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五线谱
- 格式:docx
- 大小:305.43 KB
- 文档页数:11
快速识别五线谱的方法
五线谱是音乐中常用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快速识别五线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以下是几种快速识别五线谱的方法: 1. 认识五线谱的基本结构:五线谱由五条横线和四个间隔区域
组成。
第一条线代表E音,第二条线代表G音,第三条线代表B音,第四条线代表D音,第五条线代表F音。
间隔区域从下到上依次代表
F、A、C、E四个音。
2. 记忆简谱:简谱是简化的五线谱,用数字代表音高,从1到
7依次代表C、D、E、F、G、A、B七个音。
通过记忆简谱可以快速识别五线谱上的音符位置。
3. 记忆基本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记忆基本音
程可以快速识别五线谱上的音符位置。
例如,从第一条线的E音往上一个音程是F音,再往上一个音程是G音,以此类推。
4. 练习视唱练耳:通过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快速识别五线谱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子,反复练习,逐渐提高识谱能力。
5. 培养耳朵记忆:耳朵记忆是指通过听音乐来记忆音符的位置。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子,反复听,逐渐培养耳朵记忆能力。
以上是快速识别五线谱的几种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练习。
- 1 -。
认识五线谱的教案教案标题:认识五线谱教学目标:1. 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和符号含义;2. 掌握五线谱上音符的位置和音高;3. 能够通过五线谱阅读简单的音乐乐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五线谱示范板、乐器(如钢琴或吉他)、音乐乐谱;2. 学生准备:练习纸、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五线谱的概念,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音乐家需要五线谱。
- 引发学生对五线谱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猜测它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2. 五线谱的结构和符号含义(15分钟)- 展示五线谱示范板,向学生解释五线谱的基本结构: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线与线之间的空间称为谱间。
- 介绍五线谱上的符号含义:a. 音符:圆形或半圆形的符号代表不同的音高。
b. 音符位置:音符的位置决定了它的音高,位于上方的音符音高较高,位于下方的音符音高较低。
c. 谱线和谱间:音符可以出现在谱线上,也可以出现在谱间中。
3. 音符的位置和音高(20分钟)- 在示范板上逐个介绍标准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例如:G、F、E等。
- 通过示范板上的音符位置,引导学生在练习纸上练习绘制相应的音符。
- 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一些简单的乐谱,如“do-re-mi”等。
4. 阅读简单的音乐乐谱(20分钟)- 分发一份简单的音乐乐谱给学生,让他们尝试通过五线谱来演奏。
- 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音符的位置和音高与实际演奏的对应关系。
- 学生可以使用乐器(如钢琴或吉他)来演奏乐谱,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和延伸(10分钟)- 向学生总结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要点,并鼓励他们继续练习和探索更多的音乐乐谱。
- 提供一些额外的资源和练习材料,以便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和符号含义,掌握音符的位置和音高,并能够通过五线谱阅读简单的音乐乐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示范和引导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五线谱》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五线谱和它的基本元素2.培养幼儿对音乐音符的基本认知和感知能力3.通过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对音乐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知教学准备1.五线谱图纸2.颜色笔、彩笔等绘画工具3.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中的《Circle of Life》乐曲教学内容与过程1.初步了解五线谱介绍五线谱图案和字母符号,培养幼儿对音乐基本元素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让幼儿初步了解五线谱,将五线谱的概念引入幼儿视野。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五线谱图形,指出五线谱各部分图案的含义,如颜色搭配、线条粗细等。
2.绘制五线谱通过绘画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了解五线谱,了解音乐符号。
老师可发放五线谱图纸,让幼儿用彩笔或者颜色笔等绘制五线谱图案,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符号的美感和魅力,同时也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3.聆听音乐乐曲《Circle of Life》引导幼儿听取音乐乐曲《Circle of Life》,让幼儿在听到该听的同时了解五线谱和音乐符号,让学生在这些欣赏的基础上深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4.策略交流让幼儿分享在工作过程中的各自想法和思维方式,并引导幼儿集体思考和合作,让学生互帮互助,体验和感受音乐符号思维。
教学效果评估1.能够勾画出五线谱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元素2.能够使用绘画等方式,准确地表达出五线谱的基本元素3.能够专注聆听音乐和乐曲,并且在乐曲播放的过程中对五线谱产生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常见问题解答1.幼儿是不是在太小,不懂五线谱呀?回答:幼儿确实不会知道音乐符号的概念,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五线谱图案和字母符号初步了解并体验音乐符号的魅力。
2.如何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符号的美感和魅力?回答: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了解音乐符号,并加强幼儿对音乐符号的认知和感知能力,这一方面能够让幼儿了解音乐符号的准确性,更进一步开发并提升幼儿的审美观。
结论本次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五线谱》,在幼儿的音乐认知和审美能力上都有不小的提高。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认识五线谱》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和用途。
2.让幼儿能够区分五线谱中的音符,并知道各个音符的名称和演奏方法。
3.让幼儿能够简单演奏一些基本的音乐曲目。
教学内容1.五线谱的概念2.音符的种类和名称3.音符的演奏方法4.模仿演奏简单的乐曲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幼儿了解五线谱的构成,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让幼儿通过互动活动能够认识各个音符的名称和演奏方法。
3.让幼儿能够模仿演奏简单的乐曲。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五线谱1.师生互动谈论:老师提示幼儿最近有接触过什么看起来像是条形码的东西。
引导幼儿想到五线谱从而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2.让幼儿看见五线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小游戏:将不同颜色的球放在不同位置的五线谱上,让幼儿将其拼成完整的样子。
活动二:认识音符1.老师将五线谱上的基本音符点名,并向幼儿介绍各类音符的区别。
2.老师介绍简谱,让幼儿通过简谱可以更快了解音符和谱面上的联系。
3.互动游戏:老师将音符贴在墙上,先让幼儿学会名称,然后让幼儿通过指挥或唱出来使音符贴在相应的五线谱位置上。
4.采用类似错题反复练习的方式,检查幼儿记忆掌握情况。
活动三:模仿演奏乐曲1.老师跟唱奇妙音乐盒的歌曲,让幼儿跟着唱。
2.老师演示使用竖琴打出旋律,然后让幼儿模仿演奏出相应的音符。
3.采用轮流演奏的方式,展示自己处轮时的演奏,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纠正和加强。
教学方法1.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身临其境。
2.通过互动游戏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
3.通过反馈机制不断加强认识,夯实基础。
4.采用讲解、演示和模仿的方式,让幼儿对讲解和演示的内容深刻理解,采用反复练习让幼儿有所收获。
教学评价1.在活动一中,老师能够根据幼儿的反应情况互动调整语言模式和教学内容,增强了幼儿兴趣,提高了教育效果。
2.在活动二中,老师通过互动游戏检验幼儿是否掌握音符的名称和位置,并对幼儿的反应能力进行了评估。
帮助幼童认识五线谱的方法
认识五线谱对幼童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
然而,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教学,幼童可以快速而有趣地掌握这项技能。
以下将提供一些帮助幼童认识五线谱的方法。
1.目视认识五线谱:
最简单的方法是教幼童用眼睛来认识五线谱。
在幼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将五线谱展示在他们面前,并逐渐指出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隔的名称。
可以使用五颜六色的线条和符号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度。
2.使用图形学习:
3.创造记忆提示:
为每个线条和间隔创建记忆提示并和幼童分享。
例如,将第一条线称为"大树枝",将第二条线称为"小河流",将第三个间隔称为"小蚯蚓的家"等等。
这样的记忆提示使幼童能够更容易地记住和识别各个线条和间隔。
4.探索五线谱的音乐:
5.游戏化学习:
将学习五线谱变成有趣的游戏。
可以制作五线谱的拼图,将线条和间隔混合在一起,并让幼童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还可以设计五线谱的特殊活动,如找到隐藏在房间中的五线谱片段,或者通过音乐游戏中获取五线谱的碎片。
6.制作手工五线谱:
带领幼童制作自己的五线谱。
可以使用颜色鲜艳的纸张、贴纸或者磁贴来模拟五线谱的形状。
这样的手工作品可以让幼童更加亲近五线谱,并被视为他们学习的成果。
7.与家长合作:
总的来说,帮助幼童认识五线谱需要耐心、创意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与幼童愉快地互动,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并与家长合作,他们将能够快速而有趣地掌握这项技能,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乐教育:认识五线谱教案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都知道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五线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五线谱,我们需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五线谱知识。
本文将就五线谱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五线谱教育内容1、音符的认识在五线谱教育初期,要教孩子们认识各种音符,包括圆形、空心圆、半圆、带尾巴的等各种形状的音符,教师还可以用一些小动物的形象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如圆形音符叫“肥肥猪”,空心圆音符叫“大肚子的鱼”等。
2、各音符对应的音高对于幼儿来说,要能够轻松地认识各个音符的形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孩子们认识每个音符所对应的音高,包括高音、中音、低音等,可以在教育中让孩子们用手指比划出声音的高低,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掌握音符的应用。
3、节奏的掌握除了音高,节奏也是五线谱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播放一些简单的节奏,让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敲打不同的鼓点或跟随节奏进行动作,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二、五线谱教育的方法1、游戏式教育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往往对充满童趣的游戏更感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其变成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比如将不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五线谱上,并通过颜色的不同来帮助孩子们记忆不同的音符。
2、多维度交互教育在五线谱教育中,幼儿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是很重要的。
可以借助一些线上教育平台,让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完成教育过程,实现线下与线上教育的多维度交互。
这样也能让幼儿在家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3、直观化教育由于五线谱扮演的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幼儿们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也将决定着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和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将五线谱直观化显得尤为重要。
班级可以购买一些五线谱的贴纸,让学生直接将其贴到乐器上,方便幼儿看到并学习。
三、五线谱教育的应用1、培养音乐兴趣通过五线谱教育,在幼儿年龄段阶段就让他们熟悉音乐和乐器,同时培养出音乐兴趣,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个人发展,也有助于孩子们终生的发展和成长。
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下加一线你唱1,下加一间你唱2一二三线,3 5 7,四线五线唱2 4,一二三间,4 6 1,,到了四间请唱3 上加一二三线6 1 3,四线五线唱5 7,上加一二三间5 7 2,四间五间唱4 61. 3低音谱号:上加一线还唱1,上加一间就唱7一二三线,5 7 2,四线五线唱4 6,一二三间,6 1 3,四间唱5,下加一二三线3 1 6,四线五线唱4 2,下加一二三间4 2 7,四间五间唱5 3 END音符与钢琴琴键对应图1.2中央C在简谱中唱1,即Do,D唱2,即re,以此类推。
2.4一般情况下,高音谱号的曲谱用右手弹,低音谱号的曲谱用左手弹,至于手指怎么摆放、弹奏这里就不再赘述。
认识音符通常来说,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三部分组成;符头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详见下图),两者拍数相差一半;除了全音符之外,其它的音符都有符干,增加符干原来时值也减一半。
注:根据符头所在的线或间唱相应的音、如上图所示,全音符唱4拍,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1拍,八分音符为半拍,十六分音符唱1/4拍,三十二分音符唱1/8拍,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符尾拍数是变成原来的1/2。
1. 3符点音符是标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加音符的拍值。
若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表示该音符的拍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拍。
常用变音记号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音,根据该记号所在的线或间而降音。
还原记号: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半音,根据该记号所在的线或间而降音。
休止符休止符表示不同长短音的间断符号,根据不同的拍值表示如上图所示。
延音线上图红色框线中向上弯曲的曲线叫延音线,它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钢琴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拍值等于这些音符的拍值总和。
当然延音线也可以用向下弯曲的曲线表示。
五线谱是记录音乐的一种语言,是一种记谱方法。
五线谱的认识五线谱的认识一、定义五线谱,也称作五线乐谱,是一种用来记录音乐旋律的符号系统。
它采用了由上到下的五条横线和四个空格组成的标记形式。
二、历史五线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时候的音乐符号是一些带角的字母和数字,难以阅读和记录。
中世纪时期,欧洲古代音乐学者们开始尝试用不同的符号形式来记录音乐,其中五线谱就是一种重要的成果。
三、五线谱的结构五线谱共有五条横线和四个空格组成。
五条横线从上到下排列,第一条横线代表的是E音,第二条是G音,第三条是B音,第四条是D音,第五条是F音。
这五条横线之间的每个空格代表一个音符,依次为F、A、C、E。
以上就是五线谱的简单结构。
四、五线谱的应用五线谱是音乐教育和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能够清晰地表达音乐旋律和节奏,为音乐传达提供了便利。
任何想要在音乐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和理解力的人,都需要掌握五线谱的阅读和使用能力。
五、五线谱的附加符号除了五条横线和四个空格之外,五线谱还包含了一些附加符号。
例如,通过在五线谱上增加符号,可以表示出音符的长度、强度、跨度等信息。
这些附加符号不仅扩展了五线谱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增加了其阅读和理解的难度。
六、总结五线谱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符号系统,在音乐教育、演奏、创作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五线谱的阅读和使用能力,对于任何想要在音乐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的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五线谱,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音乐创造。
五线谱认音方法范文一、五线谱的基本构成1.1 五线谱就像音乐世界里的一幅神秘画卷,那五条平行的线和四个间,就是音符们栖息的地方。
最下面的线叫第一线,往上依次是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和第五线。
线与线之间的空间就是间,从下往上分别是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和第四间。
这些线和间就像是一栋栋小房子,音符们住在里面,各有各的位置。
1.2 还有那些谱号,就像是房子的钥匙。
高音谱号像个麻花一样,它决定了高音区音符的位置。
低音谱号呢,就像个耳朵,它掌管着低音区的音符。
这就好比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门,不同的谱号对应着不同音区的音符世界。
二、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与音高2.1 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音就越高,就像爬山一样,爬得越高,视野越开阔,声音也就越明亮。
比如说,在高音谱号下,第一线的音是E音,这个音就像一个欢快的小精灵,轻盈地跳动着。
如果再往上到第二线,那就是G音,G音就像是一个优雅的舞者,比E音更加灵动。
2.2 而在低音谱号下,情况又不一样了。
第一线的音是G音,但这个G音和高音谱号下的G音可不同,它就像一个沉稳的老者,低低地诉说着故事。
再往上到第二线,那是B音,B音像是一个憨厚的大汉,声音低沉而厚实。
2.3 有时候,音符还会跑到线和间的外面,那就是加线和加间了。
这就像是音符们的“小别院”,当正常的线和间不够住的时候,它们就会扩展到这些地方。
比如高音谱号上,在第五线上面加一条线,这个位置的音就是F音,这个F音就像是一个突破常规的冒险家,跑到了更高的地方。
三、认音的小窍门3.1 我们可以用一些小口诀来帮助认音。
像高音谱号下的“下加一线敲敲门,do do do”,这个do音就是C音,它就像音乐世界的基础,是一切的开始。
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C音就是音乐大厦的地基。
3.2 还有记忆音程关系也很重要。
相邻的线和间的音,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邻居一样,不是全音就是半音。
全音就像是两个好朋友之间隔了一点距离,半音就像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伙伴紧紧挨着。
第一章认识五线谱
(文武贝编写)
第一节:音的分组
在学习谱号之前首先要了解音的分组,我们在钢琴键盘上会发现,虽然键盘上有88个琴键,但是这些琴键其实是以某些音为单位而重复排列的,我们只需知道这其中的一组音,就可以熟悉其他组的音了,于是我们把这新音进行分组。
键盘上有7个基本音,我们用字母C、D、E、F、G、A、B来表示,它们在
键盘上的位置是如下图:
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用数字和大小写字母来区别在不同组内的相同音,如
下图:
第二节五线谱的线与间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记谱法。
它是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
五线谱是由五条基本的线构成的,所以叫“五线谱”。
这五条线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
线与线之间又形成了不同的间隔,我们把这些间隔称为“间”,五条线形成了四个间,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
如图: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就叫做“加线”,这些“加线”有形成了许多“加间”,如图:
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的。
位置越
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
第三节谱号
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记号,叫做“谱号”,谱号有很多种,在这里只介绍钢琴中用到的两种谱号。
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符号为。
G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二线位置为g1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下加一线上,如图:
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符号为。
F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四线位置为f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上加一线上,如图:第三节谱号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记号,叫做“谱号”,
谱号有很多种,在这里只介绍钢琴中用到的两种谱号。
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符号为。
G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二线位置为g1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下加一线上,如图:
谱号个五线谱结合在一起,叫做“谱表”。
如G谱表(高音谱表)、F谱表(低音谱表)等。
在钢琴乐曲中,一般将G谱号和F谱号结合在一起使用,构成了“大谱表”。
G谱表一般代表右手演奏的部分,F谱表一般代表左手演奏的部分。
钢琴上所有的音都可以在打谱表上表示出来,如图:
第四节变音记号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
半音与半音相加,叫做“全音”。
在钢琴的键盘上,包括所有白键与黑键,相邻两个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键的两个键都构成全音。
所有的琴键,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都按半音关系依次排列,如图:
我们有时会发现在某些音符上多了个如“#”、“b”之类的记号,这些记号我们称为“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这里仅介绍两种。
第一种是升记号,符号为“#”,表示将该音升高半音;另一种是降记号,符号为“b”, 表示将该音降低半音。
所以在钢琴上,一个按键可能会有多种表示方法,如图:
第五节音的时值
在五线谱不同位置可以表示不同的音高,那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音持续的时长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五线谱中一个音符的组成部分:
在五线谱中,用不同形式的符头和符尾表示不同长度的音。
音符按照时值划分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全音符: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
它一般情况下表示四拍的时值;
2、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
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即两拍;
3、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
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即一拍;
4、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
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即1/2拍;
5、十六分音符: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
它比八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即1/4拍子。
以此类推,还有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等,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注:以上介绍音符时值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情况下来介绍的)我们在演奏或演唱的时候有时需要停止一段时间,然后继续演奏,而并不是从头到尾一秒不断的进行演奏,于是就有了与音符相对应的符号——休止符。
休止符是表示音乐停止的符号。
和音符一样,我们用不同形式的休止符来表示不同的休止时间,如二分休止符表示休止两拍;四分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八分休止符表示休止1/2拍,等等。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全休止符不仅仅表示休止四拍,它表示的是休止一整个小节,例如一小节内如果有三拍,那么全休止符就表示休止三拍。
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和音符有类似的地方,具体如下表:
为了演奏方便和乐谱的美观,我们常常把同一小节内相同时值的音符连在一起来写,如:写成,写成
以上介绍的音符不足以表示所有时长的音,如三拍的时长就不能用上面的音符表示出来。
于是下面我们要介绍“延音线”和“附点音符”。
延音线就是一条弧线,记在两个同样音高的音上,表示这两个音连结成一个音。
唱奏(或演唱)时,两个音只能奏(唱)一次,如:
表示5/2拍(即2拍+1/2拍)的时值。
附点是指记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如
= ,表示三拍子;表示休止3/2拍(即1拍+1/2拍)。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前面说的一拍到底是只多长时间呢?一秒,两秒,还是其他时长?这里就要提到“速度”这个音乐术语。
每首曲子都有它规定的速度,而速度的单位是“拍/每分钟”。
表示方法为“
”。
如“ ”表示每分钟60拍,也就是每秒钟一拍。
那假如每分钟96拍,我们还要用计算器算出每拍多少秒吗?这个当然不用,即使算出来每拍多少秒,我想也没有人能准确地把这个速度弹出来。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节拍器来打节拍,如果是电钢琴的话,它会自带一个电子节拍器的,如果是同传统声学钢琴的话,也可以买一个节拍器。
在古典曲目中,音乐家们不用这种精准的速度表示方法,而是用“慢板、行板、快板”之类的词语来表示大概的速度。
•
•第二章乐曲演奏
(文武贝编写)
1、指法
本书中每首曲子都标注了指法,以方便初学者的演奏,音符上面的数字代表指法,数字所对应的手指如下图所示:
2、踏板
曲子中的表示踩延音踏板的意思,遇到这个符号时脚要把钢琴下面最右边的踏板踩下去(电钢琴的话可能是有一个踏板,踩下这个踏板即可),直至遇到下一个再把脚抬起来,然后继续踩下去,如图:
3、坐姿
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应坐到凳子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地方,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
略向前倾,使重心略靠前,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如图:
4、手型
因为每个人的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能固定演奏者的手型,并且随着曲子的技巧不同,
演奏的手型也会随之变化,最自然的手型才是最好的手型。
对于初学者来说,手要尽量保持
五个部位的突出,而不要凹陷下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