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16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2. 学具: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长度单位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分米和毫米相关的测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测量课本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2. 测量课桌的高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了它们与米的关系,并能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的设计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a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进率,引出课题。
b方法:提问、回顾。
2. 探究新知:分米和毫米的介绍。
a.介绍分米:展示1分米的长度,让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
再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b.介绍毫米:让学生观察尺子,引出毫米这一单位并展示1毫米的长度。
让学生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并列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
c.单位换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米与毫米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例如:1分米=10毫米。
3.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估测等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分米和毫米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2. 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如尺子)进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口头回答或动手操作,如进行单位换算、测量物品等。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批改。
作业内容可以是书面形式或实践活动,如填写单位换算表格、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等。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可以采用等级制或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期末复习分米和毫米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
2.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3. 分米和毫米的计算。
4. 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分米和毫米的计算,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米和毫米的尺子,分米和毫米的实物。
2. 学具:分米和毫米的尺子,分米和毫米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 新课: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方法,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3. 实践:让学生用分米和毫米的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计算:讲解分米和毫米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5. 应用: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
2.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3. 分米和毫米的计算。
4. 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练习。
2.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练习。
3. 分米和毫米的计算练习。
4. 分米和毫米的应用练习。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在计算环节,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提高了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应用环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运用分米和毫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实例,如测量书本的长度、桌子的宽度等,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的概念。
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过分米和毫米了,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
第五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易错集锦
易错点1:进率不清楚。
误区点拨:
(1)易受1 米=100 厘米的影响,容易把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看成是100。
(2)已学的长度单位从高级到低级排列,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3)牢记: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易错点2:长度单位概念不清,单位填写不准确。
误区点拨:
(1)由于长度单位概念不清,经常出现单位填写不准确的错误。
(2)可以从直尺上直观认识毫米、厘米和分米,利用米尺认识米。
(3)借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记忆长度单位,建立各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易错点3:单位换算不准。
误区点拨:
(1)由于单位换算不准,常会出现换算及大小比较的错误。
(2)要弄清什么单位转化为什么单位。
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是求几个十是多少;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是求低级单位里有几个十。
(3)比较大小时,单位要统一,不统一的,要先统一单位。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由大到小依次是米(m)、分米(d m)、厘米(c m)、毫米(mm)。
2、长度单位的进率: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4、长度单位的加、减或比较:
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数量进行加、减或比较大小时,必须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
5、物体实际测量方法:
(1)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一般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如教室、操场、旗杆、大树……
比较短的物体依据实际情况和显示的数字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如:大拇指到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1分米,我们的手指甲长约1厘米,教室门高约2米,数学书长约20厘米,书桌高约7分米……
(2)在进行物体测量时,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数
字,长度就是这个数字。
如果是一把断尺测量物体,同样要将断尺左边与物体一端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断尺什么数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
分米和毫米知识盘点知识点1:认识分米和毫米1、认识分米:10厘米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 ”表示。
2、认识毫米:直尺上每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用字母“mm ”表示。
知识点2:简单的单位换算 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易错集合易错点1: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 典例 在下面贴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室的门高2( ) 小明身高120( ) 解析 要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形成一个正确的表象。
教室的门应该比成人的身高高一些,应该是2米。
小明的身高120后面的单位,填米是不合适的,120分米=12米,显然也不合适,120厘米=1米20厘米,这个是符合实际的。
解答 米 厘米✨针对练习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长8( ) 讲桌高8( ) 蜗牛高10( ) 黑板长约4( ) 易错点2:比较大小⭐注意 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点拨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写时,首先要对长度单位形成一个正确的表象,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长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注意 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典例 在◯里填上“>”“<”或“=”。
4米◯400厘米 40厘米◯1米 17分米◯1米 解析 两个单位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一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数相同,单位不同,高级单位大的数量大;第二种情况是数和单位都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要对其中一个进行单位换算,使它们的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解答 = < >✨针对练习23分米◯3厘米 48厘米◯50分米 100米◯100厘米 5厘米◯50毫米易错点3:简单的单位换算典例 6分米=( )厘米 20分米=( )米 ( )厘米=50毫米3厘米+10毫米=( )厘米 100厘米-70厘米=( )分米解析 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1米=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