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能源结构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23
2014年电力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中国电力需求前景 (4)1、1999-2011:快速增长 (4)(1)更快的经济增速 (5)(2)高耗能的产业结构 (6)2、2012年开始:温和增长 (6)二、中国装机增长 (7)1、预计2020年前6%年装机增速 (7)2、全球化石燃料装机以气电为主,中国以煤电为主 (8)3、中国装机结构中长期预计都将以煤电居主导 (9)(1)煤电 (10)(2)水电 (11)(3)核电 (11)(4)可再生能源 (11)4、可再生能源有望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同步 (12)(1)OECD:欧洲最积极 (13)(2)中国:预计至2020年新增185GW (13)三、电力体制改革动向 (14)1、电改停滞近10年 (14)(1)发电端央企市场份额提升 (15)(2)电改无法进一步推进问题出在电网 (16)(3)仅占比很少的直供电试点 (18)2、新一轮电改或从放开售电端开始 (18)(1)电网将实现公用事业化 (19)(2)能源局选择在广东深化试点大用户直供电 (19)3、电改有望直接利好低成本、高效率的发电企业 (20)四、电力子行业对比 (20)1、水电:近2年是投产高峰,且政府通过电价、税收等实施政策倾斜 (21)(1)资源制约发展空间:十三五项目开发难度更大且投资更高送电距离更长 (21)(2)调度、电价、税收优惠等享受政策倾斜 (22)2、光伏:进入高速增长期 (23)(1)潜力大 (24)(2)成本下降+政策红利 (25)(3)存在限电风险 (25)(4)地面电站商业模式已成熟 (26)(5)平价上网预计要到2020年,补贴将长期存在 (26)3、风电:步入平稳增长 (27)(1)2006-11年曾高速增长 (28)(2)伴随弃风与风机质量问题 (28)(3)步入调整期,实现有序发展 (29)4、火电:装机增长保持在一定水平,回报稳定且较高 (30)(1)火电是电力稳定供给的保障 (30)(2)煤电也可以很清洁 (31)(3)需求增速放缓、煤价温和下火电回报较高且稳定 (32)五、重点公司简况 (33)1、华能国际 (33)2、华电国际 (34)3、国投电力 (34)4、国电电力 (35)5、长江电力 (35)六、主要风险 (36)。
201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特斯拉销量超预期+政策蜜月期点燃新能源汽车行情 (4)二、当前制约因素:电池技术瓶颈+缺乏有吸引力的产品 (5)1、技术进步推动电池成本下降,电动汽车逐步具有经济性 (5)2、主流厂商加快新能源车型投放,缓解供应瓶颈 (7)三、锂电池产业链最为受益,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10)1、锂电池料将是未来5-10年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 (10)2、正极材料技术路线仍存在不确定性 (12)3、负极材料和电解液行业具有国际比较优势 (14)(1)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 (14)(2)隔膜、电解液和负极材料的竞争格局较好,利润率更高 (14)(3)负极材料:集中度高,产能快速增长 (15)(4)电解液产能增长过快,集中度有所提升 (15)(5)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 (16)四、充电设施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电动汽车推广 (17)1、政策法规支持充电设施建设进程加快 (17)(1)充电站及充电桩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 (17)(2)从充电设施的建设主体上看,电网公司将是最近两年建设的主力军 (18)2、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电动汽车推广 (18)(1)电动汽车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电动汽车推广 (18)(2)面向租赁市场的短续航里程(120km)电动汽车成本优势明显,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18)(3)康迪车业:纯电动汽车私人租赁项目—“微公交”模式+智能充换电立体车库 (19)(4)易卡绿色汽车:分时租赁模式 (20)五、风险因素 (21)六、行业重点公司简况 (21)1、投资策略:选择优秀的行业龙头公司 (22)2、重点公司 (23)(1)宇通客车:受益新能源客车推广 (23)(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先行者 (25)(3)松芝股份: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客车空调龙头 (26)(4)均胜电子:拓展汽车电子领域,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 (28)(5)江苏国泰: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龙头 (29)(6)新宙邦:深度嵌入全球电芯生产商供应连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 (30)(7)杉杉股份:全面布局的锂电材料龙头 (31)(8)许继电气:配网设备、充换电设备齐发力 (32)(9)国电南瑞:充电建设的排头兵 (33)一、特斯拉销量超预期+政策蜜月期点燃新能源汽车行情特斯拉销量和股价持续超预期,点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加速的希望。
2014年核电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核电,担当发电总量清洁化之大任 (3)1、我国用电结构清洁化为大势所趋 (3)2、发展清洁能源,时不我待 (3)3、核电的发电效率优于其他清洁能源 (4)4、政策支持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 (6)(1)决策层重视 (6)(2)标杆电价明确,较火电优先上网 (7)(3)税收支持 (8)二、国内核电发展空间较大 (9)1、7个在运核电基地已初具规模 (9)2、在建、拟建机组多,核电将迎快速增长 (11)(1)在建机组将于2019年密集投运 (11)(2)三大厂址6台机组有望较快开工 (12)2、核能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 (13)三、新项目核准开工重启指日可待 (15)1、何为重启 (15)2、自主技术获突破,新项目核准重启有望加速 (16)3、安全问题臵首位,有助公众理性看待核电发展 (18)(1)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18)(2)核电企事业单位积极向公众普及核电知识 (18)4、从燃料、装备到运营,产业链准备就绪 (19)(1)核燃料资源可供核电长期发展之用 (19)(2)设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20)(3)建设运营商经验丰富 (22)(4)产业链合力迎接更大挑战 (23)四、重点企业:东方电气 (23)五、风险因素 (25)2014年5月26日,能源局网站发布了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于3月24日印发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控制煤炭排放,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一、核电,担当发电总量清洁化之大任1、我国用电结构清洁化为大势所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雾霾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政策推动和公众环保意识提升影响下,能源利用清洁化已逐渐成为全民共识,为大势所趋。
我们认为,在大气治理等催化因素的影响下,能源使用清洁化将成为未来3~5年甚至更久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
2、发展清洁能源,时不我待我国是用电、发电大国。
2014年能源结构调整分析报告2014年4月目录一、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 (4)二、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分析 (6)1、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历史分析 (6)(1)从全球来看,供给结构决定需求结构 (6)(2)1960s以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7)2、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结构 (9)(1)资源丰富国家 (10)①美国:页岩气革命替代煤炭 (11)②澳大利亚:化石能源消费结构相对均衡 (13)③俄罗斯:以天然气消费为主 (14)④印度尼西亚:反向的能源结构调整 (15)⑤南非: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16)(2)资源贫乏国家 (16)①日本:石油和天然气替代核电下降缺口 (16)②韩国:能源结构中煤、油、气、核占主导 (17)(3)发达国家 (18)①OECD可以作为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代表 (19)②G8能源消费结构相对均衡 (20)③德国: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 (21)④英国:天然气成为第一大能源 (22)⑤法国:核能替代煤炭 (23)(4)金砖四国 (24)①中国:过度依赖煤炭 (26)②印度:过度依赖煤炭 (27)③巴西:石油水电为主 (28)三、环保制约需要调整能源结构 (29)1、严重的雾霾天气需要调整能源结构 (29)(1)煤炭石油化石能源消费导致雾霾 (29)(2)煤炭石油消费900吨标煤/平方公里为临界线 (31)2、压减温室气体排放需要调整能源结构 (32)3、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33)四、能源结构调整下煤炭占比持续下降 (35)1、主要假设 (35)2、预测结果 (37)五、能源行业投资选择 (40)1、选择高增长的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投资 (40)2、天然气行业分析 (40)3、非化石能源行业 (42)一、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能源三角: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经济发展Economic Growth),环境保护(Environment Protection),简称3E,构成了能源三角,三者互相制约,共同推动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2014年能源消费结构
分析报告
2014年8月
目录
一、进入21 世纪中国能源消费飞速增长 (4)
1、中国能源消费量随GDP增加而飞速增长 (4)
2、21世纪的前13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量占了全球能源消耗增量的55.2% (4)
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7)
三、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转向,国内资源无法支持 (9)
1、中国原油的储采比与世界大国比较 (9)
2、中国煤炭开发过度储采比数据也岌岌可危 (12)
3、中国天然气储量也难保障长期稳定供应 (12)
四、改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水电发展空间广阔 (13)
1、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13)
2、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短期能缓解化石能源供应紧张,长期却能让资源
枯竭得更彻底 (14)
(1)安全高效开发煤炭 (14)
(2)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15)
(3)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15)
(4)积极有序发展水电 (15)
(5)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15)
(6)加快发展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16)
3、加速水电等可循环的一次能源供应,还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化工原材
料的属性,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16)
4、水电是最成熟的、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 (20)
5、大水电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和火电上网电价下调显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政
策倾向 (21)
(1)大水电独享增值税优惠政策 (21)
(2)利用煤价下降的机会,下调火电上网电价 (21)
(3)两项政策显示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倾向 (21)
五、重点公司简况 (22)
1、川投能源 (22)
2、国投电力 (23)
3、长江电力 (24)
六、风险要素 (25)。
2014年生物质能源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生物质能:最被“低估”的可再生能源,即将迎来高增长战略机遇期 (3)1、碳减排力度空前加强带来可再生能源机遇 (3)2、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主战场,战略机遇期到来 (5)(1)利用方式最为全面 (5)(2)良好的分布式新能源 (5)(3)发展农业、开发农村的重要落脚点 (6)(4)资源量丰富 (6)二、标杆分析:凯迪电力 (9)1、生物质为核心的最具价值清洁能源平台公司 (9)2、生物质发电:创新进入新阶段,快速规模化进程开启 (12)(1)发电效率是关键,公司是生物质发电技术领航者 (13)(2)率先步入FL3.0时代,突破行业规模扩张瓶颈 (16)(3)生物质发电开启公司高速发展通道 (19)3、锁定重要战略资源,绿色油田蕴藏黄金价值 (22)(1)绿色油田:资源丰富,战略价值将不断放大 (22)(2)护航生物质发电,能源林基地为生物质油提供储备 (25)(3)发展林业科技,未来价值空间极具期待 (27)4、生物合成油:革命性领域的全球技术领航者 (29)5、全线推进清洁能源,极具价值与成长性 (33)(1)丰富业务类型,风力水力发电构建完整业务线 (33)(2)主业全面转型清洁能源 (35)6、盈利预测 (36)(1)关键假设 (36)(2)盈利预测 (36)7、主要风险 (37)一、生物质能:最被“低估”的可再生能源,即将迎来高增长战略机遇期企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行业休戚相关,生物质能是目前最被“低估”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内企业长期以来面临配套政策不足、发展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的限制,随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发布及中美达成削减碳排放协议等政策事件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强,从国家对2020 年产业结构的远景规划来看,生物质能占比超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主体地位凸显,明确的产业规划、“滞后的”发展现状将带来行业未来5 年的高速增长战略机遇期!1、碳减排力度空前加强带来可再生能源机遇能源安全与环保这两个约束一直是驱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创新的最根本动力:(1)从能源安全维度来看,我国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没有改观,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安全保障压力巨大,未来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存在;(2)相较于能源安全,环保压力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驱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现实、最强约束力。
2014-2015年电力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电力供需分析:供需整体宽松 (3)
1、需求:经济下行和低温因素叠加影响,用电量持续低迷 (3)
2、供给:电力装机增速趋缓,装机清洁化大势所趋,电源投资向清洁能源倾
斜 (4)
3、供需:电力供需呈现宽松格局 (6)
二、电力体制改革:利好优质火电、中小水电、小电网和新能源 (7)
1、国际电改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成效不一 (7)
2、国内电改回顾:进一步推动电改的时机已成熟 (8)
3、新一轮电改基本思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9)
(1)管住中间:核定输配电价,改变电网盈利模式 (10)
(2)放开两头:发售电 (11)
4、优质火电、中小水电、小电网、新能源受益电改 (11)
三、火电行业分析 (13)
1、煤价单边下行,火电盈利屡创历史新高 (13)
2、燃煤火电电价调整到位,未来继续大幅调整概率不大 (16)
四、水电行业分析 (17)
1、来水偏丰、大中型水电持续投产,水电利润大增 (17)
2、大中型项目新投产规模有所降低,“十三五”仍有不小空间 (18)
3、水电享成本优势,价值有待重估 (19)
五、主要风险 (20)。
201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现状:市场虽冷,发展更趋理性化 (3)1、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约为6万辆左右 (3)2、国内政策热,市场冷的局面仍然存在 (3)3、新能源汽车占比虽低,增速较快,发展更趋理性化 (4)4、乘用车推广主要以纯电动为主,产品日趋多样化 (5)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6)1、国内雾霾天气频发,倒逼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速 (6)2、新一轮推广政策陆续出台,拉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纪元 (7)(1)公共服务领域仍为政策倾斜重点 (8)(2)补贴门槛提升,市场化趋势明显 (8)(3)减少地方保护主义 (9)3、美国Tesla的成功突围带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预期的改善 (11)三、投资策略:行业处于增长提速期,锂电核心产业链更具投资价值 (13)1、2014年-2015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161% (13)2、投资策略 (14)四、相关企业简况 (15)1、杉杉股份 (15)2、新宙邦 (15)3、比亚迪 (15)一、现状:市场虽冷,发展更趋理性化1、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约为6万辆左右同时,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3年,我国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9万辆。
其中,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76万辆,同比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销售3038辆。
2、国内政策热,市场冷的局面仍然存在2013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推广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在第一阶段的推广中,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理发展构建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政策层面的决心及扶持力度空前火热。
然而从上面的数据来看,2009年到2013年第一阶段的示范推广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目前整个市场仍处于启动初期。
2013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76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销量的0.08%,仅约相当于国内一家大中型车企一个月传统燃油汽车的销量情况,市场占比情况依旧低于预期。
2014年生物质能源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二、能源消费结构 (5)1、全球能源结构 (6)2、我国能源结构 (7)三、生物质燃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9)1、生物质成型燃料 (10)2、生物质气体燃料 (11)(1)生物质可燃气(BGF) (11)(2)沼气 (11)3、生物质液体燃料 (12)四、行业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3)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3)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4)(1)行业法规 (14)(2)行业政策 (15)五、市场需求前景 (17)1、节能、环保所带来的市场需求 (17)2、工业用户需求广阔 (18)六、行业特征 (18)1、尚处于发展初期 (18)2、地域性特征 (19)3、季节性影响 (20)七、行业壁垒 (20)1、资源整合能力 (20)2、系统集成能力 (20)3、市场壁垒 (21)4、市场先入壁垒 (21)5、资金壁垒 (21)6、人才壁垒 (22)八、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2)1、有利因素 (22)(1)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 (22)(2)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具有竞争优势 (22)(3)市场需求广阔 (23)(4)原材料丰富 (23)2、不利因素 (23)(1)技术尚不完善 (23)(2)行业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23)(3)资金因素 (24)九、行业风险 (24)1、成本上升的风险 (24)2、化石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 (24)3、资金短缺的风险 (25)4、竞争风险 (25)生物质能源行业,属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范畴,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
一、行业概况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力逐步增强,积极推进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重点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按照原材料类别,生物质能源可分为生物质工业及发电燃料,生物质交通运输燃料和沼气,以农林废弃物,淀粉糖类作物,油料作物和人畜家禽粪便作为原材料。
2013-2014年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2013年新能源行业回顾 (4)1、2013年行情回顾:利好频出,走势跑赢大盘 (4)2、2013年业绩回顾 (4)(1)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概念转实质业绩支撑阶段 (4)(2)光伏业绩触底回升,迎来了新的景气周期 (6)二、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7)1、现状:市场虽冷,发展更趋理性化 (7)2、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10)(1)国内雾霾天气频发,倒逼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速 (10)(2)新一轮推广政策陆续出台,拉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纪元 (11)(3)美国Tesla的成功突围带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预期的改善 (15)3、投资策略:行业处于增长提速期,锂电核心产业链更具投资价值 (16)(1)2014年-2015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161% (16)(2)投资策略 (17)三、光伏行业分析 (18)1、中日美市场需求推动行业景气度回升 (18)(1)欧盟市场需求已放缓,其一枝独秀地位已被完全取代 (18)(2)中日美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推动行业景气度大幅回升 (20)(3)中国光伏市场增长最为迅猛 (20)2、供需弱平衡下,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趋稳 (21)(1)行业供需呈弱平衡格局 (21)(2)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逐渐趋稳 (21)3、投资策略 (22)四、重点公司简况 (23)1、杉杉股份 (23)2、新宙邦 (23)3、比亚迪 (24)4、阳光电源 (24)5、爱康科技 (25)五、风险因素 (25)一、2013年新能源行业回顾1、2013年行情回顾:利好频出,走势跑赢大盘13年以来,新能源行业利好政策频出,给产业发展带来有效动力。
根据Wind资讯,从2013年年初至12月31日,太阳能发电指数上涨了30.5%,华宝新能源汽车行业指数上涨了40.95%,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7.7%,新能源的两大子板块均大幅跑赢行业指数。
2、2013年业绩回顾(1)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概念转实质业绩支撑阶段锂电业务贡献占比逐步提升,行业进入概念转实质业绩支撑阶段。
2014年能源结构分析
报告
2014年3月
目录
一、能源消费结构:国内煤炭占68%,海外仅19% (3)
1、国内能源消费:煤炭占比约68%,近十年来比重基本稳定 (3)
2、国内煤炭消费结构:电力占比约50%,比重逐年提升 (4)
3、海外能源结构:平均消费占比约19%,近30年来下滑5个百分点 (5)
二、经济转型和储量制约海外煤炭消费 (7)
1、经济转型:发达国家工业占GDP比重下降导致能源总需求下滑 (7)
2、资源禀赋:储量瓶颈同样制约了发达国家煤炭消费 (9)
三、消费结构展望:能源安全和成本优势决定煤炭占比难以快速回落 (10)
1、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三大石化能源中唯有煤炭能基本实现自给
(10)
2、从中期来看,煤炭在能源供给中的成本优势也难以替代 (11)
(1)火电:燃料成本占比约6成,成本增量主要源自环保支出 (12)
(2)水电:优质资源开发殆尽,征地&居民安臵推动开发成本上涨 (13)
(3)风电:成本近一半来自设备折旧,风机价格上升推动成本提高 (14)
(4)光伏:折旧占比近4成,投资成本下调已面临瓶颈 (15)
3、十一五至今煤炭消费占比年均下降0.6个百分点 (16)
4、参照海外:进入平稳增长期后,能源消费仍小幅增长或基本平稳 (17)
四、需求展望:短期面临环保“阵痛”,煤化工催生长期需求 (18)
1、短期:环保压力或使煤炭需求“面临阵痛” (18)
2、换个角度来看:煤炭或被过度“追责” (19)
3、未来展望:新型煤化工催生用煤需求,2020年化工用煤量或翻倍 (21)
五、风险因素 (23)
一、能源消费结构:国内煤炭占68%,海外仅19%
1、国内能源消费:煤炭占比约68%,近十年来比重基本稳定
2012年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力和其他能源分别占68.5%,17.7%,4.7%,0.8%,7.1%和1.2%。
事实上,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自1965年以来煤炭消费平均占比达到74%。
而从历史情况来看,我国煤炭消费比重的变动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1965-1976:伴随国内原油产量的快速增长,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比重由1965年的8.3%迅速提升至76年的23.6%,而同期煤炭消费占比则由87.1%回落至70.1%。
1976-1987:受石油危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走高。
同期由于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缓慢甚至下滑,复合增长率由高峰期的19.5%回落到2.4%,从而使得煤炭消费占比重新提高至1987年的77.2%。
1988-2002:国际油价始终在低位徘徊,稳定在每桶50美元以下,石油消费占比逐步提高,石油进口大幅增加,能源的替代效应致使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再次出现明显下降。
2003- 至今: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耗量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呈现出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目前比重基本上稳定在68%左右。
而同期石油消费比重从21.8%下降到17.7%,天然气消费比重从0.8%上升至
4.7%。
2、国内煤炭消费结构:电力占比约50%,比重逐年提升
从煤炭消费结构来看,电力行业始终是煤炭消费的主要来源。
截止2011年,电力、钢铁、水泥、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费占比分别为50.1%、18.7%、7.3%和4.7%。
而从历史情况来看,电力行业的耗煤比重由1994年的31.4%上涨至2011年的50.1%,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