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 格式:ppt
- 大小:955.50 KB
- 文档页数:17
(完整版)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好文章向大家推荐一、指导目的: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激趣导入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
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师: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中。
板书:摘好词妙句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写感受(三)概括读书的方法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他们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快速浏览、寻找关键词、理解文章大意等。
2. 阅读材料的选取:以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为主,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
3. 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2. 实践法:学生运用阅读技巧,自主阅读课外读物。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寻找关键词等方法。
3.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运用所学阅读技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继续阅读课外读物,运用所学阅读技巧。
2. 记录阅读心得,每周与同学分享一次。
3. 家长监督孩子的阅读情况,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阅读分享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写作能力方面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课外读物: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
2. 阅读指导手册:包含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等内容。
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记录阅读心得、问题解答等。
4. 教学PPT:展示阅读技巧、阅读材料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其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写作能力方面的提高。
2. 阅读分享:学生每周进行的阅读分享,观察其在分享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解答等情况,评价其在阅读方面的进步。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浏览、寻找关键词等方法。
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爱的教育》人物评价教学目标:1、梳理阅读思维,绘制出思维导图。
2、了解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品读对人物的描写和抓住典型事例。
课前准备:1、评选中书中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细读相关章节,对人物进行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周五我们进行了《爱的教育中》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的评选。
评选的结果是:安利柯(恩利柯)、安利柯的爸爸、卡隆、斯达尔迪(斯代地)这四人当选为“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被我们喜爱呢?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教师进行方法指导:举例(1),总结出方法一:概括与人物有关的具体事件来评价人物。
举例(2),总结出方法二:细细品读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来感悟人物品质。
三、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分小组发言,同组、他组互相补充和点评。
预设:1、安利柯:富有同情心(《铁匠的儿子波列科西》);善于反省(《我的决心书》);体贴父母、关爱家人(《牺牲》)善良大方(《“小石匠”来访》)2、安利柯的爸爸:负责的好父亲:能及时发现孩子行为和思想上的错误,给安利柯爱的并引导和教育。
(《在马路上》、《争吵》、《十月、父亲的话》)懂得尊重老师、爱老师(《父亲的老师》)宽厚的长者(《小石匠》、《争吵》)例:“安利柯,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要当心啊!在马路上,我们也有应尽的责任。
如果说在家里你的行为举止应该像个绅士,那么在马路上也是一样的。
马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国民的素养可以从走在马路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的举止看出来。
(父亲的话《在马路上》)”“吃完饭大家站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小石匠”衣服上的石粉粘在椅子背上了,就想伸手去擦。
不知为什么,父亲偷偷拉住了我的手。
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把椅子擦干净了。
(《“小石匠”》)”3、卡隆:坚持正义、明辨是非、心地善良、扶弱惩恶(《耐利和卡隆》、《高尚行为》、《代课的老师》、《好朋友卡隆》)4、《斯达尔迪》:有毅力、执着坚持、向上进取、勤奋刻苦、勇敢(《斯达尔迪的图书馆》、《偷袭》、《毅力》)例:“我们一直把斯达尔迪当作一个笨小孩,可他一点也不自暴自弃。
阅读指导课(改稿) ——畅游寓言的海洋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感知寓言故事的特点和读书的方法的渗透。
2、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基本明白简单道理。
3、激发学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课外阅读的兴趣,对阅览室的兴趣。
4、渗透爱惜书本的教育。
教学准备:1、《守株待兔》、《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的图片。
(最终应以书本呈现)2、每人一份《乌鸦和狐狸》、《长颈鹿和小羊》、《骄傲的孔雀》的复印故事(最终应以书本呈现)。
3、推荐的书籍:外国: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严文井寓言》、《叶圣陶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寻找珍珠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哪,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呢?生自由答(三-五人)()1、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故事的图片,你能猜猜故事的名字吗?(PPT展示)[出示寓言故事图片] (指名说一说故事名字或内容。
)2、师:看来,同学们读过的故事真不少!你喜欢这些故事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3、师小结:其实这些可笑的故事,它们都比较短,内容又很有趣,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一类故事就叫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畅游寓言的海洋![板书:畅游寓言的海洋]海洋里有许多神奇的智慧珍珠等着大家去寻找呢!二、指导阅读,收获珍珠1、师:同学们,看看谁来了?2、出示:(亡羊补牢中人主角的图片)师:原来是一个古人来了,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它来干嘛?我可没办法告诉你答案。
要想知道(故事材料一《亡羊补牢》)请大家拿出材料一故事《亡羊补牢》大声朗读。
明确目标:读故事前,大家看看阅读要求:一是读通全文,边读边想,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二是故事里有那些主要人物或角色。
三是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开始吧。
3、(学生自由读故事,师巡视指导。
)请学生朗读()4、师:刚才,同学们读通了故事。
同学们通过读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
()师:真棒!大家通过读明白了故事,还能记住故事内容,这就是你们在寓言海洋里找到的第一颗智慧珍珠了。
三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方法介绍:精读、略读、跳读等。
2. 阅读技巧讲解:如何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意图等。
3. 阅读材料分析:选取一篇适合三年级的文章进行深入剖析。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方法介绍:介绍精读、略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
3. 阅读技巧讲解:讲解如何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意图等技巧,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要领。
4. 阅读材料分析:选取一篇适合三年级的文章,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5.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增强课堂互动性。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
四、教学反思:
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外阅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下面将介绍一节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并主动参与课外阅读。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所读内容。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和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外阅读;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读内容,进行思维拓展;2.帮助学生掌握书面表达和写作的相关技能。
四、教学内容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选择与学生们年龄相适应、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书籍进行推荐,或者进行简短的故事演讲,让学生对所要读的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归纳总结。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时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提示,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所读内容,提高阅读的效果。
可以选择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例如创设角色扮演情景、进行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3.进行书面表达和写作练习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所读内容相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和写作练习。
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故事改编、角色命名、情节延续等练习,培养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写作练习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2.小组讨论3.故事演讲4.角色扮演5.游戏形式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预告即将进行的故事演讲。
《神农尝百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神话故事绘本,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会读故事绘本书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故事,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体会神农为了百姓的健康勇于尝百草的大无畏精神。
4、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开拓视野和思维。
一、图片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就读了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认识了一位英雄,谁啊(生答)今天这节阅读课我们再来一起阅读神话故事,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复习读书方法二、师生共读:(一)看封面想内空大屏出示:《神农尝百草》封面左侧神农形象。
1、先看看他的外貌,有什么特点?大屏出示第一段,师介绍神农外形特点。
师:所以,他有了第一个名字:(出示第二段,学生默读大屏内容)填读书卡注意老师刚刚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名字,说明什么?2、大屏出示:想,师生交流理解3出示红鸟图:你看到了什么?4、师:这会和炎帝有什么关系?我们继续读故事,寻找红鸟。
百草是什么意思?(二)、读内容想情境大屏依次出示3、4段,学生读第5段:“内心十分焦急”变成横线,学生填写1、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接下来会出现红鸟吗?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一下(生想象故事)2、师:你们的猜测会和故事中一样吗?大屏依次出示5、6段和7段前半部分,学生默读人们非常感激炎帝,所以,他有了第二个名字:(出示第7段结尾句)填读书卡3、有了吃的,人们不再挨饿,可是问题又来了。
4、出示8段,学生默读。
这是神农第几次着急?两次分别是因为什么?有为自己着急吗?5、师:神农砍倒树木藤条,做成一架长长的梯子,登上天庭。
找到玉帝,万能的玉帝是怎么做的呢?学生6、生读故事:9段后半部分,10、11、12段。
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7、神农在品尝百草时都会遇到啥困难?8、学生想象后回答后,指名读13、14段9、重点指导读好神农的话,(语气、动作)多读几遍神农的话,体会神农的决心。
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教案标题:阅读指导课教案(三年级)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如故事书、简短文章等;2.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阅读指导课;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阅读技巧。
二、阅读材料选择(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选择一篇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2. 向学生介绍所选材料的主题和内容。
三、阅读理解训练(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一遍所选材料;2. 分发阅读理解题目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3. 引导学生在完成题目后,相互交流答案,并解释答案的依据。
四、阅读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技巧,如关键词定位、上下文推测等;2.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逐一讲解并示范这些解题技巧;3. 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运用这些技巧。
五、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不同的阅读材料;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阅读,然后互相出题,进行阅读理解训练;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阅读材料和出的题目。
六、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当的阅读作业,如阅读一篇短文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2. 强调学生在阅读时要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同时,通过讲解和示范阅读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语文阅读》这套丛书,把它与语文课本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课内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指导时间: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与书有关的名人名言
2、交流看过哪些课外书
二、引导总结读书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读,查,划,摘,想,记
三、快乐阅读:美丽的秋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读文,学习,交流
①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组内讨论学习交流
②推荐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所得:秋天美在哪儿呢?读一读组内写得最好的仿写片断。
③指名背诵喜欢的段落
④摘抄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读书方法
读查划摘想记。
阅读指导课-----推荐阅读《中国节》教学目的:1、通过对春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春节,激发阅读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
(相机进行评价)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
(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四、感受中秋节1、同学们,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是——(中秋节)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反馈3、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春节的习俗也不一样。
(出示中秋习俗课件)4、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
同学们想了解吗?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
(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5、紧接着中秋的就是——(春节)你们对春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6、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春节吗?阅读资料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7、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
四、总结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阅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