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多抗玉米吉东20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早熟高产多抗玉米吉东20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吉东20号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冬以自选系MB为母本,自选系D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熟期早,米质优良,综合抗性好,在吉林省中熟区域已经大面积种植。
预计今后几年将成为辽宁北部、吉林省中熟区及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的主栽品种。
1品种特征特性1.1种子性状吉东20号籽粒黄色,半硬粒,百粒重29.2g,米质优良。
1.2植株性状幼苗叶鞘红色,叶片绿色,株形清秀,株高281cm,穗位112cm,全株20片叶,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
1.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长23.2cm,穗粗5.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色,单穗粒重262g,出籽率85.0%。
1.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商品品质优良,百粒重38.7g。
1.5生育日数在吉林省辽源地区出苗到成熟119天,需≥10℃活动积温2500℃,属中熟品种,与四单19熟期相仿。
1.6抗逆性经吉林省农科院与吉林农大在接苗条件下鉴定结果:抗玉米各类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抗玉米螟。
1.7品质检测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品质分析结果:吉东20号含粗蛋白质8.45%,粗脂肪4.46%,粗淀粉73.09%,容重为756.28g/L。
该品种属于高淀粉,容重较高的优质良种,适应市场需要。
2品种产量表现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0187.1kg,较对照(四单19)增产5.8%;吉林省生产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0087.3kg,较对照增产7.0%。
3高产栽培要点吉东20号经辽宁,吉林,黑龙江适宜区域大面积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广,较耐瘠薄,大部分地块均能种植。
其栽培要点如下:3.1连片种植为了保证其品种的一致性,最好是大面积连片种植,有利于订单农业,提高经济收入。
3.2种子处理由于玉米生产区大部分都是多年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及地下害虫较多,因此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包衣。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1年12月刊60栽 培 与 种 植国审玉米新品种吉程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赵兴彦,蒋金玲,郭宝贵,何俊峰,崔 琼,周冬梅,姜丽艳,于鸿雪(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辽源 136200)摘要:根据玉米种植需求,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607)基金项目资金,以为吉林省中早熟区选育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为选育目标,经过2~3年试验,选育出新品种国审玉米新品种吉程20。
该文介绍了吉程20的选育及其2017~2018年的试种效果,阐述了其父母本与自身的特征特性,以及此品种的种植要点,给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此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吉程20;吉林省;中早熟;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赵兴彦,蒋金玲,郭宝贵,等. 国审玉米新品种吉程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60~61.玉米新品种吉程20于2017年参加东北科企早熟玉米联合体片区试验,2018年参加东北科企早熟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
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品质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品种不仅含有大量淀粉,并且还具备容重高、品质优良以及抗病性强等优势,属于早熟种植区域的新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0065。
一、吉程20的选育吉成20以D226作为母本,配合自选系父本D121经过选育形成。
D226主要以美国杂交种PH6WC 作为基础材料,经历了6代南繁北育之后选育而成。
D121的基础材料主要是PHT77×PHBIM×PHT77,通过抗病和早熟目标多年选育而成[1]。
吉成20在2016年参加了吉林省预备试验,在当地产比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二、吉程20试种效果2017~2018试验结果详见表1。
2017年参加东华北早熟春玉米2个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0.3 kg/亩,比对照吉单27增产7.6%。
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3.5 kg/亩,比对照吉单27增产10.2%。
吉东60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耐密、抗病、高产为目标,以自选系D99为母本、自选系DF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耐密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70036。
1 亲本及品种特征特性1.1 母本D99 出苗至成熟127d 。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叶片19片。
花药、花丝浅紫色,花粉黄色,花粉量中,颖壳浅紫色,雄穗分枝 1~3个。
株型紧凑,株高170cm ,穗位高65cm 。
果穗筒型,穗长16.3cm ,穗粗3.9cm ,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7粒左右,排列整齐,穗轴红色。
子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5g 。
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螟。
一般每hm 2产量4000kg 以上。
1.2 父本DF64 出苗至成熟127d 。
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白色,成株叶片19片。
花药、花丝绿色,花粉黄色,花粉量大,颖壳绿色,雄穗主轴稍长,分枝数5~8个。
株型半紧凑,株高175cm ,穗位高80cm 。
果穗筒型,穗长16.7cm ,穗粗4.8cm ,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2粒左右,穗轴白色。
子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0.0g 。
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玉米螟。
一般每hm 2产量3500.0kg 以上。
1.3 品种特征特性 吉东60春播出苗至成熟135d ,比郑单958早1d ,适宜吉林省晚熟区种植。
幼苗叶鞘、叶缘紫色,叶片、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吉东60杂交制种技术朱秀森 李成军 秦宝军 张宏义 刘忠诚(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辽源136200)摘要:吉东60是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系D99为母本、自选系DF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多抗的突出特点。
为加快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玉米生产提供优质种子,根据吉东60亲本特征特性和多年试验研究,分析新品种的亲本特征特性,亲本的制种基地选择、播种及收获技术,提出父本分期播种的高产制种技术,为玉米杂交种制种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指导杂交种生产。
玉米超高产早熟耐密种植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7期刘玉凤1 孙丽2 徐爱东3(1安达市卧里屯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安达 151402;2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安达 151400;3安达市老虎岗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安达 151426)玉米是我国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玉米不仅是主要食粮之一,也是高产的优质饲料和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
由于玉米的产量高,适应强,可以重茬,用途广泛,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对于增产粮食,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应用综合高产栽培模式,夺取玉米优质高产高效,应抓好如下关键技术。
一、玉米整地技术在土壤墒情好的年份,对未进行秋翻的地块,可以进行垄沟施基肥,在垄沟深蹚一犁,施基肥,三犁川成垄,破原垄成新垄,随之镇压,可以进行播种。
对原垄播种的地块,要进行灭茬子,在原垄沟蹚垄,将浮土蒙盖原垄上。
有利于保墒和加高垄体,便于播种。
二、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1、良种的选择。
(1)要选用高纯度的一代杂交种,种子质量要符合标准,种子纯度≥98%,出芽率≥90%,净度≥98%,含水量≤14%,种子活力要高,保证在低温(15℃以下)和多湿(土壤相对含水量85%以上)能够正常出苗,同时购种时一定索要发票。
(2)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区对路品种,避免越区种植造成贪青晚熟,导致减产或品质下降,增产不增收。
2、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前5~7天,将种子摊放在干燥向阳地方,晾晒2~3天,发芽率可提高13~28%,提早1~2天出苗。
晒种同时去掉小粒、秕粒、残粒和病粒。
(2)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选择种衣剂应根据防治对象来选择种衣剂的类型,一般没有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2~3天进行效果最好(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拱土能力目前应用较好的调节剂有富尔千斤顶、快丰收、巨微活磷钾。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辽单129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早在1998年以自选系辽8160为母本,用引入系吉853做父本,经过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型玉米杂交种,已在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和叶缘均为淡紫色,叶片绿色。
成株叶片数22个,株形紧凑,株高281厘米。
花丝紫红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
果穗筒形,穗位123厘米,穗长19.2厘米,每穗子粒行数16行。
穗轴白色。
子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7.6克。
该品种子粒粗蛋白含量9.17%、粗脂肪含量4.59%、粗淀粉含量72.69%、赖氨酸含量0.29%,容重755克/升。
品质达到普通食用玉米1级标准,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和饲料用玉米2级标准。
该品种高抗茎腐病和黑粉病,中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抗玉米螟,还抗干旱,抗倒伏,耐密植,耐瘠薄。
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20天,在东北早熟春玉米产区平均生育期128天,约需有效积温2700℃。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了国家北方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705.3千克。
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738.9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1%和11.6%,增产效果较为显著。
栽培要点要精细整地,做到地平土碎,没有坷垃,清除根茬。
10厘米耕层内地温稳定在8℃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0%左右时即可播种。
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每667平方米保苗4000株左右。
应在出苗前后分别利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并在植株封垄前及时中耕,既可铲除杂草又可培土防倒。
要坚持配方施肥和分期施肥的原则,在施足优质农家肥和长效复合肥做底肥的基础上,还需适时适量追施拔节期的攻秆肥、大喇叭口期的攻穗肥、抽雄期的攻粒肥。
在每次追肥之后和抽雄前至灌浆期倘若土壤缺墒则必须及时灌水。
要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药剂拌种。
要及时防治黏虫和玉米螟。
适宜地区辽单129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及其以南的全国各地玉米产区用于春播或夏播栽培,实行单种或与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套种均可。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北豆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单利民【摘要】早熟大豆新品种北豆2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于1998年以北豆5号为母本、北丰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该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南麓、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主要特点是脂肪含量高、商品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宜大垄密植.2008年5月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准予推广.【期刊名称】《大豆科技》【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北豆20号;选育;栽培技术【作者】单利民【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北安,1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北豆20号大豆原代号北豆02-82,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育成,2008年5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8014。
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1998年以北丰5号为母本、北丰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杂交组合号9824,获得F0杂交种14粒;1998年冬在海南三亚加代,根据父母本性状淘汰伪杂种,获得12个F1单株;1999年春在所内试验地种植F212个株行共470株,经过系谱选择获得优良单株160株;2000年春在所内试验地共种F3160个株行1 900株群体,按株摘荚得1 900荚;2001年春在所内试验地将所得1 900荚按株系混合种植F450个株行2 100株群体,从中选出200个单株进行抗性鉴定,筛选出优良单株65个;经过系谱选择获得优良株系70株;2002年春在所内试验地将优良株系70株种植F53 000株群体,秋季对经田间观察性状表现最好的7个品系进行测产、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后进行决选,决选品系号北育02-82。
2003、2004、2005 年进行所内产量鉴定试验,2006—2007年参加全国大区区域试验;2007年生产试验。
优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作者:张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3期张明玉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玉米既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油料产品的主要来源。
黑龙江省克东县是玉米的主要产区,克东县位于第四季温带,地处低纬度,平均积温2100-2300℃之间,属中温带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调雨顺。
下面让我们一起分析如何解决玉米高产技术的各个环节。
一、如何选择优质玉米品种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要适合本地区的温度,选择品种最为关键。
即使生育期相近的不同品种,玉米产量也大不相同。
因此,不能因为玉米大小等情况而定,只有优质的品种才能提高产量,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生产产值较高的玉米品种进行播种。
克东县多风少雨,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要重点考虑其抗倒伏性。
在玉米种植中,倒伏现象一般发生在生育期或者成熟后期,其中生育期发生的倒伏危害相对严重,会大大降低整体产量,甚至可能导致绝产;而成熟后发生的倒伏,对作物产量影响就会少很多,但也会增加收获难度,影响作物质量。
多熟期多品种搭配种植:多熟悉多品种搭配种植是减少病虫害和抗旱、低温等不利因素的最有效的措施。
选择实用品种:要选择与生产管理水平,土质肥力状况相匹配的品种,新产品绝对不可轻易使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选择玉米种子要从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作为主要依据。
一级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
二级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水分含量不高于13%,选择这样的玉米种子最为可靠。
二、如何选择地块和茬口选择合适的地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有较高的吸水、吸肥性能。
土层厚度应在50cm以上,耕作的熟土层20至30cm。
质地粘重的黏土,土粒之间过于紧实,导致通风透水性差,影响有机质分解,虽然有利于保水保肥,但因为无法及时篇排水,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且黏土地内部温度升高过于缓慢。
杂交玉米浚单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发展,杂交玉米浚单20的技术特征与栽培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杂交玉米浚单20能够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有效地产出高品质的玉米,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逆性。
因此,杂交玉米浚单20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
杂交玉米浚单20的种子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基因多样性高,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抗病性强,杂交玉米浚单20具有很强的抗病力,能够抵抗多种病害,有效提高产量。
二是抗寒性良好,杂交玉米浚单20能够适应较低温度的环境,可以有效抵抗低温环境下的病害,从而保证产量。
三是根系发达,杂交玉米浚单20的根系发达,能够从土壤中有效吸收养分,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可以提高产量。
四是耐盐性良好,杂交玉米浚单20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光合作用强劲,杂交玉米浚单20的光合作用非常强劲,能够吸收大量的光能,植株的生长作用受到有效的促进,产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杂交玉米浚单20的技术特征的出现,栽培技术也随之提高。
针对这种玉米,有几个重要的技术操作:一是选择土壤,杂交玉米浚单20要求选择有良好水分和养分滋养的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是播种栽培,杂交玉米浚单20需要采用比较细致的耕翻技术,保证土壤的连续性和容量,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播种距离和播种量,使种子在土壤中均匀分布。
三是施肥管理,杂交玉米浚单20喜好施用有效养分含量高的化肥,保持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
四是除草管理,杂交玉米浚单20要定期进行除草操作,有效控制杂草对玉米的影响,保护玉米的生长空间,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五是病虫害防治,杂交玉米浚单20需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时地采用有效的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避免产量的大量减少。
总而言之,杂交玉米浚单20具有多项优势特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只有正确地运用栽培技术才能真正获得高产玉米。
吉林省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吉林省中、东、西部地区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2005-8-5 18:09:39 浏览1148次玉米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面积约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70%。
要实现我省本世纪末再增产50 亿公斤粮食这一宏伟目标,其主要任务仍然是如何进一步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
我们在分析中、东、西各区域生态条件和调查全省玉米生产情况的基础上,收集了省内外与玉米生产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通过组装配套,形成中、东、西部地区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按此规范指导生产,在正常年份玉米产量(除个别地方)可达到6500-11000公斤/公顷。
其中:中部地区可达到8000-11000公斤/公顷、西部地区可达到7000-9000公斤/公顷,东部地区可达到6500-8500公斤/公顷。
一、精细整地,保住墒情1.秋翻、整地:前作收获后,结合施用底肥进行秋翻,耕深18—25厘米,耕后及时耙地,做到无漏耕、无立垡、土块细碎;春季待土壤化冻5厘米时,进行耙、耢、压、整平土地。
2.秋灭茬、秋起垄:前作收获后,岗平地采用灭茬机除茬起垄。
3.顶浆打垄: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上实行三犁成垄,并将底肥施入垄底,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
4.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东部山区、半山区准备种植地膜玉米的地块,以秋翻、秋整地为宜;未秋翻的, 在除净根茬的基础上,及时顶浆打垄(作畦)、镇压,并结合整地施入底肥。
垄(畦)面要整平耙细,拣净根茬。
垄作的,要做成垄距65厘米,垄面40厘米,高6-8厘米的垄;畦作的,要做成畦距120厘米,畦面宽70厘米,高8-10厘米,畦沟宽50厘米的畦。
二、适区选用优良品种选择的种子,要求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 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的精选种子。
1.中部地区:5—9月份≥10℃活动积温在3000—3100℃、降水量550—700mm的地区,主推掖单11、四密21等品种,搭配种植长单26、掖单12、铁单8、吉单159、吉单180等品种;5—9月份≥10℃活动积温在2800—3000℃、降水量500—600mm的地区,主推吉单159 、吉单156、本玉9、四单151、黄莫等品种,搭配种植吉单180、四单19、掖单11、四单105、四密21等品种。
早熟玉米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阿依库勒·毛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20期1 托里县情况分析托里县位于准噶尔盆地断山区域,总面积为21300平方公里,当地的地势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受到苏吾尔河流的影响,呈现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较为凉爽,冬季风雪较多。
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得知,中耕地的面积为2.8万公顷左右,林地面积在23万公顷左右。
虽然耕地面积的占有率較少,但是,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具有较为良好的使用优势,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对玉米进行栽培与种植,能够全面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2 早熟玉米特征分析2.1 生物学特征分析早熟玉米在幼苗使其,叶鞘呈现紫色,生长速度较慢,植株较为紧凑,在植株成型之后,高度为250cm,穗位的高度为115cm左右,在雄穗分枝的情况下,与主轴的夹角很小,且果穗呈现筒形的状态。
在抽穗过程中,穗轴呈现白色,长度在17cm左右。
此类玉米的结实性较为良好,很少会出现秃尖的现象,千粒重量可以达到310g,出籽率可以达到88%左右,属于现代化早熟玉米品种,抗病能力较高。
2.2 产量分析近年来,当地在种植早熟玉米的过程中,产量较高,经过相关调查可以得知,产量在8300~9100kg/公顷左右,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 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措施在早熟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当合理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全面提高玉米种植工作效果,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技术措施为:3.1 合理选择种植时间早熟玉米品种具有一定的早播优势,因此,要合理选择种植时间,根据当年气温情况对其进行处理,以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出现产量降低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在早熟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当将时间选择在每年4月5日到4月10日之间,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在提高授粉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出苗管理工作要求等,建立专门的早熟种植机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其管理效果。
3.2 对密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早熟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开展密度管理工作,结合当前实际要求,建立专门的早熟品种管理机制,逐渐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早熟品种管理目的。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杨志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期杨志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玉米的种植中,应多方面采取措施,为其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玉米实现高产应具备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自然环境等外部条件,还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玉米的种植技术。
本文就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1、选择优良品种选好品种,玉米栽培就成功了一半。
优良的品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可按以下条件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1)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及地势等条件。
如果是气温比较高的地方,应以生长期比较长的高产玉米品种作为优先选择,反之,气温比较低的地方应避免选择生长期长的品种,否则会影响到玉米籽粒的成熟,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质量变差。
因为地势较高的地块地温会比较高,可选择栽培成熟期稍长的玉米品种,而平地或洼地因地温较低,应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因其生长期比较短。
(2)生产管理条件在玉米的栽培中,玉米良种固然重要,加强生产管理更是不可缺少。
如果当地的生产管理水平较高,而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选择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
如果自然条件较差,生产管理也跟不上,在选择品种时应以稳妥为主,选择稳定性比较强的品种。
(3)前茬作物情况在玉米栽培中,应尽量避免重茬种植,连续三年以上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及产量与质量。
如果合理轮作的条件不具备,可在不超过三年的时间里继续种植玉米,如果前茬的玉米长势好、高产,土壤肥力足,可选择高产的玉米品种。
如果前茬病害严重,长势不佳,产量较低,应放弃选择高产品种,而应选择稳定性强的品种。
要尽量进行合理轮作,以保持品种的优势特性,促进玉米的产量提高。
(4)病害情况病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病害是可以通过许多条件进行感染的。
如果此块地经常发生严重的病,采取多种防治措施依然效果不佳,就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避免选择不适宜这种土壤条件的品种。
2、确保播种质量(1)种子处理处理种子包括晒种、浸种和拌种等程序,经过处理的种子可促使其早发芽,早出苗,出全苗,预防病虫害发生。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作者:李刚赵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9期李刚赵阳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一直都是河南当地的主要农作物。
加强玉米高产种植栽培,对地方农业及经济的发展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应的病害预防控制措施也成为了广大农户关注的重点。
一、玉米高产种植技术1、种子优选玉米高产种植的实现需要对种植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精细化规范与管理,其中优选种子正是最开始阶段的重要举措。
玉米种子品种优选主要从两方面考虑,其一为品种自身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性等特性,其二为品种适合当地种植条件与需求。
河南当地通常会选用郑单958、伟科702、先玉335、隆平206、浚单20、联创808、中单909等品种,这些品种是保障玉米高产种植的基础。
一般还需要对玉米中自己进行包衣处理,使用杀虫剂、保护剂、抗旱剂及微量元素等混合形成包衣剂,然后与精选的干净种子混合并放入塑料袋充气封口,快速充分摇晃直到包衣剂与种子均匀混合并在后者上形成药膜,之后再将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平摊于阴凉干燥处,待其充分晾干后方可用于种植。
2、播种前准备在玉米播种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主要是耕地和整地。
综合土壤类型以及前作物影响确定耕深,对种植地进行翻耕。
在耕地结束之后则需要进行整地,小农可使用圆盘耙和钉齿耙,大规模农地则可以使用现代农具进行整地。
整地时需要确保土壤松软、细碎及平整,清除杂草,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适期播种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时保障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
如果玉米播种时间过早,那么种子很可能因为低温过低而不会发芽,或者出现缺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而且存在冬季大雪情况的话,土壤中水分过多会导致玉米播种出现粉籽烂籽等问题。
另外播种过早还会导致种子发芽消耗大量养分,同时出苗后苗株抵抗力较弱,从而出现弱苗黄苗现象。
为了准确把握玉米种植时期,需要从时间、温度、水分、品种及墒情等进行综合考虑,春玉米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考虑到地温通常需要到达10℃,土壤湿度应当维持在65%左右,另外关注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种苗耐低温能力、早发性及拱土能力等的影响,可以适当进行早播或晚播。
果蔬玉米早熟丰产的栽培技术果蔬玉米风味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食用纤维,是新型的天然营养品和保健食品,对心血管和胃癌等疾病有辅助疗效,市场前景很广。
从2002年以来笔者等通过塑盘双膜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措施,使果蔬玉米提早20多天上市,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平均亩产青穗1000kg左右,产值超过2000元。
1精选早熟良种果蔬玉米有甜玉米、超甜玉米、糯玉米三种类型。
种植时要选择春播80d左右可收青穗的早熟、紧凑、抗逆性强的品种。
2隔离种植为防止受普通玉米“飞花”影响,失去果蔬玉米价值,种植果蔬玉米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
隔离方法有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两种。
时间隔离法就是提早果蔬玉米的播种时间,使其花期早于普通玉米。
空间隔离法就是果蔬玉米地与普通玉米地相距500m以上。
3塑盘双膜育苗3.1精整苗床苗床地要选择地势较高,不渍水,背风向阳的地块。
将苗床整成高20cm,宽150cm的垄厢。
将厢面整平后,摆放好育苗塑盘,装好营养土,等待播种。
3.2种子处理首先是选晴日晒种2-3h,然后在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6h左右,浸至胚部略为隆起后沥出,最后按种子质量分级播种。
以促进全苗、齐苗、壮苗。
3.3适时早播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7℃以上,5-10cm表土层地温达9℃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育苗。
每个营养杯中放一粒种子,用手指轻轻压入。
淋足水后,再盖一层营养土,以不见塑盘面为宜。
然后在盘上平覆一层地膜,最后搭拱棚盖膜。
3.4苗期管理下种后4-5d,就开始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有70%的幼芽出土应立即揭去盘面上的地膜。
展叶后,每隔3-5d就要在上午10点钟左右进行通风散湿2-3h。
如遇晴天棚内温度达到30℃时,还要注意揭膜调温。
二叶一心后要逐步揭膜炼苗,当幼苗长至3-3.5叶,即可进行移栽。
移栽前一天用活力素或基因活化剂兑水喷苗,以增强幼苗抗逆性。
4精细整地选择肥力中上等的壤土地,深耕后,按133cm开厢起畦,畦面宽100cm,沟宽33cm,沟深25cm。
Z a i p e i j i s h u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地改变,与此同时,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玉米除了关乎我国粮食产量和农业产业发展之外,还与粮食安全有着紧密地联系。
因此,近年来国家正不断加大对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
一、耕地处理为进一步保障玉米产量,要进行耕地处理。
在耕地处理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土地情况、天气情况以及空气温湿度等进行了解,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整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尽早翻地。
除此之外,耕地处理还包括前期化肥施用,需要事先对当地土壤进行化验,结合化验结果以及相关数据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配比,在配置肥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化肥和有机肥。
借助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进行检测,并有针对性的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控制施肥量和成本投入,同时还能够降低污染。
随着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很多农户选择一次性施肥方式进行粗放管理,在此过程中,为确保玉米产量,需要做好相应保水保肥措施,优先选择大厂出品的新型肥料,例如高效缓控释肥料等。
不建议肥力处于中低水平的地块使用一次性施肥模式。
二、选种与处理1、选种玉米种植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虽然不是很高,但如果有着更好的环境,则产量会更加显著。
要结合当地热量资源确定玉米品种,选择生育期相对来说更加适宜的种植作物。
通常来说,生育期更长的品种增产潜力往往很大,丰产的性能往往会更高。
生产中,要确保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在不影响到作物种植前提下,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做好对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展现优良品种潜力价值。
2、种子处理在选择适宜播种的玉米种子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工作。
一般来说,需要进行浸泡、晒种、药剂拌种等步骤。
这些步骤是为了保证玉米种子的发芽态势符合种子的特性。
经过科学处理后的玉米种子,可以相应减少病虫害,实现苗齐、苗早、苗壮的目标。
三、播种技术1、适时播种。
科学合理的播种是影响种子发芽率、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土壤温度、湿度以及玉米品种的特性,适时播种,优先选择岗地和砂质土壤进行播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李品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6期李品光玉米是我国四大作物之一,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在粮食作物中名列前茅。
玉米不仅是一种杂粮作物,还可以用于饲料和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市场对玉米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因此,提高玉米栽培水平,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玉米种植者追求的目标。
本文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1、选地玉米的适应性比较强,大部分土壤都可以栽培并能正常生长。
由于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达,因此要求土层必须深厚,土质疏松透气,肥力达到中等或以上,且保肥保墒,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以地势平坦的地块为最佳。
玉米不适宜在低洼地、排水不畅、土壤粘重的地块栽培。
2、选种选种的目的是为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抵御病虫害打下基础,而优良品种必须是具备以上优点。
选种时可优先考虑国家、省和地方农业管理及科研部门推荐的品种,市场上其它未经审批、也没经过栽培实践的品种不要选择。
要在当地选种,尽量不要跨区域选种,以免品种的生育特点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导致产量降低或品质下降。
而且,选种时还要考虑玉米的成熟期适应当地农时,使品种可以在适宜的农时内成熟,避免发生未在农时内成熟的现象。
优质种子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它的抗病性,种子的抗病性关系到病虫害的发生和预防,必须高度重视。
总之,选种时应以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抗病虫害为主要条件,为玉米的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处理种子种子处理的主要过程包括筛选、晾晒、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
筛选种子时要将病粒、瘪粒、杂质剔除,量少的话可人工挑选,量多的话采用风选或盐水选的方式,以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净度。
筛选结束后,将种子摊放在水泥地面上晾晒3-4天。
然后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或用其它灭菌剂进行消毒杀菌,再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再进行催芽,确保种子出全苗。
4、播种期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播种期会稍有差异。
除了气候因素以外,玉米品种的特性也是决定播种期的条件之一。
早熟适机收玉米新品种吉东823 的选育作者:李成军刘伟勾千冬等来源:《中国种业》 2019年第11期李成军刘伟勾千冬丛方志(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辽源 136200)摘要:吉东823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以LK69为母本、L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该品种抗茎腐病、抗倒伏、丰产性好、熟期早,既适合机械收获果穗,也可籽粒直收,是适合机械收获的新品种,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及其他相同生态区种植推广。
介绍了吉东823育种目标、品种来源、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总结了满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
关键词:优质;适机收;玉米;吉东823;选育;栽培技术玉米是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也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作物[1]。
玉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市场上主推品种随着生产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耕作模式的变化在不断变化,从稀植大穗型的农大108、中单2到耐密植的郑单958及其改良品种,再到脱水快的先玉335及其衍生品种,都是随着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而发展的。
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从播种到田间、从管理到收获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机械化;从各个环节看,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低的弊端正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国内玉米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整体水平[2]。
东北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适合玉米生长,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3]。
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土地集约化规模不断加大。
农村土地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集中,他们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从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都实行机械化。
对玉米生产来说,新型经营主体对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需求较强烈,尤其是对早熟、抗倒伏、适机收玉米新品种的需求。
为加快适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课题组,广泛搜集适合育种目标的玉米种质资源,加强与吉林省农科院和地区农科院进行项目合作,通过多年多点筛选、不同地点鉴定试验,聚合优良基因,选育出了早熟、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病强、脱水快、适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吉东823,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28。
早熟高产多抗玉米吉东20号特征特性及优
质高产栽培技术
吉东20号是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冬以自选系MB为母本,自选系D2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熟期早,米质优良,综合抗性好,在吉林省中熟区域已经大面积种植。
预计今后几年将成为辽宁北部、吉林省中熟区及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的主栽品种。
1品种特征特性
1.1种子性状吉东20号籽粒黄色,半硬粒,百粒重29.2g,米质优良。
1.2植株性状幼苗叶鞘红色,叶片绿色,株形清秀,株高281cm,穗位112cm,全株20片叶,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
1.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长23.2cm,穗粗5.0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色,单穗粒重262g,出籽率85.0%。
1.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商品品质优良,百粒重38.7g。
1.5生育日数在吉林省辽源地区出苗到成熟119天,需≥10℃活动积温2500℃,属中熟品种,与四单19熟期相仿。
1.6抗逆性经吉林省农科院与吉林农大在接苗条件下鉴
定结果:抗玉米各类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抗玉米螟。
1.7品质检测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品质分析结果:吉东20号含粗蛋白质8.45%,粗脂肪4.46%,粗淀粉73.09%,容重为756.28g/L。
该品种属于高淀粉,容重较高的优质良种,适应市场需要。
2品种产量表现
吉林省两年区域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0187.1kg,较对照(四单19)增产5.8%;吉林省生产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0087.3kg,较对照增产7.0%。
3高产栽培要点
吉东20号经辽宁,吉林,黑龙江适宜区域大面积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广,较耐瘠薄,大部分地块均能种植。
其栽培要点如下:
3.1连片种植为了保证其品种的一致性,最好是大面积连片种植,有利于订单农业,提高经济收入。
3.2种子处理由于玉米生产区大部分都是多年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及地下害虫较多,因此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包衣。
3.3确定播种期在北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及5月初,当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3.4种植密度该品种株形较清秀,较耐密,春播区一般保苗5.5万株/公顷较适宜。
3.5合理施肥以有机肥(农家肥)20000kg/公顷作基肥,硫酸钾和磷二铵各150kg/公顷做种肥,于大喇叭口期追施
尿素400kg/公顷左右,或者是播种时一次深施玉米专用肥750kg/公顷左右。
3.6防治病虫害种子包衣进行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中后期主要是粘虫及玉米螟等虫害,可用BT乳剂等高效低毒农药灌心,或者在玉米拔节后适时释放赤眼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