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氨磺必利配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8-03T15:44:40.0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范贤? 孟庆顺[导读] 研究分析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范贤? 孟庆顺(肥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泰安 ?27160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6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接受氯氮平治疗,研究组的34例患者接受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氯氮;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40-02 现阶段,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此疾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复发率高[1]。
临床研究表明,随着病情的迁移患者会出现智能衰退、社会功能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
目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2]。
本次研究收集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6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26~40岁;研究组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26~4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15T17:05:28.0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作者:李晓丹黄仁春翁赛峥[导读] 探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 350008【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6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6周。
结果:治疗6周,阴性症状的有效率为81.7%。
结论: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氨磺必利;氯氮平;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性症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之一,在30%~40%的分裂症难治性患者中,阴性症状为显著的特征 [1-2]。
本研究探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3],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符合CCMD -3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8~64岁,PANSS≥60分,SANS评定≥60,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帕金森病,酒精、药物依赖者,癫痫,既往有类似药物过敏者。
共60例,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0.5±8.5岁,平均病程5.3±2.6年。
1.2 方法首次起病未曾用药物或经2周药物清洗,氨磺必利每日一次口服给药,初始剂量100~300mg/d,一般14天内增至400mg/d,氯氮平15~45 mg/d。
睡前顿服,同疗程6周,可合并苯海索片。
采用PANSS、SANS和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各评定1次,以PANSS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进,≥25%为进步,<25%为无效,同时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本研究探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实验设计,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明显效果。
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在阳性症状、消极症状和总分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讨论部分探讨了该联合治疗在缓解情绪障碍和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作用机理。
临床应用方面建议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选择。
结论中指出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完善该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结部分总结了该研究的意义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该研究为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新的临床疗效分析。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小剂量氯氮平、氨磺必利、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疗效评价、研究方法、讨论、结论、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幻听、妄想、情感混乱和认知障碍等。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现有的药物治疗往往会出现很多副作用,且疗效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临床疗效分析,我们希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评估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了解该治疗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
通过观察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此研究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全面评估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发表时间:2019-03-30T11:54:58.3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作者:潘勇[导读] 研究氨磺必利与氯氮平运用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纳入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氨磺必利,对照组采取氯氮平,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氨磺必利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减轻阴性症状上优势较大,快速稳定病情。
潘勇(贺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贺州 542899)【摘要】目的:研究氨磺必利与氯氮平运用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纳入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氨磺必利,对照组采取氯氮平,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氨磺必利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减轻阴性症状上优势较大,快速稳定病情。
【关键词】临床疗效;氯氮平;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67-02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其中包括阳性、阴性症状两类,前者指急性期高级运动神经能缺陷导致低级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言语)紊乱、行为异常等;后者指精神功能减退甚至消失导致精神缺损状态,症状表现为思维缺乏、意志缺乏、注意障碍及社交缺乏等,对患者神经认知具有较大伤害,与阳性症状相比,病程慢性迁延,对药物反应差,治疗难度大[1]。
氯氮平作为治疗难治性患者的特效药物,但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一般不作为抗精神病药一线用药。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听、妄想、混乱的思维和情感等。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其中抗精神病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类型。
氯氮平和氨磺必利作为两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的活性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而氨磺必利则主要通过促进多巴胺的活性,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消极症状和认知功能。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对于这种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疗效分析和评估。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所在。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验证该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对临床观察结果和副作用分析的详细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为临床医生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本研究也希望能够对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我们期望可以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推动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做出贡献。
1.3 意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式。
氯氮平和氨磺必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症状。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已经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联合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杨禹珍(南平市第三医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㊂方法:将南平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两组均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剂量氯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㊂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8.85%,略低于对照组的80.7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的P A N S S各因子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 0.05),但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38%(P<0.05)㊂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小剂量与常规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小剂量氯氮平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关键词氨磺必利;氯氮平;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2-0176-02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高发性的精神疾病,其患病为0.66%,病程较长,迁延不愈,而且复发率较高[1㊁2]㊂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阐述明了,虽采用药物治疗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但仍无特效方法[3㊁4]㊂关于药物治疗,一般强调早期用药㊁足量用药,研究认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但常规剂量不良反应多[3]㊂笔者采用氨磺必利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氨磺必利联合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该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㊂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南平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 C D-10)应用指导手册“中的诊断标准[5]㊂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其中,对照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为23~46岁,平均年龄为(36.71ʃ6.38)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5.09ʃ2.64)年;观察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为22~48岁,平均年龄为(36.94ʃ6.4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4ʃ2.73)年㊂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1.2方法两组患者均口服氨磺必利治疗,以0.2g/d作为起始剂量,2周内剂量增加至0.6~1.0g/d,平均剂量为(0.76ʃ0.15)g/d㊂对照组联合常规剂量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为0.05g/d,2周内增加至0.35~ 0.50g/d,平均剂量为(0.43ʃ0.05)g/d;观察组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为0.025g/d,2周内增加至0.05~0.15g/d,平均剂量为(0.11ʃ0.03)g/d㊂疗程均为8周㊂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 A N S S)减分率评价临床疗效:①基本痊愈,减分率ȡ75%;②显著进步,减分率50%~74%;③进步,减分率25% ~49%;④无效,减分率<25%㊂总体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ː总例数ˑ100%㊂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发生的需要处理不良反应㊂1.4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8.85%,略低于对照组的80.7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2两组治疗前后的P A N S S评分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P A N S S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㊂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P A N S S 评分比较( x ʃs ,分)组别时间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总分对照组治疗前25.74ʃ5.6322.54ʃ5.1638.53ʃ7.1986.81ʃ11.28(n =52)治疗后15.49ʃ5.39*15.84ʃ5.13*29.29ʃ6.62*60.62ʃ12.07*观察组治疗前25.56ʃ5.5422.39ʃ5.1939.09ʃ7.1587.04ʃ11.41(n =52)治疗后15.74ʃ5.41*15.49ʃ4.97*28.72ʃ6.71*59.95ʃ12.13*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2.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38%(P <0.05),如表2所示㊂表2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失眠头晕嗜睡流涎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静坐不能体位性低血压便秘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转氨酶升高体质量增加对照组(n =52)6(11.54)17(32.69)16(30.77)20(38.46)6(11.54)10(19.23)5(9.62)5(9.62)16(30.77)7(13.46)4(7.69)5(9.62)18(34.62)观察组(n =52)3(5.77)4(7.69)4(7.69)5(9.62)3(5.77)2(3.85)3(5.77)2(3.85)7(13.46)5(9.62)2(3.85)3(5.77)3(5.77)3 讨论本研究用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8周后,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氨磺必利对大脑额叶皮层突触前D 2㊁D 3受体具有选择性阻断作用,使多巴胺能传输明显增加,同时能够对边缘区突触后D 2㊁D 3受体给予阻断,进而导致多巴胺能传输减少,即该药能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皮层多巴胺能活动过度及边缘区多巴胺能活动减少达到同时治疗作用,使其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得到同时改善[6㊁7]㊂氯氮平可以增加中前额叶皮层谷氨酸释放,达到同时改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的目的,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大[8]㊂本研究观察组将氯氮平剂量由常规的0.35~0.50g /d 降低至0.05~0.15g /d ,治疗8周后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降低氯氮平剂量并未影响疗效,但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8.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38%,与文献报道相符[9],采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安全性更高㊂综上所述,氨磺必利联合小剂量与常规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而小剂量氯氮平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参考文献[1]朱怀轩,唐焕芬.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78-80.[2]苏天勋,何燕飞,张健,等.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8):171-173.[3]易军,胡亚荣,万其容.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14,27(4):278-280.[4]马金芳,陈永新.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药导报,2013,32(10):1309-1311.[5]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国际疾病分类(I C D-10)应用指导手册[M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6]张艳.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 A N S S ㊁T E S S 评分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3):366-368.[7]陈敏梅,黎海雁,蔡守彬,等.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㊁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17,17(12):84-85.[8]许俊杰,侯晓梅,毕占魁,等.氯氮平与氯丙嗪㊁利培酮三者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67-68.[9]余杰.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7):158-160.作者简介:杨禹珍(1978-),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精神卫生方面的研究㊂。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混乱等严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已经被证实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将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看小剂量氯氮平和氨磺必利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小剂量氯氮平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通过抑制多巴胺的活性来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而氨磺必利则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能够减少胃肠道内的动力反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精神病作用。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减轻患者的症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临床疗效上的表现。
研究表明,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长期治疗中,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复发率,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虽然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小剂量氯氮平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综合征、心血管不良反应等,而氨磺必利的副作用则主要包括运动障碍、泌乳、心律失常等。
在使用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氨磺必利联合奋乃静或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奋乃静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方法:将40例采用氨磺必利联合奋乃静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时间为12个月,最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何。
结果:联合氯氮平进行治疗的40位患者当中,治疗有明显效果的占73.3%,联合奋乃静治疗的40为患者当中,治疗有明显效果的占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氯氮平与联合奋乃静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都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联合氯氮平的的治疗效果更为好一点。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氯氮平;奋乃静【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116-01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选用的患者均要满足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而且他们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要>60分,同时他们没有其他的一些疾病,近五年内服用过精神类药物。
将以上患者分为两大组:联合氯氮平40例,联合奋乃静40例,每个大组内均选有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男性年龄平均在25~55岁,女性年龄平均在20~55岁[2]。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都无特别的统计意义,都是和研究不相关的具有可比性的资料,入组的患者都在治疗前都需要家属签订药物治疗协议书。
1.2 方法治疗前12天患者要停止使用其他任何药物。
联合氯氮平组:前四月氯氮平用量在50~150mg/d,等到四月过后,治疗有了初步效果后,氯氮平用量逐步增加至350~500mg/d。
氨磺必利同样在前四周的时候用量200mg/d,四周过后,氨磺必利用量逐步增加至600~1000mg/d。
联合奋乃静组同上组只是将氯氮平换成了奋乃静,其余不变。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对药物用量进行微调,以达到药物最大的治疗效果。
舒必利与氯氮平合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率研究摘要】目的使用舒必利、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
方法抽取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联合使用舒必利与氯氮平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1例(18.33%)患者取得显著疗效,37例患者(61.67%)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另12例患者(20%)没有改善。
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患者均未出现肝脏、肾脏功能受损、癫痫样发作、粒细胞减少及意识障碍等情况。
结论联合使用舒必利与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必利氯氮平联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9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74-02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患者罹患该病后,往往在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发生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有30%经药物治疗后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无效的达到了10%,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了病情恶化。
对于这部分患者,目前医学界尚未提出较好的解决办法。
为积累经验,并与同行分享、交流,抽取我院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60例,均为入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为33.6岁,病程3-33年,平均为7.8年。
按照CCMD-Ⅱ-R精神分裂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
其中,23例患者为偏执型,10例患者为青春型,27例患者为其他各型,10例患者有家族既往史。
用药史:54例患者使用过以氯丙嗪、奋乃静为主的吩噻嗪类药物,49例患者使用过氟呱啶醇为主的丁酰苯类药物,42例患者使用过以舒必利为主的过苯甲酰胺类药物,10例使用过以泰尔登为主的过硫杂蒽类药物,37例使用过氯氮平,但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
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氯氮平,研究组应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TC和BMI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获得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C和BM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具备良好安全性。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氯氮平;氨磺必利;PANSS;不良反应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病情严重且治疗难度大的精神疾病,主要是因为精神分裂症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指的是确诊精神分裂症,通过多种不同抗精神病用药以及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后仍难以获得满意效果的一类精神分裂症[1]。
对于此类患者临床多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促进病情改善,氯氮平目前公认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的药物,但也需要考虑药物毒副作用,这也让该药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2]。
氨磺必利在促进精神分裂症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满意,本文研究分析了氨磺必利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信息研究时间:2020年3月~2022年3月。
对象来源: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
用数字抽签方法将108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
研究组内有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30~62岁,年龄均值(48.44±5.37)岁;病程6~22年,病程均值(10.38±2.14)年。
对照组内有男性23例、女性31例;年龄30~63岁,年龄均值(49.12±6.11)岁;病程6~24年,病程均值(11.07±2.36)年。
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在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氨磺必利与氯氮平的疗效。
方法:本次试验主要收集我院精神科2021年2月-2022年1月接收的60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n=30)予以氯氮平治疗方法,研究组(n=30)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经统计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氯氮平治疗效果,其可以降低患者阴性症状指标,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氯氮平;临床疗效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一种常见慢性病症,其具有阴性和阳性两种症状,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患者病程相对较长,并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为情感冷漠、精神异常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为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合理选择相关药物对患者开展有效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收集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接收的60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明确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应用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主要收集我院精神科2021年2月-2022年1月接收的60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两组,研究组(n=30)男17例,女13例,年龄27-63岁,均龄(44.83±6.57);对照组(n=30)男16例,女14例,年龄26-64岁,均龄(44.97±6.43)。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分析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长期性疾病,临床针对患者的治疗除了要注重疗效的改善,还要注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实践显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不佳,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存在明显受损[2]。
本研究具体对比氨磺必利与氯氮平两种药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依据治疗用药分为两组。
观察组150例,男70例,女80例;平均年龄(36.28±6.36)岁;平均病程(8.45±2.16)年。
对照组150例,男74例,女76例;平均年龄(37.59±6.14)岁;平均病程(8.63±2.30)年。
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观察组选择氨磺必利治疗,初始剂量100mg/d,2周内依照患者病情慢慢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保持在300mg/d,每天全部剂量分2次服完。
对照组选择氯氮平治疗,初始剂量50mg/d,之后慢慢增加剂量,2周内慢慢将剂量增加到300~450mg/d,每天全部剂量分3次服完。
两组患者均持续服用12周。
全部患者按照病情所需合理使用苯海索、普萘诺尔、苯二氮类,不使用其他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利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注意障碍、兴趣社交缺乏、意志缺乏、思维缺乏、情感淡漠,得分越低证实患者症状越轻。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利用WHOQL-BREF 量表进行评价,其中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几个方面,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统计学方法:SPSS 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
(x ±s )表示文中计量资料,用t 检验;n (%)表示文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阴性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阴性症状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两组评分结果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