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方工程1
- 格式:pptx
- 大小:17.02 MB
- 文档页数:213
第一章 土方工程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4.8m ,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0.5m 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0.5放坡(已知K S =1.25,K S ′=1.05)。
试计算:(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1)()()()()()3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6A m A m A m HV A A A m =+⨯⨯+⨯==+⨯+⨯⨯⨯+⨯+⨯⨯=⨯⨯⨯⨯⎛⎫⎛⎫=+⨯+⨯+⨯+= ⎪ ⎪⎝⎭⎝⎭=⨯++=自然方量(2)35925.504025 4.81071.91()1.05V m -⨯⨯==自然方量(3)外运的土为虚方36066.986066.98n==12145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x 11+x 12+x 13=1000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21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21min(1000,4000)1000X ==。
则1131410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X 格内;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
第一章土方工程1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有:大面积场地平整,基坑<槽>,管沟开挖,地下工程土方开挖以及回填工程等。
2 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方量大《1》劳动繁重,工期长。
《2》施工条件复杂3 土的工程分类一类土<松软土> 土的名称砂,粉土,冲击砂土层,种植土,泥炭<淤泥>可松性系数Ks 1.08-1.17 K’s 1.01-1.03开挖工具及方法用锹,锄头挖掘二类土<普通土>土的名称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粉土可松性系数Ks 1.14-1.28 K’s 1.02-1.05 开挖工具及方法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4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过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回填以后虽经压实,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体积,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5 场地平整与基坑开挖的施工顺序<1>对场地挖,填土方量较大的工地,可先平整场地,后开挖基坑。
这样,可为土方机械提供较大的工作面,使其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减少与其他工作的相互干扰<2>对较平坦的场地,可先开挖基坑,待基础施工后在平整场地。
这样可减少土方的重复开挖,加快建筑物得施工进度<3>当工期紧迫或场地地形复杂时,可按照现场施工的具体条件和施工组织的要求,划分施工区,施工时,可平整某区场地后,随即开挖该区的基坑,或开挖某区的基坑,并做完基础后进行该区的场地平整。
6 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通常采取<集水坑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7 集水坑降水法的特点设备简单排水方便适用基坑面积较小降水深度不大的粘粒土层,或渗水的粘性土层,对于软土或土层为细砂,粉砂或淤泥层时,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在基坑中直接排水,地下水将产生自上而下或边坡的动水压力,容易导致边坡塌方和产生流沙现象。
使基底土结构遭破坏。
8 什么情况产生流沙现象<1>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小于10%,粉粒为0.005-0.05mm 含量大于75%<2>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5<3>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0.75<4>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30% 在可能发生流沙的土层中基坑挖深超过地下水0.5m左右。
第一章 土方工程1.某矩形基坑,其底长4m,宽2m,深2m,四边放坡,坡度系数0.5。
试计算挖方量,若将土方用容量为2m 3的运输车全部运走,需运多少车次?(Ks=1.20,Ks ’=1.05) 解:(1)①基坑上口尺寸:=4(20.5)2=6 (m)+⨯⨯长度;=2(20.5)2=4 (m)+⨯⨯宽度基坑上口面积21=6424(m )⨯=F ; ②基坑中截面尺寸:=4(10.5)2=5 (m)+⨯⨯长度;=2(10.5)2=3 (m)+⨯⨯宽度基坑中截面面积2=5315 (m )⨯=F;③ 基坑坑底面积22=4210 (m )⨯=F 。
④31022V =(+4) =(24+415+10) = 31.3 (m )66H F F F +⨯⨯挖方 ∴该工程的挖方量为:31.3 m 3。
(2)基坑需运土车次为:= N (1.231.3)219⨯÷= (次)2、某管沟的中心线如图所示,AB 相距30m ,BC 相距20m ,土质为粘土。
A 点的沟底设计标高为240.00m ,沟底纵向坡度自A 至C 为4‰,沟底宽2m ,绘制管沟纵剖面图,试计算AC 段的土方量。
241.50 241.00 242.00A B CABC4%解:A 处管沟截面面积:21F (241.50240.00)2 3.0m =-⨯=;B 处管沟截面面积:[]22F 241.00(240.000.4)2 2.24m =--%⨯30⨯=;C 处管沟截面面积:[]23F 242.00(240.000.4)2 4.4m =--%⨯50⨯=; 则:AB 段土方量:312AB AB (F F )(3+2.24)V L =30=78.6m 22+=⨯⨯ BC 段土方量:323BCBC (F F )(2.24+4.4)V L =20=66.4m 22+=⨯⨯AC 段土方量:3AC AB BC V V V =78.666.4=145.0m =++ 即:AC 段土方量为145.0m 33、某建筑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a=20m)布置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