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3
智能电网解决方案第1篇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高效、清洁的运行日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电力系统升级的重要方向。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保障电力安全。
二、目标1.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线损,优化供电质量。
2.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3.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4.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降低事故风险。
三、解决方案1. 构建坚强电网架构(1)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和变电设施的容量、抗灾能力及自动化水平。
(2)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大范围、高效率的电力传输。
(3)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
2. 智能化升级(1)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故障自动诊断和处理。
(2)建设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预测分析和优化调度。
(3)发展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3. 清洁能源接入与消纳(1)优化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确保清洁能源优先上网。
(2)加强清洁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协同规划,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3)推广储能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平滑输出,提高电网调峰能力。
4. 安全保障(1)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水平。
(2)加强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提高抵御外部攻击和内部故障的能力。
(3)开展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降低事故风险。
四、实施步骤1. 开展电网现状调研,明确智能电网建设需求。
2. 制定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3. 启动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关键项目和重点工程。
4. 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逐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
5. 推进清洁能源接入与消纳,优化能源结构。
6.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提高电网安全水平。
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规划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网建设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
智能化电网作为电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有效提高电网的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还能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以及运营效率。
因此,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规划成为当前电网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智能化电网的基本概念智能化电网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传统电力系统变成具有智能化水平的电力系统。
它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化、指挥化和模块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运营与管理、能源的优化分配与利用、设备的自适应保护与控制等功能。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智能化电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复杂性增加。
智能化电网采用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和负荷等信息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2. 智能化程度提高。
智能化电网可以通过自适应优化和智能分散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网中各类设备和负荷进行智能控制、调度和管理;3. 可靠性提高。
智能化电网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保护技术和风险管理措施,使得电网的运行过程更加安全可靠;4. 能源利用率提高。
智能化电网采用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和智能供能策略,实现了对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5. 管理效率提高。
智能化电网可以自动化地控制各类电网设备和设施,从而提高电网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益。
二、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制造、配电、传输和使用的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同时还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实现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核心技术是对电网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具体实施任务包括:1. 建立高效的信息和通信体系。
通过建设先进的数据中心、智能控制系统和通信网络,实现对电网设备、负荷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2. 构建智能化供能体系。
通过引入新能源、能存能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网的智能供能和优化分配;3. 加强电网设备保护和智能化控制。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一〕智能电网开展概况〔5题〕1.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表达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B.对用户的效劳形式简单、信息单向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2. 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表达在以下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根底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根底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3. 2021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21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开展战略。
(202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开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21年2月B.2021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21年3月C.国际大电网会议;2021年4月D.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21年5月4. 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开展有哪些重要意义?(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平安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开展; 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效劳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根底设施增值效劳潜力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开展。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调度方案第一章智能电网调度概述 (2)1.1 智能电网调度发展背景 (2)1.2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架构 (4)2.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2.1.1 系统层次结构 (4)2.1.2 功能模块划分 (4)2.1.3 系统特点 (4)2.2 关键技术模块分析 (4)2.2.1 数据采集模块 (5)2.2.2 数据处理模块 (5)2.2.3 调度决策模块 (5)2.2.4 控制执行模块 (5)2.3 系统安全与稳定性保障 (5)第三章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调度 (6)3.1 电力市场概述 (6)3.2 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调度的关系 (6)3.3 电力市场下的智能调度策略 (6)第四章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化调度 (7)4.1 风能、太阳能资源特性分析 (7)4.1.1 风能资源特性 (7)4.1.2 太阳能资源特性 (7)4.2 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化调度方法 (8)4.3 风能、太阳能资源调度案例分析 (8)第五章电网负荷预测与调度 (9)5.1 电网负荷预测方法 (9)5.2 电网负荷预测精度提高策略 (9)5.3 电网负荷调度策略 (9)第六章智能电网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10)6.1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10)6.1.1 设计原则 (10)6.1.2 系统架构 (10)6.2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 (11)6.2.1 算法选择 (11)6.2.2 算法实现 (11)6.3 决策支持系统功能评估 (11)6.3.1 评估指标 (11)6.3.2 评估方法 (11)第七章电网故障检测与恢复 (12)7.1 电网故障诊断技术 (12)7.1.1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12)7.1.2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12)7.2 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12)7.2.1 故障恢复策略概述 (12)7.2.2 故障恢复策略的应用 (13)7.3 电网故障案例分析与处理 (13)第八章电力系统节能减排与智能调度 (13)8.1 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概述 (13)8.2 节能减排调度策略 (14)8.2.1 发电环节 (14)8.2.2 输电环节 (14)8.2.3 变电环节 (14)8.2.4 配电环节 (14)8.2.5 用电环节 (15)8.3 节能减排效果评估 (15)8.3.1 节能效果评估 (15)8.3.2 减排效果评估 (15)8.3.3 经济效益评估 (15)8.3.4 社会效益评估 (15)第九章智能电网调度培训与人才培养 (15)9.1 智能电网调度培训体系 (15)9.1.1 培训目标与任务 (15)9.1.2 培训内容与方式 (15)9.2 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 (16)9.2.1 人才培养模式 (16)9.2.2 人才培养策略 (16)9.3 智能电网调度培训效果评价 (16)9.3.1 评价指标 (16)9.3.2 评价方法 (17)第十章智能电网调度未来发展展望 (17)10.1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发展趋势 (17)10.2 智能电网调度行业应用前景 (17)10.3 智能电网调度政策与法规建议 (18)第一章智能电网调度概述1.1 智能电网调度发展背景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电力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0题)1、在国企国资改革方面,深入贯彻中发()号及配套文件精神,以分类改革为导向,对监管、非监管业务实施差异化管控。
A.20B.21C.22D.23【答案】 C2、认真办理业务、及时抢修事故、严格执行电价政策、提高供电可靠性等讲求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举措,都是()的体现。
A.规范服务B.真诚服务C.承诺服务D.延伸服务【答案】 B3、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节能及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坚决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燃煤机组,到2020年前,所有现役电厂平均供电煤耗低于(),新疆电厂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A.310g标煤/千瓦时;310g标煤/千瓦时B.310g标煤/千瓦时;300g标煤/千瓦时C.300g标煤/千瓦时;310g标煤/千瓦时D.300g标煤/千瓦时;300g标煤/千瓦时【答案】 B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企业精神是:()。
A.努力超越臻于至善B.精益求精持续改善C.努力超越追求卓越D.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答案】 C5、(1)高高兴兴回家 (2)看到希望工程标语牌A.2-3-4-5-1B.3-4-5-1-2C.2-5-4-3-1D.5-2-3-4-1【答案】 D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世界。
A.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公平正义B.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公平正义、清洁美丽C.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D.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公平正义、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答案】 C7、2016年1月21日,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高层研讨会在()召开。
A.北京B.上海C.香港D.广州【答案】 C8、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方位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电网体系B.世界能源体系C.经济体系D.世界网络体系【答案】 B9、2013年10月11日晚,王某酒后在某酒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
坚强配网智能提升攻坚战实施方案范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公司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攻坚战”推进方案要求,全面加快直供区智能配网建设,推进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建设,率先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配电网络,有效提升“两率”指标水平,满足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
一、主要目标按照“四统一”原则,全面完成年度智能配网建设任务。
完成直供区10千伏及以下配网投资43.57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015条,实现全省直供主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全覆盖,直供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76.23%。
全省17个市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与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全面上线运行,确保配网生产抢修指挥中心高效运转。
加快推进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建设,确保年内首批26个县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建成投运。
二、重点任务(一)全力推进直供智能配网建设。
强化配网目标网架建设,建立和完善基于目标网架的配网建设模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智能配网建设。
年底前实现直供城区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初步建成以“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集成化”为特征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全面掌握电网运行状况。
重点解决局部配网网架不合理、运行灵活性不高,部分线路和配变负载率过高,低压系统应对尖峰负荷供电能力不强等问题,切实解决配网薄弱问题。
(二)加快推进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建设。
遵循全面、适用、差异和前瞻性的原则,根据试点区域实际,开展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试点工作。
强化城乡配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建设统一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提升城乡智能电网的标准化建设水平,确保试点工程务期必成,达到试点示范预期目的。
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在全省县公司分批开展智能配网建设。
(三)全面构建集成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
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积极开发和应用智能配电网新技术,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实时、在线监控。
建立和完善集运行监控及抢修指挥于一体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实现与PMS、GIS及营销系统的数据共享,充分发挥配网抢修指挥中心信息汇集、统筹指挥、统一调配的作用,形成一体化的生产运行支撑体系,为配网标准化抢修提供有力支持。
解读2010年国家电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总体目标时间:2010-03-09 02:54:17 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作者:陶思遥在刚刚闭幕的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两会”上,《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作为2010年公司一号文件,发到了400余位参会代表手中。
文件明确提出了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新的一年,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规划部署下,也将有新的实践路径。
“今年…两会‟提出的…三集五大‟发展框架,正是现阶段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性实践。
”公司2010年智能电网工作会议要求公司各单位围绕规划、建设、运行、生产、营销等业务领域,深入思考并推进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在公司上下形成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努力推进“两个转变”的良好氛围。
记者从会上获悉,“一完善、两完成、五突破、五深化”被明确为2010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目标。
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起始关注国际形势,共识已经形成。
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世界能源变革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以低碳能源为核心的低碳经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智能电网建设热潮。
审视国内现实,现状不容忽视。
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总量匮乏且结构不均衡,能源供给与电力安全形势严峻,电工行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不强。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公司深谙发展坚强智能电网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电力工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
在此番智能电网建设热潮中,公司党组缜密思考国际大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客观分析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形势,深入论证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
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指示:“要抓住机遇,更系统、更全面、更长远地开展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