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之忧而忧,以学生之乐而乐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国学论语老子中的治国思想和做人修身之道《论语》的治国思想和为人之道《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西汉时候有几个本子,都早已佚失了。
东汉的郑玄根据他还能看到的《鲁论》、《齐论》等本子,给《论语》做了一个注,这个注本成为后来《论语》流传本的基础。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汉后 2000多年,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的治国思想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
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
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
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
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
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要正。
“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
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
但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都要求各阶层、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取其酬。
没有这一点,就会陷入混乱。
现在许多乱象,都来自这里。
怎样做到“正”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 ;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
孔子把政权巩固的基础放在百姓的富足和信任上。
正常情况下,先要使百姓富足,然后进行教化。
即使经济有困难,也一定要取信于民。
失去百姓的信任,尽管还有经济基础,政权也会垮台。
岳阳楼记繁体原文岳阳楼记繁体原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繁体原文,欢迎阅览!岳陽樓記(繁体版)慶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fú)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形。
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jī),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jiē)夫(fú)!予(yú)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chǔ)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噫(yī)!微斯人,吾誰與歸!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本文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
在这里作为动词被贬官,降职解释。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
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这里沿用古称。
“守巴陵郡”就是“守岳州”。
越明年:有三说,其一指庆历五年,为针对庆历四年而言;其二指庆历六年,此“越”为经过、经历;其三指庆历七年,针对作记时间庆历六年而言。
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的班主任做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的班主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
我的工作法宝是“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有时就得像学生的父母,时刻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
作为初中生的一群孩子,正是青春期,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很敏感,尤其对异性同学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早恋现象,其实在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也很正常,只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要正确引导,不能感到无所谓,也不能象遇见洪水猛兽一样惊恐不已,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要用爱的力量去引导和关爱她们,让她们切实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
记得刚七年级下学期时,八年级男生张某对我们班的一位女生李某很有好感,张某经常到我们班教室来找她,继而李某向张某产生了爱慕之情,不久两人就开始了所谓的早恋。
其实我也发现李某表现有些异常,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且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当时我很气愤,真想把她叫到办公室给以一顿非常严厉的训斥。
可我思考了很久,一次课外活动时间,我把李某单独叫到办公室,先给她讲了早恋给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不好影响,再请她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李某很快明白了我的用意,她看我用心良苦,然后很受感动的将她和张某的事情全盘告诉了我,也很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我首先表示完全能理解她们现在的心理,接下来给她讲了很多关于早恋的好处和危害性,最后我请她权衡利弊,不用她立即回答。
过了几天,她在周记中告诉我他和张某已经不再有那事了,还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悬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作为班主任,只要你细心和耐心,对学生充满了爱,在学生中的很多疑难问题都会得到迎刃而解,老师就像春风细雨,用爱去浇灌与呵护学生稚嫩的心,忧学生之忧而忧,乐学生之乐而乐。
以学生之忧而忧,以学生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
范仲淹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先忧后乐”精神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更树立在“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心目中。
作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的我,除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之外,兼管《德育简报》的出版,有时也会参与学校的一些大型德育活动。
如何在今天繁忙的教育工作中寻找人生的快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我觉得我做到了,下面想提出几点亲身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认清当前教育形势,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让学生科学发展当前教育形势严峻,在学校中,老师能见到每天精精神神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多少了。
大概是因为学生们负担过重,每天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不像我们以前那样有宽裕的的课余时间。
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令老师们举手无措。
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科学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树立和落实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教育的人本观、道德观上加以把握,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这就为班主任工作改革和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喜看“国学”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走进新桥小学,阵阵传统文化的熏风扑面而来,国学课堂书声朗朗,小学生人人会说《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会背诵古诗文;学校校园、教学楼墙壁上悬挂了精心制作的竹简式圣贤、先烈的名言警句、唐宋诗词100多条,还挂有京剧脸谱、剪纸艺术、中国结、文房四宝等艺术作品。
让学生举步移目都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言行。
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如入芝兰之室,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陶冶,行为受到规范。
在这里传统文化已成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凸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同时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因此,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班主任专业化管理先进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先进集体、“自治区教科研基地”;海区“创一流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更新观念大胆尝试自编校本课“国学”教材新桥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小学,有1——6年级24个教学班,65名教职员工,1160名学生。
该校近年来,在“依法办学、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争创一流”的思想指导下,除努力完成规定的教学课程外,大力研发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国学”教材,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其中圣贤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开展“国学”进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编写校本课“国学”教材,在一味偏重文化知识、忽视德育的今天是十分需要的。
它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需要,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需要。
“国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论述,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是一致的;与开展”三好、四不、五个做”教育活动也是一致的。
它是当代青少年甚至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人存身立世、修身养性的不二准则,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最好启蒙教材。
岳阳楼记的读后感岳阳楼记的读后感1《岳阳楼记》是我国著名北宋诗人范仲淹的代表作,此篇讲述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所以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来到了洞庭湖,登上岳阳楼,写下了浩瀚千古的大作——《岳阳楼记》。
在范仲淹的眼里,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暗幽静,天气景象变化多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此一聚,显得那样迷人。
然而,岳阳楼还是一个会友抒情的好地方,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诗人,大都在这里汇聚,他们用诗词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想。
在《岳阳楼记》里,最著名的'那一句就是:“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我要学习范仲淹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的那种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更何谈国家的兴亡呢?岳阳楼记的读后感2看了《岳阳楼记》,我有很大的感受。
首先,滕子京是很有能力的,他把巴陵管理的特别好,他把各种已经干不下去的'事业又重新办起来了,重修了岳阳楼。
然后是洞庭湖,这一段写的特别精彩。
在它下雨的时候,浪花冲上天空,太阳和星星都不见了它们的光。
晚上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怀念家乡的心情和伤感。
还好,在晴天时,春风和熙、阳光明媚。
登上这座楼,就会无比高兴,端着酒杯,吹着微风,心情很快活。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流传经典。
读完这篇__,我受到的启发是:一定要做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不做鼠目寸光,没有能力的人。
好好学习,热爱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岳阳楼记的读后感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出自北宋范仲淹笔下《岳阳楼记》的一句名言,意为“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范仲淹被贬出京,面对万顷洞庭,把个人“宠辱偕忘”,这是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激吊的感慨,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体现,也表现出他高尚的爱国情操。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0课《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字希文,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
二、语音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 zhǔ同“嘱”三、通假字(1)具:通惧:全;皆。
(2)属通“嘱”四、古今异义词1、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2、微:没有,微斯人;今:细小。
3、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五、词类活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先”“后”是形容词,在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状语。
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六、一词多义①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④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开我东阁门;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⑤则: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⑦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⑧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⑨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⑩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⑾夫:那,予观夫巴陵盛状;发语词,不译,夫环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声起。
⑿去:离开,去国还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逃离,逃跑,委而去之。
⒀为: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做,为,全石以为底。
七、重点词语解释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诫子书》1+x 拓展阅读(一)素养提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在当下,物欲纷呈,尘世喧嚣,有各种诱惑,各种干扰;对我们来说,如何做到立定志向,专心向学,是一个大课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虽然有些内容我们未必全能领悟,但读了这篇文章,可在我们的内心埋下一个宁静淡泊的种子,对未来会有裨益。
除了人文性方面,本文还有如下提升语文素养的价值。
其一,勾画关键词,理解其内在联系。
“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考虑其内在联系。
其二,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核心是实现志向的途径学。
具体来说,就是有“志”才可成学,而为学亦须“静”;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而成才务须学习。
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实际还是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这样,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逻辑谨严,前后相承,言语虽短却意蕴悠长。
其三,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把握深层内涵。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诫子书》1+x 拓展阅读素养提升 拓展阅读 勾画关键词,理解其内在联系;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不仅理解字面意思,更要把握深层内涵;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周公诫子》 《复儿子书》《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面意思,但要深入下去则不易。
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字面意思就是“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但为什么“淡泊自守才能明确志向”呢?何为“淡泊”?理解上就有一定难度了。
一方面要调动抽象思维,理解关键词,明确“淡泊”就是恬淡自然,不汲汲于富贵功利,不受外界诱惑干扰知道自己的本分和职责是什么;而内心纷纷扰扰,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又如何能明确自己志向呢?另一方面,可联系生活,举出一些名人的事例,更好地理解语句的含义。
以学生之忧而忧,以学生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
范仲淹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已经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先忧后乐”精神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更树立在“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心目中。
作为一名普通中学教师的我,除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之外,兼管《德育简报》的出版,有时也会参与学校的一些大型德育活动。
如何在今天繁忙的教育工作中寻找人生的快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我觉得我做到了,下面想提出几点亲身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认清当前教育形势,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让学生科学发展
当前教育形势严峻,在学校中,老师能见到每天精精神神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多少了。
大概是因为学生们负担过重,每天在学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不像我们以前那样有宽裕的的课余时间。
大多数学生的表现令老师们举手无措。
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科学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树立和落实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教育的人本观、道德观上加以把握,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这就为班主任工作改革和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
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
人本观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在“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之本。
教育的道德观崇尚理解和尊重,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充满人文关怀。
新一轮课程改革构建教育“三维目标”,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体验成功与快乐。
教师若能走进学生生活,“以学生之忧而忧,以学生之乐而乐”,一定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
二、把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能够对症下药
由于学生心理、生理发生重大变化,给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困难,再加上法律角度上学校、教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教育教学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
在我们生存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息息相关,说一句坏话,一句激励别人的话,做一件有用的事,有意义的事,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人与人相处,要相互鼓励,多给别人发出正信息。
对自己来说,一句鼓励的话,可以交一个朋友;一句伤人的话,可以多一个冤家;对他人来说,一句睿
智的话,可以挽救一个生命;一句愚蠢的话,可以贻误人的一生。
面对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您决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当你看到别人的成绩,你一定要说声“你真棒”,改变角度就改变了关系。
赞美永远是不过时的交往艺术。
只要你学会从学生身上寻找优点并给以赞美,你将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那么,新时期的教师如何在枯燥的教学工作之余寻找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了解新时期师生关系形成的关键因素何在?还有如何培养新时期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过深刻分析,我认为关键因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如何重塑角色,适应新时期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尊重学生
相对于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旧观念,教师首先必须放下架子,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爱护。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与学生开展交往,得到学生的爱戴与支持,教育效果才能更有效。
反之,教师对学生一味的训斥、责怪,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只会引起学生的排斥、抗拒心理,反而会起到反效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一个对学生不能平等以待的教育者,总是以训斥责骂为手段,对学生缺乏尊重,他就无法取得学生的支持,不能树立起足够的威信,最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个教师不尊重学生,就容易出现师生间的矛盾,最终酿成冲突,导致矛盾升级。
以上例子不胜枚举,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指出一位学生违纪行为,这位教师在处理该名学生的过程中没注意到学生情绪上的反应,只是觉得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是老师理所当然的行为,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动作,导致这位学生最后挥拳打向教师的过火场面。
出现这些场面并非不可避免,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多一点的尊重,或许类似情景就不会发生。
(二)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这一点尤其重要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在市场经济下提出的口号,不啻是一句名言!用在一些服务行业的身上,已经早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如果现在把它放在教师这份职业上,把学生当成是顾客,作为上帝,而教师是服务者,可能很多人在观念上还无法转变过来。
但是,教师为什么就不是服务者的角色呢?只不过教师提供的“商品”,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而是提供知识,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市场经济体制下,交易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从这个角度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应是平等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提供服务的过程,而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施舍,学生也有权要求得到更优质更好的服务,同时,学生也有权选择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一揽子全部接受,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回顾我们以往的思想观念,总觉得学生不爱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数是学生方面的因素,往往不会从教师身上找原因。
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并非正确,总是把原因推到学生身上,就是以往师道尊严之类的旧思想在作怪,因此始终无法解决一些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创德育新天地
教师的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
通过实践环节,教育理论方能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师德锻炼,形成教师的教育机智和高尚品德。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
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师要努力创设教育情景,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如课堂教学应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形成学科教学的鲜明
特色。
教学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而不拘泥于课堂,使教与学都得到良性发展。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走出以自我中心与同伴交往的过程。
如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的价值,就是让他们走进一个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世界——一个属于他的朋友的世界,从中发现朋友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真诚地向朋友学习,在成长的路上能够手拉手一起进步。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孩子发现了陌生的农村朋友朴实、真挚、有爱心、会劳动、爱学习的长处,农村孩子也发现了城市孩子开朗、活泼、有知识、有才干、会动脑的长处。
他们相互肯定,相互纳悦,于是成为影响自己一生的好朋友。
教师更应该成为这些孩子的朋友。
教师应该快乐,他们犹如泥土般纯朴、平凡,教师应该快乐,他们犹如清泉般宁静、致远,教师应该快乐,他们犹如大海般宽广、包容。
当一个人真正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决不会轻言放弃,无论他多么痛苦,多么无奈,他都会面对世界说:“我能行!”记住: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将人类的智慧延传后代,我要将年轻的生命点燃希望的火种,我要将艺术的灵感缀饰青春的梦想。
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品质和高质量的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范仲淹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这种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精神发扬光大。