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1)
- 格式:pdf
- 大小:830.59 KB
- 文档页数:16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
《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品读《五柳先生传》晋.陶渊明注释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详细翻译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详细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其自传散文。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文学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文。
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从文中也稍微能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从文中也稍微能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
话说咱四川地界,有位隐士高人,人称“五柳哥儿”。
此人好饮酒,性嗜自然,不拘小节,活得那叫一个自在逍遥。
五柳哥儿家贫,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然其自乐也。
常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每日里,或耕于南亩,或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心境之豁达,非旁人所能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书卷之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五柳哥儿得之,如获至宝,乐而忘忧。
世人皆道其痴,殊不知此乃大智若愚,超凡脱俗也。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哥儿也不推辞,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醉后或吟诗作对,或高歌一曲,尽显风流本色。
然其醉后亦不乱性,醒后复归平淡,仿佛世事皆如过眼云烟。
常著文章自娱,以示己志。
其文质朴自然,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沁人心脾。
世人读之,无不叹其才情,慕其高洁。
五柳哥儿一生,不慕荣利,不事权贵,唯愿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其人生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故后世之人,多以五柳哥儿为榜样,追求心灵之自由与超脱。
如此五柳哥儿,真乃四川之骄傲,亦乃天下士人之楷模也!。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及赏析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及赏析1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
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
常著__自娱,颇(pō)(17)示己志。
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 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
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音嗜 shì辄 zhé吝 lìn 褐 hè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瓢 piáo 蔽bì屡 lǚ晏yàn 戚 qī兹 zī欤 yú觞 shāng 汲 jí颇 pō注释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⒍【嗜】喜好。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加点字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2)亦不详其姓字。
不详:(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以为号焉:(4)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6)亲旧知其如此。
亲旧:(7)造饮辄尽。
造饮辄尽:(8)期在必醉。
期在必醉:(9)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曾不:吝情:去留:(1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环堵萧然:(1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1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自终:(13)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黔娄:(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戚戚:汲汲:(1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若人:俦:(16)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觞:(17)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葛天氏:2、翻译。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曾不吝情去留。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哪句?4、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5、选文中共用了九个“不”字来表现先生的性格和志趣,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6、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8写出本文出现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用来表示什么意思?9、填空。
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的自画像,他是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
还有作品如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
我收集了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
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
忘记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诗(24),以乐(25)其志(26)。
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解释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⒈【不详】不知道。
详,具体地知道⒈【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⒈【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悟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化,过分。
⒈【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
会,体会,领悟⒈【嗜】喜好。
⒈【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⒈【或】有时。
⒈【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辄,就。
11.【期在必醉】盼望肯定喝醉。
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整理《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记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
他安宁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艳羡荣华利禄。
喜爱读书,只求领悟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就兴奋得忘了吃饭。
他本性嗜酒,家里穷不能常喝。
亲戚旧友知道他这种状况,有时摆酒叫他来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盼望肯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竟不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的,他安稳自若。
常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略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遗忘心中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也许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把自己的志趣当作欢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