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
一.远红外电地暖优点:1.地面温度分布均匀,室温自下而上递减,舒适度高.2.采用远红外辐射散热,有较好的空气清洁度,无污染无噪音.3.较其他采暖方式,节能幅度约为15%~25%.4.操作方便,分户分室独立控制;温度时间随心所欲.5.系统处于地板下方,不占用空间,室内使用面积可节省2%~3%.6.产品与建筑同寿命,耐用50年,后期免维护.缺点:无生活热水.费用:以100㎡(实际采暖面积)为例,每平方米每月运行费用3.5元至5.5元,一个采暖季为14元到22元二.锅炉采暖(燃气,燃煤,电锅炉)优点:1.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操作方便.2.可提供生活热水3.具分时段控制功能缺点:1.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较高,不适合利用峰谷电价蓄热供暖2.锅炉寿命有限,存在跑.冒.滴.漏的问题3.系统占用层高8-10CM暖气片占用室内面积4.锅炉需要定期维护.费用:以100㎡为例,每平方米每月运行费用5.8元左右,一个采暖季为23.2元.三.空调采暖优点:1.随开随用,升温快2.适合低密度住宅3.温度和时间可预设缺点:1.产生干燥和静电,不利于人体健康2.前期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3.冬季温度较低时,空调制热工作能力大大降低,影响采暖效果费用:以100㎡为例,每平方米每月运行费用6.5元左右,一个采暖季为26元.四.集中供热采暖优点:1.比较适合大众消费,技术逐步成熟2.可提供生活热水缺点:1.供暖时间和温度不能自己控制2.个别物业公司供水温度低,采暖效果不好3.产生灰尘4.管道定期需要维护,清洗.费用:按建筑面积收费,每平方米采暖费用10-16.8元不等,实际采暖面积每平方米一个采暖季的费用为18元到24元不等.综上所述,家庭采暖选择电地暖是正确的选择,即满足了人体舒适,又不浪费能源,电地暖将来必定成为21实际人类采暖的理想选择。
江苏农机化2021.1摘要:论述了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粮食烘干技术原理及装备研发现状,并就粮食干燥设备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关键词:谷物干燥;远红外;石墨烯0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6.5亿t 以上。
由于粮食收获期比较集中,收获后的粮食大都水分较高,如果存储不当,堆积的湿谷物会滋生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造成粮食的大量损失和浪费[1]。
为了避免捂粮损失,谷物收获后,必须经过干燥处理,这是谷物能够长期安全储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2]。
谷物干燥一般采用人工晾晒或机械干燥方式[3]。
人工晾晒受天气影响大,晾晒过程中谷物也容易被污染,而且费时费力,晾晒效率低。
机械干燥不占场地,不受天气影响,整个干燥过程都是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化完成,作业效率高、损失率低,干燥均匀且可确保原粮品质[4]。
发展粮食烘干产业、推进谷物干燥机械化,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干燥技术欧美发达国家对谷物烘干机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已经实现了谷物干燥自动化,80年代以后干燥设备转向高效、环保、高质量、全自动化的方向发展[5-8]。
我国在谷物机械烘干技术研发方面,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现有的谷物烘干机多数为竖箱式烘干机[9],热源采用热风炉或燃烧器,燃料为煤炭、生物质颗粒、柴油、煤油,干燥介质为热气流。
无论是热风炉还是燃烧器都存在使用寿命短、能耗高、效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
图1为传统谷物烘干机剖面示意图,图2为传统谷物烘干机工作原理图。
2远红外干燥技术近些年,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率、低能耗的远红外烘干机应运而生[10]。
与利用燃煤和燃油的烘干机相比,远红外谷物烘干机不但卫生清洁、除湿效率更高,而且可以杀死谷物中的虫卵和湿谷物产生的黄曲霉。
2.1远红外干燥技术原理远红外谷物烘干机利用石墨烯等辐射元件发射出的远红外线干燥谷物。
由于红外线有一定的穿透性,谷物吸收红外辐射后,热量会集聚在内部。
红外线加热原理
红外线加热是一种无接触加热方式,它基于红外辐射的原理进行工作。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其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它可以被物体吸收或反射,从而引起物体温度的升高。
红外线加热利用了物体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
当红外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这些红外线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物体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其表面的颜色和材质。
颜色越暗和材质越吸收红外线的物体,加热效果越好。
红外线加热的过程非常快速,因为红外线能够直接传递能量到物体内部。
这意味着红外线加热相比于传统的加热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和节能。
同时,红外线加热也更加安全,因为它不需要接触物体,避免了热传导引起的烫伤风险。
红外线加热在各种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红外线加热可以快速将食物表面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同时保持食物内部的湿润和嫩度。
在工业加热中,红外线加热可以用于对各种物体进行加热处理,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等。
在医疗领域,红外线加热也可以用于疗法和理疗,例如红外线灯治疗。
总之,红外线加热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接触的加热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将能量传递给物体,使物体温度升高。
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外加热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 红外加热的基本原理红外加热是利用红外线辐射传递能量,实现物体加热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体的温度,会产生不同波长的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在能量传递过程中,能直接作用于物体表面,引起物体的分子振动和原子碰撞,从而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红外辐射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许多介质如玻璃、塑料等,并且几乎不受空气中的水分、粉尘等因素的影响。
红外加热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物体的表面和内部,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因此,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冶金炉窑、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红外加热的应用领域红外加热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具体应用如下:2.1 工业生产红外加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塑料薄膜的热收缩、橡胶的铸造、涂料的干燥等。
红外线的高效加热和快速反应特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和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2.2 医疗保健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例如物理疗法中的红外线热疗、红外线按摩仪等。
红外线能够渗透皮肤、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帮助身体恢复。
2.3 冶金炉窑红外加热在冶金炉窑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红外辐射加热来提高炉窑的温度,实现金属熔化和炼化过程。
红外线的高温加热能够加快金属熔化的速度,并提高炉窑的能源利用率。
2.4 食品加工红外加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食品烘干和传热方面。
红外线可以快速加热食品表面和内部,达到干燥的目的,并且在加热过程中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3. 红外加热的优势和劣势红外加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
3.1 优势•高效:红外辐射能够直接作用于物体表面,快速加热,热效率高。
•均匀:红外辐射能够均匀加热物体的表面和内部,避免了加热不均匀导致的质量问题。
•节能:红外加热过程中无需传递热介质,避免了能量损失。
•环保:红外加热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3.2 劣势•红外加热无法穿透透明介质:红外线无法穿透透明的介质如玻璃,因此在透明物体的加热方面存在局限性。
传统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对比及浅析复合砂石头垫层中砂石应为天然级配砂卵石或中粗砂,级配良好,含泥量小于5%,且不得含有植加筋复合砂垫层详图物残体及垃圾等杂物。
4加筋复合砂石垫层施工技术要求(1)严把材料关,施工前应取得质量检验部门出具的土工织物性能鉴定书。
(2)铺设筋带前,应将其下砂卵石界面上棱角明显的颗粒剔出,并用中砂平整均匀。
(3)土工筋带应有一定的松紧度,但不得出现扭曲、皱褶及重叠现象,端头回折锚固严格按设计施工。
(4)土工筋带铺设操作时应连续进行,避免因暴晒或长时间暴露而造成材料性能降低。
(5)砂石垫层应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3。
且第一层砂石垫层采用水撼法施工,避免振动、碾压对软弱下卧层淤泥质土造成扰动。
5结束语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综合制剂大楼实测最大沉降量为4.3cm,最小沉降量为2.9cm,平均沉降量为3.6cm,相邻基础最大沉降差1.84cm,满足规范要求(0.003e=2.4cm)。
另外我院加筋复合砂石垫层法还用于山西恒源药业制剂大楼高灵敏度黄土软弱地基处理及山西忻州云中制药厂制剂大楼填土地基处理等工程设计中,从我们的工程设计实践证明,土工筋带复合砂石垫层处理软弱粘性土、杂填土及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基本工资确实一种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6JGJ79-91及1998年局部修订条文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GBJ7-893刘景政、杨素春、钟冬波编著.5地基处理与实例分析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5p.61-104收稿日期:2000-08-25传统加热与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应用对比及浅析山东新华医药设计院(255005)孙永茂仲树琦摘要通过山东新华制药股份公司四车间双烯开环罐运用远红外加热技术的实例,将其与传统电加热方式进行了各方面的对比与分析,归纳出远红外加热技术的优点,同时详细阐述了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远红外加热油浴传热1远红外加热原理远红外线又称长波红外线,其波长范围从5.6微米至1000微米。
干燥技术及其应用摘要:干燥是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食品领域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有大量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干燥技术,对其进行改良的改进。
本文从近年来食品干燥领域中的较新研究成果及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等方面作了归纳总结,分别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热风干燥技术和太阳能干燥技术6种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食品干燥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真空冷冻远红外热风喷雾微波太阳能干燥技术干燥技术是一门跨专业、跨行业、具有科研性质的技术,因为其面对的产业众多、物料的理化性质不同、产品质量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千差万别。
在干燥技术的开发及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需要了解被干燥物料的性质。
第二要熟悉传递工程的原理。
第三实施手段[1]。
现代的干燥技术起始于20 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许多的干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主要有真空冷冻干燥、太阳能干燥、喷雾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等。
其中一些设备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干燥也是食品保藏的一种重要方法。
干燥是通过各种方法(如晒干、风干等)脱去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其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干燥后的食品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贮藏和运输,因而应用广泛[2]。
食品干燥的设备按照设备的特征可以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现在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大多数是人工干燥法。
近年来,食品干燥设备的设计更多的是以能量利用率、产品质量、安全性、环境影响、成本等作为评价指标。
现代消费者追求更加健康、营养和天然的食品,因此食品干燥设备在设计时,需将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3]。
1.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13P)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的干燥技术[4]。
1.1原理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是基于水的三种变化。
远红外加热器原理远红外加热器是一种利用远红外辐射进行加热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远红外辐射来加热物体,实现温度的升高。
远红外辐射是指波长在3-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与可见光相比,远红外辐射的波长更长,能够穿透更深的介质,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能和加热效果。
远红外加热器利用电热元件产生高温,然后将电热元件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远红外辐射。
这种辐射能够直接传递给物体,使物体内部的分子产生振动,从而增加物体的温度。
远红外加热器的电热元件通常采用电阻丝或电热管。
当通电时,电热元件会发出红外辐射,这种辐射主要集中在远红外波段。
远红外辐射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够穿透空气和大部分材料,直接加热物体。
远红外辐射在物体表面被吸收后,会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物体加热至所需温度。
远红外加热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远红外加热器可以用于加热涂料、烘干材料、热处理金属等。
在家庭生活中,远红外加热器可以用于取暖、烘干衣物等。
此外,远红外加热器还可以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如理疗、保健按摩等。
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远红外加热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将物体加热至所需温度,节省时间和能源。
其次,远红外辐射能够直接传递给物体,不需要通过介质传递热能,避免了热损失。
此外,远红外辐射对人体无害,不会产生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使用安全。
然而,远红外加热器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远红外辐射的穿透力有限,对于密闭的容器和不透明的物体加热效果较差。
其次,由于远红外辐射能够穿透介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人体造成烧伤。
另外,远红外加热器通常需要较高的功率,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电源的安全和稳定性。
远红外加热器利用远红外辐射进行加热的原理,通过产生远红外辐射来加热物体,实现温度的升高。
它具有高效、快速的加热效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家庭生活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红外线加热原理
红外线加热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能来加热物体或空间的一种技术。
红外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一种可见光以外的光,其特点是可以穿过空气,不受空气污染的影响,能够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量,从而达到加热的效果。
红外线加热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是一种无污染的加热方式,由于红外线穿过空气不受污染的影响,所以不会产生烟尘、气味等污染物,可以维持空气清洁。
其次,红外线加热比其他加热方式更节能,因为由于红外线可以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量,所以能够有效地节省能源。
第三,红外线加热可以快速加热,并且可以调节温度,从而满足特定环境的加热要求。
红外线加热可以应用于家庭、工厂、汽车制造等各种行业,如:家庭可以用红外线加热器来加热家庭空间,工厂可以用红外线加热器来加热工厂空间,汽车制造厂也可以用红外线加热器来加热汽车组装线。
总之,红外线加热是一种无污染、节能、快速加热、可调节温度的加热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家庭、工厂、汽车制造等各种行业,有效地节省能源,维持空气清洁,满足特定环境的加热要求。
远红外线辐射在高大空间采暖系统的应用本文主要以远红外线辐射采暖与传统对流采暖之间的对比为主线来阐述红外线辐射采暖的原理、优点以及在高大空间的应用。
对于高大的工业厂房和某些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其围护结构冷风渗透及冷风侵入耗热量均很大,如果全部采用普通散热器采暖,不仅所需散热器数量多,而且采暖效果也不好。
目前,国内大空间建筑物的采暖主要采用热风采暖方式,而这种方式有一些弊端,热风采暖也是一种对流换热方式,如要求室内温度达到16?,2m以上的空间也成为采暖的对象,这样大部分的能源被浪费;再者,车间上部大量的通风管道、空气处理设备占用大量空间;另外,系统管理不便,单独的值班采暖散热器系统全天24小时开启,也会加大能耗。
实践证明,对于这类建筑物,如果采用辐射采暖的形式,就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1.原理介绍红外线是整个电磁波波段的一部分,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接触到物体后,将产生不同的效应,波长在0.76-100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尤其是在0.76-40微米之间,具有非色散性,能量集中,热效应显著,所以称为热射线或红外线。
这种辐射波被称作红外线,它以30万千米/秒的速度直线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一大部分辐射被吸收并转变为热量;一小部分辐射被反射。
大型的燃气/油辐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在6-14微米之间,正好全部在上述范围内。
当红外线穿过空气层时,不会被空气吸收,它能穿透空气层而被物体直接吸收,并转变为热量,不仅如此,红外线还能够穿过物体或人体表面层一定的深度,从而在内部对物体或人体进行加热,这就是红外线辐射供暖的基本原理。
2.红外辐射供暖系统的优点2.1节能燃气/油红外辐射供暖是利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燃气体或轻油,在特殊的燃烧装置―辐射管(板)内燃烧而辐射出各种波长的红外线进行供暖的。
燃气/油辐射供暖比对流供暖节约能源可达30-60%,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辐射供暖时,辐射热直接照射供暖对象,不加热空气,因此辐射供暖时的空气温度比相同卫生条件下对流供暖时的空气温度低,一般可以低2-3?,因此室内外温差小,所以冷风渗透量也较小;2)由于对流供暖时,室内空气被加热,空气温度有较大的梯度,并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屋顶部分温度高,地面附近温度低,而辐射供暖时,辐射热直接向下辐射,地面部分还可以积蓄热量,因此室内空气温度梯度小,相应建筑物上部的热损失也较小;3)燃气/油在燃烧器内燃烧充分,而传统的暖气片供暖系统,热源从锅炉引出后,沿途有10-15%的热损失,所以热效率较低;4)能量转换环节少;传统的供暖系统的热效率如下:η=η1•η2•η3η ―供暖系统热效率,%η1―锅炉热效率,%η2 ―供热外管网热效率,%η3―散热器热效率或空气处理设备的热效率,%这样整个供暖系统的热效率低下。
热风加热和远红外加热的比较一.热风加热的特征:1.加热时表面温度均匀2.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尤其是铝电解电容之类过热容易受损伤3.元器件表面及金属突起部分首先受热4.加热特性:PCB表面温度<焊点温度<元器件表面温度5.焊锡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容易造成焊锡倒流,导致焊接不良;此外风速高易造成元器件偏移6.加热效率低二.远红外加热的特征:1.加热特性:元器件表面温度<焊点温度<PCB表面温度2.元器件阴影部分受热少,造成焊点间温度不均匀,△T大3.可防止铝电解电容等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过热受损4.加热效率高三.复合加热的特征(远红外与热风加热的结合)1.防止铝电解电容过热2.高效率加热,节省能源,节省空间3.元器件阴影部分以热风加热4.炉内温度差△T缩小,温度均匀温度曲线对应能力PCB表面温度差△T<3℃以下各温区的加热均衡焊点间温度差△T<10℃以下加热性能好,风量集中针对无铅焊接的台形曲线进行温度时间调整各温区之间的温度可分离连续生产稳定性好,温度变化<2℃以下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高速对应品种切换外部环境变化时,设备运行稳定不受影响回流焊炉传送的特点各个部分构成特长:1.传送稳定震动小:链条节距6.25毫米2.导轨材料弯曲少:专用铝合金材料,导热性能好3.导轨链条磨损少:不锈钢链条,导轨超硬质氧化处理4.导轨耐用不变形: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传送部分构造1.导轨材料经超硬化处理,热传导性能好,导轨受热均匀,不变形,磨损小2.传送链节距小6.25毫米,传送稳定,防止震动3.采用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导轨不变形,基板不掉落尤其在薄型PCB板生产时,传送稳定不震动,防止元器件掉件性能稳定1.加热器保修三年,加热器特殊设计,助焊剂绝不污染加热器表面,温控精确,寿命长2.维护容易,采用一键式开盖3.生产产品时,机种切换,部品更换便利迅速4.节电性能优越,相比欧美同类产品每小时节电10KW以上。
红外线加热知识总结红外线物理性质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 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 之间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l000μm之间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但是,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0.78~1.4μm为近红外,1.3μm为中红外,1000μm为远红外,红外线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故称为远红外辐射.二、远红外加热1、远红外作用原理在热交换的三种形式中,传导与对流需要靠媒介来传热,而辐射则不然,食品及有机物质在波长3~5μm间具有最大吸收波,当此吸收波与电磁波一致时,促使物质分子振动而产生摩擦热.静止物体在有限的温度下内部的原子及分子不规则运动,加热后分子运动加剧,原子摇动激烈,与物体所接触的空气分子激烈地互相碰撞,结果,导致物体能量传到四周的气体分子中,而物体温度降到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热传导现象.当物体内部分子受热激烈运动时,其结果会以与温度对应的波长的电磁波释放出来.远红外线光子的能量很小,此辐射能不会对物体内部分子进行分解.因此用其加热时,物质稳定性高,物体表面温度在800K以下,辐射能除受温度影响以外,也受物体表面.改质影响,由物体发射的远红外线,是由于内部带电原子之振动所产生的,而吸收体,也是由于电磁波造成物体原子之振动.使电磁波能量因磨擦生“热”而消失,而物体则由于原子振动加剧而增加能量,因而温度上升.2、远红外线加热特性.多数食品为含水分高的有机物质,受红外线照射后,这些物质在固有的振动频率下产生共振作用,因而吸收远红外线的热能,使物质内部热能改变.因此,具有加热效率良好的性质.另一方面,产生远红外线的加热材料,由于受热吸收热能后,分子间振动及自由电子运动活泼化.而以远红外线方式将热能释放出来.远红外线加热的特性主要包括:①“热”辐射后,不被物质周围空气吸收,而直接传动被加热物体表面.经过物体吸收后,使其温度升高,其传递的深度受物质种类大小,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传热分数,屈折率、反射率、吸收系数、吸收波长等影响.②传热迅速.辐射之热量与热源与照射物体间温度四次方之差成正比,热对流受到热源周围温度及被加热物体温度等影响;③有机物因热辐射的红外线与其分子间产生共振作用而将辐射能吸收.因此,由于物体色泽所引起的加热效果差异不大,所得到均匀地加热;④热辐射时,光子能阶低,因辐射所造成的化学分解作用小,不致触及物体固有特性;⑤远红外线具有光的性质:直线性、散乱性、反射性,短时间内,热的供给、切断很容易控制.另外,红外辐射加热还具有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和便于实现工艺自动化等优点.将热风干燥与远红外辐射加热干燥相比,远红外辐射加热有如下优点:①烘烤时间可缩短1/10左右;②电子消耗可降低1/2~1/3;③烤炉占地面积可减少到1/3~1/10;④使用方便,造价低,便于温控.(二)红外加热元件在远红外烤炉中影响加热效果和工艺条件的部分就是红外辐射元件,包括产生能量的热源,红外涂层及有效利用此能量的反射装置.1、远红外加热元件类型及构造(1)基本要求:①热辐射面温度要均一,辐射温度能够任意迅速控制;②热辐射面传热以外的热损失尽量小;③热辐射面加热材料有高的耐热性能,机械强度要好;④热源(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红外辐射元件的构造和分类能辐射红外线的器件称为红外辐射元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发射体或热源:发射体主要指电热式的电阻发热体.热源有蒸汽,燃烧气体或余热气,作用是向红外涂层提供足够的热量.也就是保证辐射层具有正常发射红外线所必须的工作温度.②红外涂层:其功能是在一定温度下,发射出具有所需波段宽度和较大功率的红外线.③基体及附件:基体是用于安装发热体成涂层的,附件是保证工作的附属零件.直热式是指电热辐射元件,既是发热元件又是热辐射体,直热式元件升温快,重量轻,多用于需快速加热装置中.但只能借助电能而不能用其它能源来产生红外辐射.旁热式是指由外部供热给辐射体而产生红外辐射,其能源可借助电,煤气或蒸汽等.红外线的加热原理: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0.76u m到1000um之间,红外线的频率(速度÷波长)与大多数物质如水,木材,塑料,纤维,油漆,食物和人体表皮的分子振动频率相符合,此类物质的分子能够吸收红外射线,从而导致https:///s?wd=%E5%88%86%E5%AD%90%E 8%BF%90%E5%8A%A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 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LPvmYuju-ujT3PAfYmy7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 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TdnWRYP1f1分子运动变得剧烈,外观表现即为温度升高。
热风与远红外干燥温度对苦瓜全粉品质的影响朱香燕,张珺,何义雁,邓放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本研究以新鲜苦瓜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与远红外两种干燥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40 ℃、50 ℃、60 ℃、70 ℃、80 ℃)制备苦瓜全粉,比较了两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苦瓜的干燥特性、色泽、Vc含量及保留率、皂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风干燥与远红外干燥的苦瓜全粉品质随温度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随温度的升高,干基含水量下降速度加快,干燥时长缩短;与新鲜苦瓜相比,制得的苦瓜全粉色泽随温度升高L值(明度)与b值(+黄,-蓝)变小,a值(+红,-绿)变大;Vc含量及保留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60 ℃达到峰值;皂苷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同一温度条件下,热风干燥效果明显优于远红外干燥。
综合比较,热风干燥60 ℃条件下,干燥时间短,能耗损失低,苦瓜全粉色泽呈现好;Vc含量为63.42 mg/100 g,且保留率高达69.31%,皂苷含量为1.74%。
关键词:苦瓜粉;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品质文章篇号:1673-9078(2015)7-265-2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7.042 Effects of Hot Air and Far-infrared Drying T emperatures on Quality of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L.) PowderZHU Xiang-yan, ZHANG Jun, HE Yi-yan, DENG Fang-ming(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Food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Fresh bitter gourds were powdered using hot air and far-infrared (FIF) drying method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40 ℃, 50 ℃, 60 ℃, 70 ℃, and 80 ℃). Quality indicators such as drying characteristics, color parameters, content and retention rate of Vc, and momordicoside content,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indicators exhibited regular changes with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the moisture content decreased faster and drying time was shortened. Compared with fresh bitter gourd, values L (lightness) and b (+ yellow, - blue) of the color parameters of the powder reduced, while value a (+ red, - green) in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Vc content and retention rate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reaching a peak at 60 ℃. Additionally, momordicoside content decreased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Hot air drying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as compared to FIF drying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In summary, when hot air drying at 60 ℃was used, drying time was shorter, energy loss was low, and the bitter gourd showed satisfactory color. Additionally, the retention rate of Vc reached as high as 69.31% with a content of 63.42 mg/100 g and 1.74% momordicoside.Key words: bitter gourd powder;hot air drying; far-infrared drying; quality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是药食两用资源,也是唯一以“苦”为特色的瓜果菜。
现代中药材干燥技术采收的中药材除鲜用外,一般都必须进行加工处理。
干燥作为保证中药材品质的重要措施,是中药材加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艺工程。
中药材干燥的实质就是为保证中药材的性味及有效成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常压或减压环境中以传导、对流、辐射方式或在高品电场内加热,使物料与外界介质之间传热传质,以促使水分蒸发,达到要求含水率,抑制生物化学方应及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保持较高的产品品质,便于包装、贮藏、运输的过程。
但由于中药材干燥具有与普通物料(特别是化工物料)干燥明显不同的特征,水分含量高、热敏性高、药用成分复杂,干燥基础理论(传热传质规律、干燥条件对品质和药性的影响等)以及测试手段在我国中药材干燥中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中药材的特殊性味——“四气五味”,在干燥中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导致中药材劣变、组织结构破坏、药性改变、有效成分损失等问题,从而对中药现代化的研究产生严重的影响。
中药材干燥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传统干燥和现代干燥。
传统干燥法由于时代、科技的影响,主要是阴干、晒干和传统烘房干燥,不需要特殊设备,比较经济。
但是受天气影响较大,且满足不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求。
现代干燥方法主要有热风、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及除湿干燥。
选择中药材干燥方法的原则有:与药材价值相统一;与药材产量相统一;与药材中所含药用成分的理化性质相统一;与国际通行标准相统一;与经济条件相统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材的干燥也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一致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
除了尽可能地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外,成本和效率也是选择干燥方法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事实上,目前人们已经采用很多方法进行了中药材干燥实验研究,也得到了一些客观规律。
但由于对中药的主要成分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没有搞清或成分太多而不能兼顾,中药材干燥工艺还需进一步优化。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干燥方法:热风对流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加热的概念1、红外线加热,就是利用热源体发出的红外线,对物体进行加热的过程,是一种辐射加热,红外线加热器的波长波长一般是2.5-15μm。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能力的峰值箱短波方向移动,就是温度越高,波长越短,辐射强度越高,因此出现了钨丝发热源,温度2200度以上,就是短波加热。
短波加热的可见光较多,不参与加热,是一种浪费,所以选择短波加热是需谨慎。
石英加热器1、上世纪较早的时候,金属管加热器也作为辐射加热器来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结构等特性决定了辐射能输出较低。
后来,锦州人开发出了石英管,随之制作出了中国最早的石英加热器,玻璃远红外线加热管诞生了。
2、石英管内最早是电热丝作为发热源,波长大致为中波长波。
大部分能量为辐射能,能量由发热体直接传到被加热体,所以为辐射加热。
但辐射加热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严重,最佳距离为100-250。
匹配吸收和烘干涂层1、红外线加热器应用最多的场合是烘干有机涂层。
绝大部分有机材料,高分子化合物、水等,对2.5-4μm的短波和6-15μm的远红外具有强烈的吸收峰,就是所谓的“匹配吸收”,因此远红外加热用于有机涂层的烘干、水分烘干等具有较大的优势,能穿透涂层,从内而外加热,烘干时间短,节能。
2、常规加热器表面温度设计以400-550度(不是发热丝温度)3、颜色越深的涂层,对红外线的吸收越强烈,依次为黑>灰>红>黄>白。
4、对重型件的涂层,远红外具有“表层加热”有优势。
至烘干涂层,热量向内部传导的少。
5、对有阴影遮挡的工件或者形状重量不均的工件,远红外加热加热效果受到限制。
6、为增强辐射加热效果,红外线加热器通常配反射板使用,能提高15%以上的效率。
反射板材质以光亮铝板为佳。
高红外加热技术90年代中期,锦州人推出了高红外加热技术,即强力短波加热,应用在粉末涂层固化上,取得了革命性的效果,1-5min 固化涂层。
对很多油漆、水性涂料也能实现更加快速的烘干。
关于红外线加热器1、碳化硅板、电阻带加热器基本淘汰;2、金属管加热器常用于电热风炉的发热源,不作为辐射加热器用;3、碳纤维加热器波长较短,用在一些定型烘干机等机械上,但同样功率的加热器,碳纤维的输出温度低,导致加热效率低;4、石英管加热器较常用于各种油漆烘干炉;5、高红外加热器辐射较强,常用在平板件、回转件粉末固化炉。
热风加热和远红外加热的比较
一.热风加热的特征:
1.加热时表面温度均匀
2.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尤其是铝电解电容之类过热容易受损伤
3.元器件表面及金属突起部分首先受热
4.加热特性:PCB表面温度<焊点温度<元器件表面温度
5.焊锡向温度高的地方流动,容易造成焊锡倒流,导致焊接不良;此外风速高易造成元器件偏移
6.加热效率低
二.远红外加热的特征:
1.加热特性:元器件表面温度<焊点温度<PCB表面温度
2.元器件阴影部分受热少,造成焊点间温度不均匀,△T大
3.可防止铝电解电容等耐热温度低的元器件过热受损
4.加热效率高
三.复合加热的特征(远红外与热风加热的结合)
1.防止铝电解电容过热
2.高效率加热,节省能源,节省空间
3.元器件阴影部分以热风加热
4.炉内温度差△T缩小,温度均匀
温度曲线对应能力
PCB表面温度差△T<3℃以下各温区的加热均衡
焊点间温度差△T<10℃以下加热性能好,风量集中
针对无铅焊接的台形曲线进行温度时间调整各温区之间的温度可分离
连续生产稳定性好,温度变化<2℃以下生产不同产品时,可高速对应品种切换外部环境变化时,设备运行稳定不受影响
回流焊炉传送的特点
各个部分构成特长:
1.传送稳定震动小:链条节距6.25毫米
2.导轨材料弯曲少:专用铝合金材料,导热性能好
3.导轨链条磨损少:不锈钢链条,导轨超硬质氧化处理
4.导轨耐用不变形: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
传送部分构造
1.导轨材料经超硬化处理,热传导性能好,导轨受热均匀,不变形,磨损小
2.传送链节距小6.25毫米,传送稳定,防止震动
3.采用专利热膨胀吸收机构,导轨不变形,基板不掉落
尤其在薄型PCB板生产时,传送稳定不震动,防止元器件掉件
性能稳定
1.加热器保修三年,加热器特殊设计,助焊剂绝不污染加热器表面,温控精确,寿命长2.维护容易,采用一键式开盖
3.生产产品时,机种切换,部品更换便利迅速
4.节电性能优越,相比欧美同类产品每小时节电10KW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