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力机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1有功功率一一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无功功率一一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一一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一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一一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一一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一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一一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一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一一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一一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一一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一一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一一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本标准中各条名词术语的文字说明,是为了准确地解释、表达该词、条的内容和涵义,以利于正确地使用。
本标准中某些名词或术语之后:并列另一个名词或术语(如1.14.18失真;畸变),是指二者在涵义上尚不能严格区分,但又略有差别,在使用时应慎重选择;以圆括弧()并列另一个名词或术语(如1.12.13加权;(衡重)),是指二者涵义相同,前者为正式的名词术语。
圆括弧内的名词或术语将逐渐淘汰;以波括弧{}并列另一个或几个名词或术语(如4.5.13共电{磁电}专线中继器),实际上是指共电专线中继器和磁石专线中继器两个独立的名词;某些名词或术语部人加有方括弧[]的(如1.16.3奈[培]),是指“奈培”和奈都是正式名称。
本标准中的英译名部分,仅供工作参考,不作为标准;但“曾用名”部分,是指废弃的名词或术语,今后不再继续使用。
电信各专业名词术语1、通用和基础类1.1放大器1.1.1 放大器以输入信号控制电路中的能源,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息保持一定关系,且通常大于输入信号的装置。
1.1.2 直流放大器能放大直流或缓慢变化的信号的放大器。
1.1.3 音频放大器;声频放大器放大可听频率范围(15~20,000赫)内电信号的放大器。
1.1.4 中频放大器在信号频率转换过程中,放大中间频率信号的放大器。
1.1.5 选频放大器利用选择性电路,放大某一窄频带信号的放大器。
1.1.6 调谐放大器具有调谐回路的选频放大器。
1.1.7 宽频带放大器相对通频带较宽的放大器。
1.1.8 缓冲放大器为了减小电路中前后级相互影响而接入的放大器。
1.1.9 限幅放大器输入信号的振幅增加到某一定值后,输出信号的振幅基本上不再随输入信号振幅增加的放大器。
1.1.10 运算放大器进行某种数学运算的放大器。
通常由高增益直流放大器和外部电路组成。
1.1.11 差分放大器输出信号与两端输入信号之代数差成比例的放大器。
1.1.12 参量放大器通过改变器件的某参量来放大信号的放大器。
电力名词全方面解释(推荐五篇)第一篇:电力名词全方面解释电力名词解释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通信电源基本知识目录一、通信电源概述 (2)1. 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2)2. 通信电源的发展及现状 (3)二、通信电源基础知识 (5)1. 通信电源的分类 (6)1.1 交流电源 (7)1.2 直流电源 (8)1.3 逆变电源 (9)1.4 其他电源类型 (10)2. 通信电源的基本原理 (12)2.1 电源的转换与传输 (12)2.2 电源的稳压与保护 (14)三、通信电源的关键技术 (15)1. 整流技术 (16)1.1 整流模块工作原理 (17)1.2 整流模块的效率与稳定性 (18)2. 滤波技术 (18)2.1 滤波电路的作用与原理 (19)2.2 滤波电路的优化设计 (21)3. 监控与保护技术 (22)3.1 电源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式 (23)3.2 电源保护技术与措施 (24)四、通信电源的选型与应用设计 (26)1. 通信电源的选型原则与建议 (27)2. 应用设计流程与注意事项 (29)五、通信电源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31)1. 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32)2.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33)六、通信电源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34)一、通信电源概述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为各种通信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也在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对通信电源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通信电源的分类、特点、性能要求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1. 通信电源的重要性通信电源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一,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并维持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通信电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通信电源为通信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通信网络中,任何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导致网络中断或服务中断,因此稳定的电源供应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性的基础。
电力通信名词解释ADM Add Drop Multiplexer 分插复用器利用时隙交换实现宽带管理,即允许两个STM-N信号之间的不同VC实现互连,并且具有无需分接和终结整体信号,即可将各种G.703规定的接口信号(PDH)或STM-N信号(SDH)接入STM-M(M>N)内作任何支路。
AON Active Optical Network 有源光网络有源光网络属于一点对多点的光通信系统,由ONU、光远程终端OLT和光纤传输线路组成。
APON 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TM无源光网络一种结合ATM 多业务多比特率支持能力和无源光网络透明宽带传送能力的理想长远解决方案,代表了面向21 世纪的宽带接入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是一种采用离散多频音DMT线路码的数字用户线DSL系统。
AA Adaptive Antenna 自适应天线一种天线提供直接指向目标的波束,比如移动电话的天线,能够随目标移动自动调整功率等因素,也称为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一种编码技术,将模拟采样的比特数从8位降低到3到4位,完成传输信号的压缩,ITU-T推荐 G.721 为32位ADPCM定义了一种算法(每秒8000次采样,每次采样采4比特),与传统PCM编码相比,它的传输容量加倍。
ADFE Automatic Decree Feedback Equalizer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一种利用判决后的信号作为后向抽头的输入信号,可以消除噪声对后向抽头信号的影响的均衡器技术。
AMI Alternate Mark Inversion 信号交替反转码一种数字传输中常用的编码技术,逻辑0由空电平表示,而逻辑1由交替反转的正负电压表示。
注:以下对电力系统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常用到的各种名词术语进行粗略的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最后部分所列的书目。
1.一次回路/主回路与一次设备/主设备:是指电力输送和分配的回路,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或主设备,例如:变压器、断路器、熔断器、接地刀开关、输变配线缆等;通常将终端的用电设备,如:电动机(马达),照明灯等也归在一次设备的范围。
也可以把一次回路理解为由输变配线缆+主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用电设备(马达、照明灯等)构成。
2.二次回路/控制回路与二次设备/控制设备:指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指示、测量(计量)、监视和保护的回路,其主要任务是对一次回路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进行监控,保证回路的正常运行。
与其相连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或控制设备,也叫控制电器,包括:PT(电压互感器)、CT(电流互感器)、接触器、继电器、综合保护装置、断路器辅助接点、各种操作按钮、计量仪表、二次回路的控制线缆等。
3.开关柜:是指按一定的线路方案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组装而成的成套配电装置,是用来对线路、设备实施控制、保护的,分固定式和手车式,而按进出线电压等级又可以分高压开关柜(固定式和手车式)和低压开关柜(固定式和抽屉式)。
开关柜的结构大体类似,主要分为母线室、断路器室、二次控制室(仪表室)、馈线室,各室之间一般有钢板隔离。
内部元器件包括:母线(汇流排)、断路器、常规继电器、综合继电保护装置、计量仪表、隔离刀、指示灯、接地刀等。
从应用角度划分:进线柜:又叫受电柜,是用来从电网上接受电能的设备(从进线到母线),一般安装有断路器、CT、PT、隔离刀等元器件。
出线柜:也叫馈电柜或配电柜,是用来分配电能的设备(从母线到各个出线),一般也安装有断路器、CT、PT、隔离刀等元器件。
母线联络柜:也叫母线分断柜,是用来连接两段母线的设备(从母线到母线),在单母线分段、双母线系统中常常要用到母线联络,以满足用户选择不同运行方式的要求或保证故障情况下有选择的切除负荷。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是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等于正极的电池于负极的电试差。
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值的是电池接通负载后在放电过程中显示的电压,又成为放电电压。
为什么电池的工作电压低于开路电压:滇池在接通夫在后,由于欧姆电极与电阻过电位存在,。
电池可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所谓均衡充电,就是均衡电池特性的充电,是指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电池的个体差异、温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电池端电压不平衡,为了避免这种不平衡趋势的恶化,需要提高电池组的充电电压,对电池进行活化充电。
.3注意事项(1)不能将容量、性能和新旧程度不同的电池连在一起使用。
(2)连接螺丝必须拧紧,脏污和松散的连接会引起电池打火爆炸,因此要仔细检查。
(3)安装末端连接线和导通电池系统前,应再次检查系统的总电压和极性连接,以保证正确接线。
(4)由于电池组电压较高,存在着电击的危险,因此装卸、连接时应使用绝缘工具与防护,防止短路。
(5)电池不要安装在密闭的设备和房间内,应有良好通风,最好安装空调。
电池要远离热源和易产生火花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由于浮充使用和无人值守,要求使用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机具有如下功能:①自动稳压②自动稳流③恒压限流 4.2.3浮充电压的原则1.浮充电流足以补偿电池的自放电损失;2.当蓄电池放电后,能依靠浮充电很快地补充损失的电量,以备下一次放电。
3.选择在该充电电压下,电池极板生成的PbO2较为致密,以保护板栅不致于很快腐蚀。
4.尽量减少O2与H2析出,并减少负极盐化。
5.浮充电压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它的影响因素:①电解液浓度对浮充电压的影响;②板栅合金对浮充电压的影响。
④高温报警⑤波纹系数不大5%⑥故障报警⑦浮充/均充自动转换⑧温度补偿电工学名词解释电阻率---又叫电阻系数或叫比电阻。
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以字母ρ表示,单位为欧姆*毫米平方/米。
在数值上等于用那种物质做的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温度20C时的电阻值,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低。
105个必须知道的电气名词解释2014-10-05北极星电力网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电气名词解释1 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2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
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
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 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一、名词解释题1.灵敏度(测量):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2.传感器:指的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3.伺服控制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4.逆变器:一个利用高频电桥电路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电子器件,其目的与整流器相反。
5.PWM:脉冲宽度调制的缩写为PWM,简称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6.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主要用于要求响应快速、调速范围宽、定位准确的高性能伺服传动系统和直流电机的更新替代电机。
7.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二、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经济效益。
2.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增加而减小。
3.现在常用的总线工控制机有STD总线工业控制机、PC总线工业控制机和CA N总线工业控制机等。
4.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
5.采样/保持器在保持阶段相当于一个“模式信号存储器”。
6.在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的参量形式可以分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输出三种形式。
7.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和等四大部分组成。
8.产生电磁干扰必备的三个条件是:,,。
9.干扰传播途径有二种方式:1)传导耦合方式:干扰信号能量以电压或电流的形式,通过金属导体传递。
2)幅射耦合方式:干扰信号能量以电磁场的形式,通过空间感应传递。
10.对直线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是导向精度高、耐磨性好、足够的刚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性和平稳。
精心整理Ⅰ、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有功功率 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点火花的大量汇集形成电弧1.短路就是指不同的电位的导电部分包括导电部分对地之间的低阻性短接。
短路的原因:绝缘损坏、过电压、外力损伤、违反操作规程、动物造成等。
短路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产生很大的电动力、很高温度、元器件损坏;电压骤停、影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停电、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不平衡电流、不平逆变磁场、电磁干扰等出现。
2.直流电机的启动方式? 直接启动、串电阻动、动。
3.节约电能对工业和国民经济有何重要意义?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源问题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电能能创造比它本身价值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工业产值,因此多节约lkWh的电能,就能为国家多创造若干财富,因此,节约电能具有十分重要的5.以及特别重要的负荷。
双电源供电,必要时增设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是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
双电源供电,当负荷较小时可以专线供电。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
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7.低压断路器如何选择?选择低压断路器应满足的条件: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不低于保护线路的额定电压。
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它所安装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低压断路器的类型应符合安装、保护、操作方式的要求。
1、电力网通常按电压等级的高低供电范围的大小分为:地方电力网,区域电力网和(D)A、配电网B、6KV电网C、枢纽电网D、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2、对电气主接线最基本的要求是(C)。
A、经济性B、灵活性C、可靠性D、易扩建性3、变电所中用以防御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AB)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带D、避雷器4、按国家标准,额定电压在(D)kV以上的电器称为高压电器。
一、名词解释: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
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
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 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无线电通信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有效方式。
无线电通信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无线电通信名词,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
1. 无线电波:指在空气或真空中传播的一种电磁波。
无线电波产生于无线电发射器中,通过天线发射到空间中,然后进入另一个天线并传输到接收器,最后转化为电信号。
2. 发射机:用于生成和增强电信号的设备。
电信号通过发射机中的电路和放大器增强后,将无线电波发送到空气或真空中。
3. 天线:天线是一种用于向外辐射或从外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
天线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常见的类型包括杆式天线,圆形天线和盘形天线等。
4. 接收器:接收器是用于探测和接收在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的设备。
接收器中的电路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为可处理的信号。
5. 调制:调制是一种将信息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6. 解调:解调是指从电信号中提取信息信号的过程。
解调技术包括振幅解调、频率解调和相位解调等。
7. 带宽:指一个信号在其频率范围内所占用的频带宽度。
带宽的大小取决于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方式。
8. 信噪比:信噪比是指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与环境噪声之比。
信噪比越高,则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越高。
9. 功率:功率是指一个设备或电路传输或处理电信号的能力大小。
在无线电通信中,发射机的功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范围和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
10. 衰减:衰减是指信号经过传输过程中所遇到的损耗,即信号强度逐渐减弱的过程。
11. 反射:反射是一种无线电波在遇到固体或液体物体时发生的反弹现象。
反射会导致无线电波被分散,从而影响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12. 绕射:绕射是一种无线电波在遇到物体时,沿着对物体的曲面进行传播的现象。
绕射可以帮助信号抵达那些无法通过直达传输到达的区域。
13. 多径传播:多径传播是指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
【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
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
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
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
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
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
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
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信噪比】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的比值叫信号噪声比,简称信噪比或信杂比。
以分贝为单位的信噪比表示式如下:信噪比(分贝)=10【噪声系数】指在一定条件下,接收机或放大器,输出端的总噪声功率与内部无噪声源时,由于输入端热噪声所引起的输出噪声功率之比。
【失真】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或标准相比所发生的偏差。
在理想的放大器中,输出波形除放大外,应与输入波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不能做到输出与输入的波形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叫失真,又称畸变。
按波形失真的不同情况,可分为幅度失真、频率失真、相位失真三种。
对幅度不同的信号放大量不同称为幅度失真。
蓄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是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等于正极的电池于负极的电试差。
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值的是电池接通负载后在放电过程中显示的电压,又成为放电电压。
为什么电池的工作电压低于开路电压:滇池在接通夫在后,由于欧姆电极与电阻过电位存在,。
电池可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所谓均衡充电,就是均衡电池特性的充电,是指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电池的个体差异、温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电池端电压不平衡,为了避免这种不平衡趋势的恶化,需要提高电池组的充电电压,对电池进行活化充电。
.3注意事项(1)不能将容量、性能和新旧程度不同的电池连在一起使用。
(2)连接螺丝必须拧紧,脏污和松散的连接会引起电池打火爆炸,因此要仔细检查。
(3)安装末端连接线和导通电池系统前,应再次检查系统的总电压和极性连接,以保证正确接线。
(4)由于电池组电压较高,存在着电击的危险,因此装卸、连接时应使用绝缘工具与防护,防止短路。
(5)电池不要安装在密闭的设备和房间内,应有良好通风,最好安装空调。
电池要远离热源和易产生火花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由于浮充使用和无人值守,要求使用阀控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机具有如下功能:①自动稳压②自动稳流③恒压限流 4.2.3浮充电压的原则1.浮充电流足以补偿电池的自放电损失;2.当蓄电池放电后,能依靠浮充电很快地补充损失的电量,以备下一次放电。
3.选择在该充电电压下,电池极板生成的PbO2较为致密,以保护板栅不致于很快腐蚀。
4.尽量减少O2与H2析出,并减少负极盐化。
5.浮充电压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它的影响因素:①电解液浓度对浮充电压的影响;②板栅合金对浮充电压的影响。
④高温报警⑤波纹系数不大5%⑥故障报警⑦浮充/均充自动转换⑧温度补偿电工学名词解释电阻率---又叫电阻系数或叫比电阻。
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以字母ρ表示,单位为欧姆*毫米平方/米。
在数值上等于用那种物质做的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温度20C时的电阻值,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低。
则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与原来的电阻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电阻的温度系数----表示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量与原来的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电导----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做电导。
在直流电路里,电导的数值就是电阻值的倒数,以字母ɡ表示,单位为欧姆。
电导率----又叫电导系数,也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
大小在数值上是电阻率的倒数,以字母γ表示,单位为米/欧姆*毫米平方。
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或者简称电势。
用字母E表示,单位为伏特。
自感----当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由这电流所产生的穿过回路本身磁通也发生变化,因此在回路中也将感应电动势,这现象称为自感现象,这种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互感----如果有两只线圈互相靠近,则其中第一只线圈中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有一部分与第二只线圈相环链。
当第一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其与第二只线圈环链的磁通也发生变化,在第二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电感----自感与互感的统称。
感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感的电路时,电感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感抗,以Lx表示,Lx=2πfL.容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容的电路时,电容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容抗,以Cx表示,Cx=1/12πfc。
脉动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脉动电流。
振幅----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出现的最大值叫振幅。
平均值----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流过电路的总电荷与该段时间的比值。
正弦量的平均值通常指正半周内的平均值,它与振幅值的关系:平均值=0.637*振幅值。
有效值----在两个相同的电阻器件中,分别通过直流电和交流电,如果经过同一时间,它们发出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电的大小作为此交流电的有效值。
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其最大值的0.707倍。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
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字母Ps来表示,单位为瓦特。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这些储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存起来,在另半周期的时间里对已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
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
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速率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
用字母Q表示,单位为芝。
功率因数----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
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
相电压----三相输电线(火线)与中性线间的电压叫相电压。
线电压----三相输电线各线(火线)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1.73倍。
相量----在电工学中,用以表示正弦量大小和相位的矢量叫相量,也叫做向量。
磁通----磁感应强度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的乘积叫做磁通,以字母φ表示,单位为麦克斯韦。
磁通密度----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磁通大小叫磁通密度,以字母B表示,磁通密度和磁场感应强度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磁阻----与电阻的含义相仿,磁阻是表示磁路对磁通所起的阻碍作用,以符号Rm表示,单位为1/亨。
导磁率----又称导磁系数,是衡量物质的导磁性能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μ表示,单位是亨/米。
磁滞----铁磁体在反复磁化的过程中,它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滞后于它的磁场强度,这种现象叫磁滞。
磁滞回线----在磁场中,铁磁体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用曲线来表示,当磁化磁场作周期的变化时,铁磁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是一条闭合线,这条闭合线叫做磁滞回线如图1。
基本磁化曲线----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的形状是与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的最大值有关,在画磁滞回线时,如果对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最大值取不同的数值,就得到一系列的磁滞回线,连接这些回线顶点的曲线叫基本磁化曲线。
磁滞损耗----放在交变磁场中的铁磁体,因磁滞现象而产生一些功率损耗,从而使铁磁体发热,这种损耗叫磁滞损耗。
击穿---绝缘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剧烈放电或导电的现象叫击穿。
介电常数---又叫介质常数,介电系数或电容率,它是表示绝缘能力特性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ε表示,单位为法/米。
电磁感应---当环链着某一导体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导体内就出现电动势,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趋肤效应---又叫集肤效应,当高频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通,这种现象叫趋肤效应。
电路的功能:1、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
2、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电信号,使之成为所需要的输出量。
电阻:消耗电能元件。
电容: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向电路提供电能或电信号的元件。
电流: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序地流动形成电流,其大小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i = dq / dt,其方向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单位为安培(A)。
电压: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所做的功,其大小值为 u = dw / dq,方向为电压降低的方向,单位为伏特(V)。
电位: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到零电位点(参考点)所做的功,单位为伏特。
电动势:电源力(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单位为伏特。
电功率:电能的转化速率,即电能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功率,单位为瓦特。
电源 :向电路提供电能或电信号的设备叫电源。
理想电源 :指在向电路输出电能有过程中,本身不消耗能量的电源。
理想电压源 :当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其输出电实际电压源 :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模拟。
实际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理想电流源 :在规定的负载范围内,其输出电流几乎不变,即输出电流与其电压无关,它的电压及功率是任意的,由与其相连接的外电路确定。
各相阻抗相等的三相负载,叫做对称负载;不满足上述条件的三相负载叫三相四线制 :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间有中线的三相电路。
三相三线制 :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之间没有中线相连的三相电路。
相电压 :每相电源或负载两端的电压。
电源相电压的参考方向规定从电源的始线电压:两根端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参考方向由下标字母的排列顺序表示。
端到末端。
相电流 :三相电路中,流过每相电源或负载的电流。
在电源中,规定各相电流的参考方向从电源的末端到始端,即与各相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反。
在负载中,规定各相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各相电压的参考方向相同。
线电流 :流过每根端线的电流叫线电流。
规定各线电流的参考方向从电源端到负载端,流过中线的电流叫中线电流。
规定中线电流的参考方向从负载中点到电源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