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诊治进展及诊治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865.50 KB
- 文档页数:68
・542・J Nephrol Dialy Transplant Vol.29No.6Dec.2020•貝点关注•2020KDIGO指南概要:基于循证的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焦晨峰译谢红浪校[译自:Kidney Int,2020,98(4):839-848]摘要2020年,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首次提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实践指南。
近期一些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新药的器官保护提供了证据。
该指南出台,为CK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新指南的目的是整合新型药物和现有治疗策略,提供以循证为基础的推荐,优化CK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略。
此外,该指南还包含了一些实践要点,以促进一些目前尚无足够数据提出合理推荐但可能对临床有用的治疗方案的实施。
该指南涵盖了CK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血糖监测和目标、生活方式干预、降糖治疗、自我管理和卫生系统管理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管理治疗本指南是全球改善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首次制定的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治指南。
CKD合并糖尿病导致公共卫生负担大幅增加,而近年来新药的研发与应用可改善该人群预后,因此该指南的出台时机非常关键。
新指南的目标是提供基于循证的推荐和实践要点,整合新疗法与现有的诊疗方法,优化CKD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策略。
该指南由不同临床专业专家组成国际工作组包括2名患者共同编写,并由专门的证据审查小组和KDIGO专业人员提供支持。
工作组旨在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可行的推荐解决相关问题,足够的证据以处理有争议的话题,清晰的传达证据和推荐。
指南采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推荐强度,其目标受众广泛,包括所有涉及CKD合并糖尿病患者执业人员。
新指南覆盖了合并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所有CKD患者,包括透析和肾移植人群。
老年慢性肾脏病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3.26%。
增龄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CKD的发病率随增龄逐渐增加。
据统计,北京地区60~69岁、70~79岁和80岁以上老年人群CKD的患病率分别为20.8%、30.5%和37.8%[2,3],均明显高于国内成年人CKD的患病率[4]。
老年CKD 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和老年综合征,CKD的临床表现易被掩盖,肾功能也难以正确评估。
此外,老年CKD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3,5,6],严重影响了老年CKD患者的健康状态,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重视老年CKD的综合评估、临床诊治和管理,对于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意义重大。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性,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肾病学组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近十年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有关老年CKD文献的筛选,结合学组各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近两年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并邀请了多学科的知名专家对本共识进行评审,最终对老年CKD患者诊治的部分重要内容提出本专家共识,供老年科和肾脏病科的临床医师参考。
一、老年人肾功能的评估(一)推荐使用CKD流行病学联合研究(CKD-EPI)公式或基于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的联合公式估算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不推荐单独使用血清肌酐值评价老年人肾功能:Scr的测定易受肾外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体型大小等)的影响,老年人易合并食欲减退、肌肉萎缩、蛋白质代谢率降低等,即使Scr值尚在正常范围,肾功能可能已经明显减退,故不能单独根据Scr水平来评价老年人的肾功能[7,8]。
推荐应用基于Scr水平的CKD-EPI公式[9]估算老年人的GFR(eGFR)。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与诊断依据传统的Mogensen分期,糖尿病肾病被分为5期。
然而,国外大量研究提示,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正常,但肾功能已出现下降。
李红教授团队的研究也发现,近20%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eGFR降至60 ml/min以下。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NKF/KDOQI),建议用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取代DN(diabetic nephropathy);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CKD,主要包括GFR低于60 ml/min/1.73 m2 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持续>3个月。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对DKD的诊断具备以下标准之一即成立:①能够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或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或排除了非DKD;②有病理学诊断的支持。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筛查,2014年《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建议,首次筛查始于1型糖尿病诊断后5年和2型糖尿病诊断确立后,此后应每年筛查糖尿病肾病。
筛查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ACR/AER)、血清肌酐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如有CKD需进行分期。
推荐采集任意时点尿标本(清晨首次尿标本最佳)测定ACR,如有异常,应在3个月内至少进行2~3次ACR/AER检测,需有2次以上异常、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方可考虑诊断白蛋白尿。
此外,糖尿病伴肾脏损害,同时合并下列≥1项者需进行肾活检:①糖尿病病程<10年而有显著肾脏病变;②大量白蛋白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蛋白尿急剧增多或出现肾病综合征;④无法解释的肾功能迅速恶化;⑤有持续性镜下血尿。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策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正确使用利尿剂以及戒烟、限制食盐摄入和适当运动等。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肾脏病学-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C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 (1)二、肾性贫血 (3)三、CKD-MBD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5)四、CKD胃肠道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7)五、CKD神经系统病变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9)六、CKD血管通路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10)七、浅谈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患者的管理 (12)八、CKD患者SHPT-THPT的诊断 (14)九、CKD患者高磷血症综合管理与治疗策略 (16)十、HIF-PHI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 (18)十一、CKD营养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20)十二、延缓CKD进展个案分享 (22)十三、透析患者CKD-MBD的诊治管理 (24)一、C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1.下列哪项不是CKD与CVD人群共有的风险因素()A.高血压B.高盐高脂饮食C.糖尿病D.贫血E.肥胖参考答案:D2.CKD患者降磷治疗的措施不包括()A.饮食管理B.充分透析C.高磷饮食D.使用磷结合剂E.控制食物中磷的摄入参考答案:C3.CKD患者的CVD预防描述错误的是()A.延缓CKD的进展B.治疗ESRD的各种并发症C.制定个体化降压方案D.使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E.保持血浆LDL>2.5 mmol/L参考答案:E4.CKD患者的CVD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尽量延迟透析时机B.把控合理的血红蛋白靶目标数值C.调节患者钙磷代谢问题D.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E.对抗氧化应激治疗参考答案:A5.CKD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预防描述错误的是()A.最新共识已经将蛋白尿纳入了中重度CKD的定义B.对于中、重度CKD患者应根据CKD患者的情况进行风险分层C.G2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G1期D.定期开展筛查E.未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可有多种选择参考答案:C二、肾性贫血1.有关肾性贫血中医发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本虚标实B.本虚标虚C.本实标实D.本实标虚E.心阳不振参考答案:A2.肾性贫血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生成刺激剂B.低氧诱导因子D.中医药疗法E.铁剂治疗参考答案:C3.下列那个是ESAs的常见不良反应()A.出血B.恶性肿瘤C.高血压D.肌肉痉挛E.脂类代谢紊乱参考答案:C4.静脉补铁初始治疗阶段剂量正确的是()A.每月200-400 mgB.每月400-600 mgC.每月600-800 mgD.每月800-1000 mgE.每月1000-1200 mg参考答案:D5.中医认为与肾性贫血相关脏腑不包括()B.心C.三焦D.肝E.脾参考答案:C三、CKD-MBD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CKD-MBD发生的始动环节是()A.肾脏滤过功能下降B.贫血C.酸中毒D.骨折E.骨痛参考答案:A2.有关CKD-MBD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CKD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B.常有高磷血症C.常有低钙血症D.常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常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参考答案:E3.CKD-MBD可导致()A.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B.高钾血症C.增加骨折风险D.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E.增加病死风险参考答案:B4.下列哪项是CKD-MBD骨异常诊断的”金指标“()A.X线B.CtC.MRID.骨活检E.碱性磷酸酶参考答案:D5.有关CKD血管钙化不正确的描述是()A.是一种良性病变B.是一个主动的生物学过程C.有多因素参与D.对机体危害严重E.导致CKD患者死亡率增加参考答案:A四、CKD胃肠道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腹痛B.恶心呕吐C.粘液脓血样便D.便秘E.腹泻参考答案:C2.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中医学发病机制不包括()A.痰饮B.气滞C.湿浊D.瘀血E.毒邪参考答案:B3.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外治法不包括()A.艾灸B.推拿C.中药灌肠D.中药定向离子导入E.隔姜灸参考答案:B4.“肠-肾轴”理论中不包括下列那种屏障机制()A.肠黏膜机械屏障B.肠黏膜生物屏障C.肠黏膜免疫屏障D.肠黏膜化学屏障E.肠黏膜消化液屏障参考答案:E5.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以()为主A.手术治疗B.中药治疗C.对症治疗D.抑制抗原抗体反应E.激素冲击治疗参考答案:C五、CKD神经系统病变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尿毒症及透析相关的认知障碍不包括()A.尿毒症脑病B.尿毒症厌食症C.透析痴呆D.记忆障碍E.透析失衡综合征参考答案:D2.不安腿综合征感觉异常主要分布在()A.大腿B.膝盖以下C.髋部D.双手E.双足参考答案:B3.CKD相关的睡眠障碍不包括()A.失眠B.睡眠呼吸暂停C.不安腿综合征D.异相睡眠E.周期性肢体运动参考答案:D4.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A.透析淀粉样变B.高血压C.糖尿病D.痛风E.透析失衡综合征参考答案:A5.与血液透析相关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包括()A.血流动力学不稳定B.淀粉样变C.血管钙化D.血液透析时间E.透析液温度参考答案:E六、CKD血管通路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以下哪项不是内瘘形成血栓的原因()A.患者高凝状态B.反复低血压C.透析中使用抗凝剂D.压迫止血不当E.内瘘术后包扎过紧参考答案:C2.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远期并发症()A.导管功能不良B.导管感染C.导管脱落D.局部血肿E.中心静脉狭窄参考答案:D3.下列那个不属于导管血流感染的处理方法()A.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B.静脉使用抗生素C.抗生素封管D.拔管E.细菌培养参考答案:A4.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指征()A.导管严重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B.导管失去功能C.动静脉内瘘成熟D.导管出口局部感染E.导管位置异常参考答案:D5.不属于导管功能障碍的选项是()A.导管内血栓形成B.高凝状态C.导管留置时间过长D.感染E.导管移位参考答案:D七、浅谈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患者的管理1.围透析期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4倍,ESRD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肺部和泌尿道E.肺部和消化道参考答案:D2.对所有透析前CKD5期患者,CKD进展评估指标建议至少每()评估一次A.每周B.每2周C.每月D.每2个月E.每3个月参考答案:D3.B型透析器反应的临床表现为()A.轻微的胸痛和背痛B.皮肤瘙痒C.咳嗽、喷嚏D.腹痛、腹泻E.呼吸困难参考答案:A4.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准确评估患者干体重B.缩短透析时间C.治疗导致低血压的原发疾病D.教育患者低盐饮食E.控制透析间期水分摄入参考答案:B5.CKD-MBD评估的生化指标不包括()A.血钙B.血钾C.血磷D.全段甲状旁腺素E.碱性磷酸酶参考答案:B八、CKD患者SHPT-THPT的诊断1.KDOQI指南中符合治疗条件的SHPT定义中,正确的是()A.CKD 4期:PTH >100 pg/mlB.CKD 5期:PTH >250 pg/mlC.CKD 3期:PTH >75 pg/mlD.CKD 4期:PTH <110 pg/mlE.CKD 3期:PTH <75 pg/ml参考答案:C2.THPT的临床表现包括()A.骨痛B.关节痛C.皮肤瘙痒D.骨折E.以上均包括参考答案:E3.下列()不属于低PTH的特征A.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大B.低动力性骨病C.导致血管钙化、增加死亡风险D.诱发高钙血症E.提示营养不良参考答案:A4.关于SHPT的发病原因:从分子角度来看,可能主要有调节甲状旁腺功能的靶点,它们是()A.G-蛋白偶联钙敏受体B.维生素D受体C.推定的细胞外磷酸盐传感器D.FGF受体(FGF receptor,FGFR)/klotho复合物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下列()不属于高PTH的特征A.血管钙化风险增大B.骨折风险增大C.营养不良风险增大D.低动力性骨病E.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大参考答案:D九、CKD患者高磷血症综合管理与治疗策略1.控制血磷水平可带来更高的生存获益,目前对于临床上使用的磷酸盐结合剂的主要优缺点,说法错误的是:()A.含铝磷结合剂碳酸铝,磷结合能力强,但存在潜在铝中毒相关脑病、骨病、贫血等症状B.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碳酸钙可有效降磷,但存在潜在高钙血症相关风险(包括异位钙化和PTH抑制)及消化道反应C.司维拉姆,有效降磷,不含金属钙,不被吸收,碳酸盐剂型可改善酸碱平衡D.碳酸镧,磷结合能力强,不含金属,存在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参考答案:D2.以下关于碳酸司维拉姆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司维拉姆为非吸收磷酸结合交联聚合体,不易被身体吸收,不含钙、不含重金属且不受肠道pH值的影响B.可有效降磷,达标率高达71%C.长期应用,稳定降磷D.可以改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3.2019《中国CKD-MBD诊治指南》更新了磷管理原则:由原来的“3D”升级为“4D”,“4D原则包含:()A.饮食限磷B.血液透析C.磷结合剂D.控制SHPT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4.2017年KDIGOCKD-MBD指南指出磷的干预管理需要综合看待,治疗目标正确的是:()A.血钙,避免低钙血症B.血磷,降至正常范围C.PTH,正常上限的1-2倍D.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参考答案:B5.100g的下述食物中含磷量最多的是()A.鸡蛋B.黄豆C.牛肉D.河虾E.粉皮参考答案:B十、HIF-PHI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1.CKD低氧影响残余肾细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皮细胞-激活-毛细血管紧密B.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转分化、凋亡→无小管肾小球C.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产生I型胶原与TIMP-1D.内皮细胞-凋亡-毛细血管稀疏E.细胞因子-TGF-b,PDGF参考答案:A2.关于罗沙司他,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口服给药B.每周服用3次C.进食对罗沙司他暴露无影响D.可空腹服用或食物同服E.需冷藏保存参考答案:E3.2019年8月16日,中国批准()用于非透析依赖(NDD)CKD患者的贫血治疗A.噻嗪类利尿药B.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D.罗沙司他E.环孢素参考答案:D4.NDD患者使用罗沙司他的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起始治疗按说明书最小剂量服用即可B.进食不会显著影响罗沙司他的暴露量,因此可空腹服用或与食物同服C.患有肝脏疾病患者或同时服用其他药品也可服用,无禁忌D.非透析患者每次给药30mg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5.CKD贫血常见的问题包括()A.影响生活质量B.引发并发症C.死亡D.肾脏病进展E.以上均包括参考答案:E十一、CKD营养相关循证医学证据1.营养治疗对CKD多方面获益,下列哪项不属于该临床获益()A.加快透析B.更好管理尿毒素C.更好电解质状态D.减少水钠潴留E.减少骨病参考答案:A2.血透及腹透蛋白摄入策略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议()A.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1.0 - 1.2g/kg IBW/dB.摄入的蛋白质50% 以上为高生物价蛋白C.低蛋白饮食的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12g/kg/d 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在增加的“CKD早期蛋白尿患者的蛋白摄入量”中,下面哪项属于糖尿病CKD1-2期蛋白质摄入内容()A.推荐CKD1 - 2 期的DKD患者避免高蛋白摄入≥1.3g/kg/dB.CKD1 - 2 期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1.3g/kg/d)C.非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的CKD1 - 2 期患者推荐蛋白入量0.8g/kg/dD.不推荐蛋白摄入≤0.6g/kg/dE.对大量蛋白尿的CKD1 - 2 期患者,建议蛋白入量0.7g/kg/d,同时加用酮酸治疗参考答案:A4.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3个月内推荐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A.1.0 - 1.2g/kg/dB.1.4g/kg/dC.0.6-0.8g/kg/dD.0.8 - 1.0g/kg/dE.0.12g/kg/d参考答案:B5.出现厌食症(食欲不振)是因为()A.食欲调节因子失调B.下丘脑中的氨基酸刺激C.尿毒症毒素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十二、延缓CKD进展个案分享1.血液/腹膜透析年治疗费用约()A.10万/人B.8万/人C.6万/人D.5万/人E.4万/人参考答案:A2.2040年预测早死十大病因的第一位的是()A.COPDB.卒中C.缺血性心脏病D.慢性肾病E.肺癌参考答案:C3.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高发病率B.高致残率C.高病死率D.高知晓率E.高治疗费参考答案:D4.拟钙剂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低钙血症C.上呼吸道感染D.意识水平降低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5.慢性肾脏病管理的核心意义()A.通过多维方式教育指导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疾病药物常识、营养管理技巧、饮食搭配、健康运动行为、心理情绪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疾病B.提供一个医患亲密沟通的平台,使医护人员与患者能以聊天的方式一起防治慢性肾脏病,促进疾病的康复C.建立慢性肾脏病的系统追踪、随访制度,使医护人员能更系统、完整地掌控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D.能为临床各项科研,如临床路径、诊疗方案、药物临床研究的顺利完成,以及出院患者的定期随访提供保障,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十三、透析患者CKD-MBD的诊治管理1.高磷血症管理的3D原则不包括()A.使用磷结合剂B.控制饮食C.充分透析D.适度运动E.补充钙结合剂参考答案:D2.成人正常血清磷范围为()A.1.45-2.87mmol/LB.0.96-1.87mmol/LC.1.32-2.69mmol/LD.0.87-1.45mmol/LE.1.87-2.69mmol/L参考答案:D3.PTX后常见的并发症()A.喉返神经损伤B.呛咳C.低血钙症D.持续SHPTE.高血钾参考答案:C4.根据课程研究,与安慰剂和基线相比,司维拉姆治疗()周显著降低中国血透患者血磷A.12B.6C.4D.8E.5参考答案:D5.相比使用碳酸钙等其它磷结合剂及未使用磷结合剂的患者,使用司维拉姆的血透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A.7.8%B.11.8%C.6.8%D.15.8%E.12.8%参考答案:B。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肾脏病学-心肾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心肾综合征定义及分类 (1)二、心肾综合征病理生理 (3)三、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 (5)四、血液净化在II型心肾综合征中应用 (7)五、心肾综合征非药物治疗 (9)六、心肾综合征药物治疗 (11)七、《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13)八、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新进展 (15)九、SGLT2抑制剂心肾保护作用探讨 (17)十、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三) (18)十一、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一) (20)十二、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二) (22)十三、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管理 (24)十四、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指南变迁及综合管控 (26)十五、心肾综合征及血液净化治疗 (29)十六、人工心脏与心室辅助 (31)一、心肾综合征定义及分类1.CRS-5型的病理生理特点为心脏和肾损伤同时存在,病因不包括()A.败血症B.感染C.药物、毒素D.毒血症E.结缔组织病参考答案:D2.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慢性肾脏病的机制不包括()A.肾脏灌注不足B.RAAS激活减少C.一氧化氮(NO)与反应性氧自由基(ROS)比例失衡D.炎性反应的影响E.医源性因素参考答案:B3.心肾性贫血可进一步加速心脏和肾功能障碍,下列哪一项不可以导致贫血()A.血红蛋白减少B.铁减少C.EPO的减少D.胎球蛋白A的减少E.锌的减少参考答案:E4.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不包括()A.急性心力衰竭B.感染性心内膜炎C.肺栓塞D.心包积液,心肌炎E.乳头肌破裂参考答案:B5.急性肾损伤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机制不包括()A.肾小球滤过率减少B.容量负荷增加C.RAAS系统的激活D.高钾血症和酸中毒E.静脉压降低参考答案:E二、心肾综合征病理生理1.根据CRS分型,由AKI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型A.1型B.2型C.3型D.4型E.5型2.CRS-5型的病理生理特点为心脏和肾损伤同时存在,病因不包括()A.败血症B.感染C.药物、毒素D.毒血症E.结缔组织病参考答案:D3.心肾综合征根据不同的生理病理表现以及疾病脏器损伤方向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不包括()A.急性心肾综合征B.慢性心肾综合征C.急性肾心综合征D.慢性肾心综合征E.原发性心肾综合征参考答案:E4.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包括()A.血流动力学障碍B.?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D.炎性反应E.迷走神经兴奋机制参考答案:E5.CRS分型表述不正确的是()A.1型CRS:主要是急性心功能损害,如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心力衰竭造成的急性肾脏损害B.2型CRS:由慢性心力衰竭导致出现CKDC.3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导致急性心力衰竭D.4型CRS:由于慢性肾脏损害导致心脏疾病E.5型CRS:综合型,原因未明参考答案:E三、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1.评估心室容积和功能的金标准是()A.心脏彩超B.心脏MR成像C.PET-CTD.心脏ECT检查E.Holter检查参考答案:B2.以下诊断心肾综合征的生物学标志物不正确的是()A.肮抑素CB.肾损伤分子-1C.脑利钠肽D.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E.乳酸脱氢酶参考答案:E3.心肾综合征的分型一共()A.1型B.2型C.3型D.4型E.5型参考答案:E4.心肾综合症影像学检查不包括()A.核医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B.肾脏超声C.肾脏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D.肾脏磁共振DWI成像E.肾上腺CT检查参考答案:E5.胸部X线评估血容量的缺点不包括()A.不能追求确定脱水量B.滞后性C.易多种因素影响D.不能评估心脏大小E.和肺部感染难以区分参考答案:D四、血液净化在II型心肾综合征中应用1.II型心肾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包括()A.年龄B.高血压C.糖尿病D.急性冠脉综合征E.脓毒血症参考答案:E2.血液净化的方式不包括()A.血液透析B.血液灌流C.腹膜透析D.肾移植E.血浆置换参考答案:D3.下列那种型心肾综合征为继发性心肾综合征()A.I型B.II型C.III型D.IV型E.V型参考答案:E4.下列哪项不是CRRT的模式()A.SCUFB.血液灌流C.CVVHDFD.CVVHE.CVVHD参考答案:B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衰竭行血液净化的适应症()A.无尿6小时以上B.血钾≥6.5mmol/LC.肌酐≥442umol/LD.严重肺水肿E.意识障碍参考答案:A五、心肾综合征非药物治疗1.RRT肾脏替代疗法不包括()A.CVVHB.CVVHDC.CVVHDFD.SCUFE.CHD参考答案:E2.心肌收缩调节器(Cardiaccontractilitymodulation,CCM)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新型植入性电子装置,通常有()根电极A.1B.2C.3D.4E.无电极参考答案:C3.右心室的Impella英文缩写为()A.ImpellaRPB.ImpellaRBC.ImpellaRAD.ImpellaRVCE.ImpellaPR参考答案:A4.心力衰竭机械辅助装置不包括()A.ECMOB.IABPC.临时起搏器D.IMPELLAE.CPS参考答案:C5.心力衰竭的手术治疗不包括()A.ICDMC.CRRTD.CABGE.CRT参考答案:C六、心肾综合征药物治疗1.生物标志物可以提示早期心肾功能损伤,以下哪项生物标志物是肾小管损伤指标()A.sST2B.半乳糖凝集素-3C.血NGALD.Cys-CE.SCr参考答案:C2.CRS分型表述不正确的是()A.1型CRS:主要是急性心功能损害,如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心力衰竭造成的急性肾脏损害B.2型CRS:由慢性心力衰竭导致出现CKDC.3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导致急性心力衰竭D.4型CRS:由于慢性肾脏损害导致心脏疾病E.5型CRS:综合型,原因未明参考答案:E3.对AKI或CRS危重患者启动紧急RRT的决定是基于标准的“AEIOU”适应症不包括()A.酸中毒B.电解质紊乱C.中毒D.心律失常E.容量超负荷参考答案:D4.β-受体阻滞剂不包括()A.美托洛尔B.比索洛尔C.卡维地洛D.阿罗洛尔E.伊伐布雷定参考答案:E5.一些新型降糖药物除有明确的降糖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和肾脏获益,这类药物有()A.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B.磺脲类C.双胍类D.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E.α糖苷酶抑制剂参考答案:A七、《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解读1.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监测分两种,下列哪项属于有创监测()A.动脉内血压监测B.收缩压C.舒张压D.心排出量参考答案:A2.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压降低伴低心输出量或低灌注时应尽早使用,而当器官灌注恢复和/或淤血减轻时则应尽快停用B.药物的剂量和静脉滴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作调整,强调个体化治疗C.因低血容量或其他可纠正因素导致的低血压患者,需先去除这些因素再权衡使用D.用药期间应持续心电、血压监测血压正常、无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的急性心衰患者可以使用参考答案:D3.血管扩张剂中,适用于ACS伴心衰的患者的是()A.硝普钠B.重组人利钠肽C.硝酸甘油与硝酸异山梨酯D.乌拉地尔参考答案:C4.下列不属于AHF主要临床表现的是()A.呼吸困难B.液体潴留(外周水肿)C.产生幻觉D.乏力(活动耐量受限)E.严重时发生心源性休克参考答案:C5.NT-proBNP在诊断急衰时应根据年龄确定不同的起点值,下列正确的是()A.50岁以下NT-proBNP>350ng/LB.50岁以上NT-proBNP>1000ng/LC.50岁以上NT-proBNP>900ng/LD.75岁以上NT-proBNP>1500ng/L参考答案:C八、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新进展1.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HFpEF患者的E/A 的比值、()E/e’的比值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参考答案:B2.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的是()A.感冒B.头晕、恶心C.便血D.高血钾参考答案:A3.2019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衰最主要的病因为()A.扩心病B.冠心病和高血压C.瓣膜性心脏病D.心房颤动参考答案:B4.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的结果正确的是()A.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进一步提高心衰患者6MWTB.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NYHA评分)C.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进一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MLHFQ评分)D.与对照组相比,芪参益气滴丸组的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趋势更低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5.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心衰在全球总体患病率为1%-2%B.我国35岁以上居民心衰患病率达5%C.近年来,我国心衰总体住院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同期老年患者病死率较成年患者明显升高D.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老年人心衰患病率将继续攀升参考答案:B九、SGLT2抑制剂心肾保护作用探讨1.达格列净片适用于下列哪类病人()A.血管性水肿B.终末期肾病C.尿路感染D.糖尿病E.过敏反应参考答案:D2.安达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卡格列净B.恩格列净C.达格列净D.西格列汀E.坎格列净参考答案:C3.SGLT2抑制剂对肾脏保护机制错误的是()A.调节管球反馈,改善肾小球高滤过B.活化自噬,纠正缺氧C.改善炎症反应,延缓肾脏纤维化D.纠正心肾能量代谢,改善多重代谢因素E.调节管球反馈,改善肾小管高滤过参考答案:E4.葡萄糖在肾脏内主要的吸收部位()A.集合管B.远曲小管C.近曲小管D.髓袢E.肾小球参考答案:C5.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A.心血管疾病B.慢性肾脏病C.癌症D.低血糖E.感染参考答案:A十、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三)1.CREDENCE研究结果显示,卡格列净显著降低白蛋白尿(UACR)达()A.31%B.38%C.40%D.47%E.53%参考答案:A2.对于T2DM合并ASCVD患者,可优先考虑联合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如()A.利拉鲁肽B.甘精胰岛素C.沙格列汀D.格列齐特E.瑞格列奈参考答案:A3.()事件成为评估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导火索A.罗格列酮B.3P-MACEC.二甲双胍D.沙格列汀E.瑞格列奈参考答案:A4.CREDENCE研究结果显示,卡格列净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ESKD)发生风险达()A.53%B.45%C.36%D.32%E.25%参考答案:D5.DECLARE研究的关键结果是()A.恩格列净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截肢风险B.使用达格列净组,已患心血管病人群的CV死亡或HHF复合终点显著下降17%,降低CV死亡或HHF复合终点C.卡格列净不增加心血管风险D.卡格列净增加心血管风险E.恩格列净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综合结局和全因死亡率参考答案:B十一、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一)1.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是()A.<8.5%B.<7.5%C.<7.0%D.<8.0%E.<7.3%参考答案:C2.2019ADA指南推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低剂量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是合理的A.6个月B.12个月C.10个月D.15个月E.18个月参考答案:B3.T2DM合并ASCVD患者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首先要进行()A.降压治疗B.生活方式干预C.调脂治疗D.抗血小板治疗E.减重参考答案:B4.2019ADA指南推荐,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风险<15%),血压控制目标为<()mmHgA.130/90B.140/90C.130/80D.130/85E.140/85参考答案:B5.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A.微血管病变B.大血管病变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神经系统并发症E.糖尿病足参考答案:C十二、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管控(二)1.以下哪类降糖药物可通过增加尿钠排出和渗透性利尿作用,减轻容量负荷()A.DPP-4抑制剂B.SGLT2iC.噻唑烷二酮类D.GLP-1受体激动剂E.胰岛素参考答案:B2.eGFR在15-29ml/min/1.73m2,为慢性肾脏病的第()期A.2B.3C.4D.5E.6参考答案:C3.对伴高血压且UACR>300mg/g或者eGFR<60ml/min/1.73m2的糖尿病患者,首选()类药物治疗A.ACEI或ARBB.噻嗪类利尿剂C.保钾类利尿剂D.β受体阻滞剂E.钙通道阻滞剂参考答案:A4.以下哪种降糖药物可通过多种分子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保护内皮细胞()A.胰岛素B.噻唑烷二酮类C.GLP-1受体激动剂D.DPP-4抑制剂E.SGLT2i参考答案:C5.2019ADA指南推荐,病程≥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及所有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至少每()定量评估尿白蛋白A.半年B.1年C.3个月D.2年E.3年参考答案:B十三、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管理1.在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的管理要点中,接受透析治疗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保持在()A.0.8g/kd/dB.1.0-1.2g/kd/dC.1.0g/kd/dD.1.2g/kd/dE.0.8-1.2g/kd/d参考答案:B2.T2DM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HbA1c目标范围控制在()A.5.0-6.0%B.6.0-7.0%C.7.0-8.0%D.7.0-7.5%E.6.5-7.5%参考答案:C3.对于T2DM合并ASCVD、HF或CKD的患者,应做到早期血糖控制达标并长期维持,同时全面管理好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具体措施包括()A.生活方式干预B.降压C.调脂D.抗血小板治疗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4.T2DM患者每年至少检测1次(),以早期发现CKDA.尿常规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C.血清肌酐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5.四项指标可简单预测糖尿病前期的心衰风险,下面哪项指标是错误的()A.高敏心脏肌钙蛋白B.心电图检查发现的右心室肥大C.高敏C反应蛋白D.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参考答案:B十四、糖尿病心肾并发症的指南变迁及综合管控1.2019ADA指南关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推荐,不正确的是()A.确诊ASCVD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一级预防治疗B.确诊ASCVD但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使用氯吡格雷C.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低剂量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一年是合理的D.心血管风险增加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在与患者沟通获益与出血风险之后,可以考虑阿司匹林一级预防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A2.2019ADA指南关于高血压/血压控制的A类推荐是()A.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测量血压B.所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在家监测自己的血压C.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风险<15%),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D.心血管高危患者(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10年心血管风险>15%)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如果可以安全达标,<130/80mmHg的血压目标可能是合适的E.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妊娠女性的血压控制目标建议为120-160/80-105mmHg参考答案:C3.糖尿病心血管极高危患者LDL-C的目标值为小于()A.1.8mmol/LB.2.0mmol/LC.2.1mmol/LD.2.5mmol/LE.2.6mmol/L参考答案:A4.大多数T2DM合并ASCVD患者的HbA1c控制目标为()A.<8.5%B.<8.0%C.<7.5%D.<7.0%E.<6.5%参考答案:D5.如果应用ACEI、ARB类或利尿剂,每年至少监测一次()A.血肌酐B.eGFRC.血钾D.血肌酐/ eGFR和血钾E.血脂参考答案:D十五、心肾综合征及血液净化治疗1.下列关于利尿剂抵抗的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肠道水肿影响口服利尿剂的吸收B.肾血流下降,利尿剂的滤过减少C.低白蛋白血症增加袢利尿剂(布美他尼除外)在远端肾小管分泌至管腔发挥作用D.当利尿剂的浓度降低到阈值以下,尤其当细胞外液减少,流经远端肾小管的钠又被重吸收E.激活RAAS或有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水平增高,肾小管竞争性抑制利尿剂的作用参考答案:C2.下列关于利尿剂治疗1型CRS的说法错误的是()A.袢利尿剂能消除1型CRS患者的水肿和充血状态,但最佳剂量和给药方式(持续静脉输注与间歇给药)仍在探讨B.许多研究证实袢利尿剂持续静脉输注比弹丸式给药效果显著和安全,但也有相反报道C.目前提倡袢利尿剂与作用远端肾单位的口服利尿剂联合应用D.氢氯噻嗪、美托拉宗、螺内酯及阿米洛利,这些药物的半衰期较短,每日3-5次即可E.在肾功能明显受损时,氢氯噻嗪、美托拉宗、螺内酯及阿米洛利这类药要慎用参考答案:D3.下列关于1型CRS的治疗目标说法错误的是()A.降低心输出量和有效循环量B.防止低血压C.防止血管内充盈不良D.减轻容量超负荷E.保持良好的肾灌注参考答案:A4.下列关于利尿剂抵抗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A.严格限钠,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B.改用易吸收的袢利尿剂,如布美他尼和托拉噻米C.静脉注射转变为口服药物D.静脉注射高渗生理盐水后使用利尿剂E.考虑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参考答案:C5.心肾综合征共分为()个亚型A.3B.4C.5D.6E.7参考答案:C十六、人工心脏与心室辅助1.下列选项中那一个不是第一代左室辅助装置的缺点()A.装置外置或置入腹腔B.搏动血流C.溶血、血栓问题多D.噪音大E.耐久性差参考答案:B2.不属于LVAD远期效果的主要并发症是()A.出血B.感染C.肾功能衰竭D.卒中E.再次更换装置参考答案:C3.不属于心室逆重估中的有利条件的是()A.年轻患者B.非缺血性心肌病C.心衰持续时间较短D.较重的心肌肥厚E.较少心肌纤维化参考答案:D4.LVAD的治疗目的正确的是()A.移植过渡B.治愈心脏衰竭C.支持脑供血D.减少医疗费用E.恶性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参考答案:A5.第三代左室辅助装置的特点()A.体积更小,易植入B.血流通道更窄C.转子驱动,机械轴承D.血液破坏多E.容易溶血参考答案:A。
慢性肾脏病(含慢性肾衰竭)第一节慢性肾脏病(CKD)【概述】慢性肾脏病(CKD)是指1)各种原因所致肾脏损伤(结构或功能异常)≥3 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虑过率(GFR)下降,2)GFR<60ml/(min•1.73m2),≥3 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在慢性肾衰竭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
肾衰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
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危险。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轻度慢性酸中毒,多无明显症状;严重酸中毒可出现明显食欲不振、呕吐、虚弱无力、呼吸深长等。
(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水钠潴留,或低血容量和低钠血症。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或体腔积液,此时易出现血压升高、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
(3)钾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期,易出现高钾血症,尤其是当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发生时。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磷过多和钙缺乏。
可诱发甲状旁腺素(PTH)升高,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当GFR 明显下降时,肾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患者常无任何症状。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主要表现为蛋白代谢产物蓄积。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两种情况。
高脂血症常表现为轻至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维生素代谢紊乱常表现为维生素A水平升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
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见的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4、呼吸系统症状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肾脏病学-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诊治新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CKD-MBD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特纳帕诺相关介绍 (1)二、CKD-MBD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依特卡肽相关介绍 (3)三、CKD-MBD之继发性甲旁亢的规范诊疗 (5)四、CKD-MBD患者的营养与血磷管理 (7)五、CKD-MBD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9)六、CKD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及血磷的管理 (11)七、慢性肾脏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3)八、护理干预助力CKD-MBD患者高磷血症管理 (15)九、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评估与膳食指导 (17)十、浅谈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患者管理 (19)十一、慢性肾脏病的健康管理 (21)十二、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疗策略 (22)十三、血透患者血管钙化的评估方法 (24)十四、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诊治 (26)十五、慢性肾脏病早期诊疗策略 (28)十六、HIF-PHI治疗CKD贫血的理论基础 (30)一、CKD-MBD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特纳帕诺相关介绍1.以下哪个药品不属于磷结合剂()A.醋酸钙B.司维拉姆C.碳酸镧D.蔗糖氢氧化氧铁E.替纳帕诺参考答案:E2.替那帕诺的药物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替纳帕诺及其主要代谢物在体外抑制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和CYP2D6B.替纳帕诺及其主要代谢物在体外诱导CYP1A2和CYP2B6C.替纳帕诺大概率会发生与磷结合剂的临床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D.替纳帕诺不会与含钙磷结合剂发生临床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参考答案:C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磷在小肠中通过2种不同的途径吸收: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B.细胞旁吸收约占肠道磷酸盐吸收的65-80%,跨细胞吸收约占20-35%C.磷结合剂发挥作用不因药物种类及胃肠道pH值不同而异D.替纳帕诺通过抑制肠道上皮细胞顶端表面的钠/氢交换器3 (NHE3),增加细胞内的H+浓度,降低磷酸盐的透过性,导致通过细胞旁途径的磷酸盐吸收减少,从而降低血清磷水平参考答案:C4.替纳帕诺的规格是()A.10mgB.20mgC.30mgD.以上规格都有参考答案:D5.以下哪项关于替纳帕诺的疗效描述是错误的()A.替纳帕诺单用,不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B.替纳帕诺联用磷结合剂,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C.替纳帕诺联用磷结合剂,可减少降磷药物的使用片数而达到同样的效果D.日本II期临床研究显示,替纳帕诺还可以协同降低iPTH和FGF23水平参考答案:A二、CKD-MBD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依特卡肽相关介绍1.关于依特卡肽的药代动力学描述正确的是()A.依特卡肽无任何已知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B.依特卡肽经P450系统代谢,需谨慎联用以上代谢途径的药物C.对中度及高度肝功能障碍患者给予依特卡肽时,应充分监测血清iPTH或血清Ca2+浓度,慎重给药D.依特卡肽在老年人群(>65岁)中的血浆尝试存在差异,应考虑调整用药剂量参考答案:D2.以下哪项关于依特卡肽的疗效是错误的()A.依特卡肽显著降低PTH水平,27周即可实现较基线50%以上的下降B.在不同基线情况下,依特卡肽降PTH的表现都比西那卡塞更佳C.西那卡塞的患者转换使用依特卡肽后,仍能实现PTH水平进一步降低50%D.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特卡肽较现有SHPT药物治疗方案,PTH 达标的可能性最高E.以上都是正确的参考答案:E3.根据依特卡肽公开发表的文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依特卡肽在降PTH上表现突出,拥有50%以上PTH下降获益优势B.西那卡塞患者转换使用依特卡肽后,能实现PTH水平进一步降低50%C.拟钙剂治疗可以降低SHPT患者全因死亡风险17%及心血管死亡风险8%D.拟钙剂治疗可以降低SHPT患者骨折风险16% -29%E.依特卡肽本质上和西那卡塞是一样的参考答案:E4.比较依特卡肽和西那卡塞对于不同指标的影响,错误的是()A.Ca下降:依特卡肽>西那卡塞B.P下降:依特卡肽<西那卡塞C.PTH下降:依特卡肽>西那卡塞D.FGF23下降:依特卡肽>西那卡塞参考答案:B5.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依特卡肽在透析后使用,非常方便,患者不容易漏服B.依特卡肽静脉注射使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药片负担C.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依特卡肽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仅3-4%,患者耐受度高D.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依特卡肽的患者依从率约80%,而西那卡塞仅60%左右E.以上都是正确的参考答案:E三、CKD-MBD之继发性甲旁亢的规范诊疗1.SHPT的药物治疗方案制定需要考虑什么指标?A.Ca水平B.P水平C.iPTH水平D.ALP水平E.需要综合考虑Ca、P、PTH水平参考答案:E2.对于慢性肾脏病G5期患者,建议iPTH的检测频率为()A.1-3个月B.3-6个月C.6-9个月D.9-12个月参考答案:B3.SHPT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实验室检查结果()A.血清钙B.血清iPTH水平C.血清磷D.血清维生素DE.以上都需要考虑参考答案:E4.SHPT的治疗手段包括()A.控制高磷血症,维持血钙水平达标B.活性VD制剂C.拟钙剂D.PTX手术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网状Meta分析显示,新型拟钙剂依特卡肽是最有效的拟钙剂,优于西那卡塞的()倍,依伏卡塞的()倍A.1.18倍,3.33倍B.1.38倍,3.53倍C.1.58倍,3.73倍D.1.78倍,3.93倍E.1.98倍,4.13倍参考答案:D四、CKD-MBD患者的营养与血磷管理1.一项研究显示,钙、磷、PTH均未达标患者,死亡风险升高()A.31%B.41%C.51%D.61%E.71%参考答案:C2.以下哪项不属于营养不良给CKD患者的危害?A.影响患者生活质量B.诱发或加重贫血C.加速疾病进展D.增加骨折风险E.增加死亡风险参考答案:E3.下列选项中关于腹透患者营养治疗的观念不正确的是()A.腹透患者需要注意仅低蛋白饮食不足以维持营养状态和残肾功能B.腹透患者为维持营养状态,应该不限制患者的蛋白摄入,越多越好C.腹透患者可应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以有效维持残肾功能,并能提升营养状态D.腹透患者的膳食摄入提倡优化蛋白饮食,其中50%以上的蛋白质摄入为优质蛋白B参考答案:B4.以下对CK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CKD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2.5-58.5%B.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0.0-66.7%C.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1.7-47.8%D.以上都对参考答案:D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控制好血磷必须全力追求低蛋白饮食B.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可有效改善高磷血症MHD患者的血磷水平C.选择低磷/蛋白质比的食物、补充α-酮酸可兼顾CKD-MBD患者营养需求和限磷饮食D.选择合适的磷结合剂可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磷水平E.CKD患者应在磷摄入和蛋白质摄入之间寻求平衡参考答案:A五、CKD-MBD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1.根据国内研究的结果,我国透析患者钙化发生率高达()A.35.5%B.47.4%C.55.5%D.0.774E.90%参考答案:E2.CKD-MBD的预防和治疗包括()A.降低高血磷,维持正常血钙B.SHPT的治疗C.CKD患者血管钙化的防治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在我国约()的维持性透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SHPT表现,而这些患者中PTH控制的达标率仅为()左右A.50%,45%B.60%,55%C.70%,65%D.80%,70%E.90%,75%参考答案:B4.CKD-MBD的临床表现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钙、磷、甲状旁腺激素( PTH)或维生素 D 代谢异常B.骨转化、骨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C.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D.肾性营养不良参考答案:D5.SHPT对以下系统无危害()A.骨骼肌肉系统B.心血管系统C.血液系统D.内分泌系统E.SHPT的危害会累及多系统,以上都会有影响参考答案:E六、CKD患者高磷血症的危害及血磷的管理1.血磷升高的危害是()A.增加骨折风险B.增加肾衰竭风险C.加重血管钙化D.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全国死亡风险E.以上全是参考答案:E2.Tenapanor是首个抑制细胞旁途径的降磷药物,从作用机制看,以下正确的是()。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肾性高血压,也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由肾脏疾病或肾动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肾脏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本文将对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概述。
我们将深入探讨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包括肾实质病变、肾血管病变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导致了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理解这些机制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肾性高血压,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对肾性高血压的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肾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的诊断技术如基因诊断、无创性血管检查等,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如肾动脉成形术、肾移植等,都为肾性高血压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能。
我们将总结当前肾性高血压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为肾性高血压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肾脏在调节血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引发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在肾脏受损时,肾素分泌增加,进而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后者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肾性高血压还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对肾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
研究发现,肾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基因变异有关,这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血压的升高。
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糖尿病等也可通过影响肾脏功能和代谢过程,促进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肾脏功能受损、RAAS 过度激活、交感神经兴奋、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以及基因变异等。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1. 引言1.1 背景慢性肾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引起肾功能不全和肾脏结构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死亡风险。
据统计,全球有大约8500万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许多患者处于早期阶段并未意识到疾病的存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传统的肾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依靠血肌酐浓度和尿蛋白含量,但这些指标并不敏感且存在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局限性。
近年来,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关注。
血清胱抑素C 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反映细胞内生态平衡状态,对肾脏功能损伤有一定预测价值。
视黄醇结合蛋白是一种维生素A的运载蛋白,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干预和诊治提供有效手段。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探究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机制;2. 分析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对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3. 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筛查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4. 建立前瞻性研究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血清胱抑素C 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其危害不可忽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慢性肾脏病具有渐进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一旦发生肾功能损伤,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肾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24版《慢性肾脏病诊治新策略》正式公布前言慢性肾脏病(CKD)是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为了提高CKD 的诊疗水平,推动我国CKD防治事业的发展,我国专家团队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慢性肾脏病诊治新策略》。
新策略概述1. 早期筛查与诊断- 提倡定期筛查:建议对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等)进行定期筛查,以早期发现CKD。
- 加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如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排泄率等,为CK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2. 疾病分期与评估- 细化疾病分期:根据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将CKD分为5期,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 多维度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维度信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3. 治疗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强调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 药物治疗:优化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治疗方案,以减轻肾脏负担。
- 慢性肾脏病特定治疗:如鱼油、α-酮酸等药物的使用,以保护肾功能。
4. 并发症的防治-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
- 防治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贫血、骨质疏松等,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康复与护理- 肾脏康复:包括肾脏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
- 专业护理:加强对患者家庭护理的指导,提高护理质量。
新策略的实施与推广- 加强培训与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策略的培训,提高其对CKD的认识和诊疗能力。
- 政策支持与保障: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提高CKD诊治水平。
- 公众宣传与倡导: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CKD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结语《慢性肾脏病诊治新策略》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CKD防治事业迈向新的阶段。
我们期待这一新策略能为广大CKD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效果,也为我国CKD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慢性肾脏病的详细介绍慢性肾脏病:挑战与行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1999,2004年美国营养调查数据库资料分析显示,美国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3%; 2007年日本52.7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期以上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8.5%;2008年北京市1.3万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3%,推算北京市慢性肾脏病患者达143万。
因此,慢性肾脏病已经是跨越国家、民族、政治等全球性公共健康的新问题,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
一、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及其意义慢性肾脏病一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K/QODI的《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指南》,2002年K/QODI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中正式确立了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分期及评估方法。
慢性肾脏病概念提出的意义在于:?传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不能涵盖没有肾功能损害或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因此不能实现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慢性肾脏病”的提出将进展性肾脏疾病防治从如何治疗提前至早期预防。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名词不容易被普通公众和非肾脏病专业医生的理解1和认识,而“慢性肾脏病”更为通俗,便于动员政府、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患者、医药卫生工作者等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防治。
二、国际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概况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慢性肾脏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也必须整合全球的资源,避免重复工作以最大效率地改善慢性肾脏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为此,2003年成立了国际性组织KDIGO(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相继召开了“慢性肾脏病定义、分类、评价方法”和“慢性肾脏病是世界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策和倡议”等专题会议;确立《K/QOD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全球性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并鉴于各国地域、民族、经济、生活习惯等的特异性,提出“基于国际共同证据,制定适合各国特点的行动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