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匹配新教材)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16 KB
- 文档页数:2
统编本小学《快乐读书吧》(第3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暂无内容学情分析暂无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活动,了解《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了解作者郑春华女士。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积累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主题曲)你们看过这个动画片吗?名字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说说为什么喜欢?(全班学生自由交流)上两周我们一起阅读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完成了阅读任务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吧!(二)走近人物:我眼中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你喜欢大头儿子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交流,并把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2.你喜欢小头爸爸吗?为什么?(生交流,并把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3.你还认识了书中的哪些人物,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走进情节: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1. 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2. 小组合作朗读、表演书中片段。
(四)我的收获1.读了这本书,你有哪些收获?(生自由交流)2.小结:《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之所以好看,不仅是因为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它还通过描写我们平常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指出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这样的好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交流爸爸妈妈的读后感;交流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的感受。
(六)走近作者1.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介绍)2.了解作者郑春华和她的创作故事郑春华有一双儿女,抚育孩子的过程给她诸多灵感。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郑春华的成名作,如今“大头儿子”作品系列已经发行了两三百万册,创下了幼儿文学作品发行量的高峰。
她由此也得了一个雅号:“大头儿子的妈妈”。
快乐读书吧-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小石头记》等课文,学习使用头脑风暴、速写等学习方法,为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互动和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小石头记》这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2.头脑风暴和速写的学习方法的运用。
3.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头脑风暴和速写等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课文《小石头记》的阅读理解和讨论。
2.引入头脑风暴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想象并记录自己的想法。
教学活动1.教师给学生分发《小石头记》课文,让学生自己先阅读。
然后采用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一同思考文中的主要意思和细节内容。
2.引入头脑风暴学习方法,教师通过简单的案例介绍该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教学评价1.学生对《小石头记》课文有深入且准确的理解。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头脑风暴的学习方法,且记录中充满了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课文《小石头记》的朗读和再次阅读。
2.引入速写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速写练习增强观察能力。
教学活动1.学生朗读和再次阅读课文《小石头记》,并通过模仿、配音等方式,深入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2.引入速写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速写的练习。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注意图形和布局组织相关的知识点。
教学评价1.学生的朗读和再次阅读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2.学生通过速写练习,增强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且能够运用布局组织知识设计自己的速写。
3.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学生根据《小石头记》想象自己的故事。
2.互动和展示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头脑风暴、速写做法。
最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内容简介:《弗朗兹的故事》是该系列之一的“弗朗兹的故事”分册,该书是作者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
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卷儿,天蓝色的眼睛,樱桃似的小嘴。
还有那玫瑰红的双颊。
没错,这就是弗朗兹,千万别说他长得像小姑娘,他正为这事烦着呢。
不过,弗朗兹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他也给别人带来快乐。
比如:他用礼品果盒的丝带、衬裙的花边、一大块丝网窗帘和一束上好的羚羊毛等等给妈妈做了一顶最最时尚的帽子,妈妈当然很喜欢,不过她戴着它出去散步时,路人的表情都怪怪的;弗朗兹用他独特的方式让他不喜欢的“乞克察克”老师变得和蔼可亲……作者简介: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维也纳人,德语国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1984年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
2003年获第一届林格伦文学奖。
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带有无礼式的幽默,却又充满高度敏锐的严肃以及无声的温暖。
《弗朗兹的故事》是作者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
【教学目标】 1.组建书友队,讨论弗朗兹的故事。
通过书友队名称、宣言,增强书友队凝聚力。
2.引领学生交流《弗朗兹的故事》读后认识,让学生感动自己的心灵,享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
教学准备:1.五个书友队分组团坐。
2.学生阅读《弗朗兹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前几天,我请大家自愿结合,十个同学一组,组建了五个书友队,目的是希望每个书友队加强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
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读书会,也是我们每个书友队第一次较量的时刻。
相信大家在课前充分的准备下能够在今天的班级读书会上把你们书友队的精彩展现给大家。
(提前布置学生设计队名、齐诵宣言。
教师随机板书队名)2.让我们用掌声为我们书友队的建立表示祝贺。
书友队建成了,希望每个书友队团结友爱,在我们美好的童年时代,博览群书,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快乐读书吧,是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本文通过讲述小燕子一家快乐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锻炼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这一课文,本教学设计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分别是课前导入,课堂活动和课后延伸。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课前导入在开始阅读《快乐读书吧》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活动,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类图书的封面或书籍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书籍的内容和故事。
同时,可以询问学生平时喜欢读哪些书,以及他们认为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答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二、课堂活动1. 阅读课文让学生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默读课文《快乐读书吧》。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帮助学生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性地思考。
在学生默读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师生共读,师生一起读课文,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语音语调,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课文中的内容展开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你认为小燕子一家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你平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3. 课文解读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重点解释一些生词和难句。
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同时,可以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课后延伸1. 创作绘本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小燕子一家或其他故事人物为主题,创作一个绘本。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用插图和简单的文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2.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课文进行朗读。
可以分为小组比赛或者个人比赛,通过评选出最佳朗读者,鼓励学生表现和努力。
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加他们对阅读的自信心。
统编本小学《快乐读书吧》(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暂无内容学情分析暂无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在丰富多彩的竞猜活动中,关注学生阅读的程度,引导学生分享《神笔马良》阅读收获,体验阅读成就感;2.在《神笔马良》阅读成果展示交流中,重温精彩片段,感受人物形象,初步体会语言特色,感悟主人公马良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的英雄精神。
教学流程(一)细节我知晓在阅读分享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次闯关游戏,第一关,细节我知晓。
1.马良村后的大山形状十分奇特,像个赭色的(),村子东方的砖塔像()A.高塔B.大笔架C.大树D.一枝大毛笔2.马良用神笔给大家画的第一件东西是()A.吹不灭的大红灯笼B.大公鸡C.许多木笔树D.金元宝3.皇帝让马良给他画摇钱树,马良却先用神笔画了()A.一个大海B.一阵阵风C.一棵棵树D.一座座金山4.以下哪个不是《神笔马良》中刻画的人物形象()A.阔嘴富豪B.钉耙齿官家C.弯脊梁财主D.尖下巴画师5.马良来到州城,他怕州城也在捉拿他,自然不用马良名字,也不敢再化名冯郎,就改名为()A.王艮B.王良C.牛郎D.家弟【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是否关注书中细节的程度,分享阅读收获,体验阅读成就感。
】(二)对号入座1.出示人物信息(1)头戴竹编斗笠,天庭饱满,脑袋微微前突,椭圆形脸蛋,眉目中带有几分聪颖气,穿一身陈旧粗布蓝衣蓝裤,腰束布带,脚上一双破烂蒲鞋;智慧、勇敢和正义的化身。
(2)一双桃子般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还发着凶狠狠的绿光。
奸诈、狡猾、狠毒,看不起穷孩子。
(3)喜欢斗鸡斗狗,荒唐无能,长着一口钉耙齿。
(4)面黄肌瘦,穿一条破裤衩,赤膊,光脚板,头上插一根打结的稻草,俊俏可爱。
(5)脸膛乌黑发青,皱纹多而密,眼珠突出、目大而无光。
颧骨高耸,两颊无肉。
凹鼻梁,瘪嘴巴,露一口大黄牙。
奸诈、愚蠢、贪心不足。
2.提出要求:老师从中提取了一些有关人物的信息,看看谁能把他们对号入座。
出示人物名称:马良、尖下巴画师、小女孩、钉耙齿官家、皇帝【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关注书中的人物细节,引导学生细致读书,初步把握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快乐读书吧”栏目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应该是贯穿一学期的系列读书活动,应按阶段推进读书进程。
就一本书的阅读而言,首先要有导读课,然后有分阶段的阅读推进课,最后有读书分享课。
“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快乐读书吧”已经安排了三次,分别是:一年级上册“读书真快乐”,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
本册“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推荐了四个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愿望的实现》。
然后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书为例,呈现了书的封面和部分目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看书的目录,了解书里的主要内容,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经历了三个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怎样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读儿童故事,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的有利条件。
但是,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兴趣难以持久,坚持每天读是最难的。
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活动全程的指导和推进,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快乐读书吧”活动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读书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激发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难点:1.坚持每天读书,养成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习惯。
2.研究用读书卡、读写绘等方法记录和分享阅读的成果。
《快乐读书吧》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
案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快乐读书吧》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
安排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要求学生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并在书中指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步:引入新课
讲师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学的鼓励和表扬。
第三步:阅读与分析课文
让学生观察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并通过分析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第四步:在小组内讨论
老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课文,并在讨论中提高其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课文主题
学生根据上述学习过程,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并在班内进行分享。
第六步:作业布置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布置相应的作业。
建议家长陪同学生阅读和朗读课文,并积极参与家庭作业。
总结
《快乐读书吧》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是一节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
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意义,进而培养起爱读书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不同思维方式的表达和发言,以便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交流阅读故事后的感受,积极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4.交流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初步感受儿童故事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积极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2.初步学会看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策略1.借助课本的导语、图片及小贴士,明确阅读目的。
2.运用以前学习过的阅读策略完成教师设计的《阅读记录卡》,教授新的阅读方法,推进学生的阅读进程。
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等方式进行阅读分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机动课时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过程板块一聊聊书目,激发兴趣1.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在上学期“快乐读书吧”活动中我们读的是哪种类别的书吗?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快乐读书吧”。
(板书:读读儿童故事)(1)指名读,齐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儿童故事,再去认识几位新朋友。
(3)课件出示推荐书目。
2.通过提问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与《神笔马良》相关的图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马良,你知道他有什么本领吗?(2)课件播放《神笔马良》中其中一段的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大官和画师把马良赶了出去。
马良放弃学习画画了吗?他后来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大官呢?读一读《神笔马良》这本书,我们就会知道答案了。
(3)小结:儿童故事中的人物真有趣。
有的善良,有的勇敢,有的可爱……读儿童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
精品小学教学设计,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以“读读儿童故事”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读一些儿童故事书。
故事里的儿童性格不同;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也各不相同,这些有趣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此板块意在教会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借助目录了解书的内容,共同交流读过的儿童故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史,已经阅读过一些故事,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儿童故事。
但是对于怎样读书,怎样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学生应该还不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
教学建议既然是教会学生读书,就要将这项本领落到实处。
所以,课前可安排学生自带故事书,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会学生读书,并通过分享故事,引导学生读更多的儿童故事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看目录大致了解书中写了什么内容。
2、能向大家介绍自己读过的书。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个体介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品质。
2、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爱上阅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通过看目录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难点让学生爱上阅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儿童故事书推荐目录。
学生:《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等儿童故事书,其他童书。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学生自由说)2、小结过渡: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蛋上可以看出,读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
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更神奇的世界,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一些儿童故事。
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认识图书,体会课外读书的乐趣。
2、学会分享有趣的故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书。
教学重难点: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能在生活中广泛有效地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个人物形象——弗朗兹)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同学们想知道关于他的小故事吗?老师截取课外书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
2、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他这样的小男孩吗?(指名说一说)4、(出示书本目录这一页图片)这个标题读什么?(目录)目录上有些什么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目录上有小标题,有页码。
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那一页。
翻看目录可以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内容。
5、介绍目录的用法。
先找到要读的内容,然后看到相对应的页码,翻到这一页,就是我们想找的内容。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二、班级故事会1、以小组为单元,轮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2、每个组请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老师对讲的精彩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上一颗星,星星最多的小组最后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
3、每个组推荐一本故事书,简单的介绍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
推荐书目:《绿野仙踪》《小猪变形记》《说说我有多爱你》等。
三、课堂小结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书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欣赏,书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读过的故事,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有趣的儿童故事《弗朗兹的故事》目录的使用分享我的故事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
本单元教材,以“春天”为主题。
读描写春天的诗篇,听关于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在抓住关键词读懂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头脑中的画面、句式特点,有注意重音的意识,尝试读出可以读重音的字词。
2.阅读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散文、童话故事,初步感知人们眼中春天的样子,联系生活当中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对儿童故事产生兴趣,且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学会从目录中了解相关信息。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1.故事里的儿童,有的顽皮、可爱,有的懂事、善良;有的过着跟我们相似的生活,有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奇遇……让我们找一找儿童故事,一起来读一读。
2.你还读过哪些儿童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弗朗兹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弗朗兹的小男孩的故事。
弗朗兹因为长相好看,别人常把他看成小女孩。
但是弗朗兹是个开心快乐、勇敢、诚实的人。
我还读了《米小圈上学记》,图书讲述了一个叫米小圈的小男孩在小学里既快乐又烦恼的生活故事。
故事都是以日记的形式呈现的,所以我觉得特别真实。
二、学会看目录,掌握阅读方法1.我们怎样在阅读之前了解整本书的大意呢?2.展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和插图相关信息。
3.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尝试猜测故事内容。
(学生自由猜测)4.打开书本,会看到目录,里面有标题和页码。
标题:告诉我们这本书有哪些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页码:告诉我们这些篇章分别在哪一页。
5.小结: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和页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先读。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型快乐读书吧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的内容,要读的内容从哪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有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书的目录,通过目录了解书的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教学()分钟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都喜欢读儿童故事,儿童故事里的儿童有的顽皮、可爱,有的懂事、善良;有的过着跟我们相似的生活,有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奇遇……儿童故事书的前面一般都有目录,今天,我们来学习通过目录更快地了解故事内容。
(板书:通过目录了解内容)新授1.认识目录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一起长大的玩具》),作者是谁?(郑春华)【课件出示2】作者简介徐鲁,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多家报刊特约书评人,青少年优质阅读的积极倡导者。
其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台湾地区“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部分作品被译介到丹麦、英国、德国、美国、以色列、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著有长篇小说《为了地久天长》,诗集《歌青青·草青青》,长篇传记文学《戎马战将》,散文集《飞翔的蝉声》、散文《冬至的梦》《你的快乐在远方》、《青梅竹马时节》、《剑桥的书香》、《恋曲与挽歌》,散文诗集《青春的玫瑰》《献给老师的花束》等。
我们再来找找这本书的目录的位置在哪里?小组讨论后交流预设:目录一般都在每一本书的最前面,有左右两列组成,一列是篇章的标题,一列是篇目对应的页码。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课件出示3】看书的时候要学会看目录,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的内容,要读的内容从哪页开始。
2.指导读目录的方法。
【课件出示4:《一起长大的玩具》一书目录】(1)根据目录,读一读,提出你的疑问猜一猜每个故事的大概内容。
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依靠目录大致了解书中写了什么,想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通过先预测再阅读的方式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1.激发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中主要写了什么,想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通过先预测再阅读的方式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老师听说你们都是特别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今天还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籍,谁能和大家分享分享吗?2.学生分享。
3.小结:孩子们,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脸上,从你们绘声绘色的分享中,老师看到了阅读给你们带来的快乐。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
二、初步感知1.咱们从进入小学以来,已经进行了三次快乐读书吧活动,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进行了童谣儿歌和童话故事的阅读。
那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读哪方面的书籍吗?——儿童故事。
2.质疑:儿童故事是什么样的呢?谁试着说一说?3.学生自由说。
三、阅读方法指导1.实物激趣。
老师这儿就有四本有趣的儿童故事书。
(孩子们一起说书名)这几本书你们读过吗?书中写了什么?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看封面,(板书)看看你手中的课外书,封面都有些什么?(生自由答。
)小结:是的,封面的题目让我们猜测书的内容,而那有趣的插图更是吸引着我们去阅读。
3.了解目录。
打开一本书,映入眼帘的便是目录。
(课件)大家可以打开自己的课外书,找到目录,仔细观察目录由哪几部分组成。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4.学以致用。
咱们看到《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本书的目录,左边文字部分介绍书里主要写了什么,右边数字部分告诉我们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看来读目录真是个阅读的好办法!(板书:读目录)这些内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它从哪页开始?四、预测阅读1.尝试预测,填写预测单。
快乐读书吧-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五个“多音字”(合/盖、球/毬、第/弟、参/餐、雪/血),了解它们的用法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多音字”。
2.难点:让学生区分“多音字”不同的用法及其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含有“多音字”的常见词汇,如“合同、毬场、第一、餐厅、血液”等,请学生快速说出这些词汇的不同读音和含义。
2. 学习“多音字”(15分钟)1.讲解:介绍五个“多音字”(合/盖、球/毬、第/弟、参/餐、雪/血)的含义及其用法,重点讲解其不同的读音和意义。
2.操作: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在黄色词汇处填上合适的“多音字”,并念出完整的句子。
例如:–她把信___好了。
(盖/合)–昨天我们在___场踢足球。
(毬/球)–我拿了___名,很开心。
(第/弟)–我们要在学校___厅吃午餐。
(餐/参)–外面下了很大的___,街上一片银白色。
(血/雪)3. 合作探究“多音字”(20分钟)1.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任意一个“多音字”进行探究。
2.探究方式:请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相关的文章,并在小组内商讨、讲解这个“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3.展示交流:请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将学习内容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4.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引领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5分钟)1.配合教师屏幕上出现的小故事,【快乐谷语文二年级下册】P56-57页,让学生模仿“多音字”的使用,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操练掌握。
2.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本上完成练习。
5. 课堂检测(5分钟)教师出题,让学生个人完成练习。
通过这样的形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认识图书,体会课外读书的乐趣。
2、学会分享有趣的故事,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书。
教学重难点: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并能在生活中广泛有效地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人物形象——弗朗兹)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同学们想知道关于他的小故事吗?
老师截取课外书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
2、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像他这样的小男孩吗?(指名说一说)
4、(出示书本目录这一页图片)这个标题读什么?(目录)目录上有些什么内容?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目录上有小标题,有页码。
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那一页。
翻看目录可以更快的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内容。
5、介绍目录的用法。
先找到要读的内容,然后看到相对应的页码,翻到这一页,就是我们想找的内容。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二、班级故事会
1、以小组为单元,轮流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同学。
2、每个组请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老师对讲的精彩的同学提出表扬,给小组加上一颗星,星星最多的小组最后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
3、每个组推荐一本故事书,简单的介绍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
推荐书目:《绿野仙踪》《小猪变形记》《说说我有多爱你》等。
三、课堂小结
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书中有精彩绝伦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欣赏,书中还有很多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读过的故事,也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有趣的儿童故事
《弗朗兹的故事》
目录的使用
分享我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
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于是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图片观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
既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
通过分享故事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读书热情,能与人分享自己读的故事,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复述文本内容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得到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