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中医药学概论(本)(四川)第二次形考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6
题目1.病因分类正确的是()A. 外感:七情B. 外感:六淫C. 内伤:六淫D. 内伤:瘀血【答案】:外感:六淫题目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A. 区域性B. 季节性C.外感性D. 继发性【答案】:继发性题目3.()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A. 寒B. 暑C. 湿D. 风【答案】:风题目4.( )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A. 火B. 寒C. 湿D. 暑【答案】:湿题目5.()伤肝A. 忧B. 怒C. 惊D. 悲【答案】:怒题目6.()伤心A. 恐B. 喜C. 悲D. 怒【答案】:喜题目7.()则气结A. 思B. 喜C. 怒D. 忧【答案】:思题目8.()则气缓A. 怒B. 喜C. 忧D. 恐【答案】:喜题目9.()则气郁A. 喜B. 悲C. 忧D. 怒【答案】:忧题目10.既属于痰饮致病特点又属于瘀血致病特点的是()A.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B. 阻滞气机运行C. 易蒙蔽心神D. 病位广泛,病证多样【答案】:阻滞气机运行题目11.()表示精气不足,神气欠佳。
A. 少神B. 得神C. 假神D. 失神【答案】:少神题目12.()表示精气衰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A. 失神B. 假神C. 得神D. 少神【答案】:失神题目13.()主寒证、疼痛、瘀血、惊风A. 青色B. 白色C. 赤色D. 黄色【答案】:青色题目14.()主热证(实热、虚热)A. 黄色B. 青色C. 白色D. 赤色【答案】:赤色题目15.()主肾虚、水饮、血瘀A. 黑色B. 赤色C. 青色D. 白色【答案】:黑色题目16.()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A. 寒证B. 热证C. 里证D. 表证【答案】:表证题目17.()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所致。
A. 表证B. 里证C. 热证D. 寒证【答案】:热证题目18.()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A. 寒与热B. 表与里C. 虚与实D. 阴与阳【答案】:阴与阳题目19.气病辩证属于气机失调的是()A. 气脱B. 气虚C.气滞D. 气陷【答案】:气滞题目20.既病防变应当()A. 注意起居B. 调摄精神C. 加强锻炼D. 先安未病之脏【答案】:先安未病之脏题目21.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
中医药学概论、单选题1.肉苁蓉和锁阳共同的功效是()A.滋阴补血B. 滋阴潜阳C.补肾助阳D.滋阴降火★标准答案: C2.麝香的功效是()A.开窍醒神,破血逐瘀B.开窍醒神,补血,保胎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催产D.开窍醒神,活血止痛,催产★标准答案: D3.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A. 血脱证B.痰饮证C.瘀血证D. 出血证★标准答案: C4.杜仲、桑寄生都具有的功效是() A. 补肝肾、益血 B.补肝肾、活血 C.补肝肾、利水 D.补肝肾、安胎★标准答案: D5.、下面哪味药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 A. 藿香 B.香薷C.香附D.沉香★标准答案: C6.属于十八反的是()A. 乌头与附子B.人参与乌头C.乌头与藜芦D.半夏与乌头★标准答案: D7.清热药主要适用于()A. 表寒证B.里寒证C.阳虚证D.里热证★标准答案: D8.行气止痛的要药是()A. 葛根B.乳香C.紫苏叶D.木香★标准答案: D9.共收载药物8980 味的药学著作是()A. 《本草原始》B.《新修本草》C.《本D.《中华本草》草纲目》★标准答案: D10.利水渗湿药主要适应的病证是() A. 湿阻中焦 B. 湿温初起C.痰饮伏肺D.水湿内停★标准答案: D11.以下哪些是杏仁的主要功效()A.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B.发汗解表、止咳平喘C.发汗解表、温通阳气D.发汗解表、行气和中★标准答案: A12.归属内伤病因是()A. 劳逸B.医过C.外伤D.六淫★标准答案: A13.和肾相为表里的是()A. 大肠B.膀胱C.三焦D.胆★标准答案: B14.主升清功能的脏腑是()A. 肝B.脾C.肾D.心★标准答案: B15.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A. 辨病求因B. 辨症求因C.问诊求因D.相对性★标准答案: B16.发病的最基本原理是() A. 正胜邪负 B. 正胜邪退 C.正邪相搏 D.邪胜正负★标准答案: C17.脏与脏之间主要体现了“精血同源”关系是() A. 心与肺 B.心与脾 C.肝与肾 D. 脾与肾★标准答案: C18.藏象学说的内容包含() A.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B.内在组织器官的各种表象C.五脏、六腑D.五脏、六腑与经络★标准答案: A19.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A. 润下B.稼穑C.炎上D.从革★标准答案: A20.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司呼吸B.主血脉C.主疏泄D.主升发★标准答案: A二、多选题1.阴阳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 A. 阴阳对立 B. 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标准答案:A,B,C,D2.中医药学是()学科的合称A. 中医学B.中药学C.药理学D.临床医学★标准答案:A,B3.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A. 主血脉B.主神志C.主升发D.主纳气★标准答案:A,B4.活血祛瘀药可分为哪几类?() A. 活血止痛药 B.活血调经药 C.活血疗伤药 D.破血消癥药★标准答案:A,B,C,D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A. 升B.降C.出D.入★标准答案:A,B,C,D6.川芎的功效有() A. 活血行气 B. 滋阴补阳 C.润肠通便 D.祛风止痛★标准答案:A,D7.人参的功效有() A. 大补元气 B. 补脾益肺 C.生津止渴 D.安神益智★标准答案:A,B,C,D8.茯苓的功效有() A. 开窍醒神 B. 活血化瘀 C.利水渗湿 D.健脾安神★标准答案:C,D9.石膏的功效有()A. 祛风湿B.B 清热泻火C.除烦止渴D.煅用收敛生肌★标准答案:B,C,D10.麻黄的功效有()A. 发汗B.平喘C.利水D.安神★标准答案:A,B,C三、判断题1.五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正确)2.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
题目1.五味作用特点正确的是()
A. 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B. 咸: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作用
C. 酸:泄(通泄、降泄和清泄)、燥(燥湿)
D. 酸:补(补益)、和(和中焦、调和诸药)、缓(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答案】: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题目2.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哪个方面无关?()
A. 与配伍有关
B. 与药物质地有关
C. 与毒性有关
D. 与炮制有关
【答案】:与毒性有关
题目3.以下十八反不正确的是()
A. 藜芦反沙参
B. 藜芦反丹参
C. 藜芦反人参
D. 藜芦反党参
【答案】:藜芦反党参
题目4.薄荷的功效不正确的是()
A. 疏肝解郁
B. 透疹止痒
C. 清头目,利咽喉
D. 疏散风寒
【答案】:疏散风寒。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医药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不具有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A.防风B.荆芥C.白芷D.细辛2.升降浮沉是指( )。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3.相反指的是( )。
A.两药合用能增强毒性B.两药合用使临床效应降低或消除C.两药合用能增强疗效D.两药合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4.具有补虚作用的药味是( )。
A.甘B.酸C.辛D.苦5.不属于五味内容的是( )。
A.辛B.凉C.苦D.甘6.气血不足的面色是( )。
A. 青色B.赤色C.白色D.黑色7.里急后重多见于( )。
A.淋证B.癃闭C.消渴病D.痢疾8.主病为“肝胆病、1/ 6痛证、痰饮、疟疾”的脉象为( )。
A.细脉B.弦脉C.促脉D.实脉9.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 .)。
A.疟疾B.表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证10.表证寒热的特点是( )。
A.寒热往来B.恶寒发热C.四肢厥冷D.潮热11.气血生化之源是( )。
A.心B.肝C.脾D.肾12.“朝百脉”的功能属于( )。
A.心B.肝C.脾D.肺13.心开窍于( )。
A.舌B.耳C.鼻D.口14.与骨对应的脏是( )。
A.心B.肺C.脾D.肾15.表现水火既济的脏腑是( )。
A.心与肾B.肝与肾C.心与肺D.心与肝16.汗法能( )。
A.改善或消除表证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C.改善或消除虚证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17.九味羌活汤主治( ) A.风寒表实无汗B.风寒夹湿C.风温初起D.气虚外感18.半夏泻心汤主治( )。
A.少阳病B.少阳与阳明合病C.寒热互结之痞证D.肝脾不和证19.三焦火毒证,治宜选用( )。
A.龙胆泻肝汤B.黄连解毒汤C.白头翁汤D.左金丸2/ 620.吴茱萸汤主治( )。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 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C. 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D. 四诊合参和八纲辨证答案:A2. 中医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听D. 望、闻、问、触答案:A3. 中医药学中“五行”包括()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气C. 金、木、水、火、风D. 金、木、水、火、雷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之一()A. 表B. 里C. 寒D. 虚答案:D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药学的治疗原则包括()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治未病D. 对症下药答案:ABC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药物分类方法()A. 按功效分类B. 按性味分类C. 按部位分类D. 按来源分类答案:ABCD9. 中医药学中“气血津液”包括()A. 气B. 血C. 津D. 液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针灸疗法()A. 毫针B. 火针C. 电针D. 耳针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中医药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答案:√12. 中医药学中的“阴阳”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答案:×13. 中医药学中的“五行”是相互制约的五个方面。
()答案:×14. 中医药学中的“脏腑”是相互联系的五个系统。
()答案:×15. 中医药学中的“气血津液”是相互独立的四个方面。
()答案:×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
答案: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是指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局部病变,还要考虑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17. 简述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
答案: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体质特点,通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然后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623)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是( )。
A. 水谷精微 B.津液 C.元气 D.精 2.气血生化之源是( )。
A.心 B.肝 C.脾 D.肾 3.肾在液为( )。
A.泪 B.涎 C.汗 D.唾 4.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液的病理变化是( )。
A.血虚 B.血瘀 C.血热 D.血寒 5.肝在血液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调畅气机 D.直接生血 6.下列不是道地药材的是( )。
A.甘肃的当归 B.宁夏的枸杞 C.青海的大黄 D.广东的黄芪 7.不属于四气的内容是( )。
A.寒 B.热 C.辛 D.凉 8.具有收涩作用特点的药味是( )。
A.咸 B.辛 C.酸 D.苦 9.归经是指( )。
A.药物影响机体寒热变化 B.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C.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 D.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10.生姜能( )。
A. 止痉 B.止呕 C.止血 D.止带 11.气血不足的面色是( )。
A.青色 B.赤色 C.白色 D.黑色 12.阳明经头痛的部位在( )。
A.两侧太阳穴 B.前额连眉棱骨 C.后头部连项部 D.头颠顶部 13.与气陷无关的是( )。
A.遗尿 B.脱肛 C.子宫下垂 D.腹部坠胀 14.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 )。
A.寒证 B.气虚证 C.实证 D.阴证 15.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 )。
A.疟疾 B.表证 C.阳明腑实证 D.少阳证 16.补法能( )。
A.改善或消除表证 B.改善或消除里热证 C.改善或消除虚证 D.改善或消除胃肠积滞证 17.桑菊饮主治( )。
A.风寒表实无汗 B.风寒夹湿 C.风温初起 D.气虚外感 18.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 )。
拿答案:1144766066题目1.黄芩的形状及味感分别为( )A. 圆锥形;味甘、微苦B. 圆柱形;味苦C. 纺锤形;味甘、微苦D. 圆锥形;味苦【答案】:圆锥形;味苦题目2.党参根头部膨大,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 )A. 珍珠盘B. 狮子盘头C. 云头D. 蚯蚓头【答案】:狮子盘头题目3.具有“怀中抱月”特征的是( )A. 青贝B. 松贝C. 一轮贝母D. 炉贝【答案】:松贝题目4.贮藏过久,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材是()A. 明矾B. 绵马贯众C. 狗脊D. 冰片【答案】:题目5.“艼”是人参的()A. 根茎B. 支根C. 芦头上的不定根D. 主根【答案】:题目6.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的正品原植物()A. 唐古特大黄B. 掌叶大黄C. 药用大黄D. 土大黄【答案】:题目7.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标准试行期为()A. 3年C. 1年D. 5年【答案】:题目8.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订的前提不包括()A. 处方组成固定B. 工艺稳定C. 原料稳定D. 安全系数固定【答案】:题目9.《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写是()A. GMPB. GXPC. GSPD. GAP【答案】:题目10.黄芪来源于()A. 五加科B. 瑞香科C. 杜仲科D. 豆科【答案】:题目11.三七的止血成分为()A. 人参皂苷RdB. 三七素C. 人参皂苷Rb1D. 三七皂苷R1【答案】:题目12.川芎的主产地是()A. 甘肃B. 云南C. 四川D. 陕西【答案】:题目13.地黄的道地产地是()A. 湖北B. 河北C. 河南D. 湖南题目14.绵马贯众根茎及叶柄残基断面的维管束为()A. 17~21个,环列B. 1个,呈“U”字型C. 5~13个,环列D. 2~4个,环列【答案】:题目15.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是( )A. 芦荟大黄素B. 结合蒽醌衍生物C. 鞣质类成分D. 游离蒽醌衍生物【答案】:题目16.多分枝,常弯曲,形如鸡爪的黄连是( )A. 峨眉野连B. 云连C. 味连D. 雅连【答案】:题目17.将黄连粉末或切片加70%乙醇及30%硝酸各1 滴,镜检有( )A. 针状或针簇状结晶B. 棱晶C. 方晶D. 簇晶【答案】:题目18.目前用于甘草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为( )A. 甘草苷及甘草苷元B. 甘草酸C. 甘草酸及黄酮类D. 异甘草酸【答案】:题目19.冻干参的加工方法是( )A. 晒干B. 烘干C. 真空冷冻干燥D. 阴干【答案】:题目20.南柴胡的原植物为( )A. 柴胡C. 银州柴胡D. 大叶柴胡【答案】:题目21.大黄煎剂有明显的泻下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8545)中医药学概论第二次形考_0001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545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
1. 结石的致病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多发于肝、胆、肾、胃、膀胱等脏腑
B. 脉诊可见脉沉弦、细涩或结代
C. 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
D. 阻滞气机
【标准答案】:B
2. 痰饮的致病特点不正确的是()
A.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B. 变化较少,病证单一
C. 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D. 易蒙蔽心神
【标准答案】:B
3. ()是精充、神旺的表现
A. 得神
B. 失神
C. 少神
D. 假神
【标准答案】:A
4. 三因制宜不正确的是()
A. 因时制宜
B. 因地制宜
C. 因人制宜
D. 因病制宜
【标准答案】:D
5. ()性重浊。
A. 风
B. 寒。
中医药学概论(8545)中医药学概论第一次形考_0004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四川电大-课程代码:5108545
【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
【题目】五脏中主纳气的是()
[A.]心
[B.]肝
[C.] 脾
[D.]
肾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D
【题目】成书于东汉末期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A
【题目】五脏中主血脉的是()
[A.]心
[B.]肝
[C.] 脾
[D.]肺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A
【题目】五行相生正确的是()
[A.]木生水
[B.]火生金
[C.] 金生木
[D.]土生金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正确答案是:D
【题目】刘完素属于()
[A.]寒凉派
[B.]补土派
[C.] 滋阴派
[D.]攻下派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国开一体化平台《中医药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2565,整套相同,Ctrl+F查找更快捷,李老师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1)1、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寒者为【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E】: 以上都不是答案:C2、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 脑【B】: 髓【C】: 脉【D】:胆【E】: 命门答案:E3、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A】: 不清洁食物【B】:不卫生食物【C】:偏嗜某种食物【D】:有毒食物【E】: 陈腐变质食物答案:C4、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 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D】: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E】: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答案:Es √L1I 1s 1m m /【A】: 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 正邪相争【D】: 体质虚弱【E】: 气候异常答案:A6、与情志抑郁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心神不足【B】: 髓海空虚【C】:肝失疏泄【D】: 肝升太过【E】:神不守舍答案:C7、肾在液为()【A】: 涎【B】: 唾【C】: 尿【D】: 泪【E】: 涕答案:B8、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A】: 风邪【B】: 暑邪【C】: 燥邪【D】: 火邪【E】:寒邪答案:D9、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错误描述的是()。
【A】: 木克土【B】: 火生土【C】: 金生水【D】: 金克木【E】: 水克木答案:E10、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 肺与心【B】: 肺与肝【C】: 脾与肺【D】:肺与肾【E】: 心与肾答案:D11、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A】:饮食【B】: 六淫【C】: 七情【D】: 瘀血【E】: 疫疠答案:D12、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