筑空间进行适度显露或隐藏。
具体做法上,可以利用空间的组织性、导向性,例如在建筑入口设计步道,成为通向建筑内部的路径,改变用户单调性的感受,和园林设计中的“曲径通幽”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二,层次渗透。
所谓渗透,简单来说就是模糊两个空间或多个空间的界限,在视觉感官上形成联系,构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4]。
以借景、对景手法为例,是层次渗透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改善用户的情感和精神体验。
第三,序列组织。
营造空间序列,可以实现建筑空间的收与放、开与合,富有精神意味。
具体设计中,一方面借鉴戏剧事件的结构,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等环节,用户处于建筑中,仿佛走进戏剧故事中。
另一方面,合理设计空间组织,利用标志或符号指引人们的行为,加深用户的印象,最终改善体验效果。
3.2 利用自然元素
在自然界中,声、光、山、水、土石、植物等,均是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
以苏州园林中的听雨轩为例,利用雨水和声音,创造出舒适的听觉体验,是自然元素设计的典型代表。
以光照为例,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光线会赋予建筑空间不同的情绪,有利于通过时间维度讲述建筑故事。
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光照的特点,可通过自然力量产生震慑效果,创新空间氛围。
3.3 发挥材料性能
材料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必要条件。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该发挥本身性能,利用形状、质感、尺寸、纹理等
要素,对建筑空间赋予更多情感和性格,带给用户丰富的心理感受[5]。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能和钢材、木材、玻璃等材质结合在一起;配合光照、通风等要素,能营造出良好的建筑空间,有利于创造精神空间。
4.工程案例分析
在国内,以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为例,收藏了从汉代到宋朝的石刻艺术品。
分析该博物馆的设计,突出质朴特征,注重游客的情感体验、精神体验。
具体到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精细设计体验路径。
整个参观流线,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其中坡道平缓长直,一直延伸至建筑物的二层。
游客进入馆内,首先在二层参观,然后走到一层体验,促使游客获得充实的参观游玩体验。
第二,科学选择建筑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突出文化意向和绘画意向,其中雕刻材料以混凝土为主,将材质、体量、气氛、意境相结合,从抽象层面开展设计工作。
在国外,以维罗纳古堡博物馆为例,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的上演地,在悲剧情节、偶然因素的影响下,为城市创造出特殊的背景。
1957年,针对古堡博物馆进行修复,设计师更加注重古堡的历史文化,拆分场景片段并重新组合,实现了新元素、旧传统之间的碰撞。
其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体现如下:第一,设计时突出每个元素,包括植物、雕像、桥面等,提高了建筑空间的趣味性。
第二,馆内合理设计展品位置和观赏流线,科学处理新旧关系;馆外考虑到博物馆本身和整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戏剧性叙事空间和背景的统一,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建筑空间中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的应用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从本质上满足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实现了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这是我国建筑设计的一大进步。
结语:综上所述,叙事设计手法,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新模式,能拓展空间视野、加强交流功能、突出区域特色。
在建筑空间设计上,戏剧性叙事手法的应用,实现了建筑、人物、事件相统一,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突出表达场所精神。
结合工程案例,设计要点是创造体验方式、利用自然元素、发挥材料性能,希望为类似工程设计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安娜,徐达,王学勇.浅析建筑空间中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的运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208-211,218.
[2] 邓敬,刘康.“家”的隐喻与戏剧性呈现四川德阳特殊教育学校设计的解读[J].时代建筑,2013,(4):92-97.
[3] 黄译萱.浅析博物馆设计的叙事美学[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