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行政区域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713.00 KB
- 文档页数:55
初中地理中国概况知识点汇总(可免费下载)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中国地理基础图填写
1、中国政区图
根据轮廓图,在图中填写出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
2、从轮廓图辨认一下省份名称。
3、读中国政区图空白图,在图上标出每个省的省会城市名称。
4、请在中国地形——主要山脉图,
(1)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A
B
C
D
E
F
(3)在图中用字母G、H、I分别标出准格尔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柴达木盆地的位置
中国主要山脉空白图
中国铁路空白
地图:中国主要地形单元一览2012-09-21 23:09:14
分类: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8-5-9 16:02: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8-5-9 16:05: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8-5-9 16:03:00
片发表于 2008-3-15 8:04:00
区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12-18 14:32: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12-18 14:33:00
12-18 14:24:00
-12-18 14:18: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3 7:56: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3 7:55:00
雩娄之子发表于 2007-9-12 11:12: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1 19:46: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1 19:32: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1 19:29: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7-9-11 19:23:00
地理图片发表于 2008-5-9 16:10:00。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23个省,4个直辖市,7个自治区
1东北地区(三省)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辽宁省(辽沈阳)
2西北地区(三省二区)陕西省(陕或秦西安)甘肃省(甘或陇兰州)青海省(青西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3西南地区(三省一区一市)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四川省(川或蜀成都)重庆市(渝或重)贵州省(贵或黔贵阳)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4华北地区(二省二市一区)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庄)山西省(晋太原)北京市(京)天津市(津)
5华中地区(三省)河南省(豫郑州)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
6华南地区(二省三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广东省(粤广州)海南省(琼海口)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7华东地区(七省一市)山东省(鲁济南)安徽省(皖合肥)江苏省(苏南京)江西省(赣南昌)浙江省(浙杭州)福建省(闽福州)上海市(沪或申)台湾省(台台北)。
中国全国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地处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行政区域划分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截至2021年,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再下设地级市、县
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整个国家的行政区划体系是根据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制定的。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包括了东部的沿海省份、中部的内陆省份以及西部的边疆地区。
其中,自治区主要是多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提供自治权利,直辖市则是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特别行政区则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和特殊地位。
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政府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乡级行政区域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主要负责乡镇的日常管理和基层民生服务。
乡级行政区通常由几个村组成,是联系国家政策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则在省级行政区域下设,具有一定的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经过多年的演变和调整,不断适应国家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图2018-05-20 00:00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❶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❸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❹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❺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❻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❼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❽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省。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地域辽阔、海陆兼备、地形多种多样。
全国56个民族生活在这片热土之上,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建设起我们美好的家园。
熟悉家园的每个角落,既要关注陆地国土,也要关注海洋权益。
熟悉中国版图,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意识!中国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对国家领土进行的区域分级划分。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因此古往今来都非常重视对国家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把国家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
目前,全国行政区域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中国行政区划及地理区划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复杂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四个层级,而地理区划则涉及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
首先来看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体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很多行政区划的划分都受到历史、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影响。
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地方管理权力,负责本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等工作。
在省级行政区划之下是地级行政区划,中国共有334个地级行政区,分布在各个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划是省级行政区划的下一级,主要包括地级市、地区及盟等类型。
地级行政区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基层管理和行政事务,是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单位。
再往下是县级行政区划,中国拥有285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市辖区、市、自治县级市等类型。
县级行政区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基层管理和行政事务,是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单位。
最后是乡级行政区划,中国共有近74万个乡级行政区,包括乡、民族乡、镇、街道等类型。
乡级行政区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基层管理和行政事务,是地方政府的具体执行单位。
中国的地理区划非常复杂,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
自然地理方面,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草原、沙漠、湖泊、河流、海洋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中国的高山地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平原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草原地区主要位于北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草原等;沙漠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等;湖泊和河流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包括长江、黄河、珞珈山湖等;海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包括黄海、东海、南海等。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条件。
中国各省县级行政区划高清地图(大整理)1.中国政区地图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陆地边界长度约2.2万千米,海岸线长度约1.8万千米,分布着大小岛屿7600个,面积最大是台湾岛。
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北京市1.人口:2188万(2021年)2.面积:16410平方千米3.GDP:40269亿元(2021年)4.简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古称幽州、燕京和北平,是中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著名古都。
3.天津市1.人口:1373万(2021年)2.面积:11966平方千米3.GDP:15695亿元(2021年)4.简介: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别称津沽、津门。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
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4.上海市1.人口:2489万(2021年)2.面积:6340平方千米3.GDP:43215亿元(2021年)4.简介: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2.19米,大金山岛为上海最高点,海拔高度103.7米。
上海河网主要有流经市区的主干道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杨河、淀浦河等。
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
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5.重庆市1.人口:3102万(2021年)2.面积:8.24万平方千米3.GDP:2.79万亿元(2021年)4.简介: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简称渝。
因三面环山,城区依山而建,别称山城;嘉陵江、乌江在这里与长江交汇,又以“江城”闻名。
1189年宋光宗赵惇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中国地理区域标准中国地理区域标准中国地理区域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港澳台地区、岛屿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沙漠地区、山区地区、河流地区、湖泊地区、海滨地区、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林区地区、牧区地区和海域地区等20个地理区域。
1.华北地区2.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和山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东北地区4.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和山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5.华东地区6.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和山东省。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和山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7.中南地区8.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广东省。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和山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9.西南地区10.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山地和高原,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1.西北地区12.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高原和山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13.港澳台地区14.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15.岛屿地区16.包括海南省和南海诸岛。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17.高原地区18.包括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高原,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19.盆地地区20.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为盆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21.沙漠地区22.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北京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北京简称京。
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1382万(2000年)。
总计16市辖区2县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密云县(密云镇) 延庆县(延庆镇)天津市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天津,简称津。
面积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001万(2000年)。
总计15个市辖区3个县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杨村镇) 宝坻区(城关镇)县静海县(静海镇) 宁河县(芦台镇) 蓟县(城关镇)河北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市。
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万(2000年)。
总计11个地级市36市辖区 22县级市 108县 6自治县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井陉矿区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平山县(平山镇) 井陉县(微水镇) 栾城县(栾城镇) 正定县(正定镇) 行唐县(龙州镇) 灵寿县(灵寿镇) 高邑县(高邑镇) 赵县(赵州镇) 赞皇县(赞皇镇) 深泽县(深泽镇) 无极县(无极镇) 元氏县(槐阳镇)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润区丰南区(胥各庄镇) 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兴城镇) 滦南县(倴城镇) 玉田县(玉田镇) 唐海县(唐海镇) 乐亭县(乐亭镇) 滦县(滦州镇)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昌黎县(昌黎镇) 卢龙县(卢龙镇) 抚宁县(抚宁镇) 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邯郸市从台区复兴区邯山区峰峰矿区武安市邯郸县(南堡乡东小屯村) 永年县(临洺关镇) 曲周县(曲周镇) 馆陶县(馆陶镇) 魏县(魏城镇) 成安县(成安镇) 大名县(大名镇) 涉县(涉城镇) 鸡泽县(鸡泽镇) 邱县(新马头镇) 广平县(广平镇) 肥乡县(肥乡镇) 临漳县(临漳镇) 磁县(磁州镇)邢台市桥东区桥西区南宫市沙河市邢台县(邢台市桥东区) 柏乡县(柏乡镇) 任县(任城镇) 清河山西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市。
中国最新区域划分方案一、背景介绍区域划分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一个地理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单元,以便于管理和规划。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划分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新的区域划分方案,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二、原则和方法制定区域划分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等。
新的区域划分方案采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各地区的需求,尽量保证公平、合理和有效。
三、省级行政区划调整1.西部地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增强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将现有的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分为西部地区,设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
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在过去几年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人口外流的挑战。
根据新的区域划分方案,东北地区将由现有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改为黑龙江省和东北地区两个行政单元,以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3.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和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将现有的河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调整为中部地区,设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
四、市级行政区划调整1.设立行政中心城市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将一些重要的城市确定为行政中心城市,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例如,武汉市将成为中部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南京市将成为东部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
2.县级行政区划的合并与调整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将一些人口稀少、资源相对匮乏的县级行政区划进行合并或调整。
这将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经济特区划分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新的区域划分方案将设立一些经济特区,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外商投资。
2023年中国行政区域划分表摘要:一、前言二、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历史沿革三、2023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1.华北地区2.华东地区3.华南地区4.西南地区5.西北地区6.东北地区四、2023 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划1.华北地区2.华东地区3.华南地区4.西南地区5.西北地区6.东北地区五、2023 年中国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行政区划六、2023 年中国行政区划调整的意义七、结语正文:一、前言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行政区划的划分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2023 年,我国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区划设置,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2023 年中国行政区划划分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历史沿革自古以来,中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
从封建时期的诸侯国、郡县制,到近现代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等,行政区划的设置一直在适应不同时期的国家发展需求。
三、2023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2023 年,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共分为6 个地区,包括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各地区的省份和直辖市如下:1.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2.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3.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4.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5.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台湾省。
四、2023 年中国县级行政区划2023 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分为2844 个县级单位,包括市辖区、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
这些县级单位分布在各个省级行政区划中。
五、2023 年中国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行政区划我国共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即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四个直辖市,即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
中国行政区域地理中国行政区域[本讲重点、难点分析]1.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别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中国的位置: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属于北半球的国家;从经度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2)我国的疆域: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我国领土的最南、最北、最东、最西端分别是南海上的曾母暗沙(4°N附近)、黑龙江漠河以北主航道中主线(53°N多)、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和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南北跨纬度近50°N,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陆界和领国:我国有大陆海岸线有近18000多千米,多优良港湾和岛屿,沿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其中渤海及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5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另外,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
我国采用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和乡(镇)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其中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
2.中国的人口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1)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东部沿海及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山区人口稀少。
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腾冲划一直线。
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
其中江苏、河南、山东、台湾等省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而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区人口密度却在10人以下。
另外,我国还有约3000万华侨和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最多。
有些县市因而被称为“侨乡”。
(2)我国人口增长:目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经济落后,战争、灾荒、疾病等因素影响,人口呈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人口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状况,人口数量迅速上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和增长率都有显著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的绝对值仍很大,每年新增人口在1200万以上。
(3)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
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
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国的许多种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多数就居于后列了。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
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
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
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
④人口老化。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
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4)我国的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3.中国的民族: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人分布遍布全国。
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并且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是()A.壮族、土家族B.满族、苗族C.高山族、傣族 D.回族、蒙古族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发展状况,其中最接近中国人口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3.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A.台、粤、闽、云B.台、琼、桂、云C.台、粤、桂、云D.闽、粤、贵、藏4.我国与东亚、中亚、西亚、南亚国家都有接壤的省区是()A.黑龙江B.内蒙古C.新疆D.西藏5.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是()A.东北、东南、西北B.华北、西北、西南C.东北、华北、华东D.西南、西北、东北6.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共有()A.10个B.11个C.13个D.14个7.侨胞原籍最多的省区是()A.广东、福建B.上海、浙江C.广东、江苏D.台湾、北京8.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 C.印度D.日本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回族C.壮族D.满族10.我国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分布的特点是()A.小聚居、大杂居B.相互交错分布 C.少数民族都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D.民族自治地区汉族人口占少数11.下列几个主要少数与其聚居区、地理环境相匹配的是()A.彝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B.满族——河北——燕山环绕的紫禁城C.白族——大理——苍山洱海高原风光D.哈萨克族——塔里木盆地——天山草场水草丰美12.下列省区中,一年中昼夜时差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A.沪B.黑C.琼D.新13.关于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不同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省级行政区B.②该省地表崎岖,地势北高南低C.③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D.④该省濒临黄海和东海二、双项选择题1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B.沿海各省市(区)人口密度超过400人C.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 D.我国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减少1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B.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C.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热带D.位于东半球,领土自东向西跨5个时区1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在500人以上的是()A.四川B.江苏C.河南D.广东17.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A.积极发展大城市B.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C.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D.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18.关于我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比重低、数量少、增长慢B.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高C.人口增长率不很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很快D.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注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还不协调三、读图题19.读我国四省区轮廓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四省区名称:①__ _____、②_ ______、③_ ______、④__ ______。
(2)四省区中,临海的是_______;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是_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填字母)。
(3)四省区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_______,最偏西的是______,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
(4)关于图中四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是高原、山地为主,与四个国家接壤B.②我国地理位置最南部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归属其管辖C.③省简称鄂,省会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
D.④省有二个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C5.D6.D7.A8.B 9.C 10.A 11.C 12. C 13.A二、双项选择题:14. AD 15. AD 16. BC 17.BC 18. CD三、读图题:19.(1)云南,广东,湖北,黑龙江(2)②;①④;④(3)④;①;①②(4)CD中国的地形[学习要求]知识:知道:主要地型类型及分布特点、多地震的国家、海底地形的种类和分布记住: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中国地形的特征及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技能: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在实地和地图上识别常见的地形类型、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能力:记忆: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和丘陵的名称和分布、珠穆朗玛峰观察:在实地和地图上观察我国地形、地势环境及其要素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我国地形景观特征和某种地形的特点想象: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想象我国地形、地势的空间状况、想象我国的地形特征,并能用地理语汇加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