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教学设计 (5)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10
《干点家务活》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懂得小学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技能。
3.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1.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懂得应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技能。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家庭责任感,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
课前向家长问卷调查:会做哪些家务、常做哪些?家长支持度?
教师:ppt、视频、袜子、苹果卡片、课题卡片、小云雀。
学生:校服、袜子。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务活的繁多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干点家务活。师出示课题:干点家务活。我们一起读课题。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我们要评选出咱们班的家务小能手,你们愿意争当这个小能手吗?
2.那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热热身?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贴一贴。
PPT出示劳动工具。(扫把、拖帕、洒水壶)
①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课前,老师把写着扫地的卡片交给了一位经常在家里扫地的同学保管,现在我们一起叫卡片的名字。(生喊)
拿着卡片的同学请你回答。(生答)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的家庭树上。
②出示劳动工具。(洗碗巾、电饭煲、锅铲)
这是什么? 你家里谁用它来做什么?
我们一起叫出卡片来。
快快把它贴到我们黑板上的家庭树上。
③出示劳动工具(洗衣机、衣架)
这是什么?
谁用来干什么的?
他们用什么时间做这些家务活呢?
3.一个家庭的家务活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还有哪些家务活吗?生答(师贴苹果)
4.刚才听同学们说到,家务活大多是大人们在做,那你们是家中的小主人,你们做家务吗?做过哪些家务?(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问出以下问题。)
①你是自己主动提出帮爸爸妈妈做的,还是爸爸妈妈要求你去做的呢?
能主动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你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学会了一些做家务的方法,你也会主动为大人们分担家务的。
②你第一次做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办的呢?
能动脑筋,想办法,坚持完成,你真棒!
③你在做家务活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对啊!做家务其实也是爱爸爸妈妈们的一种表现,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
二、评选折衣服小能手
1.孩子们做过的家务真不少呢,可是,谁做得最好,谁能当今天课堂上的小能手呢?我们来比比看。
第一关,折衣服。(ppt)
准备:请小朋友们起立,迅速把外套脱下来平放在桌面上,拉上拉链。
听好要求,老师给出两分钟的时间,折好的同学要静息等待。老师一叫停,哪怕没有折完也要放下衣服,坐端正,才有资格参加评选。
学生叠衣服,教师巡视,拍照。
2.比赛结束。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个孩子折得非常好,瞧,这是他们的照片,(老师展示照片),他把袖子铺得多平啊!他折得多整齐啊!他多认真啊! 请刚才那几位小朋友上台。
老师想问问你,你们能把衣服叠这么好,是不是在家经常叠衣服?
你们怎么能把衣服叠的又快又好呢?有什么方法或者小窍门?
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当之无愧得到小能手的称号。(师奖励小粘粘)请坐。
咱们课本里有一首儿歌总结了折衣服的办法。(ppt:伸伸手,抱一抱,弯弯腰)
我们一起读。
3.我们大家再来折一次,一定比上次折得更好、更快。
总结:这一次,小朋友折得比第一次好得多、快的多。现在心情怎样?对啊,其实做家务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比赛结束,请孩子们把衣服穿上。静息等待。
4.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折其他物品,你想想,可以折哪些物品呢?
生:裤子、裙子、床单、红领巾……
总结:动脑筋折衣物,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
三、评选折袜子小能手
1.咱们刚才评选出了折衣服小能手,大家还要不要继续比赛?我们的第二项比赛是评选折袜子。时间有限,老师一叫停必须停下来,才有资格评选哦!
2.学生折袜子,教师巡视,找出小能手。
有几个孩子折袜子的方法很特别哦!他就是——,请上台。
①这样折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折就不会弄丢另一只。
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因为你的好方法,让这两只双胞胎袜子能永远成双成对,永远当好朋友。因为你的好方法,袜子们变得整齐有序!生活也更加有条不紊。
②你是怎么学到这个办法的?
生:妈妈教的。
师:是的,学习大人的经验,坚持去做,熟能生巧,就能成为小能手。(教师贴奖励。)这是给予你们的奖励。请坐。 如果没有卷成一团的,教师就出示卷成一团的袜子问:这里有这样的折法,就像变魔术一样,把袜子变成了一个棉花团儿。你们见过吗?你知道是怎么折成的吗?这样折有什么好处?
3.有一首儿歌藏着折袜子的方法:(ppt出示:“两只小船叠起来,卷一卷,翻个滚儿,变成一团棉花团儿。”教师一边读儿歌,一边示范折的方法。)
大家按照儿歌的方法试着折一次。遇到困难的孩子可以请教同桌,折好后放在桌上,静息等待。
师评价:今天咱们懂了脑筋,又学到一招,长了本领,真不错!
四、分享最擅长的家务
1.刚才我们评选出了几位小能手,代表他们在折衣服和折袜子上很能干。其实,老师知道每个孩子擅长的家务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擅长取包裹、擅长浇花,擅长整理书柜……你能告诉大家,你最最擅长做什么家务吗?
师:可有什么好方法或者小窍门?
师:哇,感谢你分享的好办法、小窍门,让我们又学到了很多本领。谢谢。
五、感受亲人以此为爱,布置课后评选作业
师:在一个家庭中,做好了家务会让亲人感受到暖暖的爱。(ppt出示图片)
早晨醒来,我们能穿上干净的,还带着香味的衣服,那是因为我们亲人爱我们:他们为我们洗了衣服、晒了衣服、折了衣服、分类摆放。
当一顿营养可口的晚餐能摆放在餐桌上,是因为我们的亲人爱我们:他们买菜、理菜、洗菜、炒菜、煮饭、洗碗。
当我们能坐在整洁的家里休息时,那是因为亲人爱我们:他们流着汗水扫地、拖地,弯腰擦灰,整理。一直默默付出。
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爱亲人,坚持做好家务活呢?
课后,我们要挑战的是得到更多的小能手称号。老师会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表格,那是我们这一周的家庭作业。请小朋友记录自己一周做了哪些家务,并请亲人给自己涂色评价。得到的苹果越多,说明你就是小能手。有信心吗?
六、这时怎么办?
有个叫丁丁的小朋友也想争当小能手,可是却遇到了难题。请看。
1.播放视频:妈妈说丁丁浪费水,不让丁丁洗碗。 师:丁丁该怎么办呢?
生:请妈妈教他。拴上围腰,把水龙头的水调小。
师:好主意,不会做的要学着做。会做了要经常做,才能成为小能手。
2.丁丁感谢大家为他出的好主意,不过,丁丁还有难题请大家帮忙。
ppt出示:奶奶让丁丁去看书,不让做家务。
3.第一个难题是:
ppt出示:妈妈让看电视在看到兴头上的丁丁去买醋。
教师读图意,要求生讨论,该怎么办?(读图时强调看在兴头上。)
总结:孩子们,爱是需要用行动来表达的,让我们用我们的双手积极干点家务活,在争当小能手的同时,去表达我们对家的热爱吧!
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敬长辈的一种表现。
2.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会,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3.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会,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课前准备:
课前小调查,寻找干家务小能手进行做家务录像,采访家长。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立课堂规矩
1.同学们,有一支歌,你妈妈小时候唱过,你妈妈的妈妈小时候也唱过,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劳动最光荣,今天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唱《劳动最光荣》
2.“太阳光,金亮亮”,咦,这两个太阳缺少些什么?(光芒)我们这节课就来分组比赛,给这两个太阳添上光芒。这个是一二组同学的太阳,那个是三四组同学的太阳。一节课下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太阳最灿烂,最耀眼。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看到,这一组同学小眼睛认真地看着老师,奖励一道光芒。这一边的同学,坐姿端正,也奖励一道光芒。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做过的家务活”,体会做家务活的快乐与成长。
1.同学们,在我们班上有一群同学,他们在家里面可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了什么?(播放视频)
2.视频上的小朋友做了哪些家务活啊?(贴图)
3.同学们,除了这些你还干过哪些家务活?(根据学生的回答贴苹果)
4.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第一次做家务活情景吗?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小组交流:说说干家务活的经历。
5.指名汇报。
活动二、“干点家务活真不赖”,体会做家务活对自己的成长和给家庭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 1.刚才,在听同学们交流做家务的时候,发现你们都是满心高兴的样子,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学生汇报。小结:看来劳动给你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板书:快乐多)
3.引导:同学们第一次干家务活我们干得不太好,那现在呢?(学生回答)你看,第一次我们干得不太好,现在我们越干越好了,说明我们——有进步了,有能力了。(板书:有能力)
4.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人们是怎么看待我们做家务的吗?(看微信朋友圈截图和家长视频)
从这些朋友圈和视频中你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心情是如何的呢?(学生回答)是啊,做家务活能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么高兴,那么自豪,这是你爱家人的一种表现。(板书:爱家人)
5.干家务活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老师还要告诉你,专家研究表明,经常做家务活的小朋友要动手,还要动脑,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板书:更聪明)教学设计 累计教案数________
备课日期 月 日
授课日期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课题 12干点家务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46-49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2、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3、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学生做家务的实践能力
主要环节 学、议、测 主要学法 自主学习
环节 教学过程
导
( 分钟) 谈话导入
学了这一课你做了哪些家务
学
( 分钟) 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本48页
再来学一招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同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