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
- 格式:docx
- 大小:40.10 KB
- 文档页数:14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一环。
在当今追求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概述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活动场所,以农业资源、农村文化、田园风光等为主要吸引物,集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我国地域辽阔,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 资源开发与保护失衡:部分地区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忽视了资源的可持续性,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3.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部分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
4. 缺乏专业人才: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目前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其发展。
四、解决策略1. 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游客体验。
3. 统一规划和管理:要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
4.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乡村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6.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
7.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和关注度。
五、成功案例分析以XX省为例,该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现代经济信息492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分析罗 毅 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摘要: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但贵州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乡村旅游接待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仍需加大投入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消费;乡村旅游管理标准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1-0492-0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普通家庭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小长假短途旅游及周末近郊游,引致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
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特色村、旅游古镇为主要产品的乡村旅游产业业态,接待游客人数、农民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实现了“一三产业互动”。
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乡村旅游概述及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是以体验乡村地区的村民情、礼仪风俗、村容村貌、乡村土产和人文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品尝特色美食和土特产品,住农家特色院落,参观和参与农业生产、体验独具特色的农业活动和节日等,这都发生在农业的生产环节,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中,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乡村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休闲和体验,乡村旅游产品也将进入创意化、精致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及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向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农产品消费为一体的方向发展。
2.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贵州省是一个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的省份。
喀斯特地貌及常态地貌共同构成了贵州少数民族生存的基本环境。
贵州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贵州可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就已超过1000处,可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亦上千,以民俗体验、亲子旅游、农产品采摘已成为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的重点。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到达乡村地区进行旅游观光、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参与农耕生活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体验,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尽管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乡村旅游设施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乡村旅游宣传推广不足等。
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将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乡村旅游的特点与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阐述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存在潜力未被充分挖掘的情况。
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还有待提升。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一些地方存在乱发展、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问题阐述】部分将重点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和对策提出提供重要参考。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影响;2. 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探讨造成问题的原因;3. 提出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建议,以提升乡村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4. 探讨如何加强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以及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为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台江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摘要:贵州省台江县是一个苗族人口占97.80%的民族县,民族旅游文化浓郁,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原生态旅游胜地。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把苗族文化推向市场,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节庆庆典工作,但是由于经济、交通、宣传等方面的原因,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出现滞后现象,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部,该县拥有贵州苗族姊妹节、施洞独木龙舟、反排木鼓舞、舞龙嘘花和苗族多声部情歌等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和独特自然风光资源,开发南宫原始森林、红阳草山海、玉龙潭、翁密河漂流等景区。
但因交通长期落后,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化经济优势,制约乡村旅游发展。
如何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进行整理,提出一些看法,供探讨。
1台江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1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引擎虽然,台江县拥有贵州苗族姊妹节、施洞独木龙舟、反排木鼓舞、舞龙嘘花和苗族多声部情歌等知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和独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但因交通长期落后,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南宫原始森林、红阳草场、玉龙潭、翁密河漂流等景区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展示苗族风情的旅游村寨极少,以银饰刺绣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产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总量小,旅游商品化、市场化较弱,没有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2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近年来台江人为发展全县旅游资源,把施洞独木龙舟、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推向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每年国内有识之士、摄影爱好者、旅游观光团队、自驾全家游,来体验台江民族民间文化。
同时吸引许多外国游客来观光旅游,日本媒体还在施洞镇旧州村出资拍摄独木龙舟制作的全过程,把古老的民族文化释放出来。
台江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为把施洞苗族姊妹节文化做强做大,形成品牌效应,从1998年开始由县人民政府官方举办姊妹节,把乡村姊妹节推到以县城为中心展开,财政出资创办旅游市场,官方游味浓,形式多样,原生态的东西逐步淡化。
贵州文旅现状调研分析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贵州文旅行业的现状,包括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分析现有问题和发展潜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的意见和体验,个别访谈则针对当地旅游从业者、文化产业相关人员和政府官员进行深入了解。
3. 调研结果与分析3.1 旅游资源丰富贵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草海、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园等。
这些景点在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3.2 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调研可以看出,贵州的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不断提高。
尤其是贵州省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3.3 文化产业潜力巨大贵州以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的文化产业潜力巨大。
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民族音乐等都拥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此外,贵州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4. 存在问题及建议4.1 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交通不便、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不足等,都限制了游客的体验和游玩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4.2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贵州的旅游产品在整体定位上较为模糊,缺乏明显的差异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景点的宣传和服务内容相似,难以吸引游客,也无法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推动各景点制定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4.3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不深入在贵州的文旅发展中,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一、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研究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1. 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贵州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此外,贵州还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2. 贵州的民族文化优势: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这些民族文化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 政府支持政策: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贵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财政扶持、税收减免和土地资源优惠等。
三、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1. 旅游资源开发:贵州已经开发了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如黄果树瀑布景区、镇远古镇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乡村旅游产品丰富: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农家乐、民宿、特色美食等。
这些产品满足了游客对于乡村休闲、体验的需求。
3.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如道路改善、厕所革命等。
这些改善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挑战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贵州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一些地区资源利用率低,而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 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贵州的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和服务质量问题。
3.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虽然贵州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仍存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如交通不便和缺乏公共设施。
五、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方向1. 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能力:贵州应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资源开发的均衡化,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乡村振兴视角下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引言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关注。
贵州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景资源,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以乡村振兴视角下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内容,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贵州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一、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资源概况1.1 自然资源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山川地貌、瀑布、溶洞、森林等自然景观。
茅台镇的赤水河风景区、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荔波小七孔等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2 民族文化资源贵州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侗族、苗族、布依族、苗族等多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这些文化元素对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1.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民族村寨和乡村地区已经开始开发旅游资源,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开发不够多样化、服务水平需要提升等。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2.1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当在保护民族文化、改善游客体验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可以在各民族村寨开辟民俗文化体验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还可以发展农家乐、采摘游等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2.2 改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保障,包括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和提升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的出行舒适度,确保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为重要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主体之一,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升乡村形象和吸引外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黔南州作为中国贫困地区之一,自然资源丰富,但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尚未充分利用。
当前,该地区的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深入研究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以及产业支持措施,对于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研究旨在通过对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分析和探讨,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揭示目前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适合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出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1.3 研究意义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黔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外流加剧,乡村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保护乡村文化和传统。
乡村旅游是一种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一、发展概况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
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截至2020年初,贵州省共有5A级旅游景区7个,4A级旅游景区113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422个。
森林氧吧是以森林、清泉、山石、溪涧、瀑布为基点,以高含量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等生态因子为特色,辅以各类简约、朴素且与环境格调相一致的游憩设施。
森林氧吧适合含负离子、空气清新且适宜休闲、游览、健身、度假、疗养。
贵州境内的森林氧吧主要有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毕节国家森林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及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经济发展分析2019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67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5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058.45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430.33亿元,增长7.8%。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433元。
2019年,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7元,比上年增长10.7%。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增长10.7%。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80元,比上年增长7.1%。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02元,增长 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222元元,增长11.5%。
贵阳六中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地理课题名称:旅游学籍号:141011060476班级:高二(3)班姓名:覃羽健指导老师:张莉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摘要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
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关键词: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前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
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
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1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根据贵州省2011年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笔者简要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表述为:总体发展速度快,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发展不平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
1.1贵州省旅游业总体情况2011年,我省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19.3个百分点;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在全国排名达到15位和19位,增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7位和第5位;全国仅安徽、重庆、江西、贵州、甘肃和西藏6个省(区、市)旅游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30%以上增幅,我省增长在全国名列前位。
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一、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的旅游省份,主要以高原风光及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拥有湖泊、瀑布、溶洞、山岳等自然景观及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随着近年来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
1.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旅游业的收入不断增长,2019年全省旅游业实现收入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21.2%。
其中,国内游客消费增长迅速,占比超过90%,境外游客消费仅占10%以下。
此外,贵州省正在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旅游与制造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2.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贵州省在推广过程中更加注重打造自身的特色品牌,例如:贵州黔古韵、黔山文化通逸、贵州礼仪之邦、生态大贵州、世外贵安等品牌,不仅提升了省内外消费者对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认可,更为贵州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3.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也逐步增加,全省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交通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各个景点也纷纷加强了改善服务设施、提高参观游玩体验等方面的建设。
二、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化对策1.加强旅游营销机制的建设贵州省旅游业需要完善自己的品牌形象,利用新媒体、影视、广告等渠道充分宣传贵州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商入驻。
同时,通过强化旅游营销机制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整体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贵州省旅游业需要培养更多的从业人员,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各景区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应加强旅游培训与教育,引导企业注重质量和创新,完善优质旅游服务。
3.加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发扬时代精神,深化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更有力地发挥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及市场监管等方面,推动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58卷 第1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1 2024年1月GUANGDONG CANYE Jan . 2024154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1.49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杨 胜(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 持续深化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现阶段该省乡村旅游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然而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亟待研究与完善。
文章阐述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乡村旅游景区特色、提高贵州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1-154-03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相关数据表明,乡村旅游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等[1],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贵州省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近三年的贵州省一号文件均提及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例如,2023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以及鼓励发展教育农园、研学基地、乡村露营游、乡土文化体验游等新模式[2],明确了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作者:吴琼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3期【摘要】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
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一、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一)丰富的旅游资源1. 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
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
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
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 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
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三)丰富的水资源贵州水资源丰富。
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
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
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
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在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上,要做到“三权”分离,使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主管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主导和行业主管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例之一。
所谓政府主导,指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对旅游业要正确定位,给旅游业发展予宽松的产业政策和较多的投入。
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区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1.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贵州是中国的山水画廊,拥有世界级自然遗产黄果树瀑布、中华瑞雪奇观雪洞、世界级地质公园荔波天坑等。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2. 多元民俗文化:贵州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拥有3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例如,赛龙舟的苗族、芦笙的侗族、摆串礼的布依族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3. 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贵州已经成为国内高铁网络的重要枢纽,机场也在多个城市建设。
此外,贵州还建设了许多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和景区,使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4. 品牌旅游节庆活动丰富:贵州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
例如,贵阳的“花溪黔驴毛瑟节”、六盘水的“大兴安湖冰雪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贵州区域旅游发展未来趋势1. 生态旅游的崛起:在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呼吁下,生态旅游成为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未来,贵州将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的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
2. 民族文化旅游的推广:贵州是民族文化的宝库,未来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宣传。
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丰富的演艺表演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和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
3. 农村旅游的振兴:贵州拥有广阔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多。
未来,贵州将结合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农村旅游,通过特色农家乐和农产品的推广,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摘要:乡村旅游一种农业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结合体,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了贵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in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Rural tourism is a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th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economy.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sues目录一、基本概述 ..................................................................................... - 1 -(一)、乡村旅游的内容.................................................................................- 1 - (二)、乡村旅游的分类.................................................................................- 1 -1、观光型.....................................................................................................................- 1 -2、休闲度假型.............................................................................................................- 1 -3、特色文化型.............................................................................................................- 1 -4、康乐型.....................................................................................................................- 1 -5、体验型.....................................................................................................................- 1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 -1、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1 -2、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1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 -二、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 2 -(一)、贵州省的基本情况.............................................................................- 2 - (二)、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 2 -1、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情况.....................................................................................- 2 -2、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 3 -3、贵州乡村旅游经济贡献.........................................................................................- 3 -三、贵州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低质量旅游制约了经济.....................................- 4 - (二)、产品类型单一,营销乏力.........................................................- 4 -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条件差.............................................- 4 - (四)、政府引导不够,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够.........................................- 5 - 四、贵州省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 - 5 -(一)提高管理水平,加大专业力度培养.....................................................- 5 - (二)、注重产品开发,加强宣传力度.....................................................- 6 -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 - (四)、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政府引导力度.............................................- 6 - 五、结束语 ......................................................................................... - 7 - 参考文献 ............................................................................................. - 8 - 致谢..................................................................................................... - 9 -一、基本概述(一)、乡村旅游的内容乡村旅游的产品,应具备纯粹本土文化和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活动生产生活和文娱相融合的田园牧歌景观,略有野趣风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欣然自得的旅游方式。
应该把它定位为其他主题旅游之后的一个补充。
甚至可以吸引有半天之闲的城里人,以换口味的心理,来乡村走走看看。
乡村旅游依托于原有古村落、民俗风情、自然景观,搭配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风景,以及当地所产优质绿色农副水产品和现代娱乐生活设施。
(二)、乡村旅游的分类1、观光型。
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休闲度假型。
以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包括休闲农庄、果园、茶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3、特色文化型。
以乡村民俗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康乐型。
以康体调理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5、体验型。
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1、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一种发展方式,同时对卫生和环境要求极高,从而可改善乡村环境卫生。
乡村旅游是一种最接近原生态的产物,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合理的利用资源还能很好保护资源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提升其资源价值。
2、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长年累月只知田间耕作其收入甚少,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人口选择外出务工。
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上提供更多劳动人民就业岗位,在缓解就业难问题的同时调解城乡常住人口比率的失衡。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乡村旅游多半是吸引城里人来感受其中的乡土气息,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深城里人对乡村认知,刷新其感观并让其对乡村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