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 PPT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1
第十四章班级管理与课堂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一、班级概述(一)班级的概念及对功能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基本单位。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群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自“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此教学形式。
可见,班级首先是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产生的,后来,班级的功能随着历史发展有所拓展,班级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单位。
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②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③有利于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级的功能班级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和特点决定的。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1、班级的社会化功能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在班级组织中,通过解决团体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及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①促进发展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及社会技能的发展。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
班级组织既能满足归属的需求、亲和的需求和依存的需求等基本需求,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的途径。
③诊断功能。
学生置身于班级组织中时,其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课堂管理ppt课堂管理ppt课件课堂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第二节课堂行为管理第三节课堂时空管理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的概念二、课堂管理的功能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创建有效的研究环境,促进学生的研究,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思想的演进:从1950-1970年代注重于控制到如今强调预防问题行为,创建促进学生研究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积极的研究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学校背景学生需要与定型期望教师的行为方式与风格班级的特点学校背景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生需要与定型期望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将直接影响课堂管理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期望教师的行为方式与管理风格教师个人经历对课堂管理的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风格权型放任型民主型班级的特点班级的规模班级的氛围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第二节课堂纪律管理一、课堂纪律的概述二、课堂纪律的创建与实施三、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一、课堂纪律概述(一)课堂纪律:理解专制式观点——通过强迫命令来监督学生行为,纪律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之上放任式观点——学生可以自由调节课堂行为,教师不必过多干涉需要在强制和尊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基于尊重和协商,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他律到自律的连续体。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二、课堂纪律的创建与实施(一)课堂规则的建立与学生共同制订规则:清楚地叙述规则:提供规则的原理:解释规则存在的原因;以肯定的方式陈述规则。
良好规则的特征:合理性;清晰明了;可实施可操作性;一致性;灵活性(二)课堂程序的建立程序与规则一样,都是对行为的期望,但程序常只适用于一些具体的活动,通常是用于完成某个行为,而不是禁止某个行为。
需要程序的一般有以下五个领域:(1)学生对教师空间和设施的使用;(2)学生在教室之外的一些活动;(3)学生在集体活动时应遵循的程序;(4)小组讨论时应遵循的程序;(5)附加程序三种纪律实施方式比较三、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界定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一)课堂问题行为界定违反公认的课堂行为规范的行为和明显的心理问题行为。
班集体规章制度ppt参考第一部分:宗旨和目标1.1 宗旨:建设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良好互助、共同发展的班集体。
1.2 目标:规范班级行为,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班级整体素质,共同努力实现学业目标。
第二部分:班级管理2.1 纪律管理2.1.1 晚自习进出时间:晚自习开始时间为19:30,结束时间为21:30。
晚自习期间,禁止随意进出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需事先向班主任请假。
2.1.2 课间休息管理:课间休息时间为十分钟,必须保持教室内安静,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或打闹。
2.1.3 上课管理:上课期间必须认真听讲,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手机静音放在书包里。
2.2 班干部管理2.2.1 班长职责:负责召开班会,组织班级活动,协调班级事务,维护班级秩序。
2.2.2 班委职责:协助班长完成工作,负责班级各项任务的分工和执行。
2.3 班级活动2.3.1 活动安排: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如团建、运动会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2.3.2 活动守则:活动期间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离开活动现场。
第三部分:家庭作业管理3.1 完成作业:每位同学必须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得抄袭、抄袭。
3.2 互助交流: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但不得直接抄袭他人答案。
3.3 检查批改:作业完成后,应主动请同学或老师检查批改,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考试管理4.1 考试准备:每次考试前,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不得抄袭、舞弊。
4.2 考场规则:考试期间必须保持安静,不得相互交谈,不得传递纸条或使用通讯工具。
4.3 阅卷复查:考试之后,应主动申请查阅试卷,发现错误可向老师及时申请复查,确保成绩正确。
第五部分:奖惩制度5.1 奖励措施: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将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5.2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班规的同学,将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