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及其保护
- 格式:pptx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4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国有林场是指由国家所有、国家管理的森林资源管理单位,是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有林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工作。
一、森林资源的培育1. 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中,遵循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科学确定森林的造林树种、密度、结构和更新方式,使得森林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
2. 强化森林保护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将森林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防火、防病虫害等措施,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
3. 发展林下经济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的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国有林场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的保护政策法规,建立森林资源的信息报备和监测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 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国有林场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
3. 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国有林场积极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恢复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
三、管理实践1. 提高管理水平国有林场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2. 开展科技攻关国有林场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科技攻关工作,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推动森林资源的高效保护和培育。
3. 加强合作交流国有林场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森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木材、药材、果实和野生动物等,还起着出氧、固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而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强立法保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建立森林保护管理机构,促进森林保护体系向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对森林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极为重要。
在采伐、烧毁和其他破坏活动中,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以保证森林资源能够长期持续利用。
二、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的利用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前提,必须考虑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效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充分了解森林资源的品种、分布、生长习性、病虫害及其预防等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森林利用。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提高森林的产出率和质量,创造出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2.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要鼓励发展森林产业,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发展绿色经济,推行生态林业,不断提高森林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强森林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同时还要重视森林旅游的开发和推广,从而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
3.合理开发伐木伐木是森林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合理开发伐木至关重要。
在伐木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林木管理和合理的采伐来保持森林资源不断更新。
同时,合理的伐木可以刺激森林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推广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不仅要控制砍伐、烧毁等破坏行为,还需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工作。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日益凸显。
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平衡被破坏、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等。
森林保护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森林破坏的现状和造成的影响出发,提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森林保护对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森林破坏的现状1. 乱砍滥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木材、纸张、木炭等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森林资源的利润性,很多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进行了乱砍滥伐的行为。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约,这种行为更加猖獗。
2. 排放污染除了乱砍滥伐,工业和农业活动也是导致森林破坏的重要因素。
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加速森林退化。
3. 建设开发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和清理,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农田扩张的需要。
这使得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了破坏,而且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 气候变暖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的固定和净化者,它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物体内。
森林资源的破坏将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暖化的现状。
2. 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一个森林内通常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生态平衡。
森林的破坏导致了大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使得许多物种面临了灭绝的危险。
3.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后,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暴露在外面。
暴雨天气来临时,容易造成土壤的流失,形成森林土壤侵蚀。
这不仅会导致土地肥力的流失,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以上这些影响表明,森林的破坏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剧。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广义森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衣食住行都源于此,后来祖先们搬出森林,但仍仰赖森林提供生活所需,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
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1.森林的重要性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 500l 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
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 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人类的开发和破坏行为,森林正在面临严重的危机。
本文将就当前森林破坏的现状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森林破坏的现状1.非法伐木随着木材需求的增加,非法伐木现象在许多地区变得相当普遍。
短期内非法伐木带来的利润吸引着一些不法分子,他们无视法律和道德约束,疯狂砍伐森林。
非法伐木不仅损害了森林生态系统,还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合法权威,使社会秩序失序。
2.林地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林地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导致森林的减少和破坏。
林地开发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还带来了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3.植被砍伐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会不得已地通过砍伐植被来谋生。
这种土地逐渐沦为荒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4.森林火灾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森林火灾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制造森林火灾。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5.生态失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于维持地球的气候、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森林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加剧了地球气候的变化,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影响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保护的对策1.加强立法和执法要想有效地遏制森林破坏问题,就必须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法力度。
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森林保护法律,限制伐木和土地开发的行为,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地遏制森林破坏行为的发生。
2.促进可持续利用为了降低对天然森林的伐木需求,各国应从立法、政策、科技、市场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推动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通过发展森林木材认证制度、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鼓励各方在利用森林资源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充分满足人类需求的兼顾保护生态环境。
森林的重要性
标题:森林的重要性及其保护
一、引言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它们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保持气候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森林的生态价值
1. 维持生态平衡:森林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为无数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调节气候: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抵抗全球变暖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还可以调节降雨,减少洪水和干旱的发生。
3. 净化环境:森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大气,提高空气质量。
三、森林的社会经济价值
1. 提供资源:森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食品、药材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经济发展:森林旅游业、林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森林保护的紧迫性
尽管森林的价值如此重要,但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砍伐和破坏现象仍然严重。
这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也加剧了气候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
五、结语
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生态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森林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
1.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B.农业社会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C.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D.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3.下列生态系统中物种资源最丰富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
读图回答4~5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
据此完成6~7题。
6.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地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7.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森林覆盖率从初期的8.6%提高到目前的20.13%,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了0.53亿公顷。
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保护措施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展开探讨。
二、森林的减缓气候变化作用1. 碳吸附和贮存作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
同时,森林中栖息的土壤微生物将有机碳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进一步减缓碳排放。
2. 调节气候: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能力。
树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并增加湿度。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阻止其直接照射到地表,减缓地球的升温速度。
3. 保护水资源:森林能够净化土壤和地下水,维持水源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森林可以减少洪水和干旱的风险,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森林保护措施1. 森林保护及恢复:加大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力度,禁止滥伐和非法砍伐行为;积极推动森林的恢复与重建,提高森林面积和质量。
2. 可持续林业管理:采取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方式,合理利用林木资源,确保森林资源能够持续供应,减少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4. 防治森林火灾:建立健全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和扑救体系,加大对森林火灾的防控力度,减少火灾造成的碳排放。
5. 资金支持和保障: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森林保护和恢复,并加强相关的制定和落实,推动森林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森林保护的挑战与对策1. 经济利益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提供经济激励和补偿机制,平衡经济发展与森林保护之间的矛盾。
2. 土地利用冲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减少不可持续的冲突,保护森林资源。
3. 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减灾措施的效果。
4. 跨国合作与法律合规:加强跨国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动国际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法砍伐和非法贸易的打击。
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广义森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衣食住行都源于此,后来祖先们搬出森林,但仍仰赖森林提供生活所需,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
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1.森林的重要性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 500L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
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 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 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1. 引言1.1 国有林场的重要性国有林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国有林场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源涵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林场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自然环境提供生态保障。
国有林场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能够为国家提供丰富的木材、药材等资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国有林场还是维护生态平衡、防治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能够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地等生态服务功能。
国有林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加强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1.2 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必要性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对于国有林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氧气和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为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还是珍贵的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森林资源就是在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能够有效地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而且还能够为农业提供调节气候的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通过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类对于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需求,同时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不仅仅关乎自然生态的平衡,更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才能实现国家绿色发展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2. 正文2.1 国有林场的现状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管理单位,其规模和功能对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数量众多,面积广泛,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森林资源。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破坏现象愈发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迫切需要深入了解森林破坏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一、森林破坏现状1.乱砍滥伐: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商业开发的需求,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
大量的乱砍滥伐导致了森林的减少,严重危害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非法采伐: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通过非法采伐方式获取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加剧了森林资源的枯竭和荒漠化。
3.森林火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热带化现象日益显著,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尤其是在亚马逊雨林、澳大利亚等地区,森林火灾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现象。
4.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对森林资源的侵蚀严重,使得原本茂密的森林逐渐消失。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的丧失,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森林保护对策1.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立法,并加大对非法采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体系,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通过采取严格的森林管理制度,实行可持续林业开发,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森林破坏的行为。
3.森林防火:加强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4.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破坏严重的森林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工作,恢复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减轻破坏造成的危害。
5.生态保护教育:加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的国际联盟和合作机制,共同保护全球的森林资源。
森林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森林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课程标准】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分布及破坏的现状,能够简述森林的生态功能。
2.说明森林被毁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自主学习】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一、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__________、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3.森林是最丰富的__________。
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2(1)世界:2000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6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__________,其中2/3 为__________,1/3 为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__________。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林。
(2)根据图4.1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是和,保存下来的原因有:b、森林破坏严重的大洲:(3)我国:2000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占有0.11公顷,覆盖率__________。
3..结合图4.2,描述森林的生态功能。
4.简述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后的影响。
三、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政府:198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______________》),2002年公布森林法的___________ 。
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国有林场从____________________ 转为⑱______________。
保护森林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森林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可以提供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提供木材、燃料、食物等生产生活资料。
2. 森林面临的威胁:森林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过度采伐、非法砍伐、开垦林地、野生动植物贸易等。
这些威胁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恶化。
3. 保护森林的措施:保护森林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对森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人们参与保护森林的活动。
4. 国际合作与政策:保护森林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支持,包括打击非法木材贸易、推动全球森林治理架构改革、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可持续林业等。
同时,也需要各国政府制定有利于保护森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5. 科技与创新:利用科技和创新手段是保护森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森林变化情况,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巡护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林业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