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2
珍珠知识珍珠知识大全珍珠珍珠是海洋或淡水中某些贝类动物因受到外来物质刺激而分泌出的珍珠质圆珠体。
在自然条件下贝类动物生长出的珍珠属于天然珍珠,而人工将某些异物放入贝类动物体,并加以人工养护所生长出的珍珠称为养殖珍珠。
一.文化赏析中国人对珍珠的喜爱不仅体现在用珍珠装饰周围的一切,还在汉语中创造了大量用珍赞美事物的成语。
如:用“掌上明珠”比喻受宠爱的儿女或被珍爱的物品;用“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
用“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笔流畅明快;用“珠光宝气”比喻服饰或陈设非常华丽。
二.珍珠的用途优质珍珠主要用来制作首饰及服饰,与月光石一起被用做六月的生辰石,象征健康、长寿、富贵。
质量较次的珍珠主要用于保健产品,如药物、营养品、化妆品等。
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珍珠能“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
涂手足,去皮肤逆胪,能化面去黯,令光泽洁白”。
所以,珍珠既是漂亮的装饰品,又是理想的保健品。
三.著名精品介绍1.真主之珠(老子珠):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长241mm,宽139mm,重6350克,形似人脑,命名为“真主之珠”。
又有传说这颗珍珠是2500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把一个小护身符植入蚌内而生长起来的,所以又叫做“老子之珠”。
1934年5月7日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旺水域,它的发现与一个人生命的消失直接相关,一个巨蚌紧紧夹住了一个在海湾的游泳者的右臂,使其与巨蚌一起沉入海底,当人们打捞起他的尸体时,才意外地从巨蚌腹内发现这一巨大的珍珠。
这颗珍珠现存在美国旧金山银行的保险库中,1971年的标价是408万美元。
不过,这颗最大的珍珠并不是一颗优质珍珠,其光泽较差。
2.亚洲之珠:1628年采于波斯湾海域,长100mm,宽60-70mm,重121克。
在其发现的一个世纪后,被送给了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1799年乾隆驾崩后,此珍珠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1900年乾隆墓被盗,其下落不明,1918年曾在香港出现,当时被教会所收藏。
珍珠知识介绍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质宝石,产于珍珠蚌类软体动物体内,由内分泌作用而生产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球粒。
珍珠的颜色有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灰色和黑色,其中以白色为主,以黑色和粉红色为珍贵。
来广西桂林之前,一定听说桂林“三宝”,可我们要说的是桂林“新三宝”――“西瓜霜、山水画、合浦珍珠走天下”。
尤其是南珠,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受人青睐,那是因为它的光、重、圆、大是其他珍珠无法比拟的。
自古有传“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南珠”,我想到桂林或到广西的朋友,都想去观赏去购买。
希望我们对南珠文化的解说,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南珠文化。
南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秦朝起,南珠就被历代封建王朝列为进献皇帝的“贡赋”,而东珠和西珠对珍珠的开采和利用也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在珍珠历史上有着重要位置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林奈,他养殖的河蚌珍珠成功也比中国南珠晚了70年。
南珠已发展成为被世界接受,世人共赏,万家追求,备受青睐的珍品,南珠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来大自然给予中华民族的恩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桂林子源、甲山、海天等珍珠馆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瑰宝――南珠的窗口。
因而,我们把珍珠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向大家宣传。
在亚洲有三个主要珍珠产地,印度波斯湾盛产的珍珠称为“西珠”,日本盛产的珍珠称为“南珠”。
南珠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环境,经过8000年祖祖辈辈之论证与筛选,质压群芳而赢得“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南珠”的美誉。
为什么南珠会得到如此的美称呢?一是由于它生成的天然条件――北海港湾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域年均温度为23.6℃,它的水温、盐度、透明度、微生物、海底结构等海况条件良好,十分适合珍珠的生长。
同时北海有七个天然珠池,分别是“白龙、“杨梅”、“青婴”、“平江”、“断望”、“乌泥”、“珠沙”,形似海洋中的小盆地,底质多为洁白的细沙和小石砾,淡水不时自底部渗出,不断调节海水的盐度,海水洁静无污染,浮游生物极其丰富,是促使珠珠贝生长,繁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转载第一节珍珠Pearl[转载]第一节珍珠(Pearl)2011年08月30日第一节珍珠(Pearl)一、鉴定特征:1.化学成分:CaCO3 文石为主,少量方解石。
C、H化合物,蛋白质,以极少量水。
2.常见颜色:无色至浅黄色、粉红色、浅绿色、浅蓝色、黑色等。
3.光泽:珍珠光泽,珍珠层越厚,光泽越强,贝珍珠表面具有火焰状结构,不具珍珠光泽4.折射率:1.49-1.685. 放大检查:珍珠表面具有叠瓦状构造,内部,同心放射层状构造。
6.形态:珍珠具有各种形态,圆形、椭圆形、水滴形和异形7.摩氏硬度:3.5-4 硬度低,耐磨性差。
8.相对密度:海水珍珠2.61-2.85;淡水珍珠2.66-2.78很少超过2.749.紫外荧光:天然珍珠:无荧光,仅有少数澳大利亚的淡水珍珠有荧光;养殖珍珠:有强的荧光,浅蓝、黄色、绿色、粉红色等。
10.其它:X-射线照相、劳埃衍射显六方对称衍射图像;遇酸起泡;过热灼烧变成黄、褐色;表面触摸有砂感。
^TOP二、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区别1.放大观察(1)表面特征具有碳酸钙片状晶体互相重叠而构成的台阶状表面。
(2)内部结构天然珍珠,文石小片的长轴方向呈放射状排列,构成同心结构。
内部各层呈"暧色"色调,如浅黄色、浅褐色或黑色等,中心刺物为一小砂粒或寄生虫。
无核养殖珍珠,形态各异,极少为圆形,中心刺激物为蚌的外套膜小片。
有核养殖珍珠,贝壳珠核可能显示出条纹,外层包裹薄于2mm的珍珠质层,钻孔处可见白色贝壳珠核和珍珠质外层之间有界限。
2.相对密度测试将消色好的三溴甲烷密度稀释至2.713时,天然珍珠80%上浮,有核养殖珍珠则90%以上下沉,这种方法对大批未穿孔的珍珠进行粗略检查十分有效。
3.X-射线(1)发光天然珍珠不发荧光(除去淡水天然珍珠或某些澳大利亚海水珍珠发出浅黄色光外)。
无核养殖珍珠发出强的荧光和磷光。
有核养殖珍珠大多数采用淡水珠母,通常发出浅绿色荧光和磷光。
辨别养殖和野生珍珠的方法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怎么辨别养殖和野生珍珠呀!你说这珍珠,那可是好多人都喜欢的宝贝呢。
就像人有不同的来历一样,珍珠也分养殖的和野生的。
那怎么才能分得清呢?先来说说养殖珍珠吧。
就好比是人类精心培育的花朵,有园丁的呵护和照料。
养殖珍珠通常形状会比较规则,圆溜溜的比较多。
你想想看,就好像是被特意雕琢过一样。
而且它们的光泽呀,有时候会显得比较统一,就像是一个班里出来的学生,都有着相似的气质。
再看看野生珍珠。
哎呀呀,那可就像是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长的野花,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野生珍珠的形状可就没那么规整啦,奇奇怪怪的形状都有,这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它们的光泽呢,也更加自然和多变,每一颗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那怎么具体去辨别呢?咱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看看表皮,养殖珍珠的表皮可能会相对光滑一些,而野生珍珠可能会有一些天然的纹路和瑕疵,就像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你说这像不像人的脸上,有的人皮肤光滑,有的人脸上有点小雀斑,但都各有各的可爱呢!然后再瞧瞧颜色。
养殖珍珠的颜色有时候会比较单一,比较纯净。
可野生珍珠呀,那颜色可能就更丰富多样啦,说不定还有一些奇妙的色彩组合,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好像是大自然这位大画家随手挥就的杰作。
还有啊,重量也能给咱一些提示呢。
一般来说,野生珍珠可能会比养殖珍珠稍微重那么一点点,这就像是野生的果子总是更有分量一样。
你说这辨别起来难不难?其实也不难,只要咱多观察,多比较,就像咱认识新朋友一样,时间久了自然就能分辨出来啦。
咱可别小瞧了这辨别养殖和野生珍珠的本事呀,这可是门大学问呢!要是咱能分得清,那在挑选珍珠饰品的时候,不就能选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有价值的宝贝了嘛!所以呀,朋友们,可得好好记住这些方法,以后在看到珍珠的时候,就可以大显身手啦!总之呢,辨别养殖和野生珍珠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每一颗珍珠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独特之处。
让我们带着好奇和热情,去揭开珍珠的神秘面纱吧!。
有核养殖珍珠与天然珍珠间内部结构和珍珠层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鉴别时可主要根据这种结构差别加以区分,淡水无核养珠与天然珍珠间也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别.为此,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鉴别方法可归纳如下: (1)肉眼及放大观察:天然珍珠质地细腻,结构均一,珍珠层厚,光泽强,多呈凝重的半透明状,外形多为不规则状,直径较小;养殖珍珠多为圆形,椭圆,水滴形等,直督洗?珍珠层较薄,珠光不及天然珍珠强,表面常有凹坑,质地松散.(2)强光照明法:天然珍珠看不到珠核与核层条件,无条纹效应;有核养珠可以看到珠核,核条带,大多数呈现条纹效应.(3)X射线照相法:天然珍珠劳埃图中出现假六方对称图案斑点;有核养殖珍珠出现假四方对称图案的斑点,仅一个方向出现假六方对称斑点.(4)紫外线摄影法:天然珍珠阴影颜色较均匀一致;有核养珠在核层与光线垂直情况下,产生深色阴影,仅周边颜色较浅.(5)荧光法:天然珍珠在X射线下大多数不发荧光;养殖珍珠在X射线下多数发荧光和磷光(蓝紫色,浅绿色等).(6)内窥镜法:这种方法使用的是一种空心的金属针,在针的两端装有与针的延长方向成45°角的镜子,并彼此呈90°角,在空心针的一端用强光照射,光线通过第一个镜子反射到珍珠内壁,如果是养珠,光反射到内壁后沿核内平行层传播,一直能穿透薄的珍珠层,使得在显微镜一端看不见光线;如果是天然珍珠,光线射到内壁后,光因全反射而绕珍珠层内传播,最后投射到第二个镜面上,这种情况下,在另一端的显微镜上便能观察到光线的闪烁。
(7)磁场法:把圆形珍珠放在磁场内,如果是养珠,其珠核受磁化后,总要转到平行层走向与磁力线平行的方向,而天然珍珠无核,故无此现象(8)重液法:一般养珠因有珠核,比重较大,天然珍珠较轻,因此,往往在2.71的重液中天然珍珠大都上浮,而养珠普遍下沉.这种方法可能会损伤珍珠层,应谨慎使用.4,处理珍珠的鉴别处理珍珠包括珍珠改善和改色两部分内容.珍珠的改善方法主要包括漂白,增色,增光,改色,抛光等,而珍珠的改色方法有染色,辐照等,通常把珍珠染成黑色或用各种射线将珍珠辐照成黑色来仿黑珍珠.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改色而成的红色,绿色,蓝色,金色等珍珠.由于珍珠改善一般是必要的过程,因此,以下主要对改色珍珠的鉴别方法作简要说明.(1)用肉眼观察:在串珠中,如每粒珍珠颜色都一样,一般是染色的特征;而天然色在外观上很柔和,并有伴色,所以每粒珠的颜色虽一致,但还有区别.天然黑珍珠其实不是纯黑色,带有兰或紫色的伴色.(2)用放大镜观察:染色珍珠在钻孔中能见到染色剂的堆积,有时可见绳子上也被染色.(3)紫外线照射法:人工养殖的黑珍珠的珍珠层一般不发荧光,但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在小凹陷中仍能发出淡黄色或白色的荧光,而在长波紫外线下发出粉红色或红色的荧光.而染色黑珍珠在任何情况下不发荧光.(4)粉末法:染色黑珍珠的粉末为黑色,而自然黑珍珠其粉末为白色.此法对珍珠有破坏作用,不能随意使用.除上述常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及扫描电镜等先进的测试技术来鉴别不同类型,不同成因的珍珠,如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天然珍珠与染色珍珠,天然珍珠与辐射处理珍珠等.仿制珍珠这是一类由人工制作的用来仿冒珍珠的材料,根据材料特性和制作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种.1,塑料珠是由塑料制成的珠子,外面涂有珍珠颜料,看起来很漂亮,其特点是手感很轻.2,玻璃珠早在17世纪,玻璃已被用来模仿珍珠,一位法国玫瑰厂家的祖坤(Joquin),发现洗过鱼的水留下一种闪光的物质,使用这些物质浓缩制成珍珠颜料.1656年祖坤便开始仿制珍珠,他是用空心的玻璃珠子浸入酸性气体中,将玻璃的光泽除去,然后用他发明的珍珠颜料涂在珠子内部,再放入蜡或胶使珠子重量增加,这类仿制品在古老的首饰品中常出现.3,实心玻璃珠也称马约里卡珠(Majorca).是西班牙人发明的仿珍珠,由于工序精细,可以假乱真,享誉各国.马约里卡珠是由乳白色的玻璃制成核,然后在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用鱼鳞制成的闪光薄膜.优质的仿制珠,要涂上30多层,每层需在不同的时间涂上,这样可产生光的干涉和衍射,使表面形成灿烂的色彩,在珠核覆膜过程中,要进行几道浸液的烘干,清洗和抛光的工序,最后一步是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浸液,可能是醋酸纤维素和硝酸纤维素来聚合有机物质,使表面硬化,以免产品受损,这种仿制珠,其外形与海水养殖珠极相似,常被镶嵌于现代款式的K 金首饰上,产品畅销全球.4,贝壳珠用贝壳磨成珠子,然后在珠子表面涂上珍珠颜料,制成贝壳珠.10.5 真假鉴别和质量评价10.5.1 珍珠的鉴别珍珠的鉴别主要包括:真珍珠与仿珍珠的鉴别,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的鉴别,有核养珠和无核养珠的鉴别,未处理珠与处理珠的鉴别等课题.以下作简要介绍.1,真珍珠与仿珍珠的鉴别(1)直观法: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如果是串珠,其颜色,形状,大小,光泽都一致的话,极有可能是仿珍珠.由于真珍珠是从不同的动物个体中取出的,绝不可能完全一致.(2)感觉法:通过手或舌的感觉,真珍珠有凉感,仿珍珠则无;用手或牙轻磨,感觉光滑者是仿珍珠,有粗糙感的为真珍珠;用手掂,仿珍珠的塑料制品很轻,玻璃制品较重.(3)放大镜观察法: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真珍珠表面能见到生长纹理,仿珍珠表面光滑,在珍珠的钻孔处明显粗糙,或常见到薄层剥落的现象,这是仿珍珠,真珍珠很少有这种现象.(4)弹跳法:从60厘米高处掉在玻璃板上,真珍珠弹跳高度为20-25cm,而仿珍珠在15cm以下.这种方法可能会对珍珠产生损伤,应该谨慎使用.(5)盐酸反应法:用稀盐酸少许滴在表面,真珍珠立即起泡,而仿珍珠无反应.此方法对珍珠表面有损害作用,谨防使用.(6)紫外线荧光法:真珍珠在紫外线下产生淡黄或淡白的荧光,这是由于珍珠层中含有蛋白质所致,而仿珍珠不产生荧光.(7)物理性质测试:真珍珠与仿珍珠的物理性质(如折射率,密度等)存在较大差别,通过测试物理性质,较易将它们区分开来.珍珠分为海珠和淡水珠,有天然的和人工的之分.有些珍珠还有有核的和无核的区别.在人工珍珠中,一类产自人工饲养的珍珠贝,另一类是用质次珍珠研磨成粉,再制作成不同的珍珠,后者在价值上不仅与前者有很大差别,与天然珍珠更不在同一档次,因此在选购珍珠时尤应注意.珍珠的光泽是美丽耀眼的,这种效果是由光线从珍珠表面进入珍珠层底面后反射出来的.在所有珍珠中,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所产珍珠的光泽是贝类中最强的,因此最引人喜爱,这些珍珠晶莹夺目,就象天中满月的月光一样柔和,其效果是其它贝类难以比拟的.珍珠的颜色五光十色,淡水珠常见的有金黄色,紫色,粉红色,蓝色和奶油色等.海洋珍珠的颜色较少,一般有银白色,金黄色,蓝色和黑色等.。
珍珠详细分类大全珍珠是一种由软体动物(主要是牡蛎)生产的硬的、圆滑的产物,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首饰和珍宝行业中,近年来又被开发出美容保健功效,应用于药物化妆品领域,像京润珍珠、珍丽莱等品牌都是以珍珠为原材料制成的化妆品,但是很多人对珍珠的分类很模糊,现在将它整理出来让大家对珍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根据成因,珍珠可以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大类。
1、天然珍珠就是在自然环境下野生的贝类形成的珍珠。
天然珍珠可形成于海水、湖水、河流等适合生长的各类环境中。
这类珍珠十分稀少,价格昂贵。
2、人工养殖珍珠就是在自然环境中,在人工培养的珠蚌中,人为的插入珠核或异物,再经过培养,逐渐形成的珍珠。
在目前的珍珠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的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按珠核和异物的特征又可进一步分为有核养珠、无核养珠、再生珍珠、附壳珍珠几种类型。
二、按产出环境分类可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两大类。
1、海水珍珠是指海水贝类产出的珍珠,按其成因可进一步分成天然海水珍珠和人工养殖海水珍珠两大类。
海水珍珠质量一般比淡水珍珠高。
珍丽莱药妆采用的就是从海水珍珠胚胎中提取的珍珠胎囊素。
2、淡水珍珠是指淡水蚌类产出的珍珠,一般产于各类湖泊、江河和溪流中。
中国大陆是淡水珍珠的主要生产地,占国际淡水珍珠的85%,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等地。
三、按产地分类可分为:东珠、南洋珠、日本珠、大溪地珠、琵琶珠、南珠或合浦珍珠、、北珠、太湖珠、西珠等九大类。
四、按珠母贝分类可分为9大类。
1、xx珍珠海水养殖珍珠的珠母贝90%是马氏贝。
这种珍珠是市场最常见的海水养殖珍珠。
2、xx珍珠是海水养殖珍珠另一种珠贝类型。
3、企鹅贝珍珠属于海水珍珠,这种珍珠颗粒较大,质量也较好,但产量较低。
4、三角帆xx珍珠是淡水养殖珍珠的主要品种,占市场的95%以上。
5、褶纹寇蚌珍珠类似于三角帆蚌珍珠。
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珠质多皱纹,质量较差,产量也较低。
6、xx珍珠90%以上产自塔希堤(Tahiti),颜色有黑、灰、蓝、绿、及棕色等。
第四章珍珠的鉴赏第一节珍珠的鉴别第二节珍珠的医药保健功效及科学使用第三节养殖珍珠的质量评判及分级标准第四章复习题第一节、珍珠的鉴别一、天然珍珠与养殖有核珍珠的鉴别:根据:淡水河蚌制作的珠核密度比天然珍珠大。
天然珍珠比重2.68-2.70,蚌核珠比重2.76-2.80。
1、重液测定法重液合适密度为2.72g/c m3,在此重液中,80%海水天然珍珠会上浮,90%海水养殖珍珠会下沉。
重液配制:在2.5g/c m3不纯三溴甲烷中放入2.72g/c m3冰洲石,再注入密度为2.9g/c m3的纯三溴甲烷,直至冰洲石呈半浮半沉状态,此时重液密度即为2.72g/c m3。
2、外观观察法:孔洞观察法,强光照射观察法(360℃闪二次)。
3、X光照相法(见下图)。
二、染色珍珠的识别常见黄珠、杂色珠染成黑珠,提高价格销售,染色的方法有:1、银盐染色:A g N O3+珍珠+强光照射→黑色胶体银:镜检珍珠表面云状花纹变得模糊不清。
2、C o60放射:变黑(海水珠核变黑、外层不变黑、淡水珠整颗变黑、珍珠表面有松层现象)。
三、仿制珍珠的识别1、仿制珍珠的构成:珠核——充蜡的空心玻璃球、实心玻璃球、塑料球、陶瓷球、较先进的——蚌核、砗磲核。
珠层——从鱼鳞中提取“鸟嘌呤”+硝酸纤维液;碳酸铝晶体;较先进的——合成树脂+某些晶体。
2、识别:A、放大10-50倍观察表面:真——云状花纹(似地图等高线)假——无上述花纹B、短波的紫外线照射真——发出淡黄白色荧光;假——无荧光;C、摩擦法:把珍珠放在玻璃上摩擦,有涩感且擦出粉末来的为真,有滑感且擦不出粉末的为假;D、灼烧法:用打火机灼烧,假的烧焦,不能复原,真的烧不焦,用布抹去黑烟后可复原。
E、颜色法:真的珍珠,每粒的颜色均有细微差别,假的珠均相同。
第二节、珍珠的医药保健功效及科学使用一、科学使用与保养:1、科学使用:珍珠若用于装饰,则外出时才佩戴,以减少皮肤对珍珠质吸收的损耗;若用于治病,则长期贴肉佩带,让皮肤长期吸收珍珠质而起治疗作用。
珍珠及其识别胡经国一、珍珠及其矿物学特性㈠、珍珠的概念与主要矿物学特性珍珠是指在水体中某些软体动物贝类或蚌——母贝体内自然形成,有核或无核的珠形颗粒。
其体内能生成珍珠的母贝,称为珍珠母贝,简称珠母贝或珍珠贝。
珍珠的核部称为珠核。
珍珠是一种珍贵的天然有机宝石。
它主要是由隐晶质文石晶体组成的集合体。
这种文石晶体是由珍珠母贝外套膜的珍珠质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凝结而成的。
天然珍珠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
一般具有多层层状结构。
常见珍珠的形状有圆形、扁形、半圆形、梨形、蛋形、椭圆形、泪滴形、钮扣形、米形及不规则形状等几十种。
具有独特的珍珠光泽,尤其是虹彩光泽或晕彩光泽——珠光。
海水珍珠密度为2.61~2.85g/cm3;淡水珍珠密度为2.66~2.78g/cm3,很少超过2.74g/cm3。
摩氏硬度:2~5。
非均质集合体;折射率1.490~1.685(点测法为1.60±0.02)。
㈡、珍珠的主要产地天然海水珍珠的产地主要有:波斯湾地区,指伊朗以西、沙特阿伯以东波斯湾海域;位于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和南洋地区,包括印尼、缅甸、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波期湾和斯里兰卡所产珍珠,品质优良,一般为白色、乳白色等。
具有极强的珍珠光泽,颗粒较大。
通常人们将这两个地区产出的珍珠,称为东方珍珠,简称东珠。
南洋地区产的南洋珍珠,颜色白色,珠形圆,颗粒大,珍珠层较厚,珍珠光泽较强。
南洋珍珠又称“银光珠”,属世界名贵珍珠品种,价格级昂贵。
中国广西合浦长期以来盛产天然珍珠,其品质好,产量较大。
我国著名的南珠(合浦珠)七大天然育珠池(白池、杨梅、青婴、平江、望断、乌泥、蛛沙),大部分在合浦东南沿海的海域。
委内瑞拉的北部海岸地带,曾经是天然珍珠产量丰富的地方。
然而,自从哥伦布发现了这个地区之后,相继而去的一些冒险家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使贝类死亡殆尽。
此外,还有墨西哥、巴拿马。
二、珍珠的形成与品种按成因,珍珠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大类。
经常在选珍珠的时候看到天然珍珠、养殖珍珠这些词,很多消费者疑惑,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有什么区别呢?而养殖,就是经过了人工干预的。
一起来看看这2种珍珠的区别:天然珍珠:所谓的“天然”就是生来就有的,自然形成的。
在以往的概念里面,并没有养殖珍珠的存在。
珍珠蚌在进食的时候,会把贝壳微微张开。
这时水中一些异物,比如砂砾、树枝、寄生虫等,会趁机和食物一同进入蚌的体内的外套膜组织中,这些刺激源对蚌是有害无益的,所以为了保护自己,贝壳里的外套膜会分泌出一种比较特殊的物质——珍珠质。
这些珍珠质会一层一层地将刺激物包裹起来,最终形成了不太规则的圆球形,就是未经人工加工过的天然珍珠。
距今1万年到17-18世纪是人类的采珠期,由于这种异物进入贝体的几率非常少,通常可能打开好几万个珍珠蚌才能找到几颗珍珠,一般只有位高权贵的人士才能够佩戴。
养殖珍珠: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养殖珍珠的国家。
宋庞元英著《文昌杂录》中记载了珍珠最原始的养殖方法,宋代佛像珠也证明这一史实,只是当时并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
直到1888年日本养珠之父研究成功养殖珍珠,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珍珠养殖场,开创人类养殖珍珠的历史阶段。
养殖珍珠,就是经过人工干预,植入异物入珍珠贝,刺激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其实并不是养殖珍珠本身,而是养殖珍珠贝,其珍珠质仍然是珍珠贝体的自然分泌物。
简单的理解,就是野生鸡生的鸡蛋,与人工养鸡生的鸡蛋一样,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养殖珍珠也是真正的珍珠。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区别:天然珍珠——通常形状不圆、质地粗糙、光泽欠佳,目前也是有价无市的局面;养殖珍珠——形状、品质更好控制,形状正圆、光泽强,瑕疵少的可以作为高档珍珠。
虽然以上是最基本的概念,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类认知的变化,以上的固有概念也开始慢慢改变了。
现在几乎没人想古代那样一群人打捞几万个珍珠蚌,去找那么1、2颗天然珍珠。
实际上,目前市面上99.9%以上的珍珠都是养殖珍珠,包括你到市面上任何一家大型珠宝店看到的珍珠,几乎都是养殖珍珠。
但是养殖珍珠这一概念违背了人们的一贯认知“真的珍珠就是天然珍珠”,所以现在发展成“养殖珍珠就是天然养殖珍珠、或者就是天然珍珠这一概念”,也慢慢被绝大多数消费者认知。
随着珍珠的知识不断全面普及和推广,人们在选购珍珠的时候,除非是特意来找真正的天然珍珠的,大部分人已经不去纠结是天然珍珠还是养殖珍珠这个问题了,大家都心知,而消费者现
在更关注的是珍珠是真是假的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