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 宋国庆
- 格式:pdf
- 大小:261.30 KB
- 文档页数:2
电能替代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能替代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电能替代的现状,更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电能替代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电能替代的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少,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电能替代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电能替代传统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电能来取代传统的能源,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
这些都表明,电能替代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电能替代的发展。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电能替代传统能源。
其次,我们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电能替代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电能替代的认识和支持。
只有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推广和公众宣传的综合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能替代的发展。
最后,让我们来展望一下电能替代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洁能源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电能替代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加清洁、更加环保的世界,电能替代将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要能源形式。
综上所述,电能替代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电能替代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只有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推广和公众宣传的综合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能替代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清洁、更加环保的世界而努力!。
浅谈电能的替代效益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清洁的资源,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获得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燃料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在消耗的过程中也会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比较大的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资源作为替代的资源就会获得人们的青睐。
同时,电力能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比较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经济效益方面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能替代的效益,从而为电能的广泛使用及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电能;替代;效益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增大,能源的短缺及气候的变化和我们所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为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成了当前必须要推动的一项工作。
过去,人们喜欢使用煤炭来进行燃烧,从而获得能源,但是这样的一种能源获得方式在当前的低碳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已经继续被人们所淘汰。
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新的替代能源,并且保证这一种能源的清洁性是非常重要的。
近些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电能的替代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所产生的效应也是人们决定是否使用电能来替代传统能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电能替代的应用电力能源是在19世纪发明的,自从它问世以来,和电力相关的各种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进入一个电力文明的时代。
近些年来,随着设备和技术的提高,在电力的供应方面也越来越稳定,同时电价的设定也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得电力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电力供应的稳定以及定价的合理化会使得电力资源的使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从而促进了电能替代,获得了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整个世界的电力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以及方法上也得到了扩展,人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提高,从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
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在现代社会中,电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家庭生活到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能的供应。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能源消耗的快速增加,人类亟需寻找一种电能替代方案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的电能替代实施方案。
首先,一个重要的电能替代方案是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这种替代方案的优势在于太阳能是免费的,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成本逐渐下降,因此太阳能对于替代传统电能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方案。
其次,风能也是一个可行的电能替代方案。
风能利用风力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风能发电设备可以建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海岸线、高地和风区。
与太阳能一样,风能也是可再生的,没有污染,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电力输出和成本方面都有显著的改进。
因此,风能发电是另一个重要的电能替代方案。
此外,地热能也可以作为一种电能替代方案。
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来发电。
这种能源形式主要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产生的高温能量,用于驱动发电机。
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地热能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优势。
地热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并且不受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
因此,地热能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电能替代方案。
另外,生物质能也是一种可考虑的电能替代方案。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和厨余垃圾等。
生物质能发电是一种碳中性的过程,这意味着它不会向大气中释放额外的二氧化碳。
由于生物质能直接利用废弃物作为能源,因此也减少了废物的处理和排放问题。
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使其成为一个有前景的电能替代方案。
最后,核能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电能替代方案。
核能是指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核能发电的优势在于它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供应能力。
然而,由于核能与核辐射和核废料处理等问题相关,它在实施和使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电能替代工作总结
电能替代工作是指通过将传统能源替代为电能来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在电能替代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推广电动车:电动车是将传统燃油车替代为电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推广使用电动车,可以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排放物的释放,降低环境污染。
2. 发展电动工具:在传统工业生产中,很多机械设备需要使用燃油作为能源。
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电动工具,将燃油驱动的工具替代为电动工具,实现能源的转换,并提高生产效率。
3. 优化建筑节能:通过使用电能替代传统能源,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在建筑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使用电能替代的方式,如使用LED照明、地源
热泵等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4. 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电能替代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替代传统能源的使用,并实现能源的绿色转换。
电能替代工作的总结如下:
1. 通过推广电动车和发展电动工具等方式,实现了对传统燃油能源的替代,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 通过优化建筑节能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的绿色转换。
3. 在电能替代工作中,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电能的转换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4.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电能替代工作中,加大对电能替代的支持和投入,共同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电能替代行业现状分析与建议李敏(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荆门431910)摘要:电能替代有利于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保障能源安全。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电能替代行业现状,提出电能替代行业的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电能替代;节能减排;建议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B DOI:10.16621/ki.issnl001-0599.2021.01D.860引言目前,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高,经济显著改善,与此同时,煤炭污染以及雾霾问题加剧,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推广电能替代,能够有效改善大气质量,促进交通业、工业以及农业等长远发展。
经过发展,能源替代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
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能源替代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缓解碳排放问题。
相较于其他能源,电能在许多方面有着更好表现,技术可行。
电能替代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方面,也就是说,对天然气、石油和煤等天然资源的直接消费,进行全面替代。
在1970—1995年严重缺电的时期,低谷电以及季节性电能都存在富余。
因此,目前电能供需不再紧张,加大对低谷电、季节性电能的供应不会导致缺电。
要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高效化、低碳化,减少煤炭、煤油等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应当加大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力度。
1电能替代发展的必要性现阶段,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环境保护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在此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建设低碳社会以及投入力度。
要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目标,应当调整能源结构,进一步增加电能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国网公司提出的电能替代战略,不但可以实现优化能源布局以及保障能源安全,还可以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于电能转化技术开展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随着新型电动自行车、新型蓄电汽车等出现,人们的消费选择得到很大拓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成本。
浅谈电能替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关系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及发展。
现阶段资源环境制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问题,节能环保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
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作。
关键词:电能替代工作;问题;解决思路电能替代涉及到了环保、政策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问题,可以说与供电企业、电力用户及整个社会都直接相关,实施电能替代是转变当前能源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供电部门应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争取政策将服务工作做好,推动整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以达到拓展市场、污染防治及扩大售电量的目的。
随着新《环保法》出台之后,逐渐加大了对违法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也强化了对高污染企业主动改造的意愿,当前严重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
1电能替代相关分析电能替代是指综合利用优质、安全、高效电能来代替石油、煤炭及天然气等能源,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实现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对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社会清洁发展目标实现的手段。
电能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将化石能源方便的转换为其他多种形式的能源,最终实现精密控制的目标,因此成为近年来消费增长最快的一种能源品种。
为了更快的破解当前各大城市的雾霾问题,急需构建其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国家电网公司还推出了加快转变电网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电代煤、油等发展战略,促进能源生产、能源输送及能源消费等多方面电能替代目标的实现。
2当前电能替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电力供需矛盾严重在供电企业中开展电能替代性工作,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必然会显著提升,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加重现阶段电力供需形式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将重点转向了雾霾治理、节能减排等相关工作中,各省火电机组也开始计划和组织脱硝、脱硫等改造工程。
夏季温度快速提升,电力供应面临着较大的缺口,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中电能替代面临的认同度非常堵,要想进行进一步推广面临着重重困难。
浅析电能替代的应用及经济效益【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作为一种清洁的资源逐渐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在燃料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不断消耗中也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污染,因此电力资源作为替代资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同时电力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比较高的生产效率,在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
【关键词】电能替代;应用;经济效益能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影响日益严重,能源替代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一些具有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在其使用的方式的选择上电能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一、电能替代的应用随着19世纪发明了电力能源以来,和电力相关的各种设备和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
电力的供应也越来越稳定,电价也越来越合理,这都导致了电力资源的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为电能代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世纪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和方法都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其水平也得到了很多的提高。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以看到电能代替石油、煤炭等燃料不可再生资源的脚步和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特别是我国节能减排速度的加快,对于一些资源消耗比较大、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进行了淘汰,而电能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再加上其价格合理,将会得到企业的重视。
根据国家电网提出的电能替代方案,将进行城市的集中供暖,同时逐渐的淘汰和替代传统的燃料加热的供暖的方式。
在生产领域大力的推广电锅炉、电采暖、热泵等替代技术。
同时在交通领域,为了有效的降低燃料能源对大气颗粒的排放,积极的推动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发展,不断的深化研究其电动汽车的经营模式。
通过不断的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和换电标准体系,积极的推动和思想我国交通领域方面的电气化进程。
同时在居民家庭生活领域,积极的推动家庭电气化的进程,不断的淘汰和减低高污染、低效率的能源利用方式。
新形势下电能替代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化石能源短缺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便需要人们采取方法改善这种情况。
由于电能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用其替代化石能源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是,电能替代这一理念的提出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很多人对其本身所拥有的潜力并不了解,从而影响该工作的开展,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在此方面上的认识,以便于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促使其能够拥有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形势;电能;替代;分析1电能替代推广的必要性通过统计发现,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在消耗的能源中九成以上的能源都是一次性能源,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风能等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利用效率极低。
一次性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对此我国亟需加强电能替代的全面实施。
电能替代就是指充分发挥电能的作用,从而取代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电能替代的目标是4500亿kWh,202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7%,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率,还能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达到环保的目的。
电能替代技术应用范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电能代替煤炭能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煤炭为能源的项目,使用电力能源能够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取消北方的以煤供暖,用煤的炉子等;发展电磁炉,电取暖的设备等。
②利用电能代替石油能源,交通领域范围的有电气化有轨铁路、电动汽车、公交车、电动车,港口装卸、机场桥载设备等;在农业上,也能发展用电的灌溉工具。
③用电能代替天然气,不仅能节约成本,高效利用资源,也可以节约管道费用。
2电能替代的策略以电代媒: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中以电代煤,减少直燃煤和污染排放,减轻煤炭使用对环境的破坏。
在城市集中供暖。
商业、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热泵、电采暖、电锅炉、双蓄等电能替代技术。
以电代油: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汽车运输领域以电代油,提高交通电气化水平减少石油消费,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交通行业能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能替代技术指的是利用其他能源替代传统的电能供应方式。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电能替代技术在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太阳能是电能替代技术中最为常见和成熟的一种技术。
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通过光伏板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环保性,因为它没有排放任何污染物。
此外,太阳能是一种相对充足的能源,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利用。
因此,太阳能发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风能也是一种重要的电能替代技术。
利用风能发电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与太阳能不同,风能的利用范围受到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的限制。
然而,在很多地区,尤其是海岸线和高海拔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因此,风能发电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此外,地热能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电能替代技术。
地热能是指从地球内部的热源中提取能量来发电。
利用地热能发电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地热发电厂。
地热能不仅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而且几乎没有排放任何污染物。
因此,地热能发电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火山地区和地热带地区。
另外,生物质能也可以作为一种电能替代技术。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对生物质物质进行燃烧或发酵等方式来提取能量。
生物质能广泛存在于农业、林业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等方面。
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既可以解决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因此,生物质能发电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并且未来具有很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未来具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并且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可靠和环保的能源供应。
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能替代技术是指利用电能代替传统能源的技术,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科技发展的推进,电能替代技术在各个领域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趋势。
一、电能替代技术的意义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有限,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而电能替代技术则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产生电能,从而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此外,电能替代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二、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系统。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由于发电成本低,可以大幅降低电力价格,为企业和民生提供更加经济实惠的电力。
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利用电池作为能源,驱动车轮实现行驶的汽车。
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具有较低的能耗和噪音,能够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得到了大幅提高,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新能源交通工具。
3.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相比传统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互联性和智能化程度,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智能电网还能够将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储存等优势进行集成,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转型。
三、电能替代技术的前景与挑战虽然电能替代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技术成本高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成本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能替代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2.能源储存技术不完善现阶段电能替代技术中,多数能源储存方式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不同领域应用的需求。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波动性较强,如何储存其产生的电能仍是一个难题。
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宋国庆
发表时间:2018-04-28T16:30:06.4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宋国庆1 黄贵东1 吴光毅2 任凯2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逐渐开始落实“电能替代”,并且极力推广用电能替代烧煤以及直燃油,实现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1.国网山阴县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900;2.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002)
摘要:近些年,我国逐渐开始落实“电能替代”,并且极力推广用电能替代烧煤以及直燃油,实现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基于此,对多情景下电能替代潜力的研究,有助于未来中长期电能替代发展趋势与潜能的预测分析,对我国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一定助力作用。
关键词:多情景;电能替代;潜力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电力的需求量极大,加之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电力需求与一次化石短缺之间的矛盾,寻找能够替代煤、油等新型能源,以满足电力需求,成为了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电能作为安全、高效、便捷等优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工作逐渐在国内展开,多情景电能替代分析,针对不同情境下终端电能替代情况进行中长期预测,结合预测结果,对电能替代进程与潜力进行分析,为实际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多情景下设定依据
导致电能替代总量具有一定变化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在电能替代总量和电能替代进程之间的联系基础之上,良好的融合脱钩理论模型,将上述两个客观因素作为情景设置的核心点,假想在未来电能替代潜力情景分析的根本依据:
(1+β)/(1+γ)x(1+δ)>1,呈现了经济发展和电能替代进程之间密切的关系,电能替代进程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也足以见得电能替代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就目前来说,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政府的支持对电能替代实施力度尚小,无法实现彻底的与经济发展脱钩。
(1+β)/(1+γ)x(1+δ)=1,呈现了经济发展速度与电能替代进程前进步伐保持一致,电能替代可以部分摆脱经济发展的支持,当前阶段技术发展是促使电能替代发展的重要推力,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脱钩。
(1+β)/(1+γ)x(1+δ)<1,呈现了电能替代速度已经完全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电能替代的发展已经不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推力了,在当前发展阶段,除了技术发展的影响不断在扩大之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于电能替代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了与经济发展完全的脱钩。
2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
2.1情景构建
为了针对中长期电能替代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本文主要在SAT模型和脱钩原理基础之上创设三种不尽相同的替代情景,将这三种情况作为分析电能替代潜力的基本因素。
情景A将目前电能替代发展作为创设的基础条件,不将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对其产生的作用纳入其中,也就是经济发展对于电能替代的影响还是最主要的,尚处于未脱钩阶段。
情景B就是增强技术对于目前电能替代发展的影响程度,促使技术进步替代部分经济发展对于电能替代产生的作用,处于部分脱钩。
而情景C则是在上一阶段基础上增强技术进步对于电能替代的作用,同时提升政策扶持对于电能替代的推动力。
2.2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的参数设置
2.2.1人口参数
通过对国家人口相关研究规划的分析,对我国未来阶段性的人口变化形态:预计从2016年接下来的5年人口将会有3.5%的增长,2021年接下来的5年人口将会有2.4%的增长,从2026年之后的5年将会有2.1的人口增长率,而从2031年开始接下来的5年将会有1.3的人口增长率,从2036年之后的5年人口同样会有1.3%的增长率,从2041年开始接下来的5年人口将会有3.1%的增长率,从2046年之后的5年左右同样会有3.1%的人口增长率,就以上的人口预测来设定基本的人口参数。
2.2.2经济参数
终端电能消耗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相对较为敏感的反映,根据相应的调研分析,我国在2015-2016年度,经济已经步入新阶段,根据相关的经济形势预测报告的分析,2016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6.7%左右,但是在2030年左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加明显,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小的负担,以至于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
经济学人智库报告提出在2050年,全球的经济情况相较之前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但是整体趋势呈现下滑状态,从2030年开始。
本文是将2015年发布的GDP作为基本判别基准,预计自2016年接下来的5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增长6个百分点,2021年之后的5年经济将会有5.4%的增长,2026年接下来的5年的经济将会增长4.1%,2031年之后的5年经济将会增长3.8%,2036年之后的5年中国经济将会增长3.75%,2041年接下来的5年经济将会增长3.5%,从2046年开始接下来的5年经济将会增长3.4%左右。
2.2.3技术水平
假设情景A中的没有技术进步这个因素的涉及,终端电能的需求程度保持当前状态,终端电能消费能力也保持当前状态,电能替代进程的发展没有技术进步的参与,与经济发展关系依然密切,尚处于未脱钩状态。
电能替代技术在2015年被深入应用,参与领域从5个快速增加到15个,年度电能替代项目也发展到2万多个,当时的替代电量为766亿kW.h。
燃煤小锅逐渐被淘汰,电热锅炉,电热锅+热泵等等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对发热膜,发热电缆等使用也逐渐成为日常,军港岸电与铁路电气化等技术也逐渐被深入使用。
情景B是在上述的基础之上,电能替代技术已经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而终端电能被技术影响的程度越来越深,无论是终端电能的需求还是消费强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接近于脱钩阶段,情景C中各个方面基本与上一阶段保持一致。
2.2.4政策扶持力度
情景A与情景B政府没有相应的支持政策,电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无法实现真正脱钩。
情景C在基本的电能替代相关工作之上,将政府的参与力度增强。
从2015年到至今,我国针对这项工作推行了近226个政策。
由于电能替代其自身具有绿色发展理念,被纳入了国务院的重要发展项目中。
随着我国对其的支持手段不断加强,2015年与去年相比电能替代量增加到250kW.h,实现了0.49%左右的增长率。
并且预计在接下来
的几年内需求量会具有大幅度的增长。
到2040年之后,电能替代工作结构已经逐步完善,发展也逐渐趋向平稳,即使在没有政府过多干涉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状态,从而促使电能替代彻底摆脱对经济发展的依赖。
3 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的结果分析
从多情景潜能模型来看,A、B、C三种情景下我国终端电能替代趋势会呈现出较大增长,这个增长会持续到2030年,其中A情景种电能替代量本身增长速度最小,主要由于缺乏政策与技术的支持。
C情景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增长速率将会高于B情景。
在2030-2040年间,电能替代增长会逐渐趋于平衡,到2045年,电能替代会呈现饱和状态,电能替代量呈现平稳状态,未来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
B和C 两种情景下的电能替代与A情景下的电能替代相比,其进度是明显的,其中B情景得到了技术支持,C情景得到了技术与政府政策的支持,以此C情景下电能替代增长速度高于B情景。
结束语
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能需求量急剧增长,能源消耗巨大,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基于此,实现电能替代,促进能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
对多情景下电能替代潜能进行分析,掌握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为我国战略方针制定,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能够促进和帮助电能替代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国中长期能源和电力需求及碳排放情景分析[J].徐敏杰,胡兆光,谭显东,单葆国.中国电力.2012(04)
[2]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J].谭忠富,张金良,吴良器,丁亚伟,宋艺航.电网技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