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817.00 KB
- 文档页数:19
光电法测量长圆管内径的方法
光电法是测量长圆管内径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对管内表面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内径尺寸。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台光电式传感器、一个信号处理器和一个计算机。
光电式传感器用于检测管内表面的反射光,信号处理器用于放大和滤波传感器信号,计算机用于处理数据并计算内径尺寸。
2. 安装传感器:将光电式传感器安装在管口的支架上,调整传感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其能够扫描到管内表面。
同时,需要将信号处理器和计算机连接到传感器的输出端。
3. 扫描内表面:启动传感器,让其沿着管内表面进行扫描。
传感器会检测到管内表面的反射光,并将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器。
4. 数据处理:信号处理器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滤波后传输到计算机中。
计算机通过特定的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管内径的尺寸。
5. 显示结果:计算出的内径尺寸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打印机输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光电法测量长圆管内径的精度和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管内表面的光洁度和清洁度等。
因此,在测量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光电检测方法2.1直接探测2.1.1基本物理过程直接探测是将待检测的光信号直接入射到光探测器的光敏面上,由光探测器将光信号直接转化为电流或电压,根据不同的要求,再经后续电路处理,最后获得有用的信号。
一般,光探测器前可采用光学天线,在其前端还可经过频率滤波和空间滤波处理。
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探测效率和减小杂散的背景光。
信号光场可表示为()cos S E t A t ω=,式中,A 是信号光电场振幅,ω是信号光的频率。
则其平均功率P 为(2.1.1)光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为(2.1.2)若光探测器的负载电阻为L R ,则光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为(2.1.3)光探测器输出的电功率正比于入射光功率的平方。
从而可知,光探测器对光的响应特性包含两层含意,其一是光电流正比于光场振幅的平方,即光的强度;其二是电输出功率正比于入射光功率的平方。
如果入射信号光为强度调制(TM )光,调制信号为()d t 。
从而得式中第一项为直流项,若光探测器输出有隔直流电容,则输出光电流只包含第二项,这就是直接探测的基本物理过程,需强调指出,探测器响应的是光场的包络,目前,尚无能直接响应光场频率的探测器。
2.1.2信噪比设入射到光探测器的信号光功率为S P,噪声功率为n P,光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电功率为P S,输出的噪声功率为P N。
可得(2.1.5)根据噪声比的定义,则输出功率信噪比为(2.1.6)从上式可以看出I.若,则有(2.1.7)输出信噪比等于输入信噪比的平方。
由此可见,直接探测系统不适于输入信号比小于1或者微弱光信号的探测。
II.若,则输出信噪比等于输入信噪比的一半,即经光—电转换后信噪比损失了3dB ,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可以接受的。
由此可见,直接探测方法不能改善输入信噪比。
如果考虑直接探测系统存在的所以噪声,则输出噪声总功率为(2.1.9)式中,222NS NB ND i i i ++分别为信号光,背景光和暗电流引起的散粒噪声。
光电经纬仪使用方法
光电经纬仪是一种测量地球上某一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通常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地图制作等领域。
其使用方法如下:
1. 设置仪器:首先需要将光电经纬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平台上,并调整仪器使其水平。
接着将仪器的准线指向北方,并转动仪器使其指向地平线。
2. 对准目标:使用准线对准待测点,确保准线的方向与点的方向一致。
3. 测量数据:使用仪器上的望远镜或光柱测量待测点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数据,可以利用数学公式或专业软件来计算出待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5. 校正和重复测量: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利用平均值来校正误差,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总之,光电经纬仪的使用方法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使用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光电测距高程测量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
咱要进行光电测距高程测量呀,那前期准备可不能马虎。
这就像出门旅行,得把东西都带齐喽。
测量仪器是关键。
光电测距仪得好好检查,看看各个部件是不是都正常,有没有损坏的地方。
这仪器就像咱的宝贝武器,要是有个闪失,测量可就进行不下去啦。
电池也要充满电,可别到了测量一半的时候没电了,那就尴尬得像表演节目突然忘词一样。
还有棱镜,这也是个重要角色。
要保证棱镜干净整洁,要是上面脏脏的,那测量出来的数据可能就像被蒙上了一层雾,不准确啦。
另外,记录表格也不能忘。
这就好比是咱测量旅程的小账本,要把测量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都清楚地记在上面。
找个小本子,或者用电子表格也行,只要方便记录就好。
二、测量站点选择。
接下来就是选择测量站点啦。
这可有点像选房子,要找个好位置。
站点要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你想啊,如果周围都是障碍物,光电测距仪的视线都被挡住了,还怎么测量远处的高程呀。
就像你想看看远方的风景,结果前面全是高楼大厦,啥也看不见。
而且站点要尽量稳定。
要是选在一个摇摇晃晃的地方,比如刚铺好还没压实的土堆上,那测量的时候仪器也跟着晃悠,数据肯定不准。
这就好比在船上写字,船一直晃,字能写好吗?还有哦,要考虑到测量的方便性。
站点到待测点之间最好没有太多干扰因素,比如大片的水域或者特别复杂的地形。
要是有,那测量起来可就费劲了,就像在荆棘丛里走路,磕磕绊绊的。
三、仪器安置。
好啦,站点选好之后,就要安置仪器了。
先把光电测距仪稳稳地放在站点上。
要调整好仪器的水平,这就像把桌子放平稳一样重要。
要是仪器歪歪扭扭的,那测量出来的高程数据肯定也是歪的。
可以通过仪器上的水平气泡来调整,让气泡在中间,就像让小珠子待在碗底一样。
然后把仪器对准棱镜。
这个过程要细心一点,就像拿枪瞄准目标一样。
要是没对准,那测距就不准啦。
可以通过仪器上的瞄准镜来调整方向,直到清晰地看到棱镜为止。
四、测量操作。
开始测量啦,这可是最关键的部分。
先进行距离测量。
光电导测量技术的使用教程导言光电导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特性来测量物体属性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光的强度、颜色或相位等参数来获得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
本文将介绍光电导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光电导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电导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的传播及反射的特性进行测量。
当光射入物体表面时,会发生散射、吸收或反射。
通过测量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就能获得物体的特征信息。
二、光电导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1. 光电导测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光电导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质量控制、尺寸测量和表面测量等。
通过测量光的反射程度或散射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质量是否合格,以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光电导测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光电导测量技术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眼科手术中,医生可以借助光电导测量技术来测量角膜的曲率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激光矫正手术。
3. 光电导测量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光电导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例如测量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污染程度等。
通过测量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得环境参数的定量信息。
三、光电导测量技术的使用步骤1. 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光电导测量技术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
根据需要测量的物体属性和测量范围大小,选择合适的光源、光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等设备。
2. 设置测量条件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设置好测量条件。
包括选择适当的光源亮度、波长和角度,以及确定测量目标区域和测量时间等。
3. 进行测量使用光电导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测量时,需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并将光源、光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与被测物体正确连接。
同时,保证测量环境的干净和光线的稳定。
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测量完成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光电导测量仪器的功能,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图像显示,以便更直观地分析测量结果。
光电法测量矿物反射率的方法步骤
光电法测量矿物反射率的方法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要测量反射率的矿物样品准备好,可以是熔片、薄片或粉末形式。
2. 设置测量仪器:将光电法测量仪器设置在适当的参数下,包括波长范围、光源强度、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等。
3. 校准仪器:使用已知反射率的标准样品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测量样品:将样品放置在测量仪器上,调整样品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测量仪器的光源和探测器对接。
确保样品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保持一致。
5. 进行测量:启动测量仪器,记录得到的光电信号,该信号与样品的反射率成正比。
可以在不同的波长下进行测量,以获得反射率的光谱特性。
6. 数据处理:将得到的光电信号转换为反射率值,可以使用标定系数或校准曲线进行转换。
对于多个波长的测量,可以将反射率值绘制成反射率谱图。
7. 分析和解释结果:根据测得的反射率结果,进行矿物的识别和解释。
可以与已知的矿物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或者使用参考资料进行对照,以确定矿物的类别和组成。
8. 记录和报告: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进行报告。
包括测量条件、样品信息、测量结果和分析结论等。
光电测量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光电测量仪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测量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和测量光学信号。
它能够利用光的特性,准确地测量各种物理量,如光强、光谱、颜色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光电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光电测量仪器的原理光电测量仪器的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光电转换的原理。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金属或半导体等材料表面时,产生电子的现象。
通过合适的探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光的测量。
根据光电效应的不同机制,光电测量仪器可以分为光电导型和光电离型。
光电导型是利用光线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激发载流子的产生和运动,从而产生光电流。
这种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光强或光照度的测量。
常用的光电导型探测器有光敏二极管和光电导管。
光电离型则是利用通过光电转换器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光电离型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光谱、颜色等参数。
常见的光电离型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截止管等。
二、光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光电测量仪器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仪器的连接正确,并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通过校准仪器并进行零点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并进行适当的光路设计和光学系统的调整。
2. 测量操作: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探测器和测量方式。
根据被测量对象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和测量量程,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器或软件程序启动测量过程,并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 数据分析: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平滑、滤波、采样等操作,以得到更精确和可靠的结果。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将数据导入计算机或其他分析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4. 维护保养:为了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光电测速方法
光电测速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速方法,它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光电测速方法:
1.安装光电传感器: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将其安装在需要测速的物体运动路径上。
确保传感器与物体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避免碰撞和干扰。
2.发送光束:光电传感器会发送一束光信号到物体上。
3.检测反射光:当物体经过传感器时,它会反射部分光信号回来。
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反射光,并记录下物体经过的时间。
4.计算速度:通过测量物体经过传感器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速度等于物体经过的距离除以时间。
5.数据处理:将测速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光电测速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灵敏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安防监控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和测速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安装和调试,以确保测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中光电效应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或半导体表面时,产生光电子发射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研究对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实验中测量光电效应的方法和分析结果的相关技术。
一、实验仪器和装置1.1 光源在实验中进行光电效应的测量,需要一个稳定且具有可调光强的光源。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氘灯和激光器等。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源,并确保其输出光线稳定,光强可调。
1.2 光电效应装置光电效应测量中常用的装置有单光束光电效应装置和双光束光电效应装置。
单光束装置包括光源、样品、光电增倍管和电流测量装置等。
双光束装置在单光束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比光源和参比光电增倍管,主要用于减小实验误差。
二、测量步骤2.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仪器和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清洁样品表面,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或其他杂质。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固定在实验装置上。
2.2 光电效应测量调节光源的光强,使之适合实验需要。
将样品暴露在光源下,通过调整光电增倍管的电压或电流,使光电子发射的电流达到稳定状态。
记录下电流值和其他相关参数。
2.3 参比测量(仅适用于双光束装置)在保持样品光电子发射电流恒定的条件下,引入参比光源的光线刺激参比光电增倍管,记录下参比光电增倍管的电流值。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利用光电效应公式计算出光电子发射功函数和最大光电流等相关参数。
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分析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如光强、光频率、样品特性等。
三、测量误差及其分析在实验中,存在各种误差影响光电效应的测量结果。
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环境条件变化等。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中充分考虑这些误差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
四、光电效应的应用光电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存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例如,在光电能量转换器件中,通过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光电传感器中,利用光电效应的特性实现光信号的转换和检测等。
光电二极管测量技术的使用教程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光电转换、光测量、光通信和光电检测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常见的测量技术。
1. 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原理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由一对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中间夹杂有浓度较高的掺杂材料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到p-n结上时,光子的能量会将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因此,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2. 光电二极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光电二极管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光线的入射角度光线的入射角度会影响光电二极管的测量结果。
通常情况下,光线应垂直入射到光电二极管表面,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如果光线入射角度偏离垂直方向,需要进行修正计算来消除误差。
2.2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频率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频率是指它对光信号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光电二极管有不同的响应频率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器件。
对于高速测量应用,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响应频率的光电二极管。
2.3 光电二极管的线性范围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
超过光电二极管的线性范围,输出信号将不再准确。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确保光的强度不超过光电二极管的线性范围。
3. 光电二极管的测量技术3.1 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测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是电流,常用的测量方法是使用电流计来测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电流。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电流计与光电二极管连接好,并注意设置合适的量程以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3.2 光电二极管的光强度测量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与光的强度成正比,因此可以使用光强度测量器进行测量。
光强度测量器通常由一个光传感器和一个显示屏组成,可以直接显示光的强度值。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将光电二极管与光强度测量器连接,并确保光线垂直入射到光电二极管表面。
3.3 光电二极管的光谱测量光电二极管还可以用于光谱测量,即测量光的波长分布。
光电测量技术的使用教程近年来,光电测量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电测量技术能够通过光信号的变化对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光电测量技术及其使用教程,帮助读者了解光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
一、光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电测量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光的相互作用。
根据光的属性和与待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光电测量技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光电传感器、光学测距技术、光学成像等。
1.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测量技术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通过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来实现对待测量的感知和测量。
常见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开关、光电反射式传感器、光电对射式传感器等。
具体的使用教程如下:(1)确定测量目标:首先需要确定要测量的目标物体或物理量,例如接近检测、颜色检测等。
(2)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根据测量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类型和参数,如工作距离、工作电压等。
(3)安装和调试: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通过调节灵敏度、延时等参数来实现准确的测量。
2. 光学测距技术光学测距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的方法。
常见的光学测距技术有激光测距仪、光栅编码器等。
下面是一个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的例子:(1)设定测距范围: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测距仪的测量范围。
(2)对准目标:使用激光测距仪将激光束对准待测目标物体。
(3)测量距离:按下测量按钮,激光测距仪会发出激光脉冲,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3. 光学成像光学成像技术是利用光的原理进行图像形成的过程。
常见的光学成像技术有相机、显微镜等。
使用相机拍摄照片的步骤如下:(1)确定拍摄对象:确定要拍摄的对象或场景。
(2)选择合适的相机:根据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相机型号和参数,如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等。
(3)调整设置:根据实际拍摄需求,调整相机的参数,如曝光时间、ISO感光度等。
(4)对焦拍摄:通过取景器或液晶屏对准拍摄对象,按下快门按钮拍摄照片。
如何进行高精度光电测量与校正高精度光电测量与校正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测量和校正光电器件的性能,确保其输出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高精度光电测量与校正。
一、光电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技术1.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光电传感器的光敏元件上时,光能被转换成电荷或电流。
通过测量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我们可以得到所测量光信号的相关参数。
2. 光电测量的常见参数在光电测量中,常见的参数包括光强、光功率、光谱分布、光强分布等。
测量这些参数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设备和技术。
例如,可用光功率计测量光功率,使用光谱仪测量光谱分布。
3. 光电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在进行光电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设备本身的误差、环境因素的干扰以及用户操作不当等。
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压、温度、湿度、光源的稳定性等。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校正。
二、高精度光电测量的方法与技巧1. 选择适当的测量设备与工具要进行高精度的光电测量,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设备与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必须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以及稳定性。
例如,选择精度较高的光功率计、光谱仪和光源等设备,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对光电测量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
为了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需要在测量前进行环境条件的控制和校正。
例如,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来控制环境温湿度的稳定,使用气压表对环境气压进行测量和校正。
3. 校准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校准是进行高精度光电测量的重要步骤。
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器件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光电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并对其进行校正。
校准通常包括灵敏度校准和非线性误差校正。
灵敏度校准是通过比较传感器的输出与已知光强度的标准器件的输出来确定传感器的灵敏度。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光电参数测量方法概述引言光电参数测量是物理实验中一项关键的技术,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概述光电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光电流测量、光电子能谱测量以及光致发光测量等。
光电流测量光电流测量是测定光照射下材料上电子流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短路电流法和开路电压法。
短路电流法是将材料与电流计并联,通过测量电流计的输出来推算光电流的大小。
而开路电压法则是将材料与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电压计串联,通过测量电压计的输出来计算光电流。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者需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光电子能谱测量光电子能谱测量是通过测量光电子能量与相对强度的关系来研究材料光电性质的方法。
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光电截面能谱测量和光电子动能分布测量。
光电截面能谱测量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光能量来测定电子波函数在能带中的分布情况。
而光电子动能分布测量则是测量光电子的能量与矢量动量的关系,以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束缚态等信息。
光致发光测量光致发光测量是通过照射材料表面,利用材料的光电效应产生荧光或磷光,由荧光或磷光的光学特性来研究材料的光电性质。
常用的光致发光测量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测量、时间分辨荧光测量以及电流-电压特性测量。
荧光光谱测量可通过测量样品的发射光谱来了解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复合等信息。
时间分辨荧光测量则是测量荧光发射的时间与强度变化,以研究材料的激发态寿命和激子相关性等。
电流-电压特性测量则是测量受照射材料的电流-电压关系,以研究材料的电荷输运性质。
结论光电参数测量是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深入研究材料的光电性质。
本文概述了光电流测量、光电子能谱测量以及光致发光测量等方法。
研究者需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并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测量误差的修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参数测量将在物理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光电测距是一种利用光电测量原理进行测距的方法。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是利用光电测距仪和三角测量原理来测量地面上某一点的高程。
在进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点和测量基线。
测量点是指需要测量其高程的地面上的点,而测量基线是指从测量点到光电测距仪的直线距离。
测量基线的长度要足够长,以确保测量的精度。
测量过程中,先将光电测距仪放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并将其与所测点之间的测量基线测量出来。
然后,将光电测距仪对准所测点,通过光电测距仪测得的斜距和水平距离,再结合已知的测量基线长度,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所测点的高程。
在进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条件要合适。
测量时要保持光电测距仪与测量点之间的视线畅通,避免有遮挡物影响测量结果。
同时,要选择在天气晴朗、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测量精度要高。
测量基线的长度和测量仪器的精度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基线的长度越长,测量精度越高;而测量仪器的精度越高,测量结果的误差越小。
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应选择适当的测量基线长度和高精度的光电测距仪,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数据处理要准确。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最终的高程结果。
数据处理过程中,要保证计算准确,避免计算错误导致的测量误差。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工程测量和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地面上各点的高程,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是一种利用光电测量原理进行测距的方法,通过测量基线和光电测距仪测得的斜距和水平距离,结合三角函数计算出所测点的高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测量条件、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该方法在工程测量和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光电测量方法和技巧光电测量方法和技巧在物理实验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光电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光电效应、光谱分析、光电元件性能测试以及物质的电子能带结构等多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电测量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介绍一种常用的光电测量方法——光电效应实验。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跃迁,从而产生电流。
这一现象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光强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是通过改变光的强度或波长,然后测量相应的电流变化。
在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实验装置的光源和光电探测器需要保持稳定,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应选择适合实验需求的光电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以获取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还需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介绍光谱分析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在实验中,测量光谱可以通过不同的仪器来实现,如分光计、光电倍增管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光谱数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验中应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光学元件,以保证光的稳定性和光束的质量。
其次,应校准光谱仪,确保其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注意样品的制备和处理,以排除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另外,光电元件性能的测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应用场景。
光电元件如光电二极管、光电导晕、光电倍增管等在光电测量中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光电元件的测试,首先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要求。
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来测试。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光电流、暗电流、响应时间等参数来评估光电元件的性能。
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外界环境对光电元件的影响,如热效应、磁场干扰等。
此外,还需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准确的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讨论一下物质的电子能带结构研究中的光电测量方法和技巧。
光电检测技术教案章节:第一章光电检测技术绪论(一)第一节信息技术与光电检测第二节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器概念第三节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第四节光电检测应用发展趋势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检测技术的含义,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了解光电检测应用发展趋势。
重点及难点: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光电检测方法教学内容提要:1、光电检测的含义、作用和地位;2、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器概念,及光电传感器种类;3、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及光源和光调制器件4、应用发展趋势复习思考题、作业: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一个光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参考书:《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郭培源,付杨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年《光电检测技术》,曾光宇,张志伟,张存林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章绪论§1-1第一节信息技术与光电检测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发展三大基本要素;物质是基础,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如果没有能量,物质就无法运动;信息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认识就无法进行沟通,就无法对客观世界认知。
信息作用于物质和能量之间,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包括四个基本的内容,即感测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以及遥感、遥测技术;它使人类能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通信技术:它的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可以消除或克服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使人类能更好地加工和再生信息。
控制技术:它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对外部事务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
因此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有关的各种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
光电信息技术是将电子学与光学浑然一体的技术,是涉及光与电子相互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应用的技术。
广义上讲,光电信息技术就是在光频段的微电子技术,它将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输、控制、处理、显示。
它将光的快速与电子信息处理的方便、快速相结合,因而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利用光电传感器实现各类检测,即将被测量换成光学量,再将光学量转换成电量,并综合利用信息传送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最后完成对各类物理量进行在线和自动监测。
§1-2第二节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器概念§1-2-1 检测和测量的概念检测: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数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侧参数量是否合格或参数量是否存在。
测量:是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来这个倍数的过程。
测量有两种方式,即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经过任何运算,直接得出被测量的数值。
例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间接测量:是测量几个与被测量有关的物理量,通过函数关系式计算出被测量的数值。
例如,利用功率、电流、电压三者的关系,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经过计算电流和电压乘积得到功率。
§1-2-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基于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俄一种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主要有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耦合器、集成光电传感器、光电池、图像传感器等。
§1-3第三节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和特点§1-3-1 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为图1 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光电系统通常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在主动式光电系统中,光发射机主要由光源和调制器构成;在被动式光电系统中,光发射机为被检测物体的热辐射发射。
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对两者是完全相同的。
所谓光学信道主要指大气、空间、水下、光纤。
光接收机是用于收集入射光信号并加以处理、恢复光载波的信息,基本模型如下,包括三个模块,图2 光接收机的基本模型第一部分是接收机的前端,通常包括一些聚光部件;第二部分是光电检测器,第三部分是后续检测信号处理器。
接收光学系统把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滤波和聚焦,使其入射到光电检测器上。
光电检测器把光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
后续检测信号处理器完成必要的信号放大,信号调理及滤波处理,以便从检测器的输出中恢复所需要的信息。
图3 直接检测接收机示意图接收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功率检测接收机和外差接收机。
功率检测接收机也称作直接检测接收机或非相干接收机,如图所示,接收光学系统和光电检测器用于检测所收集到是到达光接收机的光场瞬间光功率。
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只要传输信息存在于接收光场的功率变化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接收机。
外差接收机的前端如图所示,本地产生的光波场与接收到的光波场经前端镜面加以合成,然后由光电检测器检测这一合成的光波。
外差式接收机可以接收以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方式传输的信息。
外差接收机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它对两个待合成的光场在空间相干性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外差接收机通常也称作为空间相干接收机。
图4 外差检测接收机示意图工作过程为下图,即光电系统框图。
该系统中,光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它是由光源产生。
光源与照明光学系统一起获得测量所需要的光载波,如激光、平行光照明等。
光载波与被测对象相互作用而将被测量载荷到光载波上,称为光学变换。
光学变换可用各种调制方法来实现。
光学变换后的光载波上载荷有各种被测信息,成为光信息。
光信息经过光电器件实现由光向电的信息转换。
然后被测信息就可用各种电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解调、滤波、整形、判向、细分等,或送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运算,直接显示或存储,或者去控制相应的装置。
光学变换与光电转换是光电测量核心部分。
图5 光电系统框图光电探测系统噪声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如图所示。
☼光子噪声,包括信号辐射产生的噪声、背景辐射产生的噪声。
☼探测器噪声,包括热噪声、三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 噪声、温度噪声。
☼信号放大和处理的电噪声。
图6 光电探测系统噪声分布图降低光电检测噪声的方法中调制解调技术经常被使用,分为光源调制方式和外调制方式(光路调制方式)。
光源调制方式是将调制信号加载到光源驱动中,对光源进行调制。
外调制方式是在光源光束出射光路上外加光调制器进行调制,外加光调制器包光子噪声 探测器噪声 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噪声括声光调制器、电光调制器、机械斩波器等。
下图为光源调制方式光电检测系统图。
图7 光源调制方式光电检测系统图§ 1-3-2 光电检测中的常用光源一切能够产生光辐射的辐射源,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称为光源。
天然光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如太阳、恒星等。
人造光源是人为将各种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化学能)转化为光辐射的器件,其中,利用利用电能产生光辐射的器件成为电光源。
图8 电光源的一种光电二极管一般根据输出光束相干性,将光源分成相干光源和非相干光源,如图所示,按照发光机理,光源也可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调制光源 光学系统 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 带通滤波 相关器 低通滤波 相位调整待测量输出 参考信号 锁相放大器发光光源、固体发光光源和激光器。
图9 相干光源种类图10 非相干光源种类非相干光源中的气体放电灯种类较多,形状丰富,如图所示。
利用通过其中的电流作用使气体发生光辐射的原理,气体放电的电致发光原理制成。
图11 气体放电灯部分种类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汤斯(Townes)和苏联科学家普罗克霍洛夫(Prokhorov)等人发明了一种低噪声微波放大器,这是一种受激发射微波的放大器,在1958年这两位科学家又提出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受激微波辐射原理推广到光波段。
在1960年7月,梅曼(Maiman)宣布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诞生。
这无疑是光学史上,也是科学史上重大的事件。
三位科学家因此获得了1964年诺贝尔奖。
继第一台激光器诞生至今,激光器发展迅速,成功使用的激光器达数百种。
激光器具有单色性好、相干性好、功率密度大、亮度高、发散角小等优点,是很好的光电检测光源。
下图为高功率激光器(军用激光武器)。
图12 军用激光器(作为武器使用)§1-3-3 光电检测中的常用光调制器光调制指的是使光信号的一个或几个特征参量按被传送信息的特征变化,以实现信息检测传送目的的方法。
光调制的目的是:去背景信号,去噪声,抗干扰。
调制类型包括强度调制、相位调制、偏振调制、频率和波长调制。
光调制分为两类:内调制和外调制。
外调制是指加载调制信号在激光形成以后进行的,即调制器置于激光谐振腔外,在调制器上加调制信号,使调制器的某些物理特性发生相的变化,当激光通过它时即得到调制。
所以外调制不是改变激光器参数,而是改变已经输出的激光的参数(强度,频率等)。
光电检测中的常用光调制器有调制盘、声光调制器、电光调制器。
a)调制盘,又称斩波器。
在圆形板上由透明和不透明的扇形区构成。
可以实现强度调制,强度调制是以光的强度作为调制对象,利用外界因素使待测的直流或缓慢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以某一较快频率变化的光信号,这样,就可采用交流选频放大器放大,然后把待测的量连续测量出来。
下图为一种调制盘。
当盘旋转时,通过盘的光脉冲周期性的变化,光脉冲的形状决定于扇形尺寸和光源在盘上的像的大小和形状。
图13 一种调制盘下图调制板在不同径向距离上具有不同的调制频率,靠近中心的调制频率较低,右图是此调制版使用时信号示意图。
图14 一种调制盘及调制信号示意图b) 声光调制器声波是一种纵向机械应力波(弹性波)。
若把这种应力波作用到声光介质中时会引起介质密度呈疏密周期性变化,使介质的折射率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这样声光介质在超声场的作用下,就变成了一个等效的相位光栅,其光栅的栅距(光栅常数)即为声波波长。
当一束平行光束通过声光介质时,光波就会被该声光栅所衍射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使光强在空间作重新分布。
衍射光的强度,频率和方向将随超声场而变化。
声光调制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而实现光束调制或偏转的。
声光调制是一种外调制技术,通常把控制激光束强度变化的声光器件称作声光调制器。
声光器件由声光介质和换能器两部分组成。
前者常用的有钼酸铅(PM)、氧化碲等,后者为由射频压电换能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
图15 声光调制原理声光调制技术比光源的直接调制技术有高得多的调制频率;与电光调制技术相比,它有更高的消光比(一般大于1000:1),更低的驱动功率,更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和更好的光点质量以及低的价格;与机械调制方式相比,它有更小的体积、重量和更好的输出波形。
图16 一个国产声光调制器外型c)电光调制器电光调制是指利用晶体的电光效应,通过控制外电场来改变晶体折射率或双折率,从而改变输出光波的相位或强度(振幅),通常称为相位调制和强度(或振幅)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