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肉牛生产性能测定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3
附图1:基础标准子体系附图2:产品及检测标准子体系附图3:环境条件标准子体系附图5: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第二部分标准体系明细表JS 技术标准JS.1.1 术语标准JS.1.2 量和单位标准JS.1.3 包装、标签、标识、图形标准JS.2 产品及检测标准JS.2.1 肉牛品种标准JS.2.2 肉牛性能测定标准JS.2.3 肉牛产品质量标准JS.2.4 产品质量检测标准JS.2.4.1 动物产品检验通用标准JS.2.4.2 肉牛产品检验标准JS.3环境条件标准JS.3.1 环境质量标准JS.3.2 场(厂)区建设标准JS.3.3 机械设备标准JS.3.3.1 饲养机械设备标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汽车售后“6S”现场管理的5S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
2、衡量客户服务质量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度。
3、首保后的定期保养,其材料费和工时费用一般由______承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什么是开放式问题()A、目的是让客户说话,得到更多信息B、用于得到结果C、能用“是”,“否”回答D、你下周可以来保养车吗?2、处理投诉的原则中,我们应先处理()A、事情B、原因C、心情D、爱情3、在进行为判断故障而必须试车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为了保障第一次就能正确判断故障,只能由技师进行试车B、为了客户安全,一般不建议客户陪同试车C、为了使每个岗位都能清楚故障,试车时必须由客户、服务顾问、技师共同参与D、服务顾问和技师都可以试车4、预约客户在维修完成离店时,要带走的单据()A、维修委托书B、接车单C、预约单D、结算单5、车辆维修时,由谁负责与在休息区等候的客户沟通:()A、维修技工B、服务顾问C、服务经理D、质量经理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与客户完成预约后,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包含()A、填写预约欢迎板B、打印出预约委托书C、填写预约表D、确认备件2、交车流程中服务顾问陪同客户看车需要做()A、查看车辆的维修保养情况,依据任务委托书及接车登记表,实车向客户说明。
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评估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肉质特性,制定了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肉牛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测定目标。
肉牛性能测定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肉牛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肉质特性,为肉牛的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测定肉牛的日均增重、饲料转化率、肌肉率、脂肪率、肉质评分等指标。
二、测定内容。
1.生长性能测定。
通过对肉牛进行定期称重,记录体重变化情况,计算日均增重和生长曲线,评估肉牛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2.饲料利用率测定。
记录肉牛的饲料消耗量和生长情况,计算饲料转化率,评估肉牛的饲料利用效率。
3.肉质特性测定。
采集肉牛肌肉组织样品,进行肌肉率、脂肪率和肉质评分的测定,评估肉牛的肉质特性和适宜加工程度。
三、测定方法。
1.生长性能测定方法。
每月对肉牛进行一次体重测定,记录体重和日期,计算月均增重和生长曲线,以了解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
2.饲料利用率测定方法。
记录肉牛每日饲料消耗量和体重变化情况,计算饲料转化率,评估饲料利用效率。
3.肉质特性测定方法。
定期采集肉牛的肌肉组织样品,进行肌肉率、脂肪率和肉质评分的测定,以评估肉牛的肉质特性和适宜加工程度。
四、测定时间和频率。
生长性能测定和饲料利用率测定每月进行一次,持续12个月;肉质特性测定每季度进行一次,共4次。
五、测定数据处理和分析。
测定数据需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综合评估肉牛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肉质特性,为肉牛的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六、测定结果应用。
根据测定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肉牛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七、测定质量控制。
在测定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测定方法和测定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测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定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
总之,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总结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是对肉牛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进行评价的重要工作,通过对
肉牛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肉牛,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项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对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测定和评估。
通过对肉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养殖建议。
在测定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肉牛生长缓慢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对肉牛的肉质品质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通过对肉牛肌肉组织的质地、脂肪含量、肌纤维直径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肉牛的肉质品质,为养殖户提供肉牛肉质改良的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肉质品质较差的肉牛,并通过饲料调整、运动锻炼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最后,我们对肉牛的饲料消耗和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对肉牛的饲料
转化率、日增重、屠宰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肉牛的生产性能,为养殖户提供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饲料消耗较高、生产性能较差的肉牛,并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加强管理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效果。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的肉牛管理建议,也为肉牛的生
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肉牛性能测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23•【文号】农办牧[2010]56号•【施行日期】2010.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10〕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各种公牛站:为进一步提高肉用种公牛质量,夯实肉牛遗传改良工作基础,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部将组织开展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
现将《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方案》要求认真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各项工作。
附件: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附件: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意见》(农牧发[2010]2号)精神,有效开展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特制定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所称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对肉用种公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产肉等性状进行测定、数据收集和处理。
一、组织分工农业部畜牧业司主管全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测定工作的具体实施,成立专家组并对各地进行技术指导,对测定数据进行复核、抽测和确认,对遗传评估结果进行审查、公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测定数据,建立数据库,计算肉用种公牛育种值。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工作。
畜牧技术支撑机构负责指导本地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肉牛性能测定数据技术标准本标准明确了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和其他肉牛育种企业应肉牛性能测定数据的内容和有关要求。
1.《肉牛品种登记方法》中规定的登记内容。
2.生长发育测定,包含初生重、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断奶日期、测定日期、测定人,详见表1。
表1生长发育记录表牛号:品种:性别:断奶日期:3.超声波测定,包括18月龄背膘厚、眼肌面积、测定日期、测定人,详见表2O表2超声波测定记录表测定人:4.种牛体型评分,包括评分、评定人和评定时间。
评定人员根据外貌要求,按理想性状打最高分的原理评定,对各部位分别评分,并综合各部位评得的分数, 即得出该牛的总分数,最后按给分标准,确定外貌等级。
肉用种牛体型评分年龄建议为:公牛18-24月龄,母牛11月龄后到初产。
具体评分标准见表3,或各肉牛品种行业标准要求。
表3肉用种牛外貌评分标准肉牛外貌等级根据体型评定成绩和牛只性别确定,一般划分四个等级,详见表4o表4肉牛外貌等级评定表5.繁殖数据,包括胎次、与配公牛号、妊检结果、是否流产、产犊日期、产犊难易度和犊牛信息等,详见表5和表6。
表5母牛配妊记录表记录员:表6母牛产犊记录表记录员:6.兼用牛还应记录305天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
7.种公牛站每年6月前报送种公牛精液检验报告。
以上测定日期为实际测定日期,应在要求测定时间点前后20天内。
例如,6 月龄体重的要求测定时间点为出生后的180天,实际测定时间应在180±20天范围内。
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年度数据考评细那么办公室每年对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统一进行上一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总分值100分,其中年度数据考评占80分。
年度数据考评由五局部组成,具体如下:(一)新增后备牛比例评分(共12分)。
新增后备牛比例即年度新增加后备牛的头数占本场基准存栏量比例。
新增后备牛比例N20%的得12分,20%>新增后备牛比例210%的得8分,新增后备牛比例<10%得0分。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3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5.06
•【文号】农财发[2013]30号
•【施行日期】2013.05.0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关于下达2013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的通知
(农财发〔2013〕30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农业部201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13] 168号),经审核,现将2013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下达你单位(详见附件),主要用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实施、督导、培训及检查等方面。
请列入2013年度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106“技术推广与培训”。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设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明细账(财务核算实行统一管理而不单独建账核算的单位,应建立辅助备查账),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及有关财务制度执行,专款专用,合理列支相关费用。
如项目资金拨付到项目主管部门,请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资金后15日内,将资金转拨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主管部门要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并于2013年12月31日前将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分别按项目内容和经济分类进行分析)报送我部财
务司和畜牧业司。
附件:2013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分配表
农业部
2013年5月6日附件
2013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资金分配表。
2013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文章来源:曹兵海作者:体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4-02-25 浏览次数:4282013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2014年2月25日发布)一、国际牛肉生产与贸易概况1、国际牛肉产量2013年全球牛肉增产92.7万吨,折算胴体基础的总产量为5848.5万吨。
产量超百万吨的国家(盟)是(万吨):美国(1170.2)、巴西(960.0)、欧盟(27国,769.0)、中国(563.7)、印度(375.0)、阿根廷(280.0)、澳大利亚(227.0)、墨西哥(177.5)、巴基斯坦(157.5)、俄罗斯(140.0)、加拿大(101.5)。
2、国际牛肉消费量2013年全球牛肉消费量5682.0万吨,与2012年持平。
牛肉消费量超百万吨的国家(盟)是(万吨):美国(1163.8)、巴西(786.0)、欧盟(27国,778.0)、中国(600.7)、阿根廷(262.0)、俄罗斯(239.2)、印度(210.0)、墨西哥(179.5)、巴基斯坦(152.7)、日本(127.5)、加拿大(101.8)。
3、国际牛肉贸易量2013年全球牛肉总贸易量1607.8万吨,其中出口890.3万吨,进口717.5万吨。
与2012年相比,牛肉总贸易量增加130.6万吨,出口量增加75.7万吨,进口量增加54.9万吨。
2013年牛肉出口量超过10万吨的国家(盟)是(万吨):巴西(180.0)、印度(165.0)、澳大利亚(153.0)、美国(111.5)、新西兰(54.7)、乌拉圭(38.0)、加拿大(32.0)、巴拉圭(30.0)、欧盟(27国,26.0)、墨西哥(20.5)、阿根廷(18.0)。
牛肉进口量超过20万吨的国家(地区、盟)是(万吨):美国(102.4)、俄罗斯(100.0)、中国(40.0)、日本(76.7)、香港(45.0)、韩国(37.0)、欧盟(27国,35.0)、墨西哥(22.5)、加拿大(32.0)、委内瑞拉(22.5)、埃及(21.5)。
利鲁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一报)宋恩亮;刘晓牧;吴乃科;刘振山;谭秀文;刘桂芬;万发春【摘要】【Objective】The purpose was to master the selection effects of LI-LU Cattle.【Method】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were measured of 12-month and 24-month LI-LU Cattle.【Result】The body weight,body size and meat performance such as dressing percentage,meat percentage,meat-bone ratio of 12-mon and 24-mon LI-LU Cattl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LI-LU F1 and Luxi yellow cattle.【Conclusion】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meat performance of LI-LU Cattl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Luxi yellow cattle,which was worthy of spread and exploitation.%[目的]为了掌握利鲁牛的选育效果。
[方法]对12和24月龄利鲁牛公牛各6头进行生长发育及屠宰项目指标测定。
[结果]利鲁牛12月龄和24月龄的体重、体尺、肉用性能如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利鲁F1、鲁西黄牛的屠宰性能。
[结论]利鲁牛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鲁西黄牛,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利鲁牛;生长发育;肉用性能【作者】宋恩亮;刘晓牧;吴乃科;刘振山;谭秀文;刘桂芬;万发春【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2鲁西黄牛是山东省地方良种黄牛,以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而著称[1]。
牛场实习总结【篇一:牛场实习报告】专业班次 09动科1班组别 25题目华农牛场实习报告姓名易磬源日期 2013/1/10一、实验目的培养学生对奶牛、肉牛生产的主要环节及关键技术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实验、实习,对养牛学技术和理论课程进行系统的认识和提升。
该综合实验内容由奶牛体况评分、线性评定、肉牛屠宰测定、肉质评定组成。
二、实验方法(一)奶牛体型的线性鉴定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奶牛体型采用了线性鉴定法,并证明体型线性特征与终生产奶量和在群生产年限之间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采用此鉴定法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法已在数年前传入我国,现正在推广普及。
受农业部委托,中国奶牛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7月制定了《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各奶牛饲养单位存栏的全部成牛母牛,必须在第一、二、三、四胎分娩后60~150天内挤奶前进行鉴定,用最好胎次成绩代表该个体水平。
1996年5月又对部分性状的评分标准作了必要调整。
鉴定须由专职或兼职鉴定员进行。
现行的线性鉴定15个主要性状可归纳为5 个主要系统:体型、尻部、乳房和乳头,其具体的指标是:评1~5分;高于150为极高,评45~50分。
3) 体深:根据中躯深度深度评分,主要看肋骨最深处的长度、开张度、深度。
胸宽是体高的一半,肋骨开张度70评为25分。
大于一半,多1 cm多加1 分;小于一半,少 1 cm减少1分。
极浅的1~5分,极深的45~50分。
该性状与母牛容纳大量粗饲料的能力有关,一般认为体深适度为佳。
4) 棱角性(又称清秀度):主要看肋骨开张度和骨骼的明显程度。
肋骨间宽两指为25分,肋骨越宽,骨骼越明显越加分,非常明显为45-50分,非常不明显为1-5分,以35-45为最佳。
此外,还要看雌相是否明显、皮肤薄厚而定。
5) 尻角度。
据腰角到坐骨结节水平面夹角评分。
腰角略高于臀角(5)评25分,臀角明显高于腰角(逆10)评1~5分,腰角明显高于臀角(10)评45~50分。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总结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是为了评估肉牛的生长性能、肉质品质和繁殖性能而进行的
一项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开展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肉牛性能测定项目方案。
该方案包括了对肉牛生
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肌肉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测定指标,以及相应的测定方法和标准。
这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饲养
方式和不同饲料配方的肉牛进行性能测定,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评估肉牛的生长和繁殖性能,还可以找出影响肉牛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肉牛的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
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经验和教训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肉牛性能测定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改善肉质品质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不断完善测定方案,加强实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肉牛的养殖管理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乌畜优化办〔2013〕4号
乌拉管理区2013年肉牛生产性能测定
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盟畜牧工作站家畜品种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安排要求,结合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在乌拉盖管理区实施的西门塔尔牛新品系培育项目,管理区畜牧工作站针对232头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进行了详细测量登记,现将生产性能测定情况简明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乌拉盖管理区本次对232头西门塔尔牛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犊牛出生到测定时间平均为100天,犊牛平均初始体重为 38.4公斤,平均初始体高为73.1厘米,平均初始体长为72.5厘米,平均初始胸围 79厘米,平均腹围为80.6厘米,初始平均十字部高为 67.3厘米;
2013年7月4号开始乌拉盖管理区畜牧工作站结合北京畜牧兽医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又一次的生产性性能
测定数据如下:
平均体重为 143.6公斤,平均体高为95.8厘米,平均体长为102.2厘米,平均胸围 119.5厘米,平均腹围为136.3厘米,平均十字部高为 102.6厘米;
此次检测的牛都在自然放牧环境、传统放牧条件下进行的。
根据以上两次测定数据得到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二、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
贺斯格乌拉牧场西门塔尔牛,6个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围十字部)计算如下如下:
Y=(a-b)/c
其中:
Y=各项性状的平均日增长
a=最后测定日期
b=初始测定日期
c=平均增长天数
以下是各项性状的平均日增长率:
1.体重平均日增重为:0.91公斤。
2.体长平均日增长为:0.21厘米。
3.体高平均日增高为:0.28厘米。
4.胸围平均日增长为:0.37厘米。
5.腹围平均日增长为:0.51厘米。
6.十字部高平均日增高为:0.94厘米。
三、检测结果
1.体重平均日增重为:0.91公斤,
2.体长平均日增长
为:0.21厘米,3.体高平均日增高为:0.28厘米,4.
胸围平均日增长为:0.37厘米,5.腹围平均日增长为:
0.51厘米,6.十字部高平均日增高为:0.9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